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包装材料清洁消毒作业指导书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4
产品清洁作业指导书篇一:清洁作业指导书(规程)-生产1.目的:通过对清洁作业指导书的有效实施,消除因加工环境而引起有关的危害。
有利于HACCP体系的建立、实施以及维护。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加工环境和加工过程中设备设施、工器具的卫生控制。
3.职责:3.1 品控部负责,监督执行各项规定,负责检测与验证;3.2 生产部负责执行各项规定,自查执行效果,对员工进行基础卫生质量的教育。
3.3 工程部负责清洁前后对设备(需要专业人员拆、装的设备)的拆装。
4.内容:4.1工器具的清洗消毒一般按照步骤:清除残渣------清洁剂清洁------消毒液消毒------冲洗,详细操作请参照下表。
4.2清洁卫生的基本顺序为:由上到下(即按高空、墙壁及附着物、设备、地面、地漏的顺序清洁,),由里到外(针对设备)。
4.3该区域清洁时将所有可移走物品移走(如:凳子、叉车、地台板、胶盘、电子称、检测设备等,移到专门清洁区域清洁),区域内清洁完毕后再移入。
4.4生产车间内清洁工具管理4.4.1生区与食品接触的工具、非食品接触的工具,分开使用、清洗和隔离存放,并与熟区清洁工具分开。
4.4.2熟区与食品接触的工具、非食品接触的工具,分开使用、清洗和隔离存放,并与生区清洁工具分开。
4.4.3清洁地漏、地沟的工具单独使用、存放。
4.5进行过敏原产品的生产后按清洁消毒步骤进行两次清洁后方可转换产品。
5.相关文件、记录:5.1《车间卫生检查表》篇二:产品清洁处理作业指导书1【产品清洁处理作业指导书】Initiated by Verifiedby Approved byDate Date DateDepartment Department Department修订履历Revision History1 目的为更好的提供符合客户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特此规定产品清洁的方法和污染控制方法,2 范围本公司生产或外包的产品3 定义和术语无4 职责4.1工程部在产品开发阶段应制定出产品清洁处理和污染控制的文件及措施,并验证其有效性;4.2 生产部负责执行工程部制定的产品清洁处理和污染控制措施;5 程序5.1 产品清洁5.1.1 产品清洁的条件在下列情况下,应建立产品清洁的要求和清洁方法,并对产品进行清洁处理:a)产品是在灭菌和/或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洁的;b)产品是以非无菌形式提供的而需在灭菌和/或使用前先进行清洁处理的;c)产品是作为非无菌使用提供的而使用时清洁是至关重要的;d)在生产中应从产品中除去处理物时。
包装部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包装部是公司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产品的包装工作。
包装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形象和销售,因此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包装工作的标准化和高效性。
二、目的和目标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为包装部的员工提供明确的工作指导,确保包装工作按照公司的标准进行,提高包装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目标如下:1. 提供包装工作的详细步骤和要求,确保每个员工都能正确执行。
2. 强调包装工作的安全性和环保性,确保员工遵守相关规定。
3. 提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帮助员工解决包装过程中的困难和疑问。
4. 激励员工,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作业指导书内容1. 包装工作流程1.1 接收包装任务:根据生产计划,包装部接收到相应的包装任务。
1.2 准备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特点和要求,准备相应的包装材料,包括纸箱、泡沫板、胶带等。
1.3 检查包装材料:对准备好的包装材料进行检查,确保质量合格,无损坏。
1.4 进行包装:按照产品的包装要求,进行包装工作,确保包装整齐、牢固。
1.5 进行质量检查: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没有瑕疵。
1.6 标记和记录: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标记,并记录相应的信息,以便追溯和管理。
2. 包装要求2.1 包装材料要求: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无毒无害,符合环保要求。
2.2 包装方式要求:包装必须整齐、牢固,能够保护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2.3 标记要求:包装箱上必须标明产品名称、数量、重量等信息,以便于管理和识别。
2.4 质量要求:包装后的产品必须经过质量检查,确保没有瑕疵。
3. 安全和环保要求3.1 安全要求:包装工作过程中,员工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3.2 环保要求: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员工必须妥善处理废弃包装材料,做到分类存放和回收利用。
4. 常见问题解决方案4.1 包装材料不足:及时向仓储部门提出申请,确保包装材料的供应。
包装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在现代制造业中,包装作为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扮演着保护产品、方便储运和提升产品形象的重要角色。
为了确保包装作业的高质量和高效率,特编写此包装作业指导书。
