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格式:pptx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35
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第3课法国共和制和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考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考点说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3.重点掌握: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资产阶级代议制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理解民主政治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各国民主政治都与当时的国情相一致。
4.阅读内容“震荡中的法国"一目5。
浙江省已考考点(省抽测与高考卷,数字表示年份)10年抽测(法国,选择);12年高考(非选择,法国5分);13年抽测(法国,选择)★基础过关一、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一票共和”1.背景:(1)自年法国大革命以来,政局长期动荡,社会矛盾尖锐(2)工业革命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实行共和制,以发展资本主义。
2.颁布:1875年,议会以一票优势确立____ _制度。
3.内容(1)行政权:归于 ,任期年,是和军队最高统帅;经同意任命内阁;经同意,可以解散议会。
(2)立法权:实行两院制,由和组成,,由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对负责.(3)其他:规定以《》为国歌、国庆节以及“政府的形式"永远不得动摇。
4.特点—-总统和参议院权力很大5.评价:(1)在法律上确立了法国的政体,从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2)共和政体的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后进入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3)总统和权力很大,是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相互妥协的产物。
(4)法国共和政体很不稳固。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脆弱的德国民主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1)在宰相领导下的三次王朝战争,为统一奠定了基础.(2)工业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民主意识增长2.颁布时间:__ _年春。
3.内容(1)确定帝国为___ __制国家:掌握了军事、外交、海关和法律等权限,各邦保持了一些权。
r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魏三欧美代iom与®1第3讲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考点全解一、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 法兰西共和历程:⑴过程:①1789年7月140,法国爆发大革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先后经历了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和执政府统治四个时期。
(1)1804年拿破仑•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实行资产阶级军事专政,但法兰西不再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国家。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
@1830年,七月王朝建立,恢复了君主立宪制。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1852年,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年巴黎爆发革命,第二帝国被推翻,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宣布成立。
(2) 实质:复辟与反复辟、民主与专制、共和制与君主制、议会民主制与军事独裁之间的斗争。
(3) 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①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法国是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小农经济发达。
③周围君主制国家的阻挠、干涉。
2.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1) 背景: @1870年,普法战争中法军惨败。
②法兰西第二帝国覆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
③保皇派势力和资产阶级共和派的政治斗争日益尖锐。
(2) 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3)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①立法权属于议会。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由普选产生。
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②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他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
他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且在参议院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4)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意义:宪法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在法国确立了共和制。
高一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1.“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B.法兰西第一帝国C.德意志帝国D.意大利王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知识点。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存在着大量的封建残余;“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说明的是德国的军国主义,故C项正确;英国不符合“军国主义”这一条件,排除A项正确;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帝制,不会符合题意,B项错误;近代意大利王国的政治制度特征与题干不符,D项排除。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征2.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
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
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
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的描述中,说明了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选D项。
A项首相没有解散议会的权力,B、C两项说法错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3.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
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A.英国B.法国C.德国D.俄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德国的政体特点。
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末期”此时,英国已经确立责任内阁制,国王已经成为虚位元首了;法国确立的是共和政体因此没有国王;德国情况符合,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皇帝的权力很大;俄国改革刚刚完成并为确立完善的代议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课件 (一)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课件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德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它标志着德国王国的权威正式有了法律基础,具备了宪法上的地位,社会政治制度开始规范化。
下面,就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进行深入探讨。
一、君主立宪制的来源君主立宪制源于英国。
18世纪初,英国通过了《大同盟》与《王权法案》,减弱了君主尊严,增强了议会权利。
这种制度持久而稳定,因而在欧洲大陆上也逐渐形成。
二、“三月革命”后的德国1848年3月,德国爆发“三月革命”,导致了欧洲一系列持续性的社会动荡。
在德国,亲民党、自由党、激进派等不同政治思潮涌现,他们呼吁“德国团结”、“人民权益”等口号。
此时,君主立宪制成为了一种新兴思潮,逐渐走向大众。
三、议会的创建1848年5月第一个全德国议会在法兰克福开幕,这是德国历史上首次唯一完全民主选举的议会。
