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诺福韦酯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替诺福韦酯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替诺福韦酯单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一种常见传染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主要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直接的联系,临床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是采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以及替比夫定等药物,但上述药物在实际的应用中均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耐药性[1]。
而替诺福韦酯属于核苷酸转录酶抑制剂,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治疗具有显著治疗效果[2]。
本研究选取80例患者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分组,常规组40例,观察组40例。
常规组中,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32~78岁,平均(52.31±2.34);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3:17;年龄38~72岁,平均(53.64±1.82);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患者在接受治疗前6周内并未应用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调节剂;(2)患者与本院就诊,所有指标均于本院检测。
排除标准:(1)患者同时存在伴药物性肝病、肝炎双重感染疾病以及失代偿性肝病;(2)患者存在合并肝硬化以及肝癌疾病;(3)妊娠期或是哺乳期女性;(4)患者对核苷酸类似物以及药物存在敏感性。
替诺福韦酯治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王浩;常彩芳;范敬静【摘要】目的分析替诺福韦酯(TDF)治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为此类患者抗病毒治疗提供临床思路和参考.方法纳入182例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其中单纯CHB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合并NAFLD患者82例为观察组,两组均予48周TDF 300 mg/d抗病毒治疗,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复常率、HBV-DNA 清除率及HBeAg血清阴转率在TDF治疗12和24周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36和48周时两组间HBV-DNA清除率和HBeAg血清阴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LT复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Kaplan-Meier分析发现,对照组患者ALT复常(Log Rank=8.626,P=0.003)、HBV-DNA清除(Log Rank=4.342,P=0.037)及HBeAg血清阴转(LogRank=3.962,P=0.047)均显著早于观察组.结论 NAFLD既可影响HBeAg阳性CHB患者应用TDF抗病毒治疗的生化学、病毒学及血清学应答,又是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获得病毒学和血清学应答,但生化学应答不佳的重要原因,延长TDF 治疗疗程有助于提高此类患者抗病毒疗效,并应在抗病毒治疗同时对NAFLD同步治疗.【期刊名称】《实用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34)011【总页数】5页(P1795-1799)【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替诺福韦酯;非酒精性脂肪肝【作者】王浩;常彩芳;范敬静【作者单位】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河北张家口075000;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我国严重慢性传染病之一,至今CHB患者仍有2 000余万,若不经有效治疗可恶化为肝硬化和肝癌[1-2]。
替诺福韦说明书【中文通用名】替诺福韦【别名】泰诺福韦,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enofovir,Tenolo-VirdisoproxilFumarate,Viread.TDF【英文TNN名】TenofovirDisoprox【药品性质】处方药【药品分类】外国最新药品->抗微生物新药【药理毒理】本品是一种新式核苷酸类逆转录酶克制剂。
以与核苷类逆转录酶克制剂近似的方法克制逆转录酶,进而拥有潜伏的抗HIV-1活性。
替诺福韦的活性成分替诺福韦双磷酸盐可经过直接竞争性地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联合而克制病毒聚合酶,及经过插人DNA中停止链。
【药代动力学】替诺福韦几乎不经胃肠道汲取,所以进行酯化、成盐,成为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
替诺福韦酯拥有水溶性,可被快速汲取并降解成活性物质替诺福韦,而后替诺福韦再转变成活性代谢产物替诺福韦双磷酸盐。
给药后1~2h内替诺福韦达血药峰值。
替诺福韦与食品服时生物利用度可增大概40%。
替诺福韦双磷酸盐的胞内半衰期约为10h,可1天给药1次。
因为该药不经CYP450酶系代谢,因此,由该酶惹起的与其余药物间互相作用的可能性很小。
该药主要经肾小球过滤和主动小管转运系统排泄,约70%~80%以原形经尿液排出体外。
【适应症】用于治疗HIV、HBV感染。
本品和其余逆转录酶克制剂适用于HIV-1感染、乙肝的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每天1次,每次300mg,与食品同服。
【不良反响】1.浑身无力 2.胃肠道反响轻至中度的胃肠道不适,常有的有腹泻、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胃肠胀气、胰腺炎。
3.代谢系统低磷酸盐血症(1%发生率);脂肪积蓄和从头散布,包含向心性肥胖、水牛背、末梢消瘦、乳房增大、库兴综合征。
4.可能惹起乳酸中毒、与脂肪变性有关的肝肿大等。
5.神经系统头晕、头痛。
6.呼吸系统呼吸困难。
7.皮肤药疹。
【规格】300mg*30颗/瓶【生产厂商】:美国 Glead/印度Cipla排行榜。
