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三章
- 格式:pdf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3
离散数学第三章1. 函数:A 中任意一个元素在B 中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2. 空函数(A 为空,B 不为空)常函数。
3. 对于函数 f ,常将 R f 记作 f (A ),即f (A ) = R f = {b | b ∈ B 且存在 a ∈ A 使 f (a ) = b }。
4. 记由集合 A 到 B 的所有函数的集合为,B A = { f | f : A → B },(读着“B 上 A ”),则 #(B A ) = (#B )#A 。
5. 设有函数 f : A → B 和 g : C → B ,如果 C ⊆ A ,C ≠ Φ 且对于所有的 a ∈ C ,有 f (a ) = g (a ),则称函数 g 是 f 在 C 上的限制,并称函数 f 是 g 在 A 上的扩充.6. g = f ⋂ (C ⨯ B ); f 是 g 在 A 上的扩充 ⇔ g ⊆ f 。
(证明见ppt)7. 内射或单射(一对一);满射或映上的函数(B 中的任意元素都有原像);既是内射也是满射叫双射(一一对应8. 例题:9. 上例是满射不是内射;10. 函数的复合满足结合律:h ⋅ (g ⋅ f ) = (h ⋅ g ) ⋅ f11. 若函数 f : A → A 满足 f 2 = f ,则称 f 是幂等函数,对任意正整数 n ,f n = f12. 设有函数 f : A → B ,g : B → C ,(1) 如果 f 和 g 都是内射,则 g ⋅ f 也是内射;(2) 如果 f 和 g 都是满射,则 g ⋅ f 也是满射;(3) 如果 f 和 g 都是双射,由 g ⋅ f 也是双射。
13. 设有函数 f : A → B 和 g : B → C ,(1) 如果 g ⋅ f 是内射,则 f 是内射;(2) 如果 g ⋅ f 是满射,则 g 是满射;(3) 如果 g ⋅ f 是双射,则 f 是内射而 g 是满射。
(证明用反证法)14.双射才可逆。
离散数学第三章第一篇:离散数学第三章第三章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14.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构造下面推理的证明:(2)前提:p→q,⌝(q∧r),r 结论:⌝p(4)前提:q→p,q↔s,s↔t,t∧r 结论:p∧q 证明:(2)①⌝(q∧r)前提引入②⌝q∨⌝r ①置换③q→⌝r ②蕴含等值式④r 前提引入⑤⌝q ③④拒取式⑥p→q 前提引入⑦¬p ⑤⑥拒取式证明(4):①t∧r 前提引入②t ①化简律③q↔s 前提引入④s↔t 前提引入⑤q↔t ③④等价三段论⑥(q→t)∧(t→q)⑤ 置换⑦(q→t)⑥化简⑧q ②⑥ 假言推理⑨q→p 前提引入⑩p ⑧⑨假言推理(11)p∧q ⑧⑩合取15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附加前提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q→r),s→p,q 结论:s→r 证明①s 附加前提引入②s→p 前提引入③p ①②假言推理④p→(q→r)前提引入⑤q→r ③④假言推理⑥q 前提引入⑦r ⑤⑥假言推理16在自然推理系统P中用归谬法证明下面各推理:(1)前提:p→⌝q,⌝r∨q,r∧⌝s 结论:⌝p 证明:①p 结论的否定引入②p→﹁q 前提引入③﹁q ①②假言推理④¬r∨q 前提引入⑤¬r ④化简律⑥r∧¬s 前提引入⑦r ⑥化简律⑧r∧﹁r ⑤⑦ 合取由于最后一步r∧﹁r 是矛盾式,所以推理正确.第二篇:离散数学离散数学课件作业第一部分集合论第一章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运算1-1 设集合 A ={1,{2},a,4,3},下面命题为真是[ B ]A.2 ∈A;B.1 ∈ A;C.5 ∈A;D.{2} ⊆ A。
1-2 A,B,C 为任意集合,则他们的共同子集是[ D ]A.C;B.A;C.B;D.Ø。
1-3 设 S = {N,Z,Q,R},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成立?(1)N ⊆ Q,Q ∈S,则 N ⊆ S[不成立](2)-1 ∈Z,Z ∈S,则-1 ∈S[不成立]1-4 设集合 A ={3,4},B = {4,3} ∩ Ø,C = {4,3} ∩{ Ø },D ={ 3,4,Ø },2E = {x│x ∈R 并且 x-7x + 12 = 0},F = { 4,Ø,3,3},试问哪两个集合之间可用等号表示?答:A = E;B = C;D = F1-5 用列元法表示下列集合(1)A = { x│x ∈N 且x2 ≤ 9 }(2)A = { x│x ∈N 且 3-x 〈 3 }答:(1)A = { 0,1,2,3 };(2)A = { 1,2,3,4,……} = Z+;第二章二元关系2-1 给定 X =(3, 2,1),R 是 X 上的二元关系,其表达式如下:R = {〈x,y〉x,y ∈X 且x≤ y }求:(1)domR =?;(2)ranR =?;(3)R 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