二、任务目标1. 确定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以保护产品在储运过程中不受损坏。
2. 提供详细的包装作业流程,确保作业人员能够按照标准操作进行包装。
3. 提供包装作业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应对各种情况。
三、包装材料选择1. 外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储运环境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纸箱、塑料袋、木箱等。
2. 内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易损性,选择合适的内包装材料,如泡沫、气泡膜、纸板等。
3. 填充材料:为了防止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和移动,选择合适的填充材料,如泡沫颗粒、纸片等。
四、包装方式1. 纸箱包装:a. 根据产品尺寸和数量选择合适的纸箱尺寸。
b. 在纸箱底部铺垫一层填充材料,以保护产品底部。
c. 将产品放置在纸箱内,保持稳定,并使用填充材料填充空隙。
d. 盖上纸箱盖子,并用胶带封好。
2. 塑料袋包装:a. 根据产品尺寸选择合适的塑料袋尺寸。
b. 将产品放入塑料袋内,并封口。
3. 木箱包装:a. 根据产品尺寸和重量选择合适的木箱尺寸和材质。
b. 在木箱底部铺垫一层填充材料,以保护产品底部。
c. 将产品放置在木箱内,保持稳定,并使用填充材料填充空隙。
d. 盖上木箱盖子,并用钉子或螺丝固定。
五、包装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包装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
b. 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如剪刀、胶带、封箱机等。
2. 包装操作:a. 根据产品的包装方式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b. 按照包装方式的要求进行包装,确保包装牢固和美观。
c.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确保没有破损或松动的地方。
d. 标记包装好的产品,以便识别和储存。
3. 包装检查:a. 对包装好的产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包装质量符合要求。
b.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没有遗漏或错误。
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规定1、每个项目所有的生产工作完成后,进行设备、设施的清洗、消毒工作。
2、固定设备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用毛巾擦干。
3、所有生产用的工具必须用餐具洗涤剂清洗干净,擦干。
分别送入各区域所设置的消毒间消毒30 分钟备用。
3.1 、无菌灌装间和炒制间使用的工具送入2#消毒间消毒.3.2 、配料间、精加工间、粗加工间使用的工具放入1# 消毒间消毒。
4、清点器皿、工具数量,消毒时不能有遗漏。
5 、设备由专管人员定期维护。
杀菌设施的控制和杀菌效果的监测1、目的:有效去除或防止细菌污染,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2、杀菌参数的选择选用一定要适当,不能缺少也不能超标,一定要达到最佳效果。
控制条件一般为:2.1 、安装紫外线灯电压:40V-240V ,消毒间是专门用于杀菌消毒包装物的,室内设有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杀菌灯。
2.2 、消毒杀菌时,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必须同时打开。
2.3 、开启时间为30 分钟。
3、紫外线灯和臭氧发生器同时打开后严禁人员进入消毒间,以免人员受到紫外线伤害和臭氧中毒。
4、工作人员要随时检查杀菌效果。
当发现杀菌效果达不到要求时,需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杀菌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5、当措施无效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上报质量负责人,作好记录。
6、更衣室内安装不绣纲衣架。
安装紫外线灯6 个,电压为40V —240V。
衣架离紫外线高度不超过一米。
包装物的质量控制1、目的:对所使用包装物的质量进行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2、验收:采购的包装物,除了按《产品验收准则》进行验收外,还须对其外观质量进行检验:2.1、破损、污染、数量、感官质量、印刷、2.2、只有检验合格的包装物,才能入库和使用。
3、库存3.1、分类存放3.2、配置要求(消防装置)4、瓶子、瓶盖的质量控制要求4.1、挑选出不合格的瓶子、盖子如:瓶口破损、盖口破损、图案不清、盖子变形等。
4.2、清水冲洗瓶子,除出内外部污渍后,将洗干净的瓶子进行臭氧或高温消毒后放入 1 号消毒间待用。
附表ML-7洗瓶消毒间的管理与作业指导书目的:为确保盛装内容物的包装材料清洗消毒合格,符合产品灌装的要求,避免发生因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合格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一、清洗的具体方法及要求:(一)、洗瓶1、先用纯净水冲二遍,然后用酒精过一遍捞出控干,要求洗瓶时水和酒精确保灌入瓶内,水脏了要勤换,酒精浓度要达到75℅度,瓶在酒精中浸泡不得超过五分钟,必要时需通过烘箱烘干。
2、喷涂类型玻璃瓶(包括沾酒精掉字瓶)和亚克力瓶不可用酒精洗瓶,可采用1℅的洁尔灭消毒水洗,先用纯净水冲二遍,然后用消毒水冲,之后再用纯净水刷一次,捞出控干或烘干。
3、瓶、垫片、盖、内塞、泵头的清洗可用酒精进行。
(二)、擦瓶:对一些瓶口较大的玻璃瓶、塑料瓶、亚克力瓶等,可采用酒精或洁尔灭消毒水擦瓶,擦瓶时根据瓶的干净程度确定擦瓶次数,注意不要擦掉文字印刷。