2024年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市场策略1. 背景介绍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是一种广谱抗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随着乙肝病毒感染人数的增加,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市场需求也逐渐增大。
本文将探讨2024年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市场策略。
2. 目标市场分析2.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乙型肝炎感染人数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增加趋势。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数百万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大部分人需要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来控制病情。
因此,乙肝市场潜力巨大,对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
2.2 目标人群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主要适用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而慢性乙肝患者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等国家。
因此,这些地区将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市场。
3. 市场策略3.1 定位策略为了更好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我们将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定位为高效、安全、稳定的抗病毒药物。
通过与医疗机构和乙肝患者组织等合作,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以建立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专业形象。
3.2 价格策略考虑到乙肝病毒感染患者需长期服用药物,我们将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通过与医疗保险公司谈判,争取纳入医保范围,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同时,我们也将提供优惠信息和促销活动,吸引更多患者选择富马酸替诺福韦酯。
3.3 渠道策略与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推广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关键。
我们将与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医院药房设立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专区,并提供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升医生的认可度和推荐意愿。
同时,我们也将通过线上渠道,如医疗电商平台、认证药店等,扩大销售渠道,方便患者购买。
3.4 市场传播策略市场传播是推广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市场传播:•医学会议和学术研讨会:参加相关学术会议,分享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应用案例,增强专业形象。
•专业杂志和媒体:刊登相关文章和广告,提升产品知名度。
•患者教育活动:举办乙肝防控知识讲座、健康咨询等活动,提高患者对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的认知度。
替诺福韦酯肾损害的研究进展替诺福韦酯是2014年在我国正式上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的核苷类新药,应用以来其肾损害的副作用引起较多关注,本文就替诺福韦酯的的副作用、肾脏损害特点和机制、临床表现、临床对策等方面进行一综述,为本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参考。
[Abstract]As a new nucleoside drug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antiviral Treatment,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was officially listed in China in 2014.The side effects of renal damage have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since its wide application.In this systematic review,side effects of 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 of renal injury,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will be mainly discussed.[Key words]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Renal damage;Adverse drug reaction;Review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以肝脏炎症为主要表现,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血源传播性疾病。
婴幼儿期急性感染HBV有20%~30%可发展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脏恶性肿瘤。
研究显示HBV-DNA越高,发生乙肝后肝硬化的危险性也将越高[1]。
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发布时间:2022-07-01T05:44:36.418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10期作者:王从林[导读] 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
王从林古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泸州 646500【摘要】目的:探讨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
