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昌大学体育课理论试卷及答案

南昌大学体育课理论试卷及答案

南昌大学体育课理论试卷及答案
南昌大学体育课理论试卷及答案

南昌大学公共体育课16-17-1学期2016级体育基础课理论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0分

南昌大学公共体育课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考核内容包括十六式太极拳、男子两分钟女子一分半钟跳绳、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立定跳远、

校园长跑、理论考试、平时考勤。校园长跑占课程总成绩的20分,评分依据为该学期完成长跑的有效次数,学生在20分钟内完成规定距离(男2000米、女1600米)视为一次有效锻炼。本学期校园长跑满分次数为20次,低于10次本学期体育课成绩最高记59分。

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学生必须在学校规定的3个场地——前湖校区北田径场(3号门旁)、前湖校区天健园田径场、前湖校区医学院田径场才能有效记录校园长跑成绩,在其他区域无法记录。(√)

2、校园长跑需在30分钟内完成男子一千米(女子八百米),超过时间则计入无效成绩。(×)

3、校园长跑在一天内最多只能计入一次有效成绩。(√)

4、通过手机下载的阳光体育服务平台APP可以查询到自己的校园长跑成绩。(√)

5、校园长跑只需在大一新生第一个学期完成即可,大一下学期之后不需再进行校园长跑。(×)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

1、运动损伤的RICE原则

RICE原则是运动损伤后要尽快遵守的康复原则的英文首字缩写的组合,它可以把疼痛、肿胀、和发炎的程度降低到最低,缩短恢复的时间。

休息(R):不要总是去触动受伤部位,看看是否有好转,休息几天,让受伤部位有一个自然恢复的过程。

冰敷(I):用毛巾包住碎冰(不要用冰块),在受伤部位不断的压揉,让受伤的部位形成保护膜。

压迫(C):用绷带捆绑受伤部位,将冰袋固定在受伤的部位。

抬高(E):将受伤的部位抬高于心脏部位,降低血循环速度。

2、运动性低血糖症的定义

运动性低血糖症是指在运动中或运动后由于血糖降低导致头晕、恶心、呕吐、冷汗等不适的现象,严重者可能出现休克或者死亡,常见于长跑马、拉松、长距离滑雪、滑冰和自行车等项目,以女性多见。

3、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方法

1、首先,一定要立即拨打120,说清病人症状、发病原因和地点;

2、沉着观察、辩别病人脉搏(心跳)是否完全停止,是否还有呼吸,并对病人大声呼喊;(如果在心脏还没有停跳时进行心脏按压,会引起心律紊乱,反而会威胁生命。)

3、将病人仰卧平放(头和胸同水平)在硬板床或硬平地上;(在软床上进行心脏按压是徒劳的)

4、抢救者应紧靠患者胸部一侧,可根据患者所处位置的高低采用跪式或站式等体位;(以保证按压时力量垂直作用于胸骨,只有压迫胸骨才能在胸骨之间使心脏受到挤压)

5、两只手十指相叠,手指翘起(以免压到胸壁),用手掌根按在病人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心脏不在胸腔左侧而在正中,按压左胸不会有效果),双臂肘关节伸直,肩手保持垂直靠上身重量用力作快速按压,使胸骨下压深度为4~5厘米,按压频率为80~100次/分,有节奏地一压一松,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尽量保证每次按压后的胸部回弹,并且手掌根不离开胸壁以防错位,尽可能连续按压不中断;

6、一直按到病人恢复心跳才停下。一定不要轻易放弃,直到急救人员赶来接手。只要能触到一点搏动,就是心跳开始的证据,此时应立即停止心脏按压(以免引起心跳的频率紊乱)。同时必须一面注意观察,一面作好再次按压的准备。

四、论述题:每题30分,共计30分

运动性腹痛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原因:

在运动中出现的腹痛称为运动性腹痛。一般来说,引起运动性腹痛的原因包括:

1 运动前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导致心肺功能在运动量突然增大时出现相对低下的状况,继而发生肝脾等内脏器官淤血,刺激脏器表面的神经,从而引起疼痛。

2 运动中呼吸频率过快,膈肌痉挛,引起疼痛。

3 饭后立即参与剧烈运动或运动前吃得过饱、运动中的大量饮用过冷的饮料,导致胃肠痉

挛,产生疼痛。

4 运动量较大时,钠和水通过汗液丢失过多,但又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引起腹部肌肉疼痛。

有肝胆或胃肠疾病的患者,在参与剧烈运动后,容易诱发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

处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减速、加深呼吸、按摩疼痛部位即可使症状减轻。严重的停止运动,点按内关、足三里等穴位。

预防措施:

1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机体内的各内脏器官能适应运动的需要。

2 合理安排膳食,运动前避免吃得过饱和饮水过多,至少饭后1小时再进行运动,运动中不要饮用过冷的饮料。

3 运动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大运动量,运动中注意呼吸节律与动作配合。

4 夏季运动或运动量过大时,要适当补充盐分。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重 点总结完整版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通信原理》考试重要知识点 第1章绪论 掌握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问题与主要性能指标;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信息量、平均信息量、信息速率。 熟悉内容:通信系统的分类;通信方式。 了解内容:通信的概念与发展; 基本概念 1、信号:消息的电的表示形式。在电通信系统中,电信号是消息传递的物质载体。 2、消息:信息的物理表现形式。如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 3、信息:消息的内涵,即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4、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脉冲有无的组合形式,是负载数字信息的信号。 5、模拟信号是指信号无论在时间上或是在幅度上都是连续的。 6、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像等模拟信号。 7、模拟通信是指利用正弦波的幅度、频率或相位的变化,或者利用脉冲的幅度、宽度或位置变化来模拟原始信号,以达到通信的目的。 8、数据通信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通信方式。