德国议会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标志着德国宪制建设的初步实现。
这个议会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君主立宪制恶化,透过选择一定的处理方式,提出了新的德国君主立宪制的轮廓。
四、君主立宪制正式确立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市向德国三百个君主宣布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并颁布了一部宪法《国法大纲》。
这是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也标志着宪法正式建立,国家权力制约的个人攀升。
德国的法律体系和政治制度逐渐规范化,既保证了权利和安全的平等,又促进了民主选举、多党制和自由发展。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不仅标志着国家宪法建立,也推动了德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化,进一步提升了法治的旗帜,并为后来德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打下了基础。
高三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1.对德国1871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分析,不正确的()A.法国宪法规定“政府的共和国形式”永远不得动摇,从而巩固了法国的共和政体B.德国宪法巩固了统一的成果,法国宪法打击了保皇派复辟的企图C.德图宪法是“新瓶装旧酒”,是历史的进步D.德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作用很小【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巩固共和政体的是共和派而不是宪法本身。
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才得以巩固,A项不合史实,故选A。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的代议制确立2.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B.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
材料“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可知,帝国议会的作用很小。
这是因为1871年德国宪法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但民主立宪是虚的,君主专制是实的,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所以答案选B。
德国的议会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构成,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拥有实权,其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但作用很小。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3.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A.1787年美国宪法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西方代议制民主。
根据所学知识,1787年美国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共和政体,议会主权较好地制约政府的权力,故A、C、D错误。
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前提:光荣革命的胜利A.经过: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社会的进步,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并邀请威廉三世入主英国。
历史上把这场没有流血的宫廷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B.影响:结束了专制王权,以不流血的方式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形成过程:(1)1688年光荣革命,结束了专制王权,以不流血的方式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1689年的《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确立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3)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国王统而不治,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责任内阁制▲形成过程: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期间,内阁形成→乔治一世期间,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1721年,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任财政大臣并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事实上的首相,开创了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并组阁的先例→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确立。
▲特点:●内阁首相通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议会有权倒阁●内阁须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一旦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内阁成员必须全部辞职,或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大选,由新选出的议会决定内阁的去留。
(理解内阁与议会间的制衡关系)(4)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选举权扩大(5)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力开始凌驾议会之上3、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力膨胀: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1、背景:邦联体制使新生的美国陷入困境2、内容:(1)实行共和制度(美国属于总统制共和制)A.含义:国家元首和权力机关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B.表现:▲总统: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四年一任,连任不得超过两届(选举人团制度)▲议员:参议员每州2名,任期6年,每2年改选其中的1/3,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2年。
高二历史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试题1.对照《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关于德国皇帝和宰相权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皇帝任命宰相B.宰相对议会负责C.皇帝可决定宰相的任期时间D.宰相担任联邦议会的议长【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政府首脑为首相,由皇帝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工作,对皇帝负责。
ACD三项的表述符合《德意志帝国宪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CD;因此,正确答案选B。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2.下列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实行联邦制,由13个自治邦组成B.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是政府首脑C.议会实行两院制,联邦议会是最高机构D.帝国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作用很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
德意志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排除A项。
政府首脑应该是宰相而不是国王,排除B项。
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排除D项。
根据所学可知议会实行两院制,帝国议会作用很小,联邦议会是最高机构。
C项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意志帝国宪法》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通过后,恩格斯指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材料表明恩格斯A.批判德意志帝国的君主专制本质B.揭露德意志帝国的军事专制特点C.指出共和政体在法律上得以确立D.认为《帝国宪法》提供了合法斗争的平台【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认识理解。
从材料可以看出,恩格斯认为,工人阶级的合法斗争比不合法的斗争更令德意志统治阶级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