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间我院收入的100例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50例与参照组50例,参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拉米夫定治疗,研究组采用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的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阳性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 转阴率。
结果:经过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阳性率、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NA转阴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且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采取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拉米夫定;艾滋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疗效果艾滋病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对患者免疫系统造成破坏,使患者增加其他疾病感染率,具有致命性,目前暂无确切疗法,属于不可治愈疾病[1]。
乙肝病毒具有较强传染力,使患者激发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
近些年我国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人数呈不断上升趋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也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
我院本次针对替诺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做如下详细报告。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以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间我院收入的100例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编号,并规定奇数号为研究组,规定偶数号为参照组,两组各50例。
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替诺福韦酯(Tenofovir)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其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临床研究结果、副作用与安全性等方面,对替诺福韦酯的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综述。
一、临床研究结果替诺福韦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其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其在病毒抑制和肝脏病变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项针对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替诺福韦酯治疗组在48周内的病毒DNA转阴率达到了78%,而且在治疗48周后的肝脏病变改善比例也达到了75%。
还有研究表明替诺福韦酯对乙型肝炎病毒耐药株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
二、安全性替诺福韦酯作为抗病毒药物,其安全性备受关注。
临床研究显示,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且其耐受性也很好。
一项关于替诺福韦酯长期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显示,其长期使用对肾功能、骨密度和骨骼代谢没有明显影响,且长期使用替诺福韦酯的患者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耐药情况。
三、副作用虽然替诺福韦酯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但仍然有一些患者出现了一些轻微的副作用。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恶心、腹泻等,而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出现骨密度下降、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和骨密度变化,并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四、总结替诺福韦酯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其在病毒抑制和肝脏病变改善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并且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患者在接受替诺福韦酯治疗时,仍需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时处理并加强监测。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表32组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试验组2513(52.00)10(40.00)2(8.00)23(92.00)对照组255(20.00)9(36.00)11(44.00)14(56.00) X28.420P0.0043讨论肝硬化致病机制复杂且病程迁延,临床治疗周期较长,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发展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和致死率髙的特点,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快速止血是临床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传统多以手术压迫止血为主,虽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但受限于手术创伤,其预后改善效果不佳,临床采用药物止血取得良好效果叫生长抑素属于多肽类激素药物,为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其药理作用包括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内脏血流和门静脉压力,可以直接收缩内脏血管平滑肌,达到止血目的。