9、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0、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11、模拟通信系统是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模拟信号具有频率很低的频谱分量,一般不宜直接传输,需要把基带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并可在接收端进行反变换。完成这种变换和反变换作用的通常是调制器和解调器。 12、数字通信系统是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数字通信涉及的技术问题很多,其中主要有信源编码/译码、信道编码/译码、数字调制/解调、数字复接、同步以及加密等。 13、数字信道模型 14、通信系统的分类 1 、按通信业务分类分为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2、根据是否采用调制,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3、按照信道中所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相应地把通信系统分成模拟通信系统和数 字通信系统。 4、按传输媒质分类,可分为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两大类。 有线通信是用导线(如架空明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波导等)作为传输媒质 完成通信的,如市内电话、有线电视、海底电缆通信等。

南昌大学 通信原理 课程设计实验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实验 课题一 7位伪随机码发生器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字信号的波形特点; 2、掌握D触发器延时设计数字电路的原理及方法; 3、熟悉Multisim 10.0软件的使用。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7位伪随机码发生器,输出相对码,要求输出的波形没有毛刺和抖动,波形稳定效果好。 三、实验原理与仿真电路 要产生7位伪随机码,根据M=2n-1=7,所以n=3,需要3个D触发器,在32KHz正弦波或方波的时钟信号触发下,第三个D触发器输出端产生1110010的7位伪随机绝对码。由于要输出相对码,故须将a n与b n-1 异或产生b n信号(0100011),这里用到了第四个D触发器,电路如下: 电路图 其中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32KHz正弦信号。 四、实验波形 电路仿真图

如图,最上方波形为7为伪随机绝对码,中间的为7位伪随机相对码,波形无延时,稳定。达到实验设计要求。 五、实验心得与体会 通过本次设计实验,复习巩固了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的知识,对于D触发器延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熟练了Multisim软件的使用,为后续综合设计实验打下了基础。

课题二 2FSK调制、解调电路综合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2FSK调制和解调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学会低通滤波器和放大器的设计; 3、掌握LM311设计抽样判决器的方法,判决门限的合理设定; 4、进一步熟悉Multisim10.0的使用 二、设计要求 设计2FSK调制解调电路,载波f1=128KHz,f2=256KHz,基带信号位7位伪随机绝对码。要求调制的信号波形失真小,不会被解调电路影响,并且解调出来的基带信号尽量延时小,判决准确。 三、实验原理与电路组成 总电路图 调制部分:4066的四个输入端,第一个载波S1为128KHz方波经模拟信号发生器(同步信源)产生的128KHz正弦波,第一个输入基带信号IN1为7位伪随机相对码。第二个载波S2为256KHz方波经模拟信号发生器(同步信源)产生的256KHz正弦波,第二个输入基带信号IN2为7位伪随机相对码的反相信号。4066的D2、D3输出信号叠加后形成所需要的2FSK 调制信号。 解调部分:调制信号作为4066的载波S1,128KHz方波作为输入IN1,两个信号经4066开关电路相乘输出的信号即为解调出的一路信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滤波,经过RC低通滤波器得到信号,此时由于信号电压较小,需要放大才能更容易判决。故经过一个运放组成的放大器。放大后经过抽样判决器LM311判决。 各个模块子电路图

深圳大学通信原理期末试卷

精品文档 深圳大学期末考试试卷 开/闭卷 闭卷 A/B 卷 A 课程编号 2313100401 2313100402 2313100403 课程名称 通信 学分 2.5 命题人(签字) 审题人(签字) 2009 年 5 月 15 (1)可以带计算器 (2)可以带一张手写A4大小资料 . 选择题(4x6=24分) 1. 设ξ(t)为实平稳随机过程,R(τ)为它的自相关函数。ξ(t)的平均功率为 ;ξ(t) 的直流功率为 ;ξ(t)的交流功率为 。 (A )R(0); (B) R(∞) (C) R(0)- R(∞); (D)不确定 2. 对于带宽为B 赫兹的低通型系统,该系统无码间串扰的最高传输速率 为 波特。 (A ) B (B) 2B (C) 4B (D)不确定 3. 假设基带信号波形带宽为B 赫兹,对于2ASK 信号的带宽为 赫兹;2PSK 信号的带宽为 赫兹。 (A )B (B) 2B (C) 3B (D)4B 4. 传送码元速率R B =2x103波特的数字基带信号,试问系统采用图(1)中所画的哪一种传输特性好 。 图1 . 填空题(6x6=36分) 1. 已知二元离散信源只有“0”、“1”两种符号,若“0”出现概率为3/4,则出现“1”所含的信息量为 (bit)。 -4X103π -2X103π -103π 0 103π 2X103π 4X103 π ω