(三)吹瓶:对一些不便清洗的包装瓶等可采用气压吹瓶方式进行清洁,在吹瓶、泵头或瓶盖时,须放一盛好多半桶水的水桶,然后在桶口上面进行吹瓶,以便使灰尘落到水面上,吹瓶时应先吹一下瓶口的表面然后再吹瓶内,每次瓶内至少三至四次。
二、消毒间的具体规范操作及要求:1、放置要求。
臭氧发生设备为精密仪器,应放置在于干燥处,并要机壳可靠接地。
2、臭氧机的操作及使用:1)根据消毒灭菌要求,在控制开关上设置机器工作时间,用作空气灭菌设置为30-90分钟,代替化学熏蒸作大消毒设置为90-150分钟。
2)开机前应保持洁净室相应封闭,防止臭氧泄漏,以保证臭氧分布均匀,有效。
3)在净化车间密闭的状态下,接通电源,红色按钮指示灯亮,机器进入准备工作状态,此时电源电压显示电源电压。
4)按下绿色启动按钮,定时器开始计时,机器进入正常工作。
5)机器工作至预设结束时间后则自动停止工作,机器恢复整备共组状态。
6)机器正常工作时,若要临时停机,则按下红色停止按钮即可。
3、臭氧消毒发生器使用时间:1)设备临时停机与过程中清洗时开启,开启时间为30-90分钟。
包装瓶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
一、目的:
为确保盛装内容物的包装材料清洗消毒合格,符合产品灌装的要求,避免发生因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合格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
二、具体方法及要求:
(一)、洗瓶
1、先用纯净水冲二遍,然后用酒精过一遍捞出控干,要求洗瓶时水和酒精确保
灌入瓶内,水脏了要勤换,酒精浓度要达到75℅度,瓶在酒精中浸泡不得超过五分钟。
2、喷涂类型玻璃瓶(包括沾酒精掉字瓶)和亚克力瓶不可用酒精洗瓶,可采用
1℅的洁尔灭消毒水洗,先用纯净水冲二遍,然后用消毒水冲,之后再用纯净水刷一次,捞出控干或烘干。
3、瓶、垫片、盖、内塞、泵头的清洗可用酒精进行。
(二)、擦瓶:
对一些瓶口较大的玻璃瓶、塑料瓶、亚克力瓶等,可采用酒精或洁尔灭消毒水擦瓶,擦瓶时根据瓶的干净程度确定擦瓶次数,注意不要擦掉文字印刷。
(三)吹瓶:
对一些不便清洗的包装瓶等可采用气压吹瓶方式进行清洁,在吹瓶、泵头或瓶盖时,须放一盛好多半桶水的水桶,然后在桶口上面进行吹瓶,以便使灰尘落到水面上,吹瓶时应先吹一下瓶口的表面然后再吹瓶内,每次瓶内至少三至四次。
第 1 页共1 页。
产品包装作业指导书1. 概述本文档旨在为产品包装作业提供指导,包括了产品包装的重要性、作业准备、包装流程和本卷须知。
通过本指导书,希望能够提高包装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平安和完整性。
2. 产品包装的重要性良好的产品包装可以起到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 - 保护产品:包装可以保护产品免受损坏、污染和潮湿等不利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 提高产品形象:精美的包装能够提升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
- 方便搬运和储存:合理的包装设计可以提供方便的搬运和储存条件,减少人力和空间的浪费。
- 提供产品信息:包装上的标识和说明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相关信息和使用指南。
3. 作业准备在进行产品包装作业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 准备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要求,准备好适宜的包装材料,如纸箱、泡沫塑料、气泡膜等。
2. 清洁工作区域:保持包装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整洁,确保没有杂物和灰尘,防止污染产品。
3. 准备必要的工具:根据具体的包装需求,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剪刀、胶带、扎带等。
4. 包装流程以下是一般的产品包装流程,具体流程可能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要求有所不同: 1. 清点产品:将要包装的产品进行清点,确保数量正确,并检查产品的质量和完整性。
2. 准备包装材料:根据产品的尺寸和特性,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并按照需要进行切割和准备。
3. 包装准备:将准备好的包装材料摆放整齐,确保易于使用和操作。
4. 包装过程:根据具体的包装要求,将产品放置在包装材料中,并逐步完成包装工作,注意细节和工艺。
5. 粘贴标识:在包装上粘贴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产品型号、数量、生产日期等重要信息。
6. 检查包装:对包装完成的产品进行检查,确保包装牢固、无破损、信息准确。
7. 整理工作区域:清理并整理好工作区域,确保包装作业的整洁和工作效率。
5. 本卷须知在进行产品包装作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包装材料选择:根据产品的特性和包装要求,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包装部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概述:本作业指导书旨在为包装部门员工提供操作指导和流程规范,确保产品包装工作的高效、标准化进行。
二、作业流程:1. 准备工作:a. 确保包装材料齐全,如纸箱、胶带、泡沫等;b. 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无杂物和污渍;c. 检查包装设备的正常运转情况。
2. 包装操作:a. 根据产品类型和规格,选择适当的包装材料;b. 将产品放置在包装材料上,注意保护产品外观和安全;c. 使用胶带固定包装材料,确保包装坚固;d. 在包装上标注产品信息,如型号、数量等;e. 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坚固。
