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2-12咏史诗三首
- 格式:ppt
- 大小:814.50 KB
- 文档页数:49
•••••••••••••••••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粤教版选修一《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二单元唐诗之旅(下)李商隐诗三首教案(:《无题二首》(其一)《贾生》《柳》(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掌握李商隐的生平,诗歌感叹身世忧时悯乱,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
2、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3、感悟作品意境、了解有关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名句,情境导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二首》其一)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二首》其一)3、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4、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图》)二、李商隐简介: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
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潦倒终身。
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
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
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
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
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
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
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
也工四六文。
有《李义山诗集》,文集已散轶,后人辑有《樊南文集》、《樊南文集补编》。
三、学习课文:(一)、学习《无题二首》(其一)1、齐读,整体感知--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2、简介写作背景:诗当作于唐文宗开成四年(839),诗人时在京城任秘书省校书郎。
这是一个“方阶九品,微俸五斗”的小官,诗人在政治上仍然是沉沦下僚。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第1 课王维诗四首一、作者介绍王维(701 —761) ,字摩诘,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 人,后迁居蒲州( 今山西永济)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四诗简介(一)积雨辋川庄作1 .写作背景简介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欹湖等,今已湮没。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
2 .基本解读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
积雨,久雨不停。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炼字)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
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曰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李商隐诗三首【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在理解基础上背诵这三首诗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掌握李商隐的生平,诗歌感叹身世忧时悯乱,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
【教学重点】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体味李商隐无题诗、政治诗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李商隐简介李商隐,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子,一生政治上很不得意。
是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
其骈文属对工整,用事精切,疏密相间,气韵自然。
他的无题诗很有名,都有很美的意境。
二.《无题》赏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内容阐述:昨夜,天上闪烁着星辰,地上阵阵微风,在画楼之西,桂堂之东,咱们二人会面。
我恨身上没有彩凤一样的双翼,能随时飞到你身边,幸好,你我的心(象神异的犀牛的两只角一样,中间有一条线连着)每时每刻都是相通的。
还记得最初相识,是喝着温热了的美酒,做藏钩游戏,我隔座把玉钩传递给你来藏。
后来,还几人分成组,在红色的灯影里猜迷。
可叹的是,这时早晨的更鼓响了,我不得不进宫去应付差事,唉,已经晚了,只好快马加鞭地往秘书部跑,就像风吹着断了根的飞蓬一样。
2、昨夜——现在——最初相识——这时情景叙写上常打破时空次序,虚实结合。
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问题探究对于此诗主题理解各有不同,有说是政治失意,有说是写爱情,有说是偷情,但一般俱将此诗作为言情诗阅读。
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歌集解》云:“此二首显为赋体,而非比兴寓言之作……所述殆为作者亲身经历之事情。
而非托事寓怀,借美人以喻君子之寓言……”4、主旨:这首诗写对昨夜相知相会而今日很快分离的情人的思念之情。
三.拓展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1咏物诗四首快乐的密码我住在姐家的时候,常常要去买菜。
一次,我去买菜,菜市场中有个中年男子,笑得让人觉得不买他的菜就欠了他的情似的。
他给我选了几个茄子,“四块。
”他说。
我非常舒坦地交给他一张百元大钞。
“找不开啦!姑娘。
”可是我当时没有零钱。
“这样吧,你先拿去,我明天早上要回乡下,两三天回不来,等我回来再还给我吧!”“怕不方便吧?”他豁达一笑:“没事没事,只要你记得,一星期也可以。
”于是我坦然地把那几个茄子拎回了家。
三天后,我在众多的摊贩中找到了他。
他一见我就笑了:“买点什么吗?”并不提钱的事。
我选了几条黄瓜,连那天的4元算在一起,给了他7元。
他照样笑了:“小姐好讲信用啊!”我说:“是你先信任我的。
”彼此道了声再见,转身走在脏乱不堪的菜市场中,忽然发现自己心情很好。
