2015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一览表(民办教育类)
- 格式:xls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2
附件1: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指南一、基础教育教学类(一)重点课题1.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评价研究2.教育质量综合评价在基础教育中的有效实施研究3.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与公告制度建设研究4.广东省青少年灾难防护教育研究5.基础教育学生身心发展的全程性研究6.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教材教学整体研究(二)一般课题1.学前教育保教模式、方法研究2.学前教育保教内容(保教资源)开发与实施研究3.义务教育九年一贯课程实施研究4.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5.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6.中小学办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7.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8.中小学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研究9.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学校建设研究10.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学校办学特色研究11.学校教研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研究12.中小学与高等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体化教育的内容、途径、方式设计研究13.学生认知发展与教材教学创新研究14.学生智能发展与高效教学构建15.学生年龄特征与教学范式探索16.学生个性与选修教学研究17.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研究18.普通高中选修课程、特色课程开发研究19.普通高中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20.特殊教育课程开发与应用的实践研究21.特殊教育学生个性化教学研究二、职业教育类(一)重点课题1.职业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研究2.现代学徒制的实践研究3.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有效模式研究(二)一般课题1.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中高职衔接、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研究3.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结构调整研究4.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与方法研究5.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材改革研究6.职业教育行动导向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应用研究7.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测评的实践研究8.职业院校教学组织管理模式创新实践研究9.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效益研究10.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三、高等教育类(一)重点课题1.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与政府干预的权力边际研究2.高等学校分类、分层管理研究3.高等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研究(二)一般课题1.广东省高等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2.广东省高等学校同质化发展及其成因研究3.广东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调整优化研究4.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研究5.应用型本科学校办学定位与发展路径研究6.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7.提升高等学校科研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8.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路径研究9.现代大学制度视阈下的高校内部治理机制研究10.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研究四、民办教育类(一)重点课题1.民办学校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研究2.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3.民办教育质量监控机制研究(二)一般课题1.公共财政支持民办教育政策研究2.民办学校融资机制研究3.民办学校多主体办学模式研究4.民办学校退出机制研究5.民办学校风险防范机制研究6.民办学校特色发展路径研究7.区域民办教育政策创新研究8.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研究9.民办学校产权归属研究10.高水平民办高等学校建设研究五、教育评估类(一)重点课题1.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的理论、路径与实施策略研究2.加强教育评估统筹研究3.专门机构和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估的准入标准研究(二)一般课题1.广东省教育评估信息化应用研究2.教育评估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3.教育评估师体系建构研究4.特色幼儿园评估项目建设研究5.学前教育机构品牌评估项目研究6.示范性早期教育机构评估项目研究7.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标准体系研究8.大学学术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研究9.学术诚信评估机制研究10.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绩效评价机制研究六、教育宣传出版类(一)重点课题1.广东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舆论环境建设研究2.广东省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规划教材建设研究(二)一般课题1.广东省职业教育教材数字资源合作机制研究2.“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字化开发研究3.各级各类教育教材数字出版云平台建设。
