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2.82 MB
- 文档页数:50
第三节明治维新知识点一改革封建土地制度,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改革封建土地制度(1)背景: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和实物地税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目的:缓和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概况①1872年,明治政府废除不准土地买卖的禁令,确认了土地私有。
②1873年,明治政府又颁布法令,宣布全国土地一律按地价的3%以货币形式征税。
(4)作用①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使广大农民因负担过重而失地破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方针:大力推行殖产兴业。
(2)两个阶段:示范阶段和扶植阶段。
(3)意义:使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实现了工业近代化。
1.废藩置县(1)背景:明治政权建立后,消灭封建割据、实现国家统一成为当务之急。
(2)概况①1869年,伊藤博文就提出了废藩置县的建议。
②1871年,明治政府废除藩国制度,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管理。
(3)作用:封建领主制被废除,实现了真正的集中统一,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改革封建等级制度(1)取消武士的特权,封建武士作为一个阶级瓦解了。
(2)取消公卿、大名称号,除皇族外的全国居民划分为三个等级:华族、士族、平民。
(3)各等级间可自由通婚。
(4)平民享有选择职业和迁居的自由。
1.1871年,明治政府设立文部省,主管教育行政。
2.1872年,日本颁布了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
3.1873年,决定振兴实业教育,兴办实业学校。
4.明治政府还大力发展新闻出版和文化传播事业,积极促进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的西化。
1.1871年,建立保卫天皇的近卫军——“亲兵”。
2.1872年,发布《征兵诏书》,仿照欧美国家,实行征兵制。
3.军队向官兵灌输武士道思想,成为镇压人民和向外侵略的强大工具。
1.性质:是资产阶级化的下级武士领导的改革。
2.地位(1)日本从幕藩领主统治的封建国家转变为带有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
专题八明治维新等级森严:天皇(傀儡)将军(统治阶级) 大名武士农工商(被统治阶级)结论1 :日本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重农抑商: 结论2:幕府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闭关锁国结论3:幕府的闭关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幕府统治的表现:1、森严的等级制度(幕藩体制)2、重农抑商的经济3、闭关锁国的外交一.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1.幕府统治的危机:(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冲击封建统治,日本社会发生深刻变化①促进了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大名等对自己的现状不满②促进了农村的阶级分化,出现了新兴地主,农民贫困破产③武士地位恶化,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重要力量(2)政治上:社会矛盾激化——进入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他们后来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者。
——结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中下级武士)(3)外来入侵: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人佩理以武力叩关,幕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黑船来航对日本形成巨大的冲击讨论: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对日本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1)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国门被迫打开,民族危机加深2)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推动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
3)先进思想的传入,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要求变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4)激化了日本社会的矛盾,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2.倒幕运动1)背景:内忧外患、“···之争”、“安政大狱”2)倒幕力量:倒幕派(武士,商人,资,新兴地主)、人民部分大名(西南四强藩)3)经过及结果:1867年“王政复古”初步胜利1868年伏见、鸟羽推翻幕府思考:倒幕运动最终成功的原因是什么?①幕府统治不得人心,遭到广泛痛恨。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第1课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学习目标】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的等级制度、资本主义的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重点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及危机难点日本由锁国走向开国的主、客观因素分析【学习新课】导入:阅读材料:16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来到日本,同日本发展贸易。
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也同日本建立了贸易联系。
随着西方商人的到来,天主教也传入日本,并且很快传播,信徒一度达到几十万之众。
一些地方藩国通过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壮大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德川幕府感到自己的统治受到了威胁,在17世纪30年代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禁止天主教的传入,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活动。
从此,除荷兰外,所有西方国家同日本的贸易活动被一概禁止,日本进入锁国时期。
提问:是谁将日本带入锁国时期?这一时期的日本社会状况如何?一、躲进小楼成一统---锁国时的日本1.何谓幕府:幕府一词来之古汉语,初指出征时将军的府邸,在日本指征夷大将军的府邸,后又将将军为首的中央政权称为幕府。
日本历史上共有3个幕府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2.德川幕府统治的建立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
3.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社会状况:(1)政治:①目的:巩固幕府统治秩序②表现:统治阶级:将军、大名、武士(占日本全国人口的10%)士被统治阶级:农(占全国人口的80%)交租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 (工商业者占人口的10%)经营工商业,受到统治阶级的歧视商贱民:处在社会最底层③影响:维护了封建统治;社会阶级对立,逐步激化社会矛盾(2)外交:阅读材料:一、除特许船只以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二、除特许船只以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外国。
如有偷渡者,应处死罪,偷渡船及船主,一并扣留。
十五、五处之商人限于7月20日以前抵达长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