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与水的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4
钠与水的反应化学方程式哎呦,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钠与水的反应,说起来这可是化学界的一件大喜事。
你知道嘛,那钠,亮晶晶的,跟金子似的,一扔到水里,“噼里啪啦”地就炸开了锅。
这可不是一般的化学反应,得写个化学方程式记录下来,否则哪能对得起这精彩绝伦的一幕?你看,钠跟水反应,那方程式得写成:2Na + 2H₂O → 2NaOH + H₂↑。
这公式看着简单,其实学问可大着呢。
钠和水一接触,钠就“嗖”地一下跳进了水里,开始疯狂地和水分子“接吻”。
钠原子把自己的外层电子奉献给水分子,水分子也毫不客气,把自己的氢原子跟钠原子“勾勾搭搭”。
于是乎,钠变成了钠离子(Na⁺),水分子也变成了氢氧根离子(OH⁻)。
这时候,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手拉手,肩并肩,组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钠(NaOH)。
与此同时,氢原子也组成了一个氢分子(H₂),这玩意儿就飘在水面上,跟你调皮地眨巴着眼睛。
你看,这化学反应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舞蹈。
钠和水是舞伴,它们手拉手,旋转、跳跃,把彼此的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氢氧化钠和氢气,则是这场舞蹈的产物,它们各司其职,为这世界增添了无尽的精彩。
有人说,这钠与水的反应,就像是爱情的火花。
钠把心交给水,水也把心交给钠。
虽然它们最终会分离,但那美丽的过程,却是永恒的。
这让我想起了咱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候,我们也要学会付出,学会包容,哪怕最后是分离,也要珍惜那份曾经的美好。
说回来,这钠与水的反应,可不仅仅是化学界的美好。
咱们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现象。
比如,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有时候也需要这样一场“反应”,让彼此更加了解,更加珍惜。
而这化学反应,也正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一堂生动课,让我们明白,付出与收获,往往成正比。
哎,说了一堆,也不知道有没有说到你的心坎里去。
反正,这钠与水的反应,对我来说,就是一场美妙的化学反应,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
嘿,下次咱们再聊聊其他的化学反应,说不定又会有新的发现呢!。
钠和水反应实验现象
当钠与水反应时,会发生如下现象:
1. 反应迅速:钠与水反应产生剧烈的反应,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产生明显的发热现象。
2. 发生气体产生:钠与水反应会产生氢气气体。
氢气是无色、无味、非常轻的气体,它在空气中会迅速上升,很容易观察到气泡冒出水面。
3. 溶液变色:在反应中,钠溶解于水中,生成氢氧化钠(NaOH)溶液。
这种溶液呈碱性,可以改变水的酸碱性质,即钠和水的反应会导致水的变色。
4. 反应放热: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即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是因为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时,碱金属钠(Na)被氧化,同时水分子被还原,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钠与水反应是非常剧烈的化学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氢气和热量,在实验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危险。
金属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1、金属钠与水反应离子方程式: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2Na++2OH-+H2↑。
2、钠和水反应离子方程式
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I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质地柔软,钠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钠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3、化学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和加热时分别与氧气化合,和水剧烈反应,量大时发生爆炸。
钠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和低元醇反应产生氢气,和电离能力很弱的液氨也能反应。
4Na + O2= 2Na2O (常温)
2Na+O2= Na2O2(加热或点燃)
2Na+2H2O=2NaOH+H2↑
2Na+2CO2 = Na2CO3+CO
2Na+2ROH=2RONa+H2↑(ROH表示低元醇)
2Na + 2NH3(L)= 2NaNH2 + H2↑(此反应中“2NH3(L)”表示液氨)。
钠和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钠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有天然存在的形式,也有加工添加到食物中的形式。
而与钠具有重要关联的,还有水。
当钠被添加到水中,它们之间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s)+H2O(l)→NaOH(aq)+H2(g)。
在本反应中,钠是静态的,它的原子数目是固定的。
而水是液态的,它的高度可变,它的氢原子构成也可变。
因此,当钠与水结合时,就会发生氢化反应的化学反应,在H2和NaOH的反应中产生氢气和碱性溶液(NaOH)。
在这一特定原理下,当钠在水中被迅速放入时,水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便会发生快速反应,二者几乎可以同时反应完毕,两者之间就构成了NaOH和H2,这些气体随即就被全部排出。
反应完成后,水便被含有 NaOH 的碱性溶液所取代,它的 pH 值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使得这一系统的中性点被改变。