基础教育部分一、关于教育制度、教育体系、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1、整体构建和谐教育体系研究2、创新中国教师教育体系研究3、基础教育的平等机制建设研究4、素质教育责任问题研究5、基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影响研究6、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推进素质教育研究7、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中小学课程改革研究8、示范性高中的示范作用研究9、创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的研究10、学科教学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研究11、中小学招生考试制度研究12、中学生网络理论与实践研究13、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二、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14、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中的问卷调查分析15、教师培训的学分制研究16、教师主体生命价值与重构的研究17、教师培训及教学资源配置研究18、教师多元智能训练研究19、教师师德评价体系研究20、教师师德评价的多样性研究21、教师服务意识与行为的研究22、教师职业活动中科学发展观的建立与研究23、教师职业活动中的公平行为对教师队伍建设影响研究24、用“三位一体教学”方式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25、教师奖励制度改革研究26、教师身体素质与体育活动研究27、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8、教师趋利性流动研究29、教师制度性流动研究30、教师竞争性流动研究31、骨干教师培养及对教师队伍建设影响研究32、教育均衡发展要求下的教师流动研究33、教师考核与评价制度研究34、班主任综合素质评价研究35、农村教师工作量研究36、教师劳动特点及成长规律研究37、农村教师队伍素质研究38、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师资保障研究39、城乡教师交流问题研究40、城市和发达地区教师校际交流研究41、县级政府对教师队伍的管理机制研究42、农村教师培训方式及效果研究43、农村及边远贫困地区教师津贴研究44、教师自我发展中的总结、反思研究45、中小学综合课教师素质与培养研究46、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研究47、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问题研究48、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聘指标体系研究49、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与效益研究50、特级教师评选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影响研究三、关于课程改革的研究51、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研究52、课程改革对中青年教师影响研究53、教辅读物对教师教学的影响研究54、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考核制度研究55、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培训模式研究56、课程改革中教师科学教法研究57、特级教师评选与管理制度研究58、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对学校的影响研究59、校本开发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60、课程改革对促进草根科研积极有效开展的研究61、课程改革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62、素质教育对课堂教学形式影响的研究63、校本研究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研究64、素质教育对教师教育及教学方法要求的研究四、关于学生发展问题的研究65、不同学习方式对学生成长影响研究66、营造和维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研究67、学生自我评价学习过程和结果研究68、中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研究69、中学生个性化教育方法研究70、中小学生经营意识培养研究71、中小学生领导意识启蒙教育研究72、中小学促进偏科学生全面发展研究73、情绪化对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研究74、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研究75、中学生作文创新研究76、中小学学生寻找、选择、利用教育资源研究77、舆论环境对中小学学生影响研究78、中小学选修课研究79、促进中小学生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研究80、中小学学生价值观培养研究81、中小学书法教育及对学生成长影响研究82、中小学体育人才培养研究83、中学生“追星”成因及影响研究84、中小学文艺人才培养研究85、互联网对中小学生学习及行为影响研究86、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87、农村中小学生劳动技能教育研究88、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素质差别的研究89、关于启发学生开展自然科研研究的研究五、德育研究90、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影响研究91、孔子教育思想与教改相结合研究92、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研究93、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研究94、教师职业道德制度建设研究95、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96、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创新的研究97、关于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六、职业教育研究98、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研究99、县级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影响研究100、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信心研究101、职业学校与普通中学教师资源共享研究102、职业学校教师学科结构研究103、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准入制度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影响研究七、民办教育研究104、公、民办学校间教师交流问题研究105、民办学校发展及制约机制研究106、民办学校教师提高科研能力研究107、民办学校教师身份转换研究八、关爱留守生、关注留守生有关问题的研究108、留守生现状的调研调查研究。
