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6
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专业学位培养计划Title: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t Nanchang University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旨在为研究生提供全面、严谨的学术训练和实践经验。
该计划结合了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The postgraduate training program at Nanchang University aims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and rigorous academic training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for graduate students.The program combines theoretical learning with practical operations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ies and innovative spirit.专业学位培养计划注重实践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
该计划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包括实习、实训和课题研究等。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training program emphasizes the cultivation of practic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ie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for high-level professionals.The program offers students a wealth of practical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internships, training, and research projects.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等。
目录一、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文件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意见 (1)附件:研究生公共课列表 (6)二、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7)《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1)《材料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4)《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7)《微纳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0)《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3)《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27)《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1)《环境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6)《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39)《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3)《工业催化》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46)《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0)《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4)《动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58)南昌大学研究生院文件昌大研字[2007]11号南昌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修)订意见一、培养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有献身于科学的事业心、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风严谨,身心健康。
2、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本学科、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方向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同时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先进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技术工作的实际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本学科、专业的学习、研究和学术交流。
二、学习年限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以3年为基本学习年限的弹性学制。
博士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博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3至6年。
南昌大学研究生院文件昌大研字[2007]12号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修)订意见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的主要依据。
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新要求,学校决定对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全面制(修)订。
一、制(修)订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1、研究生教育规律,全面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内涵,优化学科结构,充分体现本学科、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拓宽研究生的培养口径,科学合理地确定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提高办学效益。
2、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养方案应为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空间,使研究生的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能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及学位论文的选题、完成等进行科学安排。
3、认真总结本单位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和借鉴国内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按照“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提高质量,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方针,探索学术型、学术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制(修)订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1、提倡和鼓励按一级学科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按一级学科培养人才在实践中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一致共识,它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各二级学科的交叉渗透,有利于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大的学术空间。