而钠质同样也会发生变化,它的水吥能性会随时起伏,从而影响此系统稳定性。
总而言之,钠和水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对于我们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作为此系统的驱动力,改变此系统的稳定性、pH值,以及溶液中卡路里分布状况等等,因此,我们必须时刻詳細地识别、观察和控制各种因素,以使得钠和水之间的化学反应達到满足我们要求的最优效果。
钠与水反应过程
1、当将钠块投入到水中后,可观察到如下现象:钠块浮在水面。
这是由于钠的密度比水小的缘故。
2、钠立即跟水发生反应,并有气体产生。
这是由于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与水能发生反应生成氢气。
3、金属钠熔化成小圆球。
这是由于钠的熔点比较低,钠与水反应放出的热可使钠熔化。
4、小圆球在水面上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
这是由于产生的气体推动钠块移动。
5、有嘶嘶的响声,最后小圆球消失。
响声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产生气体的气泡破裂声;二是放热使钠块附近的水接近沸点而产生的水蒸气的气泡破裂声。
6、反应后的水溶液使酚酞指示剂变红。
这是由于反应生成碱的缘故。
当将试管口移近火焰时,会听到气体的爆鸣声——氢气与氧气混合气发生爆炸,说明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2Na+2H2O==2NaOH+H2(气)。
钠与水的反应实验目的加深对钠活泼性的理解。
培养从实验现象探究实验本质的能力。
实验原理钠非常活泼,能与水起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2Na+2H2O=2NaOH+H2 ↑实验用品药品:钠、无色酚酞仪器:培养皿、塑料空瓶、火柴、酒精灯、细铁丝、镊子如何从实验现象来探究反应的本质:1. 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2. 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有轻微的嘶嘶声,说明反应有气体生成。
3. 钠融成一个小球,说明反应放热,且钠融点较低。
4. 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说明反应生成碱—NaOH。
5. 生成的气体可点燃,有爆鸣声,说明有氢气生成。
参考实验步骤(如果实验室提供,按实验室提供步骤完成)特别说明:以下黑体字为实验记录关键1、钠的取用: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将表面的煤油吸干净。
尽量把煤油吸尽,将钠放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
现象:钠较软,用小刀轻易切开。
切口为白色带金属光泽,与裸露在煤油当中的钠有一定的差别。
2、钠与水反应: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水面离杯口约1cm(方便后面放试管)。
把一支装满水的小试管10cm左右的短试管为宜倒放在水中,注意试管底部不能有气泡。
将小试管慢慢提起至试管口位于液面下0.5cm左右,稍倾斜注意不能让空气进入试管内部。
用镊子夹住一小块绿豆大小的钠,迅速将钠进去到倒入在水中的试管里。
钠与水接触后会迅速发生反应,熔成小球使该步操作变得困难,现象:钠迅速熔成小球在试管中四处移动。
同时试管中的水被不断的排出,将试管移到酒精灯前会发出“噗”的一声,氢气点燃的声音。
证明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
向大烧杯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烧杯中溶液会变红。
实验考察:按时完成实验;如实填写实验记录;清洗、整理仪器、药品。
钠和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钠和水的离子反应方程式:Na + H2O → NaOH + H+
这个反应方程式表明,钠和水之间发生的反应包括钠溶解在水中,产生钠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钠是一种金属元素,它会在水中溶解,产生Na+离子和OH-离子,这些离子会形成稳定的溶液。
氢离子是一种微量离子,它会和氢氧根离子结合,形成H2O分子,这些分子会从水中挥发,使水中的pH值发生变化。
钠和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是一种常见的非络合反应。
这种反应是由于钠原子在水中表现出强烈的电荷分离,从而使水分子分离,产生钠离子和氢离子。
这些离子会结合形成氢氧根离子,然后氢氧根离子会结合形成H2O分子,这些分子会从水中挥发。
这种反应会导致水的pH值发生变化,具体变化取决于有多少钠离子参与反应。
由于钠和水之间的反应会影响水的pH值,因此,它的应用被广泛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比如制造食物、清洗、灌溉等等。
此外,由于钠的电荷分离的特性,它也被广泛用于电子领域,比如电容器、电池等等。
总之,钠和水之间的反应是一种常见的非络合反应,它会产生钠离子和氢离子,并影响水的pH值,因此,它被广泛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一、现象说明
1、钠会浮在水面上;原因:钠的密度小于水。
2、钠熔化成一个银色小球,浮在水面上;原因:钠与水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而钠本身的熔点比较低。
3、钠会在水面上游动;原因:钠与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氢气,所以会听到嘶嘶声,这声音就是氢气与水摩擦而产生的声音,是由于氢气气泡的作用产生的。
4、发出爆炸声;原因:由于氢气可燃,又是放热反应,所以热量有可能点燃氢气。
由于空气的混合,所以会产生爆炸的声音。
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混入空气点燃会发生爆炸。
5、看到明显的红色。
原因:钠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是NaOH,是强碱,如果水中滴入了酚酞试液,就会变红。
二、扩展资料:
伏特在19世纪初发明了电池后,各国化学家纷纷利用电池分解水成功。
英国化学家戴维坚持不懈地从事于利用电池分解各种物质的实验研究。
他希望利用电池将苛性钾分解为氧气和一种未知的“基”,因为当时化学家们认为苛性碱是氧化物。
他先用苛性钾(氢氧化钾)的饱和溶液实验,所得的结果却和电解水一样,只得到氢气和氧气。
后来他改变实验方
法,电解熔融的苛性钾,在阴极上出现了具有金属光泽的、类似水银的小珠,一些小珠立即燃烧并发生爆炸,形成光亮的火焰,还有一些小珠不燃烧,只是表面变暗,覆盖着一层白膜。