广州市教育局”十二五“规划研究立项课题资助成果App Inventor智能手机编程与开发图文教程(电子简略版)主编:吕超编著:邓小华等广州市培正中学技术课程教程2015年8月使用说明本书是广州市培正中学承担的2014年中央电教馆国家级课题《普通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及广州市教育局2014年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小组与谷歌(中国)公司于2014年正式在国内推出了号称“不需要编程基础,会打字就会写程序”的App Inventor在线安卓手机编程平台,用户只需要像拖拉积木一样把代码块拖入工作平台,输入必要的数字或字符,开发平台就会自动把这些积木程序转化为智能手机可以识别和运行的APK程序包!大大降低了手机编程的技术门槛。
本书以App Inventor为基础,尽量以简洁的文字和图片讲解主要操作,引导中学生通过模仿和改进来学习开发自己的手机程序,促成“每个人都能开发自己的手机程序”愿望的实现!App Inventor是一个很大程序上简化了用户编程基础的开发工具,不需要记忆大量的程序代码、函数使人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利用信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思想上,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应用的程序开发工具。
但,如果你是一个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有兴趣、有天赋的高手,那么,更为规范的编程平台,如C、C++、.NET、PHP等高级语言与开发平台会让你的想法实现得更灵活、更强大!学习的初期或许有人会觉得痛苦的,但学习过程中的喜悦同样是吸引人的,特别是你花费了很长时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那种幸福感和满足感会让你欲拔不能!现在开始写你自己的程序,让大家都喜欢你的程序吧!邓小华2015年9月2日目录序第一章了解App Inventor2(AI2)................................邓小华1第二章AI编程基础.............................................邓小华4第一节注册与登录 (4)第二节开发界面简介 (6)第三节第一个程序:猜数字 (9)第四节安装PC端安卓模拟器 (15)第三章初级程序开发入门例程1:会叫的青蛙............................................戚宇辰22例程2:生成指定个数的随机数..................................邓小华28例程3:钞票我来了....................................邓小华、李煜熙32例程4:10以内的加减法程序....................................邓小华37第四章中级进阶例程1:打地鼠游戏.....................................张思涵、蔡敏灵40作业3节课后完成开发任务,10月7日前提交设计、开发一个程序,达到以下最低技术要求:1、3个屏幕以上;第一屏介绍程序功能,第2,3屏实现对应功能2、使用到上述教程中的全部组件(如:标签、按钮、图片、布局、时钟),能够实现一个赛事的程序功能。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度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6.06.08•【字号】粤教高函〔2016〕135号•【施行日期】2016.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度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的通知粤教高函〔2016〕135号各高职院校: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5年度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5〕136号)等文件精神,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及公示等程序,现将2015 年度省高职教育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建设项目及建设要求(一)建设89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详见附件1)。
有关高职院应通过团队建设来加快课程建设,优化帮带梯队,培养骨干教师,促进相关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和课程团队教学研究,加快教学模式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室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中发挥模范作用,为培养教学名师打下基础。
项目建设期为2年。
(二)建设148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详见附件2)。
有关高职院校应按照《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2〕11号)、《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2013年版)》等文件要求,明确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目标、任务和建设基本要求,认真做好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
项目建设期为2年。
(三)建设88项省级实训基地(详见附件3)。
有关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按照学校为建设主体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注重效益、持续建设的原则,加大对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经费投入,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创新实训基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平,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应用与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基地。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教育厅
•【公布日期】2015.09.11
•【字号】粤教高函〔2015〕197号
•【施行日期】2015.09.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的通知
粤教高函〔2015〕197号各高职院校:
根据《关于开展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粤教高函〔2015〕134号),经校级结题验收、省级审核和公示等程序,同意韩光道主持的《高职院校全员协同型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创新》等30个项目通过结题验收(详见附件)。