2. 在2FSK 调制解调实验课中,二进制基带信号的码元速率为2KB ,载波频率分别为 32KHz 和16KHz,实验中“1”和“0”2FSK 信号里含有的载波周期个数分别为 和 。 3. 设窄带随机过程()t ξ是平稳高斯窄带过程,且均值为零,方差为2 n σ。则它的同相 分量()t c ξ和正交分量()t s ξ也是平稳高斯过程,其均值和方差相等,分别为 和 。 4. 对于理想低通系统来讲,其频带利用率η的取值为 波特/赫。 5. 对于某双极性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表达式为 其带宽为 。 6. 一个频带限制在(0,f H )赫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若对其进行等间隔均匀抽样时,抽样间隔最大允许值为 秒时,m(t)将被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对于我们话音信号来讲,其抽样频率为 赫。 三. 计算题(40分) 1. 已知信息代码为101110000100000000001101,试确定相应的AMI 和HDB 3码(10分) 2. 采用13折线A 律编码,设最小的量化级为1个单位,已知抽样脉冲值为+1101单位: (1) 试求此时编码器输出码组,并计算量化误差;(10分) (2) 写出对应于该7位码(不包括极性码)的均匀量化11位码(5分) 3. 设发送的二进制信息为11001000101,采用2FSK 方式传输.已知码元传输速率为 1000波特,“1”码元的载波频率为3000Hz,”0”码元的载波频率为2000Hz. ()2 sin ? ? ? ???=s s s s f T f T T f p π

(完整版)天津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

天津科技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 项目:排球第1周

练习。准备姿势和移动的练习、准备姿势的徒手练习方法1每人)学生试做准备姿势,教1(师巡回检查纠正动作。旨在建—5立初步概念,体会完整动作。)全班学生分成两排面对2基(次10面站立,一 排做动作,另一排 纠正对方错误动作,两排互教本互学。 )全班学生看教师信号做(3动作。教师手臂向前平举时,

学生纠正其动作。60 2ˊ、移动的徒手练习方法)学生徒手试做各种移动1(步法,体会完整动作。)全班学生由半蹲准备姿2(势开始,根据教师手势做各种 步法的左右快速移动。要求防止身体重心起伏跳动,移动后 保持好准备姿势。2 、半蹲:用于接发球、传球、拦网、短距离移人一组,站在端线-4(3)3后,先做原地快速小步跑,听动、防守低球到教师口令后,快速起动冲刺 或跑过中线。跑过6m3、低蹲:用于后排防守、前场保护、接低远球、 3、结合球的练习方法,3m (1)两人一组,相距2-倒地动作等每人后、一人向前、做好准备姿势,左、右抛球,另一人移动后把<二>移动:—5球接住再抛回,连续进行一定 次数后两人交换。1、并步:近距离的移动,如传球、垫球、拦网10次,4(2)两人一组,相距-5m一人向前、后、左、右抛球,经常与跨步或其他倒地击球技术结合使等技术。另一人移动对准球后用头将 球顶回。规定完成若干次后互用。换。)学生面向教师站立,教(3、滑步:短距离的移动,来球距身体稍远,并2师将球抛到学生身前、身后或 身体两侧,学生快速向前或转步不能接近球时采用。身改变方向移动去接球。)学生面向教师站立,教4(3、交叉步:用于体侧2-3米左右的来球,或二师将球从学生胯下滚出,要求 学生快速起动后在规定区域传手和拦网者在网前移动及防守两侧来球时运内将球停住。 垫球技术的教学用。、讲解与示范1)讲解:教师首先讲解垫(1、4跨步:交叉步、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滑步、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作用,基技术特点和动作要领。重点讲跑步的最后一步结合运用。当来球低、速度快、解手型,垫击部位,击球点, 手臂角度及身体上下肢的协本米左右时运用较多。1距离身体调用力动作。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

欢迎下载学习好资料 大学公共体育课教案项目:排球

1、动作的讲解要遵从从下至上的原则,脚→膝→身体重心→上体→手臂 2→头。、半蹲:用于接发球、传球、、组织练习的顺序2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作要领。重点讲解手型,垫击部位, 击球点,手臂角度及身体上下肢的协基调用力动作。1、准备姿势:面对来球,成 (2 )示范:教师先做垫球的完整动半蹲或稍蹲姿势站立。 作示范,让学生建立垫球技术的完整两手掌根相靠,两本、2手型:动作概念。然后再进行分解示范,也手指重叠,手掌互握,两拇 可以边讲解边示范,让学生加深印指平行向前,手腕下压,两 象。做侧面示范时,要让学生看清两部前臂外翻成一个平面。臂向前插臂。蹬地、提肩、顶肘、压、垫球动作:当球飞到腹前3腕的身体协调动作;做正面示范时,约一臂距离时,两臂夹紧前要让学生看清手型,垫击部位平面,伸,插入球下,同时配合蹬分 两手夹臂的动作。正面与侧面示范要地、跟腰、提肩、顶肘、压结合运用。如图所示。腕、抬臂等全身协调动作迎 向来球,身体重心随着击球 动作向前上方移动。 ˊ保持在腹40、4击球点与部位:前高度,击球后下部 2、球触手臂部位:腕上510、垫球技术的练习方法 1)公分处,桡骨内侧平面、徒手模仿练习 (1 )两手叠掌或抱拳互握的垫球手型练习:要求前臂夹紧并伸直,形成 垫击平面,教师及时检查。(2)结合半蹲准备姿势的原地集体 徒手模仿垫球练习:要求先慢后快,击球后动作:重心向抬臂、6重心低,动作协调,教师及时检查与方面伴送,松开双臂 纠正错误动作。两臂夹紧插球、7技术要领:(3下,提高送臂腕下压;蹬地)原地与移动的徒手垫球动作练 习:听教师口令做原地垫球徒手动跟腰前臂垫,轻球重球有变 作;看教师手势做前、后、左、右的化;撤臂缓冲垫重球,轻球 并步、交叉步、跨步的移动垫球动作主动抬臂击。练习。要求动作正确、协调。连贯。2)、结合球的练习 (1)击固定球练习:两人一组,一人双手持球于腹前,另一人做垫击动 作。重点体会正确的击球点、手型及 手臂用力时的肌肉感觉。 (2)垫抛球练习:两人或三人一组, 相距4m ,一抛一垫或一抛二垫。要求先教会学生用双手下手抛球,抛出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排课工作的通知

