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级三冲量自动化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699.00 KB
- 文档页数:16
锅炉水位三冲量反馈(串级)—前馈调节系统
孙兴智;关东航
【期刊名称】《鞍钢自动化》
【年(卷),期】1993(000)002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孙兴智;关东航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223.71
【相关文献】
1.三冲量串级调节系统在除氧器水位调节中的应用 [J], 李霞
2.论电站锅炉汽包水位的串级三冲量调节 [J], 秦占强
3.基于KMM调节器的锅炉水位前馈-串级控制系统 [J], 王淑红;卢永杰
4.锅炉汽包水位前馈-串级三冲量控制系统设计 [J], 陈旭;王浩
5.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汽包水位变形的三冲量串级调节 [J], 陈杨;孙应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锅炉控制系统中三冲量的应用及仪表选型摘要本文着重从工艺简介、锅炉生产使用中常见问题、三冲量控制的概念及具体含义、引入三冲量的主要原因、三冲量控制原理、系统控制方框图、三冲量控制的构成与控制关系、调节阀的选择与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三冲量控制的调节过程、三冲量控制在DCS系统中的应用、DCS系统PID参数设置与调节规律、PID参数在DCS上的设置、仪表的选型、常见故障问题和处理措施等方面对三冲量在锅炉中应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冲量、前馈、反馈、干扰、调节。
目录第1章绪论 (3)1.1 锅炉汽包工艺流程图 (3)1.2 锅炉生产使用中常见问题 (3)1.3 三冲量控制的概念及具体含义 (4)1.4引入三冲量的主要原因 (4)第2章三冲量控制系统构成与作用形式选择 (6)2.1 三冲量控制系统构成 (6)2.1.1三冲量控制原理 (6)2.1.2 系统控制方框图 (6)2.1.3方框图点描述 (7)2.1.4三冲量控制的构成与控制关系 (7)2.2 调节阀的选择与调节器正反作用的确定 (8)2.2.1 调节阀的选择 (8)2.2.2 副调节器的选择 (8)2.2.3 主调节器的选择 (8)2.3 三冲量控制的调节过程 (9)第3章三冲量控制在DCS系统中的应用 (11)3.1 三冲量控制DCS系统控制图 (11)3.1.1DCS功能块描述 (11)3.1.2 DCS系统控制描述 (12)3.2 DCS系统PID参数设置与调节规律 (14)3.2.1 PID的含义 (14)3.2.2 PID参数的调节规律 (14)3.2.3 常用的调节方法:临界比例法 (15)3.2.4 PID参数在DCS上的设置 (16)第4章仪表的选型 (17)4.1 双室平衡容器的工作原理 (17)4.2 差压的计算 (18)4.3 电动浮筒与调校 (19)4.3.1 电动浮筒 (19)4.3.2 电动浮筒“零位”及“量程”调整 (20)4.3.3电动浮筒的优点 (20)第5章常见故障问题和处理措施 (21)5.1 常见故障问题 (21)5.1.1 蒸汽负荷扰动对水位的影响 (21)5.1.2 炉膛热负荷的扰动对水位的影响 (21)5.2 处理措施 (22)第6章结论 (23)参考文献 (24)致谢 (25)第1章绪论1.1 锅炉汽包工艺流程图1.2 锅炉生产使用中常见问题锅炉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动力设备,汽包液位是锅炉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监控参数,它反映了锅炉负荷与给水的平衡关系。
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
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
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
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
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波动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调节过程: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原则,水位控制器LC反作用选反作用,流量控制器FC为正作用,调节器为气关阀。
当水位由于扰动而升高时,因LC 反作用,它的输出下降,进入加法器后,使FC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下降,保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加时,FC给定值增加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增加,保持水蒸汽平衡,使水位不;副回路克服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定了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流量FA2101增加,FC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保持水蒸汽平衡。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
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
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
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
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
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波动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调节过程: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原则,水位控制器LC反作用选反作用,流量控制器FC为正作用,调节器为气关阀。
当水位由于扰动而升高时,因LC反作用,它的输出下降,进入加法器后,使FC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下降,保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加时,FC给定值增加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增加,保持水蒸汽平衡,使水位不;副回路克服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定了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流量FA2101增加,FC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保持水蒸汽平衡。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