此外,生长抑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以明显降低肝脏血流量和肝动脉压力,进而抑制体内血管扩张,特异性地降低出血以及相关风险事件发生。
另有研究发现,生长抑素还能增加食管括约肌收缩力,通过减少胃部蠕动保护胃黏膜,减少因血块形成和脱落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生长抑素和洛赛克相较于单一生长抑素止血效果更好,能够减少出血量并缩短住院时间。
奥美拉瞠是一种弱碱性物质,可在高酸环境中被浓缩转化为活性物质,进而抑制胃壁细胞质子泵(H+-K+-ATP酶),达到减少胃酸分泌的目的。
另有研究发现,奥美拉輕不仅适用于各类急慢性胃肠道疾病,联合抗生素还能治疗Hp感染和肝功能损伤霧黄关盛冋等人在研究中发现,联合奥美拉哩钠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效果更好,且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本文结果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洛赛克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生长抑素联合洛赛克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TAF报告(替诺福韦二代药代动力学研究报告)主要解读了替诺福韦二代(TAF)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以下是报告中一些关键信息的解读:
替诺福韦二代是一种新型的替诺福韦靶向前体药物,它的抗病毒功效类似于吉利德韦瑞德(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300mg),但剂量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
数据显示,与韦瑞德相比,韦立得具有更大的血浆稳定性,能够更有效地将替诺福韦传递给肝细胞。
这意味着它能够以更小的剂量给药,从而减少血循环中替诺福韦的含量。
在病毒学抑制方面,ALT正常组有64.1%的患者在治疗24周后实现了完全病毒学应答(CVR,HBV DNA<20 IU/mL),而ALT异常组有50.0%的患者实现了CVR。
这表明在接受韦立得单药治疗24周后,有一部分患者实现了病毒学应答。
此外,研究人员还评估了两组患者的病毒学应答情况。
这些数据有助于了解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病毒抑制情况,以及治疗的有效性。
需要注意的是,TAF报告仅提供了韦立得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初步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具体的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此外,由于药品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不同的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使用韦立得等药物治疗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
替诺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19-06-15T15:29:00.6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3期作者:骆华宇[导读] 慢性乙肝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具有上升的趋势,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病情严重化,并引起肝硬化。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采用替诺福韦酯为主要治疗药物,关注改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
对照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组用替诺福韦酯,分析治疗成效。
结果:从治疗结果上看,首先对比了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情况,在CD4+、CD8+以及比值分析上,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此同时,在ALT复常率、HBeAg血清转换率上,也以观察组表现程度更好。
结论:采用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应用。
【关键词】替诺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指标【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113-02慢性乙肝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具有上升的趋势,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则可能导致病情严重化,并引起肝硬化。
在该疾病的治疗上以抗病毒为主要方式,而核苷酸类治疗药物效用显著。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104例,通过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进一步分析患者病情的发展程度,给予科学的、有效地治疗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实验选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10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
替诺福韦酯工艺流程
替诺福韦酯工艺流程如下:
1.替诺福韦酯合成。
氮气保护下,向反应釜中拉入1-甲基-2-吡咯烷酮,加入上步水解物和二异丙基乙胺,搅拌,升温至60℃缓慢滴加氯甲基碳酸异丙酯,滴完后保温至中控检测原料基本反应完全。
反应结束,减压蒸馏回收N-甲基吡咯烷酮套用,剩余物加入异丙醚重结晶,离心,固体在50℃真空干燥得中间产物。
2.富马酸替诺福韦酯合成。
将富马酸溶于异丙醇,搅拌下加入上步替诺福韦酯,升温至60℃左右反应6小时。
反应结束,冷却至0℃左右,搅拌5小时冷却析晶,离心,固体干燥、粉碎、包装得产物。
1例使用含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联合抗病毒治疗 HIV感染致钙质流失的病例报告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钙质流失高效、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是迄今全球治疗艾滋病唯一有效的方法。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自进入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目录以来,凭借其半衰期长,服用方便等特点,逐步成为抗病毒治疗医生的首选方案。
