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第四章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33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说教材1、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开篇,是本章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要用2课时。
基因是如何表达为性状的?这是本章学习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也可以说是执行者,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包括结构蛋白和功能蛋白)的合成来实现的。
本节集中讲述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内容,可以说是本章的重点。
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
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要达到理解层次的目标,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观点思考和讨论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RNA适于作DNA的信使呢?”需要运用有关DNA和RNA结构的知识,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进行分析;“为什么是三个碱基编码一个氨基酸呢?”需要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分析。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插图多而且复杂。
插图包括结构示意图、化学组成区别图、转录过程流程图、翻译过程流程图和一个mRNA分子上的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示意图等。
能否处理好教材中的插图,是本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2、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与难点的确定:课程标准中与本节教学相对应的要求是: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概述”是理解水平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能够把握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能够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和扩展等。
因此,本节教学不应局限于对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单纯描述,而应当让学生理解转录和翻译的物质结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能掌握基本的概念和过程,能应用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因此,确定以下重点与难点:(2)重点:①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中间物质──RNA的基本单位、化学组成和种类,以及它与DNA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分布等方面的异同;②理解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的概念及过程;③比较转录和翻译的异同;④认知和区分相关概念:遗传信息、遗传密码、密码子与反密码子;⑤计算问题:基因(DNA)碱基、RNA碱基和氨基酸的对应关系。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考点总结单选题1、如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②过程都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B.多条RNA同时在合成,其碱基序列相同C.真核细胞中,核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跟上图一致D.①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形成,②处有三种RNA参与答案: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原核细胞没有核膜,转录和翻译可同时进行,所以①处正在进行转录,故DNA主干上的分支应是RNA单链,②处正在进行翻译,故侧枝上的分支应是多肽链。
A、①过程为转录,DNA解旋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DNA双螺旋重新形成又有氢键的形成,②过程为翻译,tRNA和mRNA之间反密码子和密码子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tRNA从mRNA离开又有氢键的断裂,A正确;B、转录形成的多条RNA都以该基因的一条链为模板,故RNA的碱基序列相同,B正确;C、图示中该基因边转录边翻译,而真核细胞中核基因是先转录后翻译,故两者不一样,C错误;D、转录过程中,以DNA为模板合成RNA,会形成DNA-RNA杂交区域,翻译过程中有tRNA、mRNA和rRNA参与,D正确。
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内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2、信鸽有着惊人的远距离辨别方向的能力,科学家发现磁受体基因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该基因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并顺应磁场方向排列,有助于动物辨别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磁受体基因含有的化学元素是C、H、O、N、PB.磁受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C.磁受体基因是一种只存在于信鸽细胞内的核基因D.磁受体基因能直接控制信鸽辨别方向这一性状答案:C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是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其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在细胞核内,RNA聚合酶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单选题1、下面是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①〜③组成D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其中②表示()A.氢键B.脱氧核糖C.碱基D.核苷酸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DNA,考查对DNA化学组成和理解和识记。
明确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图示为DNA分子片段的平面结构模式图,其中1为碱基,2为脱氧核糖,3为磷酸,B正确。
故选B。
2、细胞内有些反密码子含碱基次黄嘌呤(I)。
含I的反密码子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1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例子反映了密码子的简并性B.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C.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空间结构的不同造成其功能不同答案:D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tRNA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1) ,其含有的反密码子为CCI,转运的氨基酸是甘氨酸,该反密码子CCI能与mRNA上的三种密码子(GGU. GGC、 GGA) 互补配对,即I与U、C、A均能配对。
A、密码子有简并性,一个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A正确;B、由图示分析可知,I与U、C、A均能配对,因此含I的反密码子可以识别多种不同的密码子,B正确;C、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互补配对,然后通过氢键链接结合,C正确;D、密码子决定氨基酸序列,反密码子决定哪一种氨基酸在哪一个位置,因此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空间结构的是相同的,其功能不相同,D错误。
故选D。
3、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答案:D分析:1 .“牝鸡司晨”是指原来下过蛋的母鸡,以后却变成公鸡,长出公鸡的羽毛,发出公鸡样的啼声,这种现象称为性反转。
高中生物必修(bìxiū)2第4章第五章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bìxiū)2第4章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生物(shēngwù)必修二第四章、第五章知识点总结第4章基因(jīyīn)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zhǐdǎo)蛋白质的合成1、基因是有___________的________片段,DNA主要存在于_________中,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____________中进行的。
2、RNA是____________的简称,其根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局部组成。
与DNA不同的是,组成RNA的五碳糖是__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___,RNA的碱基组成中没有______而有______。
RNA一般是_________,而且比DNA短,容易通过_________从_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_中。