3. 记录和报告:a. 记录包装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损坏、缺失等;b. 及时向主管报告异常情况,并商议解决方案;c. 完成包装任务后,填写包装记录表,并提交相关部门。
4. 清洁和维护:a. 包装工作完成后,清理工作区域,保持整洁;b. 定期检查和维护包装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c. 及时更换损坏或者过期的包装材料。
5. 安全注意事项:a.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b. 注意包装材料的质量和使用寿命,避免使用损坏或者过期材料;c. 遵守包装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意外伤害。
三、质量要求:1. 包装外观整洁,无明显破损或者变形;2. 包装材料坚固,保护产品免受外界冲击和挤压;3. 标注信息准确、清晰可辨,无含糊或者错误。
四、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 包装材料不足:处理方法:及时向主管报告,申请补充所需材料。
2. 包装过程中浮现产品损坏:处理方法:即将住手操作,向主管报告,商议解决方案。
3. 包装材料过期:处理方法:定期检查包装材料的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材料。
4. 包装记录表填写错误:处理方法:及时发现错误,即将更正并重新填写。
五、工作责任:包装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包装工作的执行情况,并对包装质量负责。
员工需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积极配合解决。
六、总结: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执行,可以确保包装工作的高效、标准化进行,提高产品包装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目的1.为保证产品质量,洗护定内包装材料消毒按此作业指导书执行。
范围和职责2.适用于直接接触洗护定产品的包装材料。
生产部门负责消毒,相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
3. 工作程序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原则上规定的需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消毒,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 一种或交替使用臭氧消毒3.1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内包装材料之间将经过预处理干燥、3.1.1 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消毒间,以上堆放。
10cm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3.1.2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注明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消毒期间,3.1.3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3.1.4 除内包装材料外,其余物品不得放在包装材料消毒间。
3.2酒精消毒3.2.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3.2.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5~10分钟(或验证)。
3.3.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5~10分钟。
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确保无酒精残留,再烘干或风干。
3.3 已经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储存在洁净区内,在48h内使用,或经验证确认其有效期。
3.4 清洁烘干消毒3.4.1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再放到带有消毒功能的烘干机烘干消毒。
3.5 内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需经验证并保留验证及消毒记录。
4. 相关记录《包装材料消毒记录表》。
1目的:规范生产车间场地、管道、设备、工器具清洁消毒行为,保证生产环境处于清洁状态,确保卫生达标和半成品、成品不受污染。
02适用范围:凡车间所有员工,车间地板,车间内部环境,生产设备等。
03职责:3.1.生产部:3∙11相关岗位人员负责按标准(规定的清洗消毒对象)进行清洗消毒和记录,同时负责领用已配好的消毒试剂。
3.1.2 .车间主管:负责贯彻和落实该作业指导书。
3.1.3 生产领班(或主管)负责安排机台操作工进行现场卫生清洁,对岗位人员清洗消毒操作过程进行指导和结果确认,对品控员提出需纠正的地方予以配合并安排员工完力戈。
O3.1.4 各岗位员工:按照此文件进行车间清洁消毒操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32品控部:32:1在线品控(QC)对清洗消毒过程进行定时检查、督导,并对清洗结果予以抽检确认。
321.品控部化验室负责消毒试剂配制。
设备及管道、工具、容器应在生产结束后及时清洗或清理。
8调换品种时,有关工序多余的原辅料、标签、说明书、包装材料均应撤离现场。
9生产记录,生产指令等书面文字材料均应撤离生产现场,并收回或更换。
10生产中的各种状态标志均应及时收回和更换。
11清场时间应在每批生产操作之后。
12清场范围应包括生产操作的整个区域、空间,包括生产线上、地面、辅助用房等。
13清场结束后应及时填写清场记录。
14生产部、品质部重点检查批记录中清场记录,并每周抽查一次清场情况,若有差错应及时纠正,并在经济考核中给予处罚。
先用清水及刮板等工器具清除食物残渣,用毛巾进行擦拭直至清一用75%的酒精或用250ppm消毒水浸泡过的毛巾对设备进行消毒T用清水浸泡的毛巾擦拭表面。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包材的清洁消毒操作