现将验收结果予以公布。
请有关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加大项目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附件:2015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结果(第一批)
广东省教育厅
2015年9月11日
附件。
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产学研教育模式创新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现状述评等。
1、问题的提出:(1)基于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新形势的思考。
在教师教育改革工程和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是现阶段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
随着我国幼教事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于学前音乐教育的关注与扶持程度不断提高,为满足社会与市场对学前教育人才的强烈需求,笔者所在的学院,在现有的音乐学专业上增设了学前音乐教育方向,旨在通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训练,培养具有初步研究能力的创新型、实践型,能迎合当前市场需要的学前音乐教学人才。
(2)基于民办高校产学研教学模式现状的思考。
21世纪以来,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逐渐在我国理工科类的高校实施并收到了可喜的成效,但在我省艺术类民办高校中,目前将学前音乐教育专业和产学研结合研究的理论实例不多。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在办学规模、层次、办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例如学生所学知识技能与从事的幼教工作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陷入专业上竞争不过专业院校,就业上比不了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尴尬境地。
因此要改变教学现状的关键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建立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特色的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使其专业的实用性和技能性能很好与文化市场直接对接,因此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一种很好的策略和有效途径。
(3)基于民办高校学前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民办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实践型音乐人才为目标,以音乐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能适应当前社会需要的合格师资人才。
因此深入实践产学研一体化,可以更好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是提升学生与社会市场匹配程度的重要途径。
2、课题界定:(1)“产学研”概念:狭义上的概念是指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三方面本着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进行的合作和交流;广义上的概念是指教育与生产劳动、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指南与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附件1:2015年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指南一、基础教育教学类(一)重点课题1.中小学公民核心素质教育实践研究2.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育人模式创新研究3.基于新技术新媒体的教学方式创新研究4.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英语“3A课堂”教学范式与特色课程教学实践研究5.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及效率评价模式研究6.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小学英语听说读写及效率评价模式研究7.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研究与实践8.中学(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研究与实践9.中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网络方式考试研究与实践10.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中小学英才教育模式研究(二)一般课题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教育管理创新研究2.山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现状研究3.城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教学现状研究4.“特长生”的发现与培养研究5.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研究6.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7.家校共育幼儿的途径与功能研究8.幼儿园一日生活制度研究9.特色学校建设研究10.特殊学校课程建设研究11.地方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12.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13.中小学不同版本学科教材比较研究14.中小学公民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15.中小学公民审美素质教育研究16.中小学公民法治素质教育研究17.中小学公民国际理解教育研究18.中小学公民爱国主义教育研究19.中小学品格教育研究20.中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21.中小学写字、书法教学研究与实践22.中小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与实践23.中学(初中、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24.中学(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与实践25.中学(初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与实践26.