RNA有三种,分别是:传递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转运氨基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构成核糖体的____________。
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阶段。
4、转录是在_________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模板,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原料,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那么合成_______的过程。
用到的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5、转录的过程:①解旋:在DNA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双链解开,DNA双链的____________得以暴露;②配对:游离的_____________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A-____〕,碱基对之间以________结合;③连接:新结合的____________连接到正在合成的_________分子上;④脱离:合成的_______从DNA链上释放。
(名师选题)部编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才能发育成蜂王,大多数幼虫以一般的蜂蜜为食而发育成工蜂。
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1所示,图2是被甲基化的DNA片段。
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不取食蜂王浆也可直接发育成蜂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蜂王浆的作用可能是抑制DNMT3基因的表达B.胞嘧啶甲基化可能会干扰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从而影响DNA复制C.DNA甲基化后不会改变遗传信息,但可能会改变生物性状D.敲除DNMT3基因与取食蜂王浆对幼虫发育有相同的作用2、蓝细菌(又称蓝藻)和叶肉细胞均能进行光合作用,两者具有统一性,但同时在某些方面又具有差异性,以下对两者的描述错误的是()A.蓝细菌较叶肉细胞体积小,物质运输效率较低B.蓝细菌拟核内的DNA也能形成DNA-蛋白质复合物C.叶肉细胞具复杂的生物膜系统,代谢活动高效、有序D.蓝细菌和叶肉细胞在翻译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3、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牝鸡司晨”现象表明性别受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B.患红绿色盲夫妇生的孩子均为色盲,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C.长翅果蝇的幼虫在35℃下培养都是残翅,可能与温度影响酶活性有关D.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都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不同4、细胞内有些tRNA分子的反密码子中含有稀有碱基次黄嘌呤(I),含有I的反密码子在与mRNA中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时,存在如图所示的配对方式(Gly表示甘氨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反密码子可以识别不同的密码子B.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结合C.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mRNA分子由单链组成D.mRNA中的碱基改变不一定造成所编码氨基酸的改变5、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细胞内()A.tRNA不同B.rRNA不同C.mRNA不同D.DNA上的遗传信息不同6、下列关于密码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与之相对应的密码子B.起始密码子是核糖体进行翻译的起点C.每种密码子都有与之对应的氨基酸D.信使RNA上的GCA在人细胞中和猪细胞中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7、真核细胞的基因转录后产生的RNA前体会被剪接体(由一些蛋白质和小型RNA构成)切除内含子片段并使之快速水解,外显子则相互连接形成成熟mRNA,如图所示。
必修二知识点归纳班级:姓名: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C、H、O、N、P 结构:一般为单链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1分子核糖核苷酸=1分子磷酸+1分子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A、U、G、C)3、分类:(1)信使RNA(mRNA):将DNA的遗传信息传递给蛋白质。
(线型)(2)转运RNA(tRNA):转运氨基酸至核糖体。
(三叶草形状)(3)核糖体RNA(rRNA):组成核糖体的RNA。
二、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1、转录(DNA→mRNA )(1)定义: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场所:主要是细胞核(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3)过程:①解旋;②互补配对;③RNA链合成;④释放(具体看课本63页)(4)条件:①模板:DNA的一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A、U、G、C)③能量:ATP ④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5DNA与mRNA(A—U,T—A,G—C,C—G)】(6)信息的传递方向:DNA→mRNA (注:mRNA合成后,会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2、翻译(mRNA→蛋白质)(1)定义:在细胞质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2)场所:细胞质(核糖体)(3)过程:(具体看课本66页)(4)条件:①模板:mRNA②原料:20种游离的氨基酸③能量:ATP ④酶(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配对双方是mRNA上的密码子和tRNA上的反密码子(A—U,U—A,G—C,C—G)】(6)搬运工具:tRNA(一端携带氨基酸,另一端有3个碱基)(7)信息的传递方向:mRNA→蛋白质注:在翻译时,一个mRNA分子上可同时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因此,少量的mRNA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3、遗传信息、密码子和反密码子(1)遗传信息:DNA分子中基因上的脱氧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理解密码子、反密码子、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遵循的是中心法则。
3.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基因决定性状的方式。
三、考点分析:内容要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Ⅱ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Ⅱ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Ⅱ考查的内容集中在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的区别、联系和应用;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数目的计算等方面。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区别,尤其是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的特点: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通常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即在转录未完成之前翻译便开始进行。
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能量:ATP 酶:RNA聚合酶等碱基配对:A—U、C—G、G—C、T—A。
项目DNA 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组成成分碱基A、T、G、C A、U、G、C 磷酸磷酸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通常是单链结构分布主要在细胞核中主要在细胞质中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①生物体内无DNA时,RNA是遗传物质;②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即翻译工作;③少数RNA有催化作用联系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即RNA的遗传信息来自DNA。
2.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运载工具:tRNA碱基配对原则:A—U、U—A、C—G、G—C。