对于研究领域较宽,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有困难、仍需按二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的学科,建议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建立一级学科课程平台。
2、人文社科类专业原则上按2年或2.5年学习年限制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有特殊要求的专业也可定为3年);理、工科按2年、2.5年或3年学习年限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其中课程学习原则上为1年,少数专业可申请为1.5年。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南昌大学研究生课程培养协议(2024版)版B版本合同目录一览1. 课程培养协议概述1.1 协议目的与适用范围1.2 协议主体及定义1.3 协议的生效、变更与终止2. 课程培养内容2.1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2.2 研究方向与课题选择2.3 实践教学与实习实训3. 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3.1 学术论文发表要求3.2 科研项目与课题申请3.3 创新成果奖励与资助4. 导师与指导方式4.1 导师的职责与权益4.2 指导方式与时间安排4.3 导师团队的组成与调整5. 学业考核与评价5.1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5.2 学术成果评价标准5.3 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6. 奖学金与助学金6.1 奖学金的设立与评选6.2 助学金的发放与管理6.3 其他资助与优惠措施7.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7.1 研究生的权利与义务7.2 南昌大学的权利与义务7.3 第三方合作单位的权利与义务8. 合同的履行与违约处理8.1 协议的履行与监督8.2 违约行为的认定与处理8.3 争议解决与法律责任9. 合同的签署与生效9.1 签署程序与要求9.2 协议的生效与备案9.3 合同的续签与更新10. 保密条款10.1 保密信息的范围与界定10.2 保密义务与期限10.3 违反保密条款的责任11. 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11.1 不可抗力的认定11.2 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11.3 意外事件的应对措施12. 附则12.1 名词解释12.2 合同的附件与补充协议12.3 合同的修订与替换13. 争议解决方式13.1 协商解决13.2 调解解决13.3 仲裁或诉讼解决14. 完整合同文本14.1 合同14.2 签署页与盖章页14.3 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文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课程培养协议概述1.1 协议目的与适用范围1.2 协议主体及定义1.3 协议的生效、变更与终止本协议自甲方与乙方签署之日起生效。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南昌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规定(2024版)本合同目录一览1.1 学位授予条件1.1.1 研究生课程学习要求1.1.2 研究生学术研究要求1.1.4 研究生答辩要求1.2 学位申请程序1.2.1 研究生学位申请时间规定1.2.2 研究生学位申请材料要求1.2.3 研究生学位申请提交流程1.2.4 研究生学位申请审批流程1.3 学位授予仪式1.3.1 学位授予仪式时间规定1.3.2 学位授予仪式参加人员1.3.3 学位授予仪式流程1.3.4 学位证书领取规定2.1 学位撤销与恢复2.1.1 学位撤销情况2.1.2 学位恢复程序2.2 学位申诉与复议2.2.1 学位申诉范围2.2.2 学位申诉程序2.2.3 学位复议结果2.3 学位授予信息管理2.3.1 学位授予信息登记2.3.2 学位授予信息变更2.3.3 学位授予信息查询2.3.4 学位授予信息保密规定3.1 研究生学位证书管理3.1.1 学位证书颁发3.1.2 学位证书补发与更换3.1.3 学位证书作废与回收3.1.4 学位证书保管规定3.2 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3.2.1 学位档案建立3.2.2 学位档案归档3.2.3 学位档案查询与借阅3.2.4 学位档案保密与保管规定4.1 研究生导师职责4.1.1 研究生学术指导4.1.2 研究生学业规划4.1.3 研究生论文评审4.1.4 研究生答辩指导4.2 研究生培养单位职责4.2.1 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4.2.2 研究生教育资源提供4.2.3 研究生学术活动组织4.2.4 研究生学位授予质量保障4.3 研究生管理部门职责4.3.1 研究生学位申请受理4.3.2 研究生学位授予审查4.3.3 研究生学位证书发放4.3.4 研究生学位档案管理5.1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处理5.1.1 学术不端行为界定5.1.2 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程序5.1.3 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结果5.2 研究生学位授予违规处理5.2.1 违规行为界定5.2.2 违规行为处理程序5.2.3 违规行为处理结果5.3 研究生学位授予争议处理5.3.1 争议情形界定5.3.2 争议处理程序5.3.3 争议处理结果6.1 研究生学位授予规定修订6.1.1 修订程序6.1.2 修订生效时间6.1.3 修订解释权归属6.2 研究生学位授予规定补充规定6.2.1 补充规定制定程序6.2.2 补充规定生效时间6.2.3 补充规定解释权归属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1 学位授予条件1.1.1 研究生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需按照培养方案规定,完成所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成绩合格。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南昌大学研究生课程培养协议(2024版)版B版本合同目录一览1. 协议主体及定义1.1 南昌大学1.2 研究生1.3 课程培养1.4 协议版本说明2. 培养目标与要求2.1 培养目标2.2 培养要求3. 课程设置与安排3.1 课程体系3.2 必修课程3.3 选修课程3.4 课程安排4. 学习时间与期限4.1 学习时间4.2 学习期限5. 教学质量与考核5.1 教学质量5.2 考核方式5.3 考核标准6. 学术诚信与纪律6.1 学术诚信6.2 纪律要求7. 奖学金与资助7.1 奖学金设置7.2 奖学金申请条件7.3 奖学金评定与发放8. 双方的权利与义务8.1 南昌大学的权利与义务8.2 研究生的权利与义务9. 协议的变更与终止9.1 变更条件9.2 终止条件10. 争议解决方式10.1 协商解决10.2 调解解决10.3 法律途径11. 违约责任与赔偿11.1 违约责任11.2 赔偿标准12. 保密条款12.1 保密内容12.2 保密期限13. 合同的生效、修改与解除13.1 生效条件13.2 修改条件13.3 解除条件14. 其他约定14.1 附加条款14.2 补充协议14.3 法律法规规定第一部分:合同如下:1. 协议主体及定义1.3 课程培养系指甲方为乙方提供的研究生课程学习及相关培养活动。
1.4 本协议版本为2024年版B版,适用于甲乙双方在2024年9月1日及以后签订的研究生课程培养协议。
2. 培养目标与要求2.1 培养目标旨在培养乙方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坚实专业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 课程设置与安排3.1 课程体系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跨学科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等。
3.2 必修课程为乙方必须按期完成的课程,包括但不限于甲方规定的公共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