中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二、职业教育类(一)重点课题1.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2.中高职衔接体制机制研究3.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研究4.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野中的教材开发研究(二)一般课题1.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管理、办学、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职业教育专业文化研究3.广东特色综合高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4.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研究5.职业院校校长聘任制与职级制改革研究6.现代职业教育实训中心转型提升研究7.区域性、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内涵建设研究8.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队伍建设研究9.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研究10.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研究11.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研究12.职业教育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个案研究13.职业院校与属地产业合作对接研究三、高等教育类(一)重点课题1.广东高水平大学建设模式研究2.广东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建设研究3.广东高等学校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研究4.广东高等学校布局结构优化研究5.广东高等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二)一般课题1.国外高水平大学建设经验研究2.广东高等学校分类标准研究3.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4.广东中外合作办学发展对策研究5.高水平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研究6.广东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7.广东高等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研究8.广东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对策研究9.高等学校依法治校研究四、民办教育类(一)重点课题1.民办学校与政府关系研究2.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水平提升和稳定发展机制研究3.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研究(二)一般课题1.民办教育财政支持模式比较研究2.民办教育发展环境优化研究3.民办学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4.民办学校办学特色研究5.区域民办教育管理与政策创新研究6.民办学校董事会功能定位与优化研究7.民办学校章程建设研究8.民办学校品牌建设研究9.高水平民办学校建设研究五、教育评估类(一)重点课题1.转型期基础教育督导与评估的关系研究2.基于移动互联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创新研究3.大数据背景下教育评估信息规划、管理与共享研究4.幼儿发展评价研究5.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二)一般课题1.国际视野下基础教育学校评估的发展趋势研究2.基础教育学校办学质量标准研究3.品牌幼儿园评估标准研究4.特色幼儿园评估标准研究5.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信度研究6.基础教育教师绩效评价方式研究7.现代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8.职业院校“管、办、评”分离的路径研究9.当前高等教育评估的价值取向研究10.高等学校学术诚信水平评价研究11.高等教育评估政策绩效评价方法与效率研究12.高等教育评估元评估构建策略研究13.民办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制度研究六、教育教学信息化与教育宣传出版类(一)重点课题1.面向广东特色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数字化课程教材创新方案2.中高职衔接专业课程智慧管理平台和数字化教材与实训系统开发应用探索3.基于学科特点的数字教育教学应用内容、工具与系统研究及教师培训课程设计4.智慧教研平台的需求分析与基于学科教学的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5.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与教材建设研究6.广东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舆论环境建设研究(二)一般课题1.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整体解决方案及数字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2.基于主学科主课堂的教学测评系统与学生学业分析系统开发应用研究3.中学理科虚拟实验教学与智能测评系统开发应用研究4.知识点体系的微课内容制作标准和应用实证研究5.数字教材教辅应用于课堂内外的教学模式和成效研究6.基于手持移动学习终端的学习模式和教学活动策略研究7.英语语块教学模式实证研究8.中小学教辅材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9.各级各类教育教材数字出版云平台建设附件2: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申报书项目类别:研究领域:课题名称:申请人:所在单位:申报日期: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制申请者的承诺: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
广东省民办教育2015-2017年数据统计2017年广东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不含培训机构)约1.5万所,占全省学校总数约45%。
在校生约693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约29%。