教字〔2018〕158号 关于做好2018-2019学年第2学期 排课工作的通知 各院系: 为做好2018-2019学年第2学期排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课时间安排 (一)2019年1月7日09:00-12:00,公共体育课排课; (二)2019年1月8日09:00-12:00,大学英语、思政类课程排课; (三)2019年1月9日09:00- 12:00,教育类课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军事理论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排课; (四)2019年1月10日09:00-2019年1月14日17:00,各院系专业课排课。 二、排课要求 (一)节次、时间要求与各院系排课特殊需求

1.周一下午及晚上不能排课。 2.所有课程,不允许空出早上第1节或者下午第5节的时间不排课,禁止排2-3节或6-7节。 3.公共体育课原则上不能排在早上1-2节,优先考虑3-4节。 4.公共选修课安排在周二到周四晚上,两校区公共选修课时间,不能排其他课程。 5.2016-2018级所有师范专业要在第17周前结课,非师范专业要在第16周前结课;2015级所有课程要在第8周前结课。 6.各院系排课特殊需求:

7.体育学院、美术学院、音乐系所有的小组课,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系、化学系所有的实验课必须都排进课表,以使课表能如实反映学生上课情况。 8.教学班和教师的课程安排应该均匀分布,同一教师在同一天对同一班级的同一门课程的授课学时数不得超过2学时,同一教师在同一天对同一课程不得超过6学时。同一教师同一天不得超过8学时。(不同班级不同课程) 9.每个行政班周一和周五必须排课。(毕业班不受此条限制) (二)教师、教学班、周次及地点要求 1.根据《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非教师系列岗位人员任课的规定》,非教师系列岗位人员不得申请在正常上班时间任课,在正常上班时间以外任课的课时数不得超过4节/周。 2.同一门课程在同一时间、地点,只允许安排一位主讲教师(实验课确需多位教师同时授课的除外);若该门课程需多位教师连续授课,请必须确定每位教师授课的周次,分段安排。 3.外聘教师有上课的,必须全部排进课表。

武汉理工大学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A————(A卷、闭卷) 一.是非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 1. ×;2.×;3.√;4.×;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①N ②N log2M 2.③帧同步信息④信令信息 3.⑤t=T ⑥ 2/E n 4. ⑦ 3 ⑧1 5.⑨插入导频法(外同步法)⑩直接法(自同步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噪声满足窄带的条件,即其频谱被限制在“载波”或某中心频率附近一个窄的频带上,而这个中心频率又离开零频率相当远。高斯:概率密度函数服从高斯分布。波形特点:包络缓慢变化,频率近f。包络服从瑞利分布,相位服从均匀分布。 似为 c 2.若采用双边带调制,则每路信号带宽为W=2×1=2MHz,6路信号复用,至少需要带宽12MHz。 若采用单边带调制,则每路信号带宽为W=1MHz,至少需要带宽6MHz。 3.均匀量化:在量化区内,大、小信号的量化间隔相同,因而小信号时量化信噪比太小; 非均匀量化:量化级大小随信号大小而变,信号幅度小时量化级小,量化误差也小,信号幅度大 时量化级大,量化误差也大,因此增大了小信号的量化信噪比。 4.在线性分组码中,两个码组对应位上的数字不同的位数称为码组的距离;编码中各个码组距离的最小值称为最小码距d0,在线性码中,最小码距即是码的最小重量(码组中“1” 的数目)(全0码除 外)。d0的大小直接关系着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 | 四.(共10分) 1. (3分) 2. (3分)

3. 0()(1c o s c o s 2)c o s AM s t K t K t t =+ Ω+Ωω 无包络失真,则1(c o s c o s 2)K t t +Ω+Ω≥ (2分) 令()c o s c o s 2f t t t =Ω+Ω ()c o s c o s 2f t t t =Ω+Ω22 cos cos sin t t t =Ω+Ω-Ω 22cos cos (1cos )t t t =Ω+Ω--Ω 2cos 2cos 1t t =Ω+Ω- 219 2(cos )48 t =Ω+- 所以,()f t 的极小值为9 8 - 则8 9 K ≤。 (2分) 五.(10分) 1. (2分) 或反相 2. (4分) 或反相 3. (4分) 或反相 六.(共10分) 1. 图1系统,奈氏带宽=66 210/2101Hz MHz ?ππ== 无码间串扰最高码元速率 max 212s f MHz MHz =?= (3分) 图2系统,奈氏带宽=6 6 310/2 1.510 1.5Hz MHz ?ππ=?= 无码间串扰最高码元速率 max 2 1.53s f MHz MHz =?= (3分) 2. 图1系统不能实现无码间串扰传输 (2分) 图2系统能实现无码间串扰传输 (2分) 七.(共10分)