近年来,对于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不良反应的报道多集中于其肾毒性,而临床医生和患者往往容易忽略其骨矿物质流失等罕见不良反应。
本文就1例使用含有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进行联合抗-1病毒治疗,导致钙质流失的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38岁,丧偶,无固定职业,体重49Kg,于2013年3月1日经云南省红河州疾控中心确诊为HIV感染,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98个/ul。
患者无不洁注射器静脉吸毒史,无手术、外伤、输血史,无其他高危行为,系丈夫经性传播感染。
患者于2013年3月20日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案为TDF+3TC+EFV。
服药18个月后,于2014年9月患者开始出现腰部、足背疼痛,运动时加剧,同时伴有双下肢无力。
查体提示肌力、肌张力正常,脊柱及四肢无压痛,四肢触、温觉无异常。
在骨科给予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腰腿部疼痛持续加剧,进而行走不能。
2014年10月18日,在当地综合医院行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胸3-11椎体、腰2-骶1椎体及双侧骶髋髂关节骨质多发病变,性质待查。
10月24日再次行核磁共振检查,提示胸椎椎体、腰1-骶1椎体及双侧骶髋髂关节骨质多发病变,腰椎段后纵韧带强化,性质待查。
10月28日该院DR提示右侧股骨下段、胫骨、腓骨上段轻度骨质疏松脱钙。
10月28日骨密度测量结果示“正位腰椎L1-L4的骨密度(BMD)测量值为74.8mg/cm3,其T值为-3.1,其Z值为-2.3;左股骨近端骨密度(BMD)测量值(股骨颈)为58.9mg/cm3,其T值为-2.8,其Z值为-2.3。
·病例报告·1例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TDF)中毒及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救治体会赵平,朱兴清,陈莉(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ICU,湖北 十堰 442000)0 引言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HIV-1感染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适用于与其他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联用,治疗成人HIV-1感染。
替诺福韦主要通过肾脏清除,TDF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消化系统、肾和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和皮下组织系统、肌肉骨骼和结缔组织等,同时可以影响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共挖掘出TDF可疑不良反应危险信号42个,其中6个说明书尚未提及,且其中氨基酸尿不良反应信号强度较强。
TDF致消化道功能障碍虽较多,但大多数表现并不严重,其致肾功能损害数量较多,且后果严重[1]。
2018年2月22日成功救治一名口服大量(100余粒)TDF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分享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杨某男39岁因“自服药物过量后恶心、呕吐3小时”,由家人发现后送入我院急诊科行洗胃等处理后,入ICU,3小时前家属发现患者精神病发作,自觉有人谋害自己及家人,遂自行服用HIV药物(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3种不同药物),100粒余,约1个月用药剂量,伴白酒服下,后患者感头晕、恶心,呕吐,呕吐胃内容物,伴心慌不适。
查体:神志嗜睡,GCS评分14分,发育正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
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及皮下出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眼睑无水肿,睑结膜无苍白,无出血。
巩膜无黄染。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 mm,对光反射存在。
既往史:既往体健,2017年确诊HIV阳性患者,目前正在治疗。
无药物过敏史,无手术外伤史,无昏迷抽搐史,无输血吸毒史。
2 护理及救治措施2.1 迅速彻底清除药物。
给予完善相关检查,予以清水18000 mL洗胃,洗出白色絮状物,待洗出液清澈后停止洗胃。
洗胃常用于抢救食物或服用药物、毒物中毒的患者,是指将液体反复灌入患者胃腔中并抽出,可抑制毒素吸收,排除胃内容物,达到治疗目的,而胃管及时成功置入则是抢救成功的前提保证。
替诺福韦酯治疗多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观察常冰【摘要】目的观察替诺福韦酯治疗多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多重耐药CHB患者48例,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阿德福韦酯治疗,给予观察组替诺福韦酯治疗,共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3、6个月后两组HBV-DNA 降低幅度,记录两组血清生物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HBV-DNA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生物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重耐药CHB患者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可降低HBV-DNA水平,提高血清生物化学及病毒学应答能力.【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8(027)012【总页数】2页(P2200-2201)【关键词】多重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替诺福韦酯;阿德福韦酯【作者】常冰【作者单位】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慢性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CHB)是由HBV所致慢性肝脏疾病,若未及时干预,可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研究证实,抗病毒治疗可最大限度消除HBV,抑制肝细胞纤维化,控制病情进展,防止肝硬化、肝脏失代偿、肝细胞癌,从而改善CHB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限[1]。