其中,民办高校50多所,在校生约65.4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约34%,教职工约3.9万人,占全省高校教职工约27%,专任教师约2.98万人,占全省高校专任教师约28%;民办普通高中约190所,在校生约21.5万人,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约11%;民办中职学校约110所,在校生约16万人,占全省中职在校生约16%,教职工约7900人,占全省中职教职工约13%,专任教师约5600人,占全省中职专任教师约12%;民办普通初中约990所,在校生约78.8万人,占全省普通初中在校生约23%;民办小学约700所,在校生约211万人,占全省小学在校生约22%,教职工约17.7万人,专任教师约9.9万人;民办幼儿园约1.3万所,在园幼儿约299万人,占全省在园幼儿约68%,教职工约38万人,占全省幼儿园教职工约74%,专任教师约20万人,占全省幼儿园专任教师约72%,其中:普惠性幼儿园约7000所,在园幼儿约173万人,占全省在园幼儿约39%,教职工约21万人,占全省幼儿园教职工约41%,专任教师约11.3万人,占全省幼儿园专任教师约40%;民办特殊学校6所,占全省特殊学校数量4.5%。
广东省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含幼儿园,不含培训机构)约1.43万所,占全省学校总数约43%。
在校生约658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约28 %。
其中,民办高校50多所,在校生约64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生34%,教职工3.8万人,占全省高校教职工约26%,专任教师约2.9万人,占全省高校专任教师约28%;民办普通高中约180所,在校生约20万人,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10%;民办中职学校约120所,在校生约16万人,占全省中职在校生约15%,教职工约7300人,占全省中职教职工约13%,专任教师约5000人,占全省中职专任教师约11%;民办普通初中约960所,在校生约74万人,占全省普通初中在校生约21%;民办小学约700所,在校生约203万人,占全省小学在校生约22%,专任教师约9.3万人,占全省小学专任教师约19%;民办幼儿园约1.2万所,在园幼儿280万人,占全省在园幼儿约66%,教职工约34万人,占全省幼儿园教职工约73%,专任教师约18.4万人,占全省幼儿园专任教师72%,其中:普惠性幼儿园约5200所,在园幼儿约132万人,占全省在园幼儿约31%,教职工约16万人,占全省幼儿园教职工约34%,专任教师约8.5万人,占全省幼儿园专任教师33%;民办特殊学校6所,占全省特殊学校数量约5%。
关于特殊教育小课题2015研究项目结题工作的通知按照计划,我会在广州市各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校中开展的特殊教育2015小课题各项目即将进入结题阶段,为做好科研管理常规工作,提高我市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研究课题的有效性、科学性,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的作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结题材料分两个渠道提交:各特殊教育学校课题以校为单位统一提交;普通学校课题以区为单位统一提交(所在区的教研员老师):电子版:9月5日前,发送至:316876263@;纸质版:9月15日前,寄至:越秀区中山四路172号广州市教育研究院903室高老师;逾期不受理。
2.结题材料格式要求:(1)各特校/区将文件夹名设为:**学校/区2013特殊教育小课题结题材料[内含各区结题材料汇总表、个人文件夹](2)个人将文件夹名设为:姓名+结题材料+课题名称[内含课题结题申请表、课题开题证书扫描件、其他成果材料(论文发表扫描件、论文或其他成果获奖材料扫描件等)(3)由于时间精力限制,不按时提交的材料拒收、不按要求提交的材料取消结题资格。
3.课题总结暨成果报告会时间:11月上旬我会将组织专家对课题成果进行评审,并酌情评奖。
附件:1.《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2015年度小课题立项汇总表》2.《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2015年度小课题结题材料清单》3.《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2015年度小课题结题申请表》4.《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小课题研究项目结题汇总表》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2016年6月1日附件1: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2015年度小课题立项汇总表序号主持人名称单位其他成员T2015001 欧彩珍绘本应用对增进心智障碍儿童社会适应性的实践研究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小学T2015002 万莉莉基于班级授课制的智障学生语言训练研究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刘秀花张艳T2015003 张俊华智障学生攻击行为的现状与干预研究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万莉莉T2015004 区绍祥培智学校学生知觉-动作障碍的协同训练研究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冼鉴辉T2015005 任会芳基于电子书包的高年级听障学生的英语个性化学习研究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朱铭红索芳蓉T2015006 朱铭红依借“电子书包”培养初中聋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任会芳索芳蓉余思敏T2015007 黎梅娇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师职业认同对其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T2015008 谢海英基于社区生活化的智障高年级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广州市番禺区培智学校张美玲T2015009 周锦萍智障儿童个别康复训练的家长支持模式构建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林青萍T2015010 潘志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中重度智障学生字词量的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陆顺芳聂永平罗佩超梁奇龙T2015011 张庭瑞随班就读自闭症学生抽离式课程设置的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许莹T2015012 尹坤以篮球兴趣促进脑瘫儿童康复运动训练的个案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周锦萍T2015013 张洋奥尔夫节奏音乐教学在培智学校音乐课堂的实践与应用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余志梅李绮红聂永平T2015014 林青萍语言行为疗法在自闭症儿童沟通技能训练的运用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刘羽茵T2015015 韩菲研究运用“匡智沟通易”应用程式提升有口语障碍智障儿童的沟通效能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曾庆杰T2015016 许嘉亮将艺术治疗元素应用于特殊教育课堂中的观察广州市越秀区培智学校叶丹娜T2015017 