南昌大学 通信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八 PSK,DPSK 调制、解调原理实训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实验八PSK/DPSK 调制、解调原理实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相BPSK(DPSK)调制解调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了解载频信号的产生方法; 3.掌握二相绝对码与相对码的码变换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绝对移相键控(PSK)调制实验 (1)实现 ①直接调相法:用输入的基带信号直接控制已输入载波相位的变化 来实现相移键控。 (2)PSK调制 ①调制信号:本实验中数字基带信号有32Kbit/s伪随机码、2KHz 方 波、CVSD 编码信号等。 ②载波信号:二相PSK载波为1.024MHz,模拟信号1.024MHz载波 输入到载波倒相器的反相输入端,在输出端即可得到一个反相的载波信 号,即π相载波信号。 (3)模拟开关电路 ①0 相载波与π相载波分别加到两个模拟开关的输入端; ②在数字基带信号的信码中,它的正极性加到模拟开关1的输入控 制端,反极性加到模拟开关2的输入控制端,用来控制两个同频反 相载波的通断; ③当信码为“1”码 模拟开关1的输入控制端为高电平,开关 1 导通,输出0 相载波;

当模拟开关 2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开关 2 截止; ④当信码为“0”码 模拟开关 1 的输入控制端为低电平,开关1截止; 模拟开关 2 的输入控制端却为高电平,开关 2 导通,输出π相载波。 模拟开关相乘器工作波形 (4)DPSK ①DPSK:利用前后相邻码元对应的载波相对相移来表示数字信息 的一种相移键控方式。 ②绝对码:以基带信号码元的电平直接表示数字信息的,如规定高 电平代表“1”,低电平代表“0”。 ③相对码:用基带信号码元的电平与前一码元的电平有无变化来表 示数字信息,如规定相对码中有跳变表示1,无跳变表示0。 图 1 绝对移相键控(PSK)调制电路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试讲教案(排球)

体育(公共课)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大学体育(排球) 教学内容:排球基本技术(发球) 教案类型:自主制作 姓名:赵宗俊 完成时间:2020年6月16 日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正面上手发球 (1)准备姿势:面对球网站立,两脚自然开立,左脚在前,左手持球于体前。 (2)抛球与引臂:左手将球平稳的垂直抛于右肩的前上方,距离身体前30厘米,高度约1米左右,上体稍向右侧转动,右臂抬起,屈肘后引与肩平,抬头、挺胸、展腹、手掌自然张开。 (3)挥臂击球:利用蹬地,使上体向左转,同时收腹,带动手臂向前上方快速挥动。 (4)击球点:在右肩上方伸直手臂的最高点,用全掌击球的后中下部。 (5)击球动作:手指和手掌要张开与球吻合,手腕要迅速做推压动作,使击出的球呈上旋。 (6)结束动作:随着重心前移,迅速进入场地。 (7) 技术要领:手托球向上抛高一米,同时抬臂右旋体;转体收腹带挥臂,弧形鞭打用加力;全掌击球中下部,手腕推压要积极。 2、侧面下手发球 左肩对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上体稍前倾,重心落在两脚之间,左手持球于腹前。(脚→膝→上体→手→肩)左手将球抛于胸前,距身体一臂远,一个半球高,同时右臂摆至右侧后下方,利用右臂蹬地向左转体,带动右臂向前上方摆动,在腹前用虎口、全掌或掌根击球后下方。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 大一学生是形成人生观,掌握专业理论、技术、技能,是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向成年期的转变,处于从个体走向成熟、走向独立的转变。开始掌握了辨证思维,情感也更加具有社会道德和责任感,但由于正处于青年期,半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了矛盾,主要表现在心理的闭锁性和渴望交往的矛盾、强烈的求知欲和鉴别能力不够的矛盾,他们在认知方面很容

山东大学二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

山东大学二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专项 一、专项题(50分) 1、列出你所学专项的4种基本技术,并简述之。 一、正手握拍技术 一切在身体右侧的正手正拍面击球及头顶后场击球都用正手握拍法 二、反手握拍技术 一切在身体左侧的反手反拍面击球都用反手握拍法。 发球技术 一、正手发球技术 (一)正手发后场高远球 正手发后场高远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将球击得又高又远,球飞行到对方的端线上空后突然改变其方向,呈垂直了落至端线(底线)附近的一种发球。 (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 正手发后场平高球是用正手握拍法,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发后场高远球低的一种发球。 (三)正手发后场平射球 正手发后场平射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出飞行弧度较正手发后场平高球还要低的一种发球。 (四)正手发网前小球 正手发网前小球是用正手握拍以正拍面击球,使球轻轻擦网而过,落在对方前发球线附近的一种发球。 二、反手发球技术 (一〕反手发后场平高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同正手发后场平高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高球。 (二)反手发后场平射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发出与正手发后场平射球同样飞行弧度的球,称为反手发后场平射球。 (三)反手发网前小球 用反手握拍,以反拍面击出与正手发网前小球飞行弧度一样的球,称为反手发网前小球。2、简述你所学专项活动的锻炼价值。