汽锅【2 】三冲量掌握道理及调节进程.道理:冲量掌握体系从构造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旌旗灯号的串级掌握体系.液位掌握器LC与流量掌握器FC构成串级掌握体系.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副变量的引入使体系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战胜才能.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身分,是干扰感化,蒸汽波动时,经由过程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响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掌握的,是把蒸汽流量旌旗灯号作为前馈旌旗灯号引入掌握的.调节进程:依据串级掌握体系选择主.副掌握器的正.反感化的原则,水位掌握器LC反感化选反感化,流量掌握器FC为正感化,调节器为气关阀.当水位因为扰动而升高时,因LC反感化,它的输出降低,进入加法器后,使FC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长,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降低,保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长时,FC给定值增长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长,给水流量增长,保持水蒸汽均衡,使水位不;副回路战胜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固了水位的主动掌握;给水流量FA2101增长,FC输出增长,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保持水蒸汽均衡.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体系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旌旗灯号感化于调节器上,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工作道理:汽包水位作为主旌旗灯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产生变化,继而转变给水流量, 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作为前馈旌旗灯号,防止“虚伪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给水流量作为反馈旌旗灯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依据前馈旌旗灯号清除内扰, 使调节进程稳固,起到稳固给水流量的感化.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体系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收的被调量的旌旗灯号;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体系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配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配及变送器.调节器.履行器等构成;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体系中,调节器接收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旌旗灯号,如图所示.个中,汽包水位H是主旌旗灯号,任何扰动引起的水位变化,都邑使调节器输旌旗灯号产生变化,转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旌旗灯号qm.S是前馈旌旗灯号,其感化是防止因为“虚伪水位”而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改良蒸汽流量扰动时的调节质量;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两个旌旗灯号合营,可清除体系的静态误差.当给水流量变化时,测量孔板前后的差压变化很快并实时反响给水流量的变化,所以给水流量旌旗灯号qm.w作为介质反馈旌旗灯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依据前馈旌旗灯号清除内扰,使调节进程稳固,起到稳固给水流量的感化.4.在大.中型火力发电厂汽锅汽包水位的变化速度比较快,“虚伪水位”现象较为轻微,为了达到临盆进程中对汽包水位调节的质量请求,因而普遍采用了三冲量汽包水位调节体系.5.关于测量旌旗灯号接入调节器的极性解释:当旌旗灯号值增大时请求开大调节阀,该旌旗灯号标以“+”号;反之,当旌旗灯号值减小时请求关小调节阀,该旌旗灯号标以“-”号.在给水调节体系中,当蒸汽流量旌旗灯号增大时,请求开大调节阀,该旌旗灯号标以“+”号;给水流量旌旗灯号增大时,请求关小调节阀,该旌旗灯号标以“-”号;当汽包水位升高时,差压减小,水位测量旌旗灯号减小,请求关小调节阀,则该旌旗灯号标以“+”号.。
最新整理论锅炉汽包液位的三冲量调节介绍了锅炉汽包液位的控制方法,讨论了三冲量调节系统的原理和适用条件及其应用。
0 引言锅炉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动力设备。
汽包液位是锅炉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监控参数,它反映了锅炉负荷与给水的平衡关系。
汽包液位过高会造成蒸汽带水影响过热器运行,影响汽水分离效果;水位过低会造成锅炉水循环的破坏,影响省煤器运行,容易使水全部汽化烧坏锅炉甚至爆炸。
这就要求汽包液位在一定范围内,适应各种工况的运行。
影响汽包液位的因素除了加热汽化这一正常因素外,还有蒸汽负荷和给水流量的波动。
当负荷突然增大,汽包压力突然降低,水就会急剧汽化,出现大量气泡,形成了“虚假液位”。
如果使用简单的锅炉汽包液位的单冲量控制系统(如图1 所示) ,一旦负荷急剧变化,虚假液位的出现,调节器就会误以为液位升高而关小供水阀门。
影响了生产甚至造成危险。
为此,图 2 采取了锅炉汽包液位的双冲量控制,它在单冲量的基础上,再加一个蒸汽冲量,以克服“虚假液位”。
其中调节阀为气关阀,液位调节器采用正作用,调节器输出信号在加法器内与蒸汽流量信号相减。
双冲量实际上是前馈与反馈调节相结合的调节系统。
当负荷突然变化时,蒸汽的流量信号通过加法器,使它的作用与水位信号的作用相反;假液位出现时,液位信号 a 要关小给水阀, 而蒸汽信号b 是开大给水阀,这就能克服“虚假液位”的影响。
但是如果给水压力本身有波动时,双冲量控制也不能克服给水量波动的影响。
这就要用如图3 所示的锅炉汽包液位的三冲量调节系统。
即再加一个给水流量的冲量c ,使它与液位信号的作用方向一致,这种调节系统于引进了液位、给水流量及蒸汽流量三个参数,叫做三冲量调节系统。
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
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