他把这种小小的金属颗粒投入水中,立即冒出火焰,在水面急速奔跃,发出刺刺的声音。
就这样,戴维在1807年发现了金属钾,几天之后,他又从电解碳酸钠中获得了金属钠。
钠与水反应现象
物理现象:
1.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2.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3.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
4.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了气体,反应剧烈)
化学现象:
1,2Na+2H2O=2NaOH+H2。
2,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是钠漂浮在水的表面,生成了无色无味的气体H2.
3,钠表面熔成小球状,并且钠在水表面来回游动,同时发出嘶嘶的声音,。
4,这是钠与水的反应产生钠熔温度,钠分子(晶体),水分子的电磁力SN极解体产生的运动力的作用现象。
5,这是电磁力解体的声音。
是钠分子(晶体)迅速解体生成钠电子NS极,水分子解体生成H电子SN极和OH根SN后,与OH根的SN极组合成NaOH分子。
两个H的SN组合成H2分子。
6,NaOH是碱性分子,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
1。
钠和水反应方程式及现象钠是一种金属元素,而水是一种化合物,它们之间的反应非常激烈而又引人注目。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以及所观察到的现象。
1. 反应方程式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如下:2Na + 2H2O -> 2NaOH + H2在这个方程式中,反应物是钠和水,产物是氢气和氢氧化钠。
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了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例。
2. 反应现象(1) 闪亮的火花:当钠与水接触时,会产生明亮的火花。
这是由于钠的表面被自然氧化层保护,以及钠的高活性。
当钠与水反应时,水分子被钠吸收,并释放出氢气。
(2) 火焰和爆炸:在钠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当这种混合气体遇到点火源时,会发生爆炸,产生明亮的火焰。
(3) 气泡的形成:在钠和水的反应中,可以观察到大量的气泡形成并从水中升起。
这些气泡是由于氢气的生成,同时伴随着氢气的释放和溶解。
(4) 溶液变化:钠和水发生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钠会溶解在水中,形成碱性溶液。
这种溶液可以通过pH试纸进行检测,其pH值通常在12-14之间。
(5) 放热反应:钠和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即反应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这也是为什么在反应中可以观察到冒烟和溶液加热的原因。
总结:钠和水的反应方程式是2Na + 2H2O -> 2NaOH + H2。
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明亮的火花、火焰和爆炸,形成大量气泡和碱性溶液,并释放出热能。
这些现象展示了钠和水反应的激烈性质,也提醒我们在实验和日常生活中要小心操作,避免事故的发生。
通过深入了解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过程,同时也能够更加安全地处理这类反应。
钠与水及水溶液的反应规律钠和水及水溶液的反应规律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与水和水溶液之间的反应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
钠与水和水溶液的反应规律具有一定的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下面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些反应的规律。
1.钠与水的反应当钠与水接触时,会观察到以下现象:1)产生气体: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气泡,这是由于生成的氢气(H2)的产生。
化学方程式如下所示:2Na + 2H2O -> 2NaOH + H2↑2)生成钠氢氧化物:反应过程中,钠会与水反应生成钠氢氧化物(NaOH)。
化学方程式如上所示。
3)产生热量:钠与水的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
这是因为在反应过程中,钠原子失去了电子,将成为钠离子,同时水中的氢离子(H+)和钠离子结合形成氢气和钠氢氧化物,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综上所述,钠与水反应所产生的产物主要是氢气和钠氢氧化物。
这个反应在实验室和工业应用中都很常见,例如生产氢气以及钠氢氧化物等。
2.钠与水溶液的反应钠可以与许多水溶液发生反应,例如与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等。
这些反应有以下规律:1)钠与酸的反应:钠与酸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例如,钠与盐酸的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NaCl)和氢气(H2):2Na + 2HCl -> 2NaCl + H2↑2)钠与碱的反应:钠与碱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盐和水。
例如,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可以生成碳酸钠(Na2CO3)和水(H2O):2NaOH + CO2 -> Na2CO3 + H2O3)钠与硫酸盐的反应:钠与硫酸盐反应可以生成相应的硫酸盐和氢气。
例如,钠与硫酸的反应可以生成硫酸钠(Na2SO4)和氢气(H2):2Na + H2SO4 -> Na2SO4 + H2↑总的来说,钠与水溶液的反应可以归结为与酸、碱和硫酸盐的反应。
这些反应是化学实验和工业应用中常见的反应类型。
3.反应影响因素钠与水及水溶液的反应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温度:温度的升高可以加速钠与水和水溶液的反应速率。
金属钠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概念和特点,因此属于置换反应。
金属钠置于水中后,钠浮在水面上。