密码子: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一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C、H、O、N、P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3、结构:一般为单链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主要在染色体上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图4-4)(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2、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2)过程:(图4-6)(3)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20种)能量:ATP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含有反密码子)装配机器:核糖体(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产物:多肽链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6:3:1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③密码子起始密码:AUG、GUG(64个)终止密码:UAA、UAG、UGA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提出者:克里克2、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高一生物必修二中主要讲的是一些遗传和基因的问题,这些问题也相对比较复杂,所以梳理好一些生物知识点会对高一生物必修二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的资料,供您阅读。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一、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中心法则三、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DNA、RNA、氨基酸的计算高一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二1、转录产生的mRNA分子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一半,且基因模板链中A+T(或C+G)与mRNA分子中U+A(或C+G)相等。
2、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3,是双链DNA碱基数目的1/6。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①生物的遗传物质: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有DNA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想: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2)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①DNA分子的结构a.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组成).b.脱氧核苷酸长链:由脱氧核苷酸按一定的顺序聚合而成c.平面结构:d.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e.结构特点:多样性、特异性和稳定性.②DNA的复制a.时间: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b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c.条件:模板(DNA分子的两条链)、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酶(解旋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能量(ATP)d.结果:通过复制产生了与模板DNA一样的DNA分子.e.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3)基因的结构及表达①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②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信使RNA的过程.翻译:在核糖体中以信使RNA为模板,以转运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蛋白质分子记忆点:1.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而噬菌体的各种性状也是通过DNA传递给后代的,这两个实验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2.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细胞内既含DNA又含RNA和只含DNA的生物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由于绝大多数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平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4.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来完成的.基因的表达是通过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5.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在两条互补链中的比例互为倒数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嘌呤碱基之和=嘧啶碱基之和.整个DNA分子中, 与分子内每一条链上的该比例相同.6.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7.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8.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9.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时:基因的碱基数:mRNA上的碱基数:氨基酸数=6:3:1.氨基酸的密码子是信使RN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不是转运RNA上的碱基.转录和翻译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注意:配对时,在RNA上A对应的是U.。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高一生物必修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基因的表达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C、H、O、N、P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3、结构:一般为单链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3)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2、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2)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20种)能量:ATP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装配机器:核糖体(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产物:多肽链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 6:3:14、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③起始密码:AUG、GUG(64个)终止密码:UAA、UAG、UGA【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一、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提出者:克里克2、内容: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第4章生物的进化1.化石: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深层、古老的地层中出现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简单、低等;浅层、新近的地层中出现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则较为复杂、高等。
2.差异:地壳运动导致化石分布有所差异3.化石证据证实的问题大量化石证据证实了生物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揭示出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1.胚胎学证据:比较胚胎发育过程,找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生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重演了其祖先的进化特征,并由此推测陆生脊椎动物是由原始的水生动物进化而来。
2.比较解剖学证据比较人的上肢与龟、马、蝙蝠、海豹的前肢以及鸟翼,发现尽管它们在外形和功能上差异很大,但骨骼的排列方式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同源器官:科学家将这种在发生上有共同来源,而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完全相同的器官称为同源器官。
举例:①人类指间的蹼退化消失,而在龟、蝙蝠和海豹中得以保留;②人的五指保留,而马的合并为单趾。
③葡萄的卷须、洋葱的鳞茎、皂角树枝上的刺等都是茎的变态,花瓣、子房等则是叶的变态等。
痕迹器官:指生物体内存在但其功能已基本丧失的器官。
举例:①阑尾、盲肠、蛇和四肢骨等;②蟒蛇的外形上没有四肢,但是它的体内保留了后肢骨的残余。
(如果不是同源器官也不是痕迹器官,就不是比较解剖学证据)(1)细胞结构研究:尽管各种生物的形态差异很大,但组成这些生物的细胞却具有相似的特征,且分类学地位越近的生物,其细胞的特征越接近。
①不同的真核生物细胞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表明这些生物可能具有相同的祖先。
②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之间的差异较大,而不同植物的细胞之间则差异较小,表明植物和动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分支时间较早(2)分子生物学研究:从分子层面为生物进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①不同的真核生物细胞都具有细胞核,细胞质膜和细胞器,表明这些生物可能具有相同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