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
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
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波动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调节过程: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原则,水位控制器LC反作用选反作用,流量控制器FC为正作用,调节器为气关阀。
当水位由于扰动而升高时,因LC反作用,它的输出下降,进入加法器后,使FC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下降,保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加时,FC给定值增加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增加,保持水蒸汽平衡,使水位不;副回路克服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定了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流量FA2101增加,FC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保持水蒸汽平衡。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
三冲量控制如何判断虚假⽔位如何判断可以从他的产⽣原因上来找到。
虚假⽔位是指⽔位计指⽰⽔位与真实值不符的现象:它是主要是由于负荷的变化⽽引起的,⼀般当汽压升⾼时,过热蒸汽温度也要升⾼。
这是由于汽压升⾼时,饱和温度随之升⾼,则从⽔变为蒸汽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在燃料不变的情况下,锅炉的蒸发量瞬间减少,既过热器所通过的蒸汽量减少,相对蒸汽的吸热量增⼤,导致过热蒸汽温度升⾼。
汽压变化对⽔位的影响:当汽压降低时,由于饱和温度的降低使部分炉⽔蒸发,引起炉⽔体积膨胀,故⽔位上升。
反之,当汽压升⾼时,使炉⽔的部分蒸汽要凝结,引起炉⽔体积的收缩,故⽔位下降。
如果汽压变化是由于负荷引起的,则上述的变化是暂时的现象,接着就要向相反的⽅向变化。
还有⼀种情况是当出现汽⽔共沸时也会显⽰虚假⽔位锅炉⽔⽔质问题也可以导致虚假⽔位,发泡或其它妨碍因素所致,导致显⽰液位⼤于实际液位。
再者锅炉⽔位计上部连通的是⽓相,下部连通的是液相;上下部连通管、管件的任何⼀个部位发⽣渗漏,均可导致出现假⽔位仪表是否准确也是⼀个可能导致的原因。
汽包⽔位三冲量给⽔调节系统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2、汽包⽔位三冲量给⽔调节系统由汽包⽔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器等组成;3、在汽包⽔位三冲量给⽔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位、蒸汽流量和给⽔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
其中,汽包⽔位H 是主信号,任何扰动引起的⽔位变化,都会使调节器输信号发⽣变化,改变给⽔流量,使⽔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信号qm.S是前馈信号,其作⽤是防⽌由于“虚假⽔位”⽽使调节器产⽣错误的动作,改善蒸汽流量扰动时的调节质量;蒸汽流量和给⽔流量两个信号配合,可消除系统的静态偏差。
当给⽔流量变化时,测量孔板前后的差压变化很快并及时反应给⽔流量的变化,所以给⽔流量信号qm.w作为介质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流量的作⽤。
锅炉DCS系统一、锅炉控制系统工艺概述1 、锅炉控制工艺流程图2 、锅炉控制方案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多回路、非线性的相互关联的复杂的控制系统,调节参数与被调节参数之间,存在着许多交环控制:给煤控制,送风控制,汽包液位控制,炉膛负压控制等。
a 给煤控制锅炉燃烧系统自动调节的基本任务,是使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适应蒸汽负荷的需要,同时还要保持经济燃烧和锅炉的煤控制上。
送风控制系统应与给煤控制相协调,控制在一定的风煤比,维持燃烧处在最佳经济状态。
其控制原理框图如下:b 送风控制风调节是通过负荷规则调节器实现“加负荷时,先加风后加煤;减负荷时,先减煤后减风的控制规则。
其控制原理框图如下:c 炉膛负压控制膛负压反映了送风量与引风量之间的平衡关系,目标就是要保证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微负压的稳定状态,以保证其安全d 汽包液位控制锅炉给水自动调节的任务是使给水量跟踪锅炉的蒸发量,并使汽包液位保持在工艺允许的范围内。
液位控制是有以下三种:制系统;②双冲量控制,即以蒸汽流量作为补充信号的双参数控制系统;③三冲量控制,即以给水流量、主蒸汽流量作为补充信号调节和三冲量串级调节。
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原理框图如下: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控制原理框图e 过热蒸汽出口温度控制保证过热蒸汽出口蒸汽温度在允许的范围内,保护过热器,使过热器管壁温度不超过允许的温度范围。
其控制原理框图如过热蒸汽出口温度控制原理框图3、锅炉的自动保护系统?锅炉的保护系统是锅炉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保护内容取决于锅炉设备本身的结构、容量、技术特性和运行方式。
一般设有汽压保护、汽包水位保护、锅炉灭火保护、连锁保护和紧急停炉保护等。
二、 DCS系统配置锅炉DCS系统是一个专用于锅炉自动化控制的分布式集散控制系统。
?锅炉DCS系统以锅炉监控自动化为目标,节能增效,保护环境,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劳动效率。
锅炉DCS系统包括调度室管理层、工业Ethernet层、现场监控上位机、锅炉控制终端设备。
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
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
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波动有较强的克服能力.蒸汽流量的波动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化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波动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相应的变化,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调节过程: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原则,水位控制器LC反作用选反作用,流量控制器FC为正作用,调节器为气关阀。