钠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并有轻微的嘶嘶声。
钠融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反应后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生成的气体可点燃,有爆鸣声。
金属钠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
钠和水会产生的反应是燃爆,发光和升温,钠水反应所指的是钠和水或者是蒸汽接触的时候会慢慢的升温,从而造成燃爆和发光的现象,属于强烈的化学反应。
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2Na++2OH-+H2↑。
钠和水的离子反应式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现象:反应剧烈,有气泡产生,金属球在液体中浮动(受气体推动)。
钠(Natrium)是一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是Na,英文名sodium。
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Ⅰ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质地柔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
钠元素以盐的形式广泛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钠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物理性质钠为银白色立方体结构金属,质软而轻可用小刀切割,密度比水小,为0.968g/cm3,熔点97.72℃,沸点883℃。
新切面有银白色光泽,在空气中氧化转变为暗灰色。
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磁性,钾钠合金(液态)是核反应堆导热剂。
钠单质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硬度也低,能够溶于汞和液态氨,溶于液氨形成蓝色溶液。
在-20℃时变硬。
已发现的钠的同位素共有22种,包括钠-18至钠-37,其中只有钠-23是稳定的,其他同位素都带有放射性。
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和加热时分别与氧气化合,和水剧烈反应,量大时发生爆炸。
钠还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和低元醇反应产生氢气,和电离能力很弱的液氨也能反应,具有抗腐蚀性。
钠与水反应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所以有强还原性。
因此,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够和大量无机物,绝大部分非金属单质反应和大部分有机物反应,在与其他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作还原剂,都是由0价升为+1价(由于ns1电子对),通常以离子键和共价键形式结合。
金属性强,其离子氧化性弱。
钠与水反应还原剂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钠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2Na + 2H2O → 2NaOH + H2。
在这个反应中,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并和水中的氢离子(H+)结合,生成氢气(H2)和氢氧化钠(NaOH)。
由于钠的还原性非常强,因此它可以被用作还原剂,用于许多化学反应中。
钠与水反应的过程非常剧烈,产生的氢气可以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
因此,在实验室中进行钠与水反应时,必须格外小心,避免产生危险。
在实验室中,通常使用小块的钠,将其放入一个装有水的玻璃容器中。
钠与水反应的速度非常快,因此要及时地将玻璃容器盖上,以防止氢气逸出。
钠与水反应的产物氢氧化钠是一种常见的碱性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因此,在实验室中进行钠与水反应时,必须小心处理产生的氢氧化钠溶液,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此外,钠与水反应的过程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在实验室中进行反应时,必须注意控制温度,避免产生危险。
钠作为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钠可以被用作还原剂,将羰基化合物还原成相应的醇。
此外,钠还可以被用作制备金属钠、钠酸、钠盐等化合物的原料。
在冶金工业中,钠也被广泛应用,用于提取金属、制备合金等。
钠与水反应的过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但是,由于其反应过程剧烈、产物具有腐蚀性等特点,因此在实验室中进行反应时必须格外小心,避免产生危险。
同时,钠作为还原剂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也需要注意安全,避免产生危险。
只有在安全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钠与水反应的应用价值。
钠和水离子反应方程式
钠(Na)是一种高活性的金属元素,当它与水发生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方程式如下:
2Na(s) + 2H2O(l) → 2NaOH(aq) + H2(g)
在这个反应中:
1. 钠(Na)是固体状态,与液态水(H2O)发生反应。
2. 反应生成氢气(H2)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
3. 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溶于水后会离解出大量的氢氧根离子(OH-)。
该反应属于单置换反应,钠金属将水中的氢元素置换出来,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反应过程中会伴有放热现象,并且由于生成的氢气是可燃气体,所以这是一个剧烈的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钠的高活性,实验操作时应当小心谨慎,避免与水直接接触而导致危险情况发生。
该反应常被用作演示活性金属与水反应的经典实验。
钠与水的反应
【教材分析】
金属与水的反应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