黄绮玉图片交换沟通系统配合行为训练改善学生行为问题个案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研究T2015018 黎丽琼中重度智障学生IEP目标融入例行性活动的教学策略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苏燕芳余娟瑜谭少群黎嘉妍T2015019 陈果意以早餐店营销为切入点-规划与探索特殊教育职业高中课程的生活性和功能性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T2015020 陈艳提高培智类学生短文理解能力的策略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T2015021 张晓莹针对代币制在中年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T2015022 黄桢引导学龄前自闭症儿童提高主动口语表达能力的课题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T2015023 李蕙伶关于帮助适龄特殊儿童迅速适应校园环境的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T2015024 林婧瑶方案教学对语言发展迟缓者训练有效性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吴群娣陈霞陈茜T2015025 林静娴语言训练团体课模式探索与实践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梁淑韫刘思琳T2015026 刘美仪代币制在启智学校学生行为管理中的运用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T2015027 苏燕芳社区活动的开展对提高自闭症孩子环境适应能力的个案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黎丽琼黎嘉妍刘荣杰T2015028 吴群娣学前融合教育模式初探-以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学前融合班为例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陈霞T2015029 周嘉萍儿童为本游戏治疗法对智障儿童正向行为建立的有效性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T2015030 钟杰锋适配性辅具在特殊学校开展的必要性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梁媛媛龙燮强T2015031 王睿陶艺在培智类学校教学的迷思与探索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梁淑韫T2015032 梁娟低年部自闭症学生在班级的高效能管理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李康嫦肖芳芳T2015033 肖芳芳启智学校高年部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模式初探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梁娟李康嫦T2015034 刘衍良启智学校学前特殊学生康复训练班级模式初探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T2015035 彭飞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小组语言沟通训练的研究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梁艳心T2015036 庞晓波在音乐课堂中培养自闭症孩子聆听习惯的措施与方法广州市黄埔区启智学校曾伟冰黄欢红王雯琦T2015037 王雯琦将手语教学融入启智学校生活语文课堂的可行性研究广州市黄埔区启智学校曾伟冰韩灯峰T2015038 傅君新生班级课堂行为习惯养成广州市黄埔区启智学校梁苑庞晓波T2015039 邹苹绘本在培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分析广州市黄埔区启智学校T2015040 蔡燕丹培智学校亲子绘本阅读指导行为干预的行动研究广州市黄埔区启智学校曾伟冰邹苹T2015041 曾伟冰广州市黄埔区资源教室现状调查及改善方案-以黄埔区四所资源教室学校为例广州市黄埔区启智学校韩灯峰黄欢红王雯琦钱超云T2015042 郭健灶充分了解智力低下学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广州市从化区龙潭中学T2015043 李进凤利用赏识教育,提高跟班就读的智障学生的学习能力广州市从化区鳌头中学许桂机黄新明T2015044 巢丽珍关于听力障碍儿童随班就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联星小学T2015045 禤卫平随班就读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数学课堂学习情况观察及引导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联星小学T2015046 张桂香自闭症儿童哭笑、打人行为的行为矫正广州市从化区启智学校吴芹李守丽黄翠玲T2015047 朱凤连随班就读智障学生不良行为矫正跟踪研究广州市从化区太平第二中学李细枝李有娣叶伟胜黄志坚T2015048 徐思嘉正向行为支持法干预培智类中年段学生问题行为的研究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胡继南T2015049 黄琳婷桌面游戏对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会互动能力的实践研究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曾洁欣T2015050 陈晖自闭症儿童攻击行为矫正的单一个案研究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范家玲邹秋莲T2015051 惠琳培智学校有效开展出行安全教育的实践研究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董文平李伟T2015052 董文平心智障碍学生在桌面游戏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陈艳丹王晓莉T2015053 陈均丽运用“社交故事”提高自闭症儿童社交能力的团体教学模式初探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T2015054 叶叶秀培智学校绘本教学与主题教学融合课题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胡继南韩爱菊李雅君王偶偶T2015055 王小莉心智障碍学生爱国主义启蒙教育的实践研究广州市天河区启慧学校理丽娜T2015056 陈艳丹自闭症人称代词习得偏误论广州市天河区启慧析学校T2015057 龙思敏唐氏综合症儿童美术教学游戏化的实践与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T2015058 刘婷班级中结构化教学之解构的初探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T2015059 卢桂志ABC行为结果分析在自闭症伴有ADHD儿童中的应用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石育清T2015060 李晓红在主题教学中如何提高智障儿童的识字量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T2015061 