●2、操作规程:
⏹ 2.1清洁操作
2.1.1 需要消毒的包材为灌装用的塑料瓶、玻璃瓶、盖子等内包材,按要求进行脱包分类
2.1.2 按物料进入一般区要求进行脱包、用吹尘枪对准瓶口进行吹尘
⏹ 2.2 消毒操作
2.2.1 将脱包清洁干净的包材通过传递窗送入臭氧消毒间
2.2.2 开启以设定好的臭氧机进行消毒,消毒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2.2.3 臭氧消毒完毕,将消毒好的包材传递到储瓶间存放,并做好已清洁、消毒标识
●3、日常使用注意事项
⏹ 3.1 脱包时要确定进入消毒间的包材合格
⏹ 3.2及时填好消毒包材如实记录
●4、保养作业指导
⏹ 4.1
●5、相关记录
无。
1. 目的确保内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作业的有序管理,满足灌装所需包装材料卫生要求。
2. 范围适用于本厂所有自有品牌产品、外加工产品内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作业。
3. 职责生产部:清洗组负责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
品质部:负责对包材清洗过程监控,并抽检验证微生物指标。
4. 内容4.1原则上使用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必要时经过消毒,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4.2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交替使用。
4.2.1臭氧消毒1)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原则上: 金属材质和镀金镀银层包材未经少量试臭氧确认无侵蚀变质前不得大批量接触臭氧消毒。
2)臭氧的包材,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臭氧间,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10cm以上堆放。
3)按臭氧消毒规程进行操作,包材在臭氧时,臭氧房需保证有一定的湿度,可以用容器装纯水放在臭氧房以保持其湿度。
4)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的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如:包材臭氧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并做好臭氧消毒记录。
5)消毒期间,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注明“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6)消毒完成后转入贮瓶间存放。
7)保持贮瓶间卫生,所有存放包材须离地存放,不得靠墙摆放。
8)贮包间包材贮存时间超过48小时应重新清洁消毒。
4.2.2酒精消毒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10~15分钟。
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10—15分钟。
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是针对货物(设备和材料)的不同特点所进行的包装及运输指导,规定货物运输的文本,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仅供参考。
包装规范作业指导书1包装作业指导书:一:操作要点1.包装分四个责任定位:a、车间主任——主要负责组织实施生产计划,负责本车间的人事、培训、指导、生产流程布置,制造现场的管理,与各车间各工序的协调、产品质量、督查等日常工作,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计划。
b、组长——主要负责对车间主任安排包装的产品、泡沫、纸箱和配件进行集中、点数,负责本组的人事、培训、安排组员分工工作并指导,与各组各工序的协调,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c、配料员——主要负责对车间主任安排包装的产品所需的气泡垫的切割,螺丝包、扳手等配件的点数并装包;配合原料库跟进纸箱、泡沫等包材的及时入库并分类摆放,做好产品的报缺、流程表(生产交接表)的整理等工作。
d、包装员——主要负责对产品的.点数、试装、分套包装、审外观缺陷、报缺陷、标签的核对,贴标签、包装货物归类等工作,并对包装质量负主要责任。
2.包装前应认真检查上道工序,质量和数量与流程表(生产交接单)相符;并把该流程表(生产交接单)收集好,放到指定地点;3.包装时应做到对产品结构非常了解,不能盲目去包装;4.检查五金配件与所包产品是否相符,如有工艺改动,配件是否有改正;5.包装应按纸箱报制单的包装要求,贴标、吊牌、配件包、说明书等要按要求统一位置张贴、系挂、摆放。
产品装箱数严格按要求装箱,不能少装或多装;要特别注意产品易扎破纸箱的部位的包装保护;要求摔箱的先试装一箱,送质检试摔检验,合格后再继续包大货。
6.纸箱是否与包装产品相符;7.每批次的第一件产品必须试装,合格后再继续包剩余部分,每第一个完整产品必须送质检检验;8.产品有泡沫包装,泡沫摆放一定要整齐、无碎泡沫垃圾、泡沫以填充满不摇晃为准;9.在包装时要检查孔位、预埋件,要是发现质量问题,数量问题,应及时通知并作复检;10.封箱胶带要打得合理,并保证纸箱整洁;11.包装好的产品摆放合理,不宜过高,保证在入库过程中安全;12.流水号要书写清楚正确,标签要贴正、贴牢、无破损;13.每包完一种产品要做好记录,保证再次包装时能够不犯同样的错误;14.谁搞错谁补单或跟单,如包装时发现补数(因为时间问题、材料问题不能补齐和配齐的),一定要在包装箱外用大头笔写张醒目的纸条,注明缺件情况,并放在指定区域;后面补到和配齐时,应认真测量检查孔位或试装,在确定无误后方可入包并拉到指定区域,并及时填好入库单;15.打好包装应及时归位到成品仓库;16.每包完一种产品岗位要清洁干净,为下一次包装做好准备;17.下班时切断电源和气阀,做好作业区卫生和余料、辅料的归类归位回收。