当水位由于扰动而升高时,因LC反作用,它的输出下降,进入加法器后,使FC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下降,保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加时,FC给定值增加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增加,保持水蒸汽平衡,使水位不;副回路克服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定了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流量FA2101增加,FC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保持水蒸汽平衡.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化,调节器输出发生变化,继而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产生错误的动作;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化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测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测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
锅炉三冲量控制原理及调节过程。
之答禄夫天创作原理:冲量控制系统从结构上来说,是一个带有前馈信号的串级控制系统。
液位控制器LC与流量控制器FC构成串级控制系统。
汽包液位LIA2104是主变量、给水流量是副变量。
副变量的引入使系统对给水压力的动摇有较强的克服能力。
蒸汽流量的动摇是引起汽包液位LIA2104变更的因素,是干扰作用,蒸汽动摇时,通过引入FC,使给水流量FA2101作相应的变更,所以这是按干扰进行控制的,是把蒸汽流量信号作为前馈信号引入控制的。
调节过程:根据串级控制系统选择主、副控制器的正、反作用的原则,水位控制器LC反作用选反作用,流量控制器FC为正作用,调节器为气关阀。
当水位由于扰动而升高时,因LC反作用,它的输出下降,进入加法器后,使FC给定值减小而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流量FA2101减小,水位下降,坚持在设定值上;当蒸汽流量FAQ2102增加时,FC给定值增加而输出减小,调节阀的开度增加,给水流量增加,坚持水蒸汽平衡,使水位不;副回路克服给水自身的扰动,要进一步地稳定了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流量FA2101增加,FC输出增加,调节阀的开度减小,给水量减小,从而坚持水蒸汽平衡。
汽包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是指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作用于调节器上,即三个被控变量对应一个调节器。
工作原理:汽包水位作为主信号,水位变更,调节器输出发生变更,继而改变给水流量,使水位恢复到给定值;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防止“虚假水位”使调节器发生错误的动作;给水流量作为反馈信号,使调节器在水位还未变更时就可根据前馈信号消除内扰,使调节过程稳定,起到稳定给水流量的作用。
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1、所谓冲量,是指调节器接受的被调量的信号;2、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由汽包水位丈量筒及变送器、蒸汽流量丈量装置及变送器、给水流量丈量装置及变送器、调节器、执行器等组成;3、在汽包水位三冲量给水调节系统中,调节器接受汽包水位、蒸汽流量和给水流量三个信号,如图所示。
单冲量与串级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对比分析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与串级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均是常见的水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液体的水位。
下面将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是一种简单的控制系统,通常由一个水位测量装置、一个比例控制阀和一个相应的控制回路组成。
当水位低于设定值时,控制器将信号传输给阀门,打开阀门以增加进水量,提高水位;相反,当水位高于设定值时,阀门关闭以减少进水量。
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并且非常适用于小型水位控制系统。
然而,由于其控制器只具备单一的控制策略,因此在应对复杂工况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串级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控制系统,由多个组件和复杂的控制算法组成。
它采用串级控制的方式,通过将水位测量信号连接到水阀的控制回路来实现对水位的精确控制。
该系统通常由三个主要组件组成:主控器、流量调节器和水位计。
主控器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发送的水位信号,并根据设定值计算最佳的水流量控制策略。
流量调节器根据控制器发送的指令,实时调节阀门以控制水流量。
水位计则用于反馈实际水位情况,以便控制器进行调整。
串级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响应速度快和适应性强的优点,能够应用于各种复杂的水位控制场景。
然而,串级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相对于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它的设计较为复杂,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高的成本。
其次,由于系统中涉及多个组件和复杂的控制算法,如果其中一个组件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由于串级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对于系统的参数设置和调试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总结来说,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和串级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各有优劣。
单冲量水位控制系统适用于简单的水位控制场景,成本较低;而串级三冲量水位控制系统适用于精确控制水位且适应性强的场景,但需要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成本投入。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经济条件综合考虑,选择适合的水位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