信任别人,也值得别人信任,这就是快乐的密码。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诚者,天之道;敬者,人事之本。
敬则诚。
——《明道语录》赏读:诚(这个道德概念)是符合天道(自然规律)的;敬(这个道德概念)是人际之间的根本。
能够做到敬,便能做到诚。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 《朱子大全》赏读:处理事情的要点是:端正正确的主张,不谋私利;阐明其中的道理,而不要多想什么功勋。
做一个廉洁、公正、明理的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集》赏读:倘若有利于国家民族,应该不顾什么生和死,哪能因为有福就前往,有祸却去躲避呢?这是林则徐被流放新疆伊犁时告别家中人时口头吟诵的,显示出他的铮铮爱国情怀。
一、作者视窗《子规》顾况(725-814),字逋翁,苏州人,号华阳真人(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
◆8杜牧诗三首花贩告诉我有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颜色艳丽的花愈是缺乏芬芳。
”他的结论是:人也是一样,愈朴素单纯的人,愈有内在的芳香。
有位花贩告诉我:“夜来香其实白天也很香,但是很少有人闻得到。
”他的结论是:因为白天的心太浮了,闻不到夜来香的香气。
如果一个人白天的心也很沉静,就会发现夜来香、桂花、七里香,连酷热的中午也是香的。
有位花贩告诉我:“清晨买莲花一定要挑那些盛开的。
”他的结论是:早上是莲花开放最好的时间,如果一朵莲花早上不开,可能中午和晚上都开不了。
我们看人也一样,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志气,中年或晚年就更难有志气了。
有位花贩告诉我:“愈是昂贵的花愈容易凋谢。
”他是为了要向买花的人说明:要珍惜青春呀,因为青春是最名贵的花,最容易凋谢。
有位花贩告诉我:“每一株玫瑰都有剌。
”他的结论是:正如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
爱护一朵玫瑰,并不要非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学习如何不被它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心爱的人。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烈士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死谊。
——《刘梦得文集》赏读:(做出显要事功的)英烈之士和平常人不一样的原因,在于他们坚持自己的节操,为正义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2.圣人因时制宜。
——《李觏集》赏读:一个圣明的人依据现实情况再制定合适的政策。
例如,周文王时与周公时不一样,所以文王因当时的形势制定政策和策略,而到了周公时,形势有了发展,做法便会跟着变化。
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昌黎先生集》赏读:事业、业务精良的原因是勤学,事业、业务荒废的原因是只知游玩嬉戏。
行为是通过认真思考后形成的,毁坏于随心所欲、不认真对待。
4.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
——《颜氏家训》赏读:与好人在一起,好像进入摆满芝兰的屋子,日久天长,自己也变香了。
◆9李商隐诗三首都是聪明人严冬的清晨下着小雨。
马路上一个仅穿着背心、短裤的长跑者正艰难地冒雨前行。
路旁车牌下,三个穿着厚重的上班族男女在寒风细雨中缩颈跺脚,小声地议论:“瞧这长跑的,这样的早晨不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享福,情愿吃这份苦,真傻!”长跑者与另一位长跑者相遇。
前者说:“你刚才看到那三个等车的吗?我几乎天天看到他们在那里乘车上班,其实才三站地的路程,他们情愿忍着寒冷等车,而不想走着或者跑着去,顺便出点汗、锻炼一下身体,真傻!”后者颔首称是。
长跑者、不长跑者都从与对方比较中享受到做聪明人的乐趣。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汉·无名氏《古诗·甘瓜抱苦蒂》赏读:瓜是甜的,却有个苦的瓜蒂;枣是漂亮的,却长在荆棘上。
比喻世上万物难以样样都好。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赏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赏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
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
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赏读: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
后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
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
一、作者视窗李商隐(约812-858),晚唐著名诗人。
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诗歌鉴赏方略(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对应学生用书P44]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跳跃性。
鉴赏诗歌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所描绘的形象、表达的情感、创造的意境。
高考对语言鉴赏的要求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体会其语言艺术的美,且能作一定程度的评述。
角度一:分析炼字型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叠词、副词和拟声词等。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蕴含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角度二:分析诗眼型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进行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角度三:分析语言风格型鉴赏语言风格,也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要记忆一些常用术语,如沉郁顿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悲慨沉郁等。
一、(湖北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发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炼字的能力。
首先,应该明确“背”的意思。
其次,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画面内容,一个“背”字写出了诗人与大雁相背而行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