XXX 有限公司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文件类别: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XXX-X-XXX撰写单位:品管部门版本:发行日期:机密等级:合计页数:第 B3 版2022年04月16日一般共 6 页审核制定核准XXX 有限公司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让各操作工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如何去做, 以及要达到什么效果, 最终达到规范操作的目的。
凡公司车间范围内工器具、车间地板、地沟、天花板、日光灯罩、车间小件工器具,手等的 清洗均合用,此外包括车间内部环境的消毒。
3.1 工器具清洗由各楼层清洗班班长按相关要求执行, QC 负责监督与检查,并将结果记录于《车间卫生检查日报表》; 3.2 机械设施的清洗,由当班操作者负责清洗,由各原料前处理区班长或者工段长负责执行, QC 员负责监督与检查 (查看设备是否经过清洁和消毒 (必要时需要拆开设备进行检查),清洁方法 明显有效),并将结果记录于《车间卫生检查日报表》;3.3 各操作流水线、主车间地板、地沟、墙壁及天花板之清洗由各清洁班负责实施与执行,并将结果记录于《车间卫生检查日报表》。
3.4 围裙、袖套及工作鞋由各员工自己清洗, QC 员负责检查。
3.5 车间环境的消毒由车间各区域负责人执行,并将结果记录在《臭氧消毒记录表》中, QC员负责监督检查,并签字确认。
4.1 指定色泽刷子:指生加工区用绿色刷子,熟加工区用蓝色刷子; 4.2 专用刷子:指生加工区用黑色刷子,熟加工区用红白色刷子; 4.3 洗涤液:指按规定(详见附件)用洗洁精为原料配制的水溶液5.1 车间工器具清洗:5.1.1 清洗架子:5.1.1.1、用绿色刷子沾取洗洁精刷洗架子上的油污,重点部位用喷枪清洗包含架子最顶部盖板和拉手,除去油污,无油污的架子倾斜用热水冲洗; 5.1.1.2、用清水洗净残附在架子上的洗洁精液;清洗完成后架子倾斜沥干水分; 5.1.2 清洗大钢盘:5.1.2.1、在装满温水 (50℃摆布) 的水池里加适量洗洁精液, 配置成去污力强的洗涤液; 5.1.2.2、将大钢盘放入洗涤液中,用绿色刷子逐只刷洗油污及脏物; 5.1.2.3、将盘子放入流动清水池中刷洗以除去残留在盘子上的洗洁精液;生效日期 2022-04-16 页 次 1/6 版 序 B3表号: XXX-XX-XXX文件标准用纸 文件编号: XXX-X-XXX名 称XXX 有限公司名称清洗消毒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XXX-X-XXX5.1.2.5、将盘子倒放在已清洗过的架子上,进行消毒处理,备用;5.1.3 车间白色大晒盘:5.1.3.1、先用水枪冲洗,冲掉清除黏附在盘子上的杂物;5.1.3.2、用指定色泽刷子蘸洗涤液逐只刷洗,刷掉水枪不能冲掉的地方以及盘子缝隙处。
1. 目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洗护定内包装材料消毒按此作业指导书执行。
2. 范围和职责适用于直接接触洗护定产品的包装材料。
生产部门负责消毒,相关部门履行相应职责。
3. 工作程序原则上规定的需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消毒,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交替使用.3.1 臭氧消毒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3.1.1 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消毒间,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10cm以上堆放。
3.1.2 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3.1.3 消毒期间,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注明“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3.1.4 除内包装材料外,其余物品不得放在包装材料消毒间。
3.2酒精消毒3.2.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3.2.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5~10分钟(或验证)。
3.3.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5~10分钟。
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确保无酒精残留,再烘干或风干。
3.3 已经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储存在洁净区内,在48h内使用,或经验证确认其有效期。
3.4 清洁烘干消毒3.4.1先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再放到带有消毒功能的烘干机烘干消毒。
3.5 内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需经验证并保留验证及消毒记录。
4. 相关记录《包装材料消毒记录表》。
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类别: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BE-43-011 版本:1.00
文件名:包装材料回收、处置指导书页次:1/1 制订日期:2019.06.08
1.目的:防止包装材料在回收、处置过程中,因管理不当而造成逸散、误用、污染环
境特制定本档.
2.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包装材料回收、收置之管理.
3.作业内容:
3.1制造所退之包材,须有制造部专门负责人将其分类、整理后放置于包装材料回收
区.
3.2对于有可利用的包材,与其他包材隔离并作相应标示.
3.3储存区域应保持清洁完整.
3.4所有回收包材不可乱堆、乱放.