余琼如何在主题音乐活动教学中开展有效教学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T2015062 梁汝添运用应用行为分析介入自闭症儿童行为的个案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T2015063 李秀云一例情绪行为问题的智障学生个案辅导报告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白露莹罗玉柳T2015064 许树文关于智力障碍学生非生理性大便失禁行为的个案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启能学校T2015065 李宣团体沙盘游戏对儿童社交不良干预的探索研究广州市海珠区金碧第一幼儿园李文华T2015066 张会会沙盘游戏对社会退缩幼儿的个案研究广州市海珠区大塘幼儿园林贵华T2015067 林红红多动症学生融合教育个案研究广州市新滘中学T2015068 钟秋梅提高轻度智障学生识字能力的个案研究广州市海珠区聚德西路小学T2015069 王歆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心理辅导策略的探究广州市海珠区石溪劬劳小学陈结仪陈柳君T2015070 张世蓉融合课程里的蒙特梭利教育广州市海珠区南石头街晓燕湾幼儿园李碧艳T2015071 吴小文广州市随班就读资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以普通学校教师成为资源教师为例广州市绿翠现代实验学校T2015072 黄玉燕纵横信息数字化学习促进特殊孩子语文素养形成的研究广州市梅园西路小学邓雪英T2015073 王艳社会故事改善自闭症幼儿在教学活动中不适宜行为的个案研究广州市海珠区金碧第一幼儿园张海燕焦冬玲刘畅黄秀芳T2015074 曾锦秋智障儿童防拐骗防侵犯自我保护教育的研究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致明学校曾洁贞刘群笑朱玉兰陈玉娇T2015075 陈广慈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提高视障学生英语学习效能的研究广州市盲人学校洪续赵庆芬王莉T2015076 袁小玉探讨如何培养低年部视障学生的数感广州市盲人学校赖燕萍曾惠婷T2015077 沈玉文盲校低视生绘画特征的归因研究广州市盲人学校布文锋王莉申颖T2015078 苏慧明基于“微客群”的汉语盲文字母和拼音教学的实践研究广州市盲人学校吕晚霞胡洁文T2015079 苏乐怡音乐治疗与自闭症盲童的康复广州市盲人学校王莉T2015080 张晓霞盲校初中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连接技术的教学策略研究广州市盲人学校谢善芳T2015081 王育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盲校诗歌教学的策略研究广州市盲人学校T2015082 曾水英华德福“轮舞”在盲学前儿童感觉统合课的运用研究广州市盲人学校T2015083 曾多盲生学习二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广州市盲人学校T2015084 张巧颖走进生活学语文-盲校“生活语文”教学的构建与实施广州市盲人学校陈婷T2015085 李展文网络支持的聋校思想品德课法律常识教学实践研究广州市聋人学校胡睿邓丽梅肖敏T2015086 李雪珠绘本在聋校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广州市聋人学校张萍珍杨玉荣王小春曾庆彬T2015087 潘建惠通过素读经典,提高听障学生的阅读能力广州市聋人学校潘险峰何添培陈刘梅陈晓定T2015088 何平聋生体育中考的实施现状及其对策研究广州市聋人学校冷静陈永宏T2015089 李晓厌聋校高中数学课程校本化实践研究广州市聋人学校孙丽娟黎武李晴霞杨佳妮T2015090 张宏乐通过英语阅读提高聋生词汇量的研究广州市聋人学校许瑞芬邹婷谢永旗曾应武T2015091 朱锐江聋校高中语文笔谈训练研究广州市聋人学校T2015092 梁嘉琦聋校低年级沟通交往与阅读教学整合研究广州市聋人学校郭加杜涓T2015093 侯苑英聋校语文学科基本术语手语词汇广州市聋人学校潘险峰陈刘梅张晓娜吴雪云T2015094 万瑛自闭症儿童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策略研究——以康迪学校五年级学生为例广州市荔湾区康迪学校邓达莉邢晶T2015095 江蔚华学生校内行为问题动态档案的创建、使用和管理广州市荔湾区康迪学校肖珍华林秀芳邢晶T2015096 江金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培智德育工作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黄国能郭丽珍柳庆跃黄少贞T2015097 蒋春艳体育游戏对智障学生攻击行为干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郭丽珍姚洁玲汪春兰苏淑华T2015098 梁敏涛培智儿童入学适应性及应对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叶青潘美兰策略的研究学校T2015099 廖少兰在培智学校中对中重度智障学生开展剪纸活动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何国欢李素芸欧小琪黄国能T2015100 潘美兰在律动教学中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钟芃黄国能叶青梁敏涛T2015101 苏淑华开展智障学生劳动常规训练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郭丽珍范翠玲汪春兰柳庆跃T2015102 谭雪梅耐久跑趣味练习提高特殊儿童的运动能力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李丽群郭丽珍汪春兰黄国能T2015103 李丽群以体育游戏为载体,改善特殊儿童身心状况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汪春兰黄国能谭雪梅柳庆跃T2015104 汪春兰自闭症儿童运用沟通板提高沟通能力的个案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李丽群谭雪梅T2015105 叶青用音乐治疗促进智障儿童与人交往能力的个案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钟芃潘美兰梁昉T2015106 柳庆跃引导智力障碍儿童在生活实践中识字方法的研究广州市荔湾区致爱学校郭丽珍叶萍之汪春兰李丽群T2015107 刘全全手语教学促进自闭症儿童沟通性行为的行动研究广州市黄埔区知明学校陈桦钟慧骁T2015108 梁佩忠关于游戏治疗技术运用的有效性初探广州市越秀区启智学校附件2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2015年度小课题结题材料清单1.课题结题申请表2.课题开题证书扫描件3.其他成果材料(1)(2)……课题主持人:附件3:广州市特殊教育教学研究会2015年度小课题结题申请表小课题负责人学科学历职称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单位手机号QQ号邮箱地址通讯地址课题名称小课题其他成员姓名职称工作单位结题报告(4000——8000字)一.研究背景:二.理论依据:三.研究途径及具体方法:四.课题研究成果:五.存在不足及思考:单位意见(单位盖章)年月日专家评审意见(签名)年月日特教教研会意(单位盖章)见年月日注:1.课题组成员不得超过五人(含课题负责人);2.正文仿宋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3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