南昌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教学大纲研究生院医学部编印二00七年八月目录一、博士研究生教学大纲1、博士生英语 (5)2、日语 (6)3、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 (7)4、高级分子生物学 (8)5、临床药理学 (9)6、高级病理生理学 (10)二、硕士研究生教学大纲1、硕士生英语 (11)2、自然辩证法概论 (12)3、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3)4、医学统计学 (14)5、医学文献检索 (15)6、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医学应用 (17)7、高级生理学 (18)8、神经生物学 (19)9、分子生物学 (20)10、高级生化实验 (21)11、细胞生物学 (22)12、医学遗传学 (23)13、实验动物解剖学 (24)14、局部解剖学(头颈) (25)15、局部解剖学(神经) (26)16、局部解剖学(胸腹部) (27)17、断层解剖学 (28)18、体视学 (29)19、医学超微结构观察与分析 (30)20、临床胚胎学 (31)21、血液分子细胞生物学 (32)22、现代医学免疫学 (33)23、肿瘤免疫学 (34)24、分子免疫学 (35)25、变态反应学 (36)26、现代微生物学 (37)27、心血管病理生理学 (38)28、高级病理学(消化病理) (39)29、高级病理学(肿瘤病理学) (40)30、高级病理学(呼吸病理学) (41)31、高级病理学(泌尿、生殖系统病理) (42)32、高级病理学(心血管病理学) (43)33、现代影像诊断基础 (44)34、口腔材料学 (45)35、牙合学 (46)36、口腔生物力学 (47)37、口腔组织病理学 (48)38、病理技术 (49)39、现代临床流行病学 (50)40、实验设计 (51)41、医学多变量统计与统计软件 (52)42、时间序列分析 (53)43、心血管药理学 (55)44、化疗药理学 (56)45、神经药理学 (57)46、内分泌与抗炎免疫药理学 (58)47、临床药理学 (59)48、生物医学实验动物方法学 (60)49、常用生物医学软件应用技巧 (61)50、药物化学 (63)51、医学实验动物学 (64)52、实验核医学 (65)53、重症监护医学 (66)54、临床科研设计 (67)55、现场调查 (68)56、医疗保险学 (69)57、医学心理学 (70)58、细胞培养和胚胎工程 (71)59、围手术期医学 (72)60、抗体技术常用实验方法指导 (73)博士生英语English for doctor编号:BG01开课学期:1开课单位:外语学院总学时:90学分:5主讲教师:王丽娟英语外教教材名称:研究生英语系列教程,多维教程(通达)、医学英语写作、国外医学杂志或刊物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通过精读课,扩大单词量和英语阅读量,牢牢掌握英语语言结构的特点,提高阅读能力以及翻译水平,为翻译与写作打下更扎实的基础。
南昌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意见昌大研字[2005]09号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的主要依据。
随着我国科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进入了新的阶段,为了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适应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单一的学术性人才向培养多样化人才转变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决定对我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全面修订。
一、修订培养方案的基本原则1、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
2、全面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内涵,优化学科结构,充分体现本学科、专业的办学优势和特色,拓宽研究生的培养口径,科学合理地确定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和课程,提高办学效益。
3、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个人才能和特长,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培养方案应为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留有足够的回旋空间,使研究生的培养在满足培养方案基本要求的同时,能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选择、科研实践及学位论文的选题、完成等进行科学安排。
4、认真总结本单位的研究生培养经验,积极吸取国内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先进经验,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结合各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修订适合我校实际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二、修订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1、按一级学科进行研究生培养,在实践中已成为研究型大学的一致共识。
按一级学科培养人才有利于拓展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各二级学科的交叉和渗透,有利于为导师和研究生提供更大的学术空间。
在此次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中,应按一级学科制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对于部分研究领域较宽,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有困难的、仍需按二级学科制订培养方案的学科,建议将二级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原则,建立一级学科课程平台。
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理工分册1. 引言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理工分册旨在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为理工类研究生提供全面的培养内容和指导。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相关要点和内容,帮助研究生更好地了解培养计划,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 培养目标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理工分册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其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创新性的培养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使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通过严格的学术要求和培养计划,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使其具备在相关学科领域内展示自己独特见解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团队项目实践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具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计划3.1 课程学习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理工分册的培养计划中,包括一系列的课程学习。
该课程学习旨在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学科基础和专业知识,确保学生具备所需的学习理论和实践能力。
研究生需要根据自己的专业学科领域选择相应的专业课程,并根据培养计划中的安排完成各门课程的学习。
课程的学习内容包括理论学习、实验操作、文献阅读与综述等方面,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3.2 科研实践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理工分册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科研实践是其培养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将参与到科研项目中,随着导师的指导和帮助,进行科研实践活动。
科研实践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课题研究、实验设计与实施、数据分析与统计、科研成果撰写与发布等方面。
学生将通过科研实践的锻炼,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
3.3 学术交流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理工分册注重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活动。
通过学术交流,学生可以了解最新的学术进展、拓宽学术视野、积累学术经验。