一、娱乐性 1、自娱性 羽毛球作为一种娱乐活动,参与者在球的对击过程中,通过不停的奔跑和身体的变化,努力地去把球击到对方的场地。每当击球者在击出一个好球或赢得一个球时都能使自己兴奋并达到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球的飞翔又有快慢、轻重、高低、远近、狠巧、飘转等变化,使这种运动本身充满了丰富的乐趣。看,她也能打好羽毛球(见图),还有谁不能来试试?2、观赏性 由于羽毛球技术的千变万化,使羽毛球运动有很高的可观赏性。如猛虎下山的上网技术,蛟龙出水一样的跳起击球,身如满弓的扣杀,犀牛望月似的抢扑救球,进攻时似高屋建瓴、势如破竹,防守时的绵绵细雨、固若金汤。一切都在展示着羽毛球运动的力与美,使观赏者像吟读一首动人诗,如浏览一幅悦目的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往返。 二、锻炼性 1、增强体质 羽毛球运动可以全面增强人的体质。前场、后场快速移动击球,中后场的大力扣杀球,被动时的扑救球,双打的换位击球等都需要练习者有较好的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扣杀需要力量;在双方对拉回合的过程中,为了取得主动需要有较快的速度、耐力和速度耐力;在扑救球时(多半是被动情况)又需要有很好的灵敏和柔韧;双打中又需要极快的反应与判断能力。因此,经常从事该项体育活动可以发展人体的灵活性,协调性,可以提高人们上下肢及躯干的活动能力,改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能力,调节神经系统并提高其抗乳酸的能力,而且能起到增进健康、抗病防衰、调节精神的作用。 2、培养意志 羽毛球运动因其竞争性、对抗性、大强度等诸多因素的要求,使意志品质在该项运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羽毛球比赛经常遇到这类情况,即运动员出现了“极点”∶喘不上来气、身体无力、眼前发黑、感觉自己再也坚持不下去了。这种现象不是一方出现,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往往是双方先后都会出现,甚至几乎是同时出现(如一个球打了很多回合),这时就看谁能再坚持一下,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之中。那么靠什么去坚持,就要靠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坚定的信念。即使不在比赛中,这项活动也需要较强的意志,否则你将不会很好地完成该项练习,使练习中应该产生的愉悦、趣味及锻炼价值荡然无存。 3、陶冶心理 羽毛球活动包括对对方战术意图的揣摩,对各种战机的把握,对自己运用什么战术的选择等智力因素,因此经常从事该项运动可以使人思维敏捷。同时,由于比赛的紧张、竞争的激烈,使练习者的心理素质得到很好的的锻炼,在竞争中,强化进取精神,使人的智、勇、技在竞争与对抗中得到升华。经此磨炼,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泰然处之,既增长了智慧又陶冶了心理,不仅能在羽毛球活动中应付自如,而且能以良好的形态,正确的人生观去面对事业、家庭、荣辱等。 3、列举出你所学专项运动中的六种以上裁判规则。 单打 发球员的分数为0或双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右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发球员的分数为单数时,双方运动员均应在各自的左发球区发球或接发球。 如“再赛”,发球员应以该局的总得分,按规则12.1和12.2的规定站位。 球发出后,由发球员和接发球员交替对击直至“违例”或“死球”。 接发球员违例或因球触及接发球员场区内的地面而成死球,发球员就得一分。随后,发球员再从另一发球区发球。

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通信原理期末考题A卷及答案

电子科技大学2013-2014学年第1学期期 末 考试 A 卷 求:(共10分) 1. 无失真恢复m (t )允许的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多少? (5分) 2 ?量化信噪比是多少? (5分) 解: 1. m (t )的带宽 B 2000Hz ,最小采样频率 f smin 2B 4000Hz 最大采样时间间隔是T smax 1/ f smin 0.00025s (5分) 4 16 2. m (t )的功率 P m 2 J 10 均匀量化信噪比 5kHz ,发送端发送功率为P t ,接收功率比发送功率低50dB 。信道中加性高斯白噪声的 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 0=1O -10 W/Hz ,如果要求系统输出信噪比不低于 30dB o 试求:(共10分) 课程名称: 通信原理 考试形式: 一页纸开卷 考试日期:20 14年1月11日 考试时长:120分钟 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 期中 10 %, 实验 10 %, 期末 70 % 本试卷试题由 .部分构成,共 、某信源的符号集由A 、B 、 C 和D 组成,这4个符号是相互独立的。 每秒钟内 A 、B 、C 、D 出现的次数分别为500、125、 125、250,求信源的符号速率和信息速率。 (共10分) 解:信源的符号速率为R s 500 125 125 250 1000symbol/ S (4分)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为 rP (2分) 信源熵H (X ) M Plog z P i 1 2 1^it/symbol (2分) 信源的信息速率为 R b R s H (X ) 1000 1750bit /s (2分) 、对模拟信号m (t ) 2cos (2000 t ) 4cos (4000 t )进行线性PCM 传输,量化器设计范围为[-10,10] ,PCM 码字字长为16位。 (2分) S 6.02n 4.77 10log D 2 N q 6.02 16 4.77 10(1 2) 6.02n 4.77 10log 马 102 91.09dB (3分) 已知某模拟基带信号m (t )的带宽为

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健体魄、丰富的体育素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意识的合格人才。 二、培养规格 1.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运动知识和运动技能,增强体质。 2.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使学生掌握1—2项运动方法,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4.充分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三、学制 二年,学年学分制。(每学期18周,每周2学时,每学年72学时,每学期1个学分) 四、课时分配(见表1) 表1 湖北大学公共体育课课时分配表 学年学期必修课 一Ⅰ36 Ⅱ36 二Ⅰ36 Ⅱ36 总学时144 五、考试评分标准(见表2) 表2 湖北大学体育课考试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所占总成绩比例% 满分 学习态度20 20 理论知识20 20 健康测试10 10 运动技术50 50 总分100 100

六、教学形式及参考资料 教学形式: 根据所制定的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边讲解边示范、讲授、考试等。 参考资料: 1.金钦昌主编·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第1版 2.吴明智,黄勇前主编·大学体育[M]·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4第1版 3.陈智勇,等编著·体育与健身—体育与健康[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4.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N]·2002第1版5.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第1版 6.谢亚龙·奥林匹克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第1版 7.国家体委体卫司·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第1版 8.体育竞赛规则汇编(上、下册)[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第1版 9.李晋裕,等编·学校体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第1版 10.蔡仲林主编·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1版 11.俞继英·奥林匹克体操[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第1版 12.文超,等·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第1版 13.应圣远,等编著·网球——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14.吴修文,等编著·乒乓球——跟专家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15.陈小珍著·排球——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16.张清澍,等编著·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 17.篮球教材编写组·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18.大众艺术体操教材编写组·大众艺术体操[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19.健美操教材编写组·健美操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第1版 20.足球教材编写组·足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第1版

