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线性规划
- 格式:ppt
- 大小:444.0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二章线性规划一.线性规划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两方面:1)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使目标完成的最好。
(求极大问题).2)在给定的目标和任务下,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或代价,去实现目标。
(求极小化问题)。
二.线性规划的标准型:1.标准型: max z=c1x1+c2x2+…+c n x ns.t. a11x1+a12x2+…a1n x1n=b1a21x1+a22x2+…+a2n x2=b2…a m1x1+a m2x2+…a mn x n=b mx1,x2,…,x n≥02.线性规划变换方法:1)min转换为max 目标函数乘以(-1);2)对于≤引进松弛变量,将其变成取等号。
对于≥引进剩余变量,将其变成取等号。
3)将变量中的非正限制或无限制转化为非负限制。
3.二维线性规划的图解法:1)正法向量:由目标函数系数组成的与等值线垂直的向量,称正法向量。
2)等值线:使目标函数取相等值的所有点的集合,称等值线。
4.二维线性规划解的形式:1)唯一最优解 2)无穷多个最优解 3)有可行解但无最优解 4)无可行解5.线性规划解的概念:1)解:满足约束方程条件的点。
2)可行解: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点。
(非负性约束)3)最优解:使目标函数得到极值的可行解。
4)基:由最大的线性无关的列向量所构成的子矩阵。
(基向量/非基向量)5)基变量:与基向量对应的变量称为基变量。
同理(非基变量)6)基本解:X=(B-1b)( 0 )7)基本可行解:对于基本解,同时又满足非负性要求称基本可行解。
(可行解与基本解之间相交的部分)有图。
8)可行基:基本可行解对应的基。
9)基本最优解:满足目标函数要求的基本解。
10)退化基本可行解:基本可行解中存在取值为零的基变量。
6.线性规划的基本定理:1)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存在可行解,则一定有基本可行解。
2)若线性规划问题存在最优解,则一定存在最优基本可行解。
三 线性规划的求解1.单纯形方法(消去发):1)标准化处理。
第二章 线性规划本章内容重点: 线性规划模型 解的主要概念 线性规划应用——建模一. 线性规划模型引例:(1)用一块边长为a 的正方形铁皮做一容器,应如何裁剪,使做成的容器的容积最大?(2)某企业计划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这两种产品都要分别在A 、B 、C 、D 四种不同设备上加工。
按工艺资料规定,生产每件产品甲需占用设备分别为2、1、4、0小时,生产每件产品乙需占用设备分别为2、2、0、4小时。
已知各设备计划期内用于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能力分别为12、8、16、12小时,又已知每生产一件产品甲企业能获得2元利润,每生产一件产品乙企业能获得3元利润,问该企业应如何安排生产,使总的利润收入最大?讨论:(1)可用微积分的方法解决; (2)复杂一些目标: 最大2132x x z +=例2.1:某工厂拥有A 、B 、C 三种类型的设备,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每件产品在生产中需要占用的设备机时数,每件产品可以获得的利润以及三种设备可利用的时数如下表所示:问题: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可获得最大的总利润?解:设变量xi 为第i 种(甲、乙)产品的生产件数(i =1,2)。
根据题意,我们知道两种产品的生产受到设备能力(机时数)的限制。
对设备A ,两种产品生产所占用的机时数不能超过65,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不等式:3 x1 + 2 x2 ≤ 65; 对设备B ,两种产品生产所占用的机时数不能超过40,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不等式:2 x1 + x2 ≤ 40;对设备C ,两种产品生产所占用的机时数不能超过75,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不等式:3x 2 ≤75 ;另外,产品数不可能为负,即 x 1 ,x 2 ≥0。
同时,我们有一个追求目标,即获取最大利润。
于是可写出目标函数z 为相应的生产计划可以获得的总利润:z =1500x 1+2500x 2 。
综合上述讨论,在加工时间以及利润与产品产量成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把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放在一起,可以建立如下的线性规划模⎪⎪⎪⎩⎪⎪⎪⎨⎧≥≤≤≤+≤+0,12416482122221212121x x x x x x x x目标函数 Max z =1500x1+2500x2约束条件 s.t. 3x1+2x2≤ 652x1+x2≤ 403x2≤ 75x 1 ,x2≥0这是一个典型的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计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