南昌大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制(修)订意见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的主要依据。
为使我校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经研究,决定对我校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全面制(修)订。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和较强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素质高校教师。
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积极为高等教育事业服务。
2、掌握所学专业领域内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和教育创新的需要。
学位获得者应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所学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高的外语应用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高等学校教学工作。
二、学习年限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在校学习时间为3至5年(优秀学员可提前申请硕士学位)。
三、培养方式1、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年。
2、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利用寒、暑假或国庆长假到校本部集中学习,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各项任务。
3、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
鼓励有条件的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四、研究方向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的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可参照统招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研究方向的设置):1、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宽窄适度,相对稳定,不宜将具体的研究课题作为研究方向。
2、研究方向的设置,应在考虑自身学科优势和特点的同时,密切关注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前沿性。
要努力把握本学科发展的主流和趋势,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使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研究生培养计划制定程序
1、登录研究生院主页(),从“下载中心”下载并打印《研究生培养手册》(注意区分博、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按照本学科培养方案要求,依据所指导研究生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纸质版交学院留存;
2、研究生登录《南昌大学学位与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用户名为学号,密码为身份证号后六位),选择导师,并填充个人信息;
3、研究生指导教师登录《南昌大学学位与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个人信息并录入所指导研究生的培养计划。
注意:登录“信息系统”录入(制定)培养计划时,素质教育课中公共选修课从“添加课程”中的课程类别为素质教育课的课程中选择,素质教育课中跨专业选修课从“添加课程”中的非本专业(可以是本学院)的专业方向课中选择。
联系电话:研究生院培养办83969342。
2016级《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大纲
2016级《数学模型与应用》课程大纲
2016级《偏微分方程数值解》课程大纲
2016级《并行计算/网格计算》课程大纲
2016级《并行计算》课程大纲
2016级《并行程序设计》课程大纲
2016级《并行计算》课程大纲。
南昌大学医学院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总体培养方案
为了加强和规范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不断提高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对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各学科专业要以此为依据,针对本学科专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订本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一)总体培养目标
按照研究生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医学专门人才。
总体要求是:
1、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具有献身医学科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2、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以及独立从事医学科研、教学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和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
4、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二)专业培养目标(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目标是规定和明确研究生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内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专门知识与技能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二、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
(一)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3年为基本学制的弹性学制,硕士研究生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延长或缩短在校学习时间,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为2至4年。
(二)时间安排
三、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制。
鼓励有条件的学科组织导师组进行集体指导。
导师要全面地关心硕士研究生的成长,既教书又育人。
导师应多方面了解所指导的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研究兴趣、能力基础等具体情况,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帮助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研究计划,要对研究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科学研究训练和指导,充分挖掘研究生的学术潜力。
实行学分制,采取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并重的方式。
既要使研究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又要使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四、研究方向
(一)研究方向的设置要面向21世纪,密切结合我国医学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努力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使本学科研究生的培养能够立足于较高的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二)研究方向的确立要根据本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和现实条件,突出重点,努力体现自身特色和优势。