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课教学浅谈

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课教学浅谈 学校体育学2012年(第2卷)第2期 高校公共体育课篮球课教学浅谈① 何润侨 (广东医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湛江524023) 摘要:随着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化改革及发展,课程建设还是以教育与教学改革为主要内容.体育谋的教学课程内容建设更 具有鲜明特色,那么,怎样恰当运用现代体育教学技术,方法及手段使学生能够对篮球运动技术学以致用.针对重球教学中 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相关见解. 关键词:篮球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O95—2813(2012)01(b)一0031一O2 篮球课是各高校主要开设的课程之一,主要因为篮球的普 及性和其竞技性,娱乐性等受高校学生的热爱和推崇,再者,因 为篮球场地还是各高校占地面积较大的场馆之一,这样,也有利 于日常教学和课后学生的再进行运动和锻炼.那么,怎样进行普 通高校的篮球教学,课堂中采取何种方式或者传授篮球运动的 哪些技能,授课的深度和广度应怎样,这都是高校教师都必须面 对的一个课题.本文就普通高校的篮球教学观点和不足谈一些 看法,以求和广大师生共同分享和改进. 1篮球课教学的基本特征 任何运动项目都有其本质特征,在任何环境我们都不能违 背其具有的本质特性,篮球运动当然也不可置否.那么我们首 先就要遵循其学习规律和原则. 1.1掌握专项知识和技能,进行能力培养 篮球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术和战术三种主要形 态,它们是相互作用和统一的整体.理论知识是掌握技术和战

术的依据,技术是战术的基础,使学生在掌握技术和战术的同 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篮球课程的重要任务. 能力培养包括身体素质,技能运用能力的培养.身体素质 是从事各项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篮球运动本身需要运动者具备跑,跳,投等多种运动技能,通过篮球运动的学习可以活 跃学生身心,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提高技能素质,增强体质. 技能运用能力的培养指学生在接受了篮球运动教育之后所能进行的技术,技能运用能力,这其中包括比赛,组织,分析, 介绍等相关的篮球知识的纵横延伸. 12篮球课的教学原则 把篮球技术列为重要内容是无庸质疑的.篮球基本技术是 基础的观点为大家所公认的,对技术的掌握决定了篮球技能发展的潜力,结合以后的终身锻炼,好的篮球技术大大提高了人 们对该项运动的信心和热心,很多跟踪调查显示:大学期间具 备有较强篮球技术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有90%多一直热衷于篮球运动,可见,技术的培养是主要的,是第一位的, 我们追求的是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那么,我们全身心投 入到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的教学中去应该是教学的首要任务. 篮球运动的普及程度有目共睹,一个工厂,一个社区,直 至贫穷的山区,都或多或少的有篮球场地,都可以进行着篮球 运动,可见,掌握基本的篮球运动理论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样,在走出校门走向任何一个工作岗位时,他们都可以组 织,裁判一次篮球赛事.那么,我们在进行篮球教学时,组 织裁判教学也是必学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 育才和育德是同步进行的,我们不能舍德求才,一个有 能力而没有思想道德的才子是社会不容纳的,是被人们所否认的,甚至是唾弃的,所以,课堂教学一定要坚持体育道德的教 育,这样,他们在走向社会后才是真正的德才兼备的建设者. 2篮球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体育课(篮球)公共课考题答案

山东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公共体育课理论作业答案------篮球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专项 一、专项题(50分) 1.列出你所学专项的5种基本技术,并简述之。 一、攻守技术:学习打篮球,首先要学会篮球场上专门的脚步移动。包括基本站立姿势、跨步急停、转身、摆脱、切入、抢位、滑步、后撤步、交叉步等。 二、传、接球: 1.传球—传球由持球和传球两个动作组成,双手持球时最基本的持球方法。 2.接球—接好球使传球的保证。接球时眼睛腰注视来球,手臂迎球伸出,手指自然分开,当手指触球后,手臂屈肘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两手握球,保持身体平衡。常用的接球方法有双手接胸部高度的球,双手接头部高度的球,双手接反弹球,单手接球等。 三、投篮:要想练好投篮必须有正确的投篮方法、恰当的瞄准点、合适的飞行路线和球的旋转,并且全身要协调用力。