本章开始学生初步、系统地接触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之后。
本节紧承上一次课的金属性质,深入分析金属与水的反应。
这一部分是对学生原有知识的一个提高和深化。
本节内容安排在氧化还原反应之后,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做进一步巩固;而在本节学习中所用到的许多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等也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方法。
在本章和本节中,学生初步尝试从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去探索(金属)物质化学性质;从基本原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去深化对这些性质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的过程和方法一经掌握后,可以驾轻就熟地学习后一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因此,学好本节课的内容十分重要。
【学生情况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1)在前面学生已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方法基础。
(2)通过前面实验的探究教学,对本节教材中的钠与水的反应实验能进行简单的探究,并能对产生现象的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学生观察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全面。
(2)表达能力不足,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和现象的解释可能会辞不达意。
(3)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
【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钠与水的反应,会解释钠与水反应的各种实验现象;
掌握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了解钠的保存方法以及钠着火的扑灭方法,能结合相关知识解释。
2、过程与方法:
(1)观察钠与水的实验,提高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准确描述、分析能力。
(2)通过思考题的练习以及回答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演示以及钠的保存与着火扑灭方法的学习,增强实验安全意识,提高生活中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自五千年前青铜器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以来,铁、铝等各种金属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地球上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我们平时见到的金属大多是铁、铜、铝、锌等,譬如铁锅、电线、电池等,这些东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金属虽然也是与
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但不是我们随手可以触摸到的,而是隐藏在我们的生活必需品中,例如食盐。
相信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要讲的金属就是钠。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大部分金属不能与水反应,那么金属钠与水能不能反应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钠在水中的现象。
【板书】Na +H2O =?
【实验过程】在大烧杯中装入2/3的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切割像黄豆粒大小的钠块投入到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及分析】钠块熔成闪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并迅速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并且溶液变红。
简单总结为五个字:浮、熔、游、响、红
“浮”是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是因为反应放热,而且钠的熔点比较低
“游”是因为反应很剧烈,反应在各个方向上不均匀,产生的气体推力各方向上大小不同,
“响”是因为生成了气体
“红”是因为生成了碱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板书】现象:浮、熔、游、响、红
【提出问题】我们已经知道实验中产生了气体,那么这个气体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同来探讨!
【实验探究】在小试管中加入绿豆小的钠块,在加入少量的水,反应一会儿后,用大拇指堵住试管口,试管口向上,移到酒精灯火焰处,松开大拇指。
【实验现象及分析】听到爆鸣声,说明是氢气
【总结板书】2Na + 2H2O = 2NaOH + H2↑(让学生自己写出化学方程式,得出结论)
离子方程式为: 2Na + 2H2O = 2Na+ + 2OH- + H2↑
该反应的实质是钠原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总结】
1.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一致。
2.钠在上述反应中,化合价均由0价变为 + 1价,这是由于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之故,因此,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具有还原性,是一种强还原剂。
3.保存钠的方法:由于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或水起反应,所以实验室把金属钠保存在煤油里(比煤油的密度大,且不溶于煤油)以使它跟空气和水隔绝。
工业上保存大量的钠要严格密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