3.5仓管人员应对其储存场所经常巡视、整理,以防止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3.6回收物品堆积到一定程度,及时通知管理部进行处置.
4.注意事项:
包装材料清出后,立即对其存放场所进行清理、整顿.
5.附件:无
核准审核制订
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类别: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BE-43-011 版本:1.00
文件名:包装材料回收、处置指导书页次:2/2 制订日期:2019.06.08
回收入库记录表
日期品名/规格数量(重量)备注
附表BE-43-011-1 回收入库记录表
核准审核制订
制订。
包装部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包装部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负责产品的包装工作,保证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美观性。
本篇文章将为包装部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包装工作。
一、包装材料的选择1.1 包装材料的种类- 了解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如纸箱、木箱、塑料袋、泡沫等;- 根据产品的性质、尺寸和重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 确保包装材料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环保要求。
1.2 包装材料的质量控制- 检查包装材料的质量,确保无破损、无异味等问题;- 严格控制包装材料的湿度、厚度和强度等指标;- 定期进行包装材料的检测和评估,及时淘汰不合格的材料。
1.3 包装材料的储存管理- 确保包装材料的储存环境干燥、整洁、防尘;- 采取合适的储存方法,避免包装材料受潮、变形等问题;- 建立包装材料的库存管理制度,及时补充和更新包装材料。
二、包装设备的维护保养2.1 包装设备的日常维护- 定期对包装设备进行清洁和润滑,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检查包装设备的各个部件,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建立设备维护记录,记录设备的维护情况和维修历史。
2.2 包装设备的安全操作- 培训包装人员正确使用包装设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定期进行包装设备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3 包装设备的更新升级- 关注包装设备的技术发展和市场趋势,及时更新和升级设备;- 定期对包装设备进行性能评估,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或升级;- 定期参加相关行业展览和培训,了解最新的包装设备和技术。
三、包装操作的规范流程3.1 包装操作的标准化- 制定包装操作的标准作业流程,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高效性;- 培训包装人员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定期检查和评估包装操作的执行情况,及时纠正不规范的操作。
3.2 包装操作的质量控制- 对包装操作进行质量把关,确保包装的准确性和美观性;-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避免包装过程中的瑕疵和损坏;- 建立包装操作的质量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1. 目的
确保内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作业的有序管理,满足灌装所需包装材料卫生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厂所有自有品牌产品、外加工产品内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作业。
3. 职责
生产部:清洗组负责包装材料的清洗、消毒。
品质部:负责对包材清洗过程监控,并抽检验证微生物指标。
4. 内容
4.1原则上使用的内包装材料应经过清洁,必要时经过消毒,如未对包材进行清洁消毒,需提供证据证实不影响产品的符合性。
4.2消毒方法可采用以下方式中的一种或交替使用。
4.2.1臭氧消毒
1)采用气体消毒法(臭氧发生器)进行消毒处理:臭氧发生器所产生的臭氧,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细菌、病菌,从而起到消毒包材作用。
原则上: 金属材质和镀金镀银层包材未经少量试臭氧确认无侵蚀变质前不得大批量接触臭氧消毒。