但随着用药人群扩大,用药时间延长,导致耐药变异由单项耐药转为多重耐药[2]。
因此制定科学、有效方案是当前治疗多重耐药CHB关键。
既往临床主张以保肝药物治疗为主,如甘草酸二铵、双环醇,虽具有一定效果,但远期疗效欠佳,不利于预后。
替诺福韦酯为新一代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能持久、快速抑制HBV复制,延缓病情进展,促进预后改善。
替诺福韦酯报告
一.基本情况
本品是一种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以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的方法抑制逆转录酶,从而具有潜在的抗HIV-1活性。
替诺福韦的活性成分替诺福韦双磷酸盐可通过直接竞争性地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及通过插人DNA中终止链。
中文通用名: 替诺福韦酯
别名: 替诺福韦,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
英文名: Tenofov ir Disoprox
药品性质: 处方药
适应症
用于治疗HIV、HBV感染。
本品和其他逆转录酶抑制剂合用于HIV-1感染、乙肝的治疗
药代动力学
替诺福韦几乎不经胃肠道吸收,因此进行酯化、成盐,成为替诺福韦酯富马酸盐。
替诺福韦酯具有水溶性,可被迅速吸收并降解成活性物质替诺福韦,然后替诺福韦再转变为活性代谢产物替诺福韦双磷酸盐。
给药后1~2h内替诺福韦达血药峰值。
替诺福韦与食物服时生物利用度可增大约40%。
替诺福韦双磷酸盐的胞内半衰期约为10h,可1天给药1次。
由于该药不经CYP450酶系代谢,因此,由该酶引起的与其他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很小。
该药主要经肾小球过滤和主动小管转运系统排泄,约70%~80%以原形经尿液排出体外。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1次,每次300mg,与食物同服。
不良反应
1.全身无力
2.胃肠道反应轻至中度的胃肠道不适,常见的有腹泻、腹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和胃肠胀气、胰腺炎。
3.代谢系统低磷酸盐血症(1%发生率);脂肪蓄积和重新分布,包括向心性肥胖、水牛背、末梢消瘦、乳房增大、库兴综合征。
4. 可能引起乳酸中毒、与脂肪变性相关的肝肿大等。
5.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
6.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
国家政策
替诺福韦在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二版)中被列为二线治疗方案的组成药物。
在符合两种标准的情况下可以换用二线治疗方案。
一、一线药物治疗失败后可换用二线药物。
二、一线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发生某些严重或不可逆毒副反应,必要时可换用二线药物。
乙肝及艾滋病合并感染者,可将替诺福韦作为一线药物使用。
该方案已在部分省份开展。
二市场预测
替诺福韦是美国吉利德(Gilead)公司开发上市的一种核苷酸类抗病毒药。
2001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
由于治疗效果确切,适用性好,剂量合适,是多个治疗指南推荐使用的一线抗HIV药物。
替诺福韦酯及其复方制剂已成为目前销售额最大的抗艾滋病药物。
2008年4月和8月,欧盟和美国FDA根据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又分别批准其用于治疗乙型肝炎(乙肝),并被专家誉为最好的抗乙肝药物之一,其销售额进一步扩大。
吉利德公司2010年年报显示,替诺福韦酯及其复方制剂2010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60亿美金。
在传统药物耐药性的弊端之下,替诺福韦的未来市场潜力令人艳羡。
吉利德公司的专利将于2017年到期,按理在此时间前未经吉利德公司许可,任何企业不得生产销售替诺福韦酯及其盐及其制剂。
去年11月,吉利德公司与葛兰素史克公司达成了一项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在该协议中,葛兰素史克公司保留替诺福韦在中国上市的独有权利,并负责该药用于治疗HBV感染患者注
册。
这也意味着,吉利德公司的替诺福韦将在2到3年后在中国上市销售。
Viread【替诺福韦酯片300mg/片】2008年6月18日已经获得中国SFDA的药品进口注册证,进入中国市场。
虽然吉利德公司2008年就已经拿到了SFDA的批文,但由于注册程序的缓慢,实际上一直没有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推广,只有一些公益性质的赠药。
和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合作,是吉列德在中国推广替诺福韦的开始。
我国是被世界公认的“乙肝大国”。
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人数约有1.3亿,其中3000万人患有慢性乙肝。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数接近50万,给社会造成损失高达1000亿元。
耐药性表现最好的替诺福韦,是应用于临床的5种抗HBV核苷(酸)类似物药物中,唯一一个还未在国内上市的药品。
目前,拉美夫定等其它4种药物都已经纳入医保,年销售数亿到10多亿元人民币之间。
三.品种的相关情况
在国内申请的关于泰诺福韦酯的专利如下:
1黑龙江加州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
3广东京豪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4江西麒麟化工有限公司
5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6北京利乐生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经济效益
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只有治疗费的定价处于感染者支付能力范围之内,感染者才有可能获得关键性治疗并免于死亡。
以Viread【替诺福韦酯片300mg/片】为例,吉列德公司的进口药物价格在2100元到2500元之间,而如果能够国产化生产,价格将只有100元左右一瓶,是其中的二十分之一。
四、结论
替诺福韦原料药和制剂虽有新药监测,有行政保护,化合物专利也要到2017年才到期,但是目前已有国内生产厂家如奥锐特开始反诉吉利德以及其它公司申请专利等前期工作, 我公司如果能够规避了重要已受权专利,在原有工艺及制剂等方面有所改进和创新,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将十分可观。
建议开发并申报恩替卡韦原料药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