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经营质量管理GSP实务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47
第一章 GSP概论第一节 GSP及其实施概述我国现行GSP是2000年4月30日由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自2000年7月1日起实施的,是一部推行上具有强制性意义的行政规章,也是我国第一部纳入法规范畴的GSP。
同年11月16日,为了贯彻GSP,对GSP中没有明确规定的部分条款进行具体说明,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又颁布了《GSP实施细则》。
GSP是英文Good Supply Practice的缩写,意为良好的供应规范,在我国也称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是控制药品流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从而防止质量事故发生的一整套管理程序。
一、实施GSP的意义1.实施GSP对企业的意义我国长期以来药品经营企业存在着数量多、经营规模小、竞争能力弱、经济效益差、市场秩序乱、管理粗放等许多问题,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GSP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不实施GSP,企业就会停滞不前,满足现状,老是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和层次上,不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和改革的局面。
实施GSP,是企业重塑品牌和形象,提高知名度,增强信誉感的必需。
它有利于促进企业质量管理全面上等级,并将质量优势转化为销售优势,增强决战市场的实力;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利于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形成稳固的质量保证体系;有利于增强全体员工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意识,促进企业管理上的水平;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质量和效益,增加企业综合实力,形成独自的经营特色和规模,增强抗风险能力。
药品经营企业必须通过GSP认证,这是药品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要求,是国家加大药品经营结构调整的要求,是我国药品经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与国际接轨、参加市场竞争的先决条件。
GSP是企业进入药品市场的“准入证”。
2.实施GSP对社会的意义实施GSP是为了适应当前药品监督管理工作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药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而采取的应急措施。
通过对药品经营企业GSP的实施和认证,强化药品经营领域的结构调整和市场行为规范,取消一批逾期不符合GSP要求的药品经营企业的经营资格,以达到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根本目的。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全面解读与实施指南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是指药品经营企业为保证药品质量和合理使用、确保药品供应保障,提高药品配送和流通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制度。
本文将全面解读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并提供实施指南,以帮助药品经营企业合规运营。
1.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概述1.1 什么是GSPGSP是指药品经营企业为保证药品质量和合理使用、确保药品供应保障,提高药品配送和流通服务水平的标准化管理系统。
1.2 GSP的重要性GSP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药品供应链服务水平,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药品市场秩序。
GSP不仅是药品经营企业应遵守的行业规范,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保证。
2. GSP的主要内容2.1组织管理要求•设立药品质量管理部门•确保药品质量相关知识的培训•设立质量管理文件和记录2.2 药品储存要求•药品存储环境要求•药品储存设备保养要求•药品灭菌、杀虫要求2.3 药品采购与供应要求•供应商选择与评价要求•药品采购与验收要求•药品供应服务要求2.4 药品销售与配送要求•药品销售管理要求•药品配送要求•质量投诉处理要求3. GSP的实施指南3.1 制定GSP实施计划药品经营企业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GSP实施计划,明确责任部门、实施步骤和时间节点,确保计划顺利实施。
3.2 药品质量管理部门建设建立药品质量管理部门,明确部门职责,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GSP相关工作。
3.3 药品储存管理严格按照GSP规范要求,建立药品储存管理制度,确保药品储存环境符合标准,提高储存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保证药品质量。
3.4 采购与供应管理制定明确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标准,严格控制药品采购环节,确保从合格供应商采购药品,并做好药品的验收工作,确保药品质量。
3.5 销售与配送管理建立药品销售管理制度,规范销售过程,加强药品配送环节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保证药品的安全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