2)臭氧的包材,将经过预处理干燥、清洁的内包装材料敞开放入臭氧间,内包装材料之间应有间隙,并且离地、离墙10cm以上堆放。
3)按臭氧消毒规程进行操作,包材在臭氧时,臭氧房需保证有一定的湿度,可以用容器装纯水放在臭氧房以保持其湿度。
4)消毒时臭氧发生器实际发生的臭氧量应定期抽检,并记录于检测累计表中,使用车间应据此结果,计算相应开机时间,以确保消毒最低臭氧浓度。
如:包材臭氧时间应控制在30分钟,并做好臭氧消毒记录。
5)消毒期间,包装材料消毒间内门外应挂有标牌,注明“消毒进行中及消毒时间”,消毒间应保持密闭状态,不得有人员进出,不能开启空调及门窗;生产人员应在无臭氧气味时才允许进入。
6)消毒完成后转入贮瓶间存放。
7)保持贮瓶间卫生,所有存放包材须离地存放,不得靠墙摆放。
8)贮包间包材贮存时间超过48小时应重新清洁消毒。
4.2.2酒精消毒
1)消毒液的配制:根据内包材的数量配制75%的酒精溶液,一般适用于玻璃瓶,其它材质应先做小量的试验,确认酒精对包材无损坏。
2)消毒时间的确定:酒精浸泡方式应确保包材全部浸入酒精中,浸泡时间约10~15分钟。
3)消毒程序: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其浸泡到酒精中10—15分钟。
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确保无酒精残留,再烘干或风干。
4.2.3包材清洗、消毒过程操作要求
4.2.3.1挑选
清洗现场巡检根据生产日排程有序清理清洗包装材料,过程中严格执行质管部的质量标准。
1)挑瓶(盖)工作人员应严格按材料的质量要求进行挑选作业,严格把关,把混装瓶,不合格瓶,缺口瓶、破碎瓶,脏污瓶,丝印有问题、划花瓶等挑出来,将划花,烫金不全或脱落的盖挑出来。
2)挑选出来的瓶(盖),报请现场巡检签名确定,次品填写好退料单退回包装材料存放区,集中退货或作报废处理。
3)挑瓶人员要提高岗位技能,精心挑选,爱护材料,无论是正品、次品,都要做到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尤其是对于电镀包材格外小心。
4.2.3.2 吹瓶
1)经挑选后的包材,用周转框存放。
2)用汽枪对待清洁包材进行吹扫,吹扫时,瓶口向下。
3)吹扫后的包材,放在洁净周转框,转入下道消毒工序。
4.2.3.3水洗
1)经挑选合格的待洗包材,转入清洗间。
2)用纯水对包材进行清洁,每个包材确保水洗三遍。
3)清洗后包材放入洁净烘箱专用周转框,沥干水份。
4)包材放置时,注意,瓶口向下。
4.2.3.4烘干
放入烘箱进行烘干操作,烘烤温度按《烘箱操作规程》执行。
4.2.3.5包材烘干后,将包材转入洁净包材贮存间贮存待用。
4.3 具体包材清洗举例:
若发现实际操作时不适用,会导致包材材质变形、包材印刷破坏或消毒效果不佳时,消毒人员需即时向品管部反馈,报请调整
4.3.1塑料瓶材质(透明无镀层):
1)水剂用:拆包装→消毒水或75%酒精洗瓶→倒置晾干或低温烘干至瓶内无水迹→倒置存放→48小时内用完
2)其他拆包装→风枪冲净瓶内外杂质→敞开通臭氧1小时→密封或倒置存放→72小时内用完。
4.3.2塑料瓶材质其它
1)水剂用:拆包装→风枪冲净瓶内外杂质→敞开通臭氧或紫外灯照1小时→密封或倒置存放→48小时内用完。
(选用臭氧消毒前注意先取5个试消毒如无镀层侵蚀变质便可选用。
紫外线灯照仅限用包材检测无菌条件下方可)2)其它:拆包装→风枪冲净瓶内外杂质(内外洁净可免)→敞开通臭氧或紫外灯照1小时→密封或倒置存放→72小时内用完。
(选用臭氧消毒前注意先取5个试消毒如无镀层侵蚀变质便可选用,紫外线灯照仅限用包材检测无菌条件下方可)
4.3.3玻璃瓶任何产品用
拆包装→消毒水或75%酒精洗瓶→倒置稍滤干水→烘干(注意烘箱温度不得过高破坏印刷)至瓶内无水迹→倒置存放→72小时内用完。
4.3.4真空瓶
1)无镀层:拆包装→风枪冲净瓶内外杂质(内外洁净可免)→敞开通臭氧或紫外灯照1小时→密封或倒置存放→48小时内用完。
(选用臭氧消毒前注意先取5个试消毒如无镀层侵蚀变质便可选用,紫外线灯照仅限用包材检测无菌条件下
方可)
2)有镀层:拆包装→风枪冲净瓶内外杂质(内外洁净可免)→敞开通臭氧或紫外灯照1小时→密封或倒置存放→72小时内用完。
(选用臭氧消毒前注意先取5个试消毒如无镀层侵蚀变质便可选用,紫外线灯照仅限用包材检测无菌条件下方可)
4.3.5软管
拆包装→开启袋口通臭氧1小时→密封存放→一周内用完
4.3.6喷头/泵头
拆包装→风枪冲净所附杂质→敞开通臭氧1小时→装洁净塑料袋密封存放→一周内用完。
4.3.7塑料平盖无镀层
拆包装→风枪冲净所附杂质→敞开通臭氧1小时(如配用感应片可免)→装洁净塑料袋密封存放→一周内用完。
4.3.8内垫/内塞任何产品用
拆包装→风枪冲净所附杂质→通臭氧1小时或照紫外灯30分钟→装洁净塑料袋密封存放→一周内用完。
4.4消毒过程中若发现个别包材脏污可考虑用风枪吹、消毒水或75%酒精先拭净。
选择消毒水或75%的酒精批量消毒前需先少量试用,以不破坏印刷和高效为度。
4.5已经消毒的内包装材料,应储存在洁净区内,在48h内使用,或经验证确认其有效期。
4.6内包装材料消毒的方法需经验证并保留验证及消毒记录。
4.7内包装材料消毒后检测原则检出细菌总数≤5CFU/皿、霉菌和酵母菌不得检出。
5. 相关记录
5.1《包装材料消毒记录》
5.2《包装容器微生物检测验证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