四、运球和突破: 1.运球—运球是控制球,支配球,组织战术配合和突破对手的重要手段,也是大家喜爱练习的技术之一。 2.突破—突破是一种攻击性很强的技术,是完成个人进攻的主要手段。他是以运球和脚步动作为基础,由蹬、跨、侧身、探肩、推放球和加速等动作组成。运用时应结合投篮、传球、跨步等假动作,使之更具备攻击性和灵活性。 五、对有球人的防守:对有球人的防守是指对有球的进攻队员传球、运球、突破和投篮动作进行积极干扰和破坏的防守行为。防守有球人时要注意观察和判断,做到球到人到,既要再对手接球的一杀那强占合理防守位置,又要识破对手意图有针对性地选择防守位置和采取防守策略。 2.简述你所学专项活动的锻炼价值。 篮球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术和战术三种主要形态,它们是相互作用和统一的整体。理论知识是掌握技术和战术的依据,技术是战术的基础,使学生在掌握技术和战术的同时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是篮球课程的重要任务。能力培养包括身体素质、专项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身体素质是从事各项体育运动的物质基础。篮球运动本身需要运动者具备跑、跳投等多种运动技能,通过篮球运动的学习可以活跃学生身心,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提高机能素质,增强体质。篮球运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通信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总分24,共12小题,每空1分) 1、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用传输频带利用率衡量,可靠性用差错率衡量。 2、模拟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连续取值的信号,数字信号是指信号的参量可离散取值 的信号。 3、广义平均随机过程的数学期望、方差与时间无关,自相关函数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4、一个均值为零方差为二2的窄带平稳高斯过程,其包络的一维分布服从瑞利分布,相位的一维分布服从均匀分布。 5、当无信号时,加性噪声是否存在?是乘性噪声是否存在?否。 6、信道容量是指:信道传输信息的速率的最大值,香农公式可表示为: S C = B log 2(1 )。 N 7、设调制信号为 f (t )载波为COS c t,则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1 f(t)cos c t,频域表达式为一[F(;i::■■'.■ c) - F(;r ?;.%)]。 2 8、对最高频率为 J的调制信号m(t )分别进行AM DSB SSB调制,相应已调信号的带宽 分别为2f H 、2f H 、 f H 。 9、设系统带宽为W则该系统无码间干扰时最高传码率为2W波特。 10、PSK是用码元载波的相位来传输信息,DSP是用前后码元载波的相位差来传输信息, 它可克服PSK的相位模糊缺点。 11、在数字通信中,产生误码的因素有两个:是由传输特性不良引起的码间串扰,二是传输中叠加的加性噪声。 12、非均匀量化的对数压缩特性采用折线近似时,A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3折线近似,J 律对数压缩特性采用15折线近似。 二、填空题 1、模拟通信系统中,可靠性最好的是(FM,有效性最好的是(SSE)。

南昌大学 通信原理 实验报告实验七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 专业班级: xx 实验类型:□验证 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实验七FSK调制、解调原理实训 一、实验项目名称 FSK调制、解调原理实训 二、实验目的 1、掌握FSK(ASK)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掌握利用锁相环解调FSK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三、实验基本原理 数字数字调频又称移频键控FSK,是利用载频频率变化来传递数字信息。FSK调制解调电路中,输入的基带信号分成两路,一路控制f1=64KHz的载频,另一路经倒相去控制f2=128KHz的载频。当基带信号为“1”时,模拟开关1打开,模拟开关2关闭,此时输出f1=64KHz,当基带信号为“0”时,模拟开关1关闭,模拟开关2开通。此时输出f2=128KHz,于是可在输出端得到已调的FSK信号。两路载频(f1、f2)由内时钟信号发生器产生,两路载频分别经射随、选频滤波、射随、再送至模拟开关。FSK解调电路中主要由锁相环解调器组成。它锁定在FSK的一个载频如f1上,对应输出高电平,而对另一载频f2失锁,对应输出低电平,那末在锁相环路滤波器输出端就可以得到解调的基带信号序列。

学生姓名: xx 学号: xx 专业班级: xx 实验类型:□验证 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四、实验步骤 测试FSK调制电路TP601—TP609各测量点以及解调电路TP701—TP704各测量点的波形,并作详细分析。 1、按下实验箱右测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2、连接SP114与SP603:码元速率为2KB/s的111100010011010伪随机码信号J602接好;SP601和SP602分别接入128KHz和64KHz 的时钟信号;连接SP605和SP701,将调制好的信号输入到解调电路中; 3、电位器调节: VR601:调节128KHz正弦波幅度大小; VR602:调节64KHz正弦波幅度大小; VR603:调节FSK已调信号幅度大小; VR701:调节解调电路压控振荡器时钟的中心频率; 4、调节VR701电位器使压控振荡器工作在128KHz(64KHz行不行?); 5、注意:当基带信号的码元速率与载频信号的频率相差太近时,FSK 解调端输出测量点TP704输出应为不稳定的输出波形; 6、观察FSK解调输出TP701~TP704波形,并作记录,并同时观察FSK调制端的基带信号,比较两者波形,观察是否有失真。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

浅论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俱乐部制教 学模式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关键词:俱乐部制;教学目标;终身体育 论文摘要:对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关系进行分析,从而验证俱乐部制教学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较为适用的模式。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纲要”对体育课程的性质、目标、结构、内容与方法、评价及课程的建设与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均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如何实现“纲要”提出的目标,构建何等教学模式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与实践研究认为: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实现纲要总体要求,完成现代体育教学功能较为适宜的形式。 1 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制教学模式的构成

“俱乐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进行社会、政治、文艺及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团体和场所。”本文所讲的俱乐部制教学模式,是指体育课以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进行体育教学。体育课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旨在教学的指导思想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发挥教师的专长;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己选择学习项目,选择老师,自己确立目标,自己评价,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与;在课程设置上,学校面向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采取新生一入学即按个人兴趣、志向选择专项,打破原有系别、班级建制,甚至年级界限,重新组合上技能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达到学体育知识、技能,增进健康,享受娱乐,参与竞技并进的目的,而将1、2年级课程列为必修课,3,4年级、研究生课程列为选修课;把校代表队及确有专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列为专项的高层次体育课程教学,兼顾特殊学生群体,开设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一体化的全新体育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由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考试方法等构成。我们考察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可否适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其核心就是考核其能否实现现代体育的功能,即学生全面身心素质的提高,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符合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规律。 2 俱乐部制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学目标的衔接 2.1 俱乐部制学习的递进性,适应体育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