(三)鼓励设置一些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以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合作、交叉与渗透,促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等新兴学科的建立和发展。
(四)研究方向要本着“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在总体上对本学科的主要领域应有一定范围的覆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不宜划分过细,应与专业指导力量相协调,不能和课题研究等同起来,要注重宽口径培养要求,应着眼于研究生毕业后对本学科专业领域中科学技术工作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一般以2-4个研究方向为宜。
(五)一般按二级学科制订硕士生培养方案,所确定的研究方向一般不超过4个,但内科学、外科学则把三级学科设定为研究方向。
鼓励按一级学科制定硕士生培养方案,同时把该一级学科范围内的二级学科设定为研究方向。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分配
硕士阶段的课程要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应用性。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程(专业课)和素质教育课程(选修课)四大模块。
其中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必修课程,专
业方向课和素质教育课为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总学分要求为不少于8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课不少于22学分),必修环节8学分,学位论文40学分。
公共基础课指第一外国语、政治理论课、医学统计课。
专业核心课指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为本专业各方向必修课,要求覆盖面广,侧重于本学科的共同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按二级学科要求统一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二级学科本身的特征和学科应有的知识结构。
专业方向课指专业课,专业方向课应充分体现本专业的发展动态,着重开设前沿性、前瞻性或交叉性的课程。
素质教育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课程,为构筑复合型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研究生可根据研究课题、就业需求和本人的爱好、兴趣,选修二外、文献检索、计算机、体育、管理、经济、法律、人文类等公共选修课程或到其它院、系选修跨学科、跨专业的专业课程。
各类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规定如下:
注:专业课每18学时计1学分,具体选课要求见各专业培养方案。
必修课程均为考试课程。
实验性学科的专业课应包含一定学时的实验课。
相近学科应避免重复设课的现象。
奖励学分:为鼓励研究生进行科研创新和多出成果,特设立论文发表、科技发明和参加学科和科技竞赛奖励学分。
凡以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时,可为第二作者)在SCI、EI收录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奖励3学分、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1篇学术论文奖励2学分、获得1项发明专利奖励3学分;参加学科和科技竞赛学分奖励办法见《南昌大学研究生参加学科和科技竞赛的若干规定》;研究生所获得的奖励学分可计为素质教育课相应学分。
补修课:补修课是为了保证培养质量,跨专业入学和同等学力入学的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的要求需补修与本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课程。
补修课由指导教师提出,至少2 门,列入培养计划,不计学分。
6、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3学分)
开题报告由文献综述和研究计划两部分组成。
硕士生撰写开题报告之前应阅读至少50篇国内外重要文献。
文献综述部分对课题有关的前人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
研究计划部分就选题意义、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实施方案、时间安排等作出论证。
开题报告必须在审核小组会上宣读并答辩。
审核小组由至少3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组成,提倡邀请外单位专家参加。
审核小组听取开题报告后,作出通过或不通过的决议。
(2)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生在学习期间要求至少参加10次学术活动。
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的形式可为参加国际、全国性和省内学术会议或校内外学术讲座等。
参加活动后撰写不少于400字的小结,并登记《南昌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培养手册》学术活动登记表中,须经主办者证明。
经导师考查合格,给予学分。
硕士生在所要求的论文发表数量之外,在公开学术刊物多发表1篇学术论文,可折抵参加学术活动1次。
但最多只能用学术论文折抵学术活动2次。
(3)教学与临床实践环节(2学分)
教学与临床实践是研究生培养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研究生在第二学年
应参加教学与临床工作,时间一般为6~8个月,应届本科生与同等学力者应达到1年,具体要求如下:
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教学实践面向本科学生,具体负责本科生的实验课教学和培养性的讲课不低于50学时,参加教研室集体备课及各种学术活动,熟悉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掌握基本的教学技能,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
在正规高等学校担任过一门本科以上课程教学者或委培、定向的硕士生可免去教学实践环节,自动获得学分。
临床医学研究生参加病房、门诊、急诊以及实习生带教等工作,担任住院医师,具体分管3~5张病床,进行严格系统的临床技能训练,熟悉和掌握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掌握门诊与急诊处理、危重病人抢救、接收病人、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
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尚的医德医风。
教学与临床实践结束时,各教研室应对研究生按规定要求进行考核。
(4)专业外语(1学分)
答辩前提交一篇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有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外文学术论文。
五、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要求:
要求硕士生在校期间(以入学时间为界)必须在省级以上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或在省级以上学术性会议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上至少发表1篇学术论文。
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的排名要求为以研究生为第1作者,或导师为第1作者,研究生为第2作者。
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得到申请号(研究生为第1发明人或导师为第1发明人,研究生为第2发明人)视同在核心刊物上发表1篇学术论文。
如论文尚未正式刊出,须有正式录用通知。
发表学术论文的第一署名单位必须是南昌大学。
学位论文形式:必须是学术性论文。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由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论文主体(包括文献综述、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已发表文章目录、致谢等部分组成。
学术性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1)选题应努力体现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创新性;(2)学位论文应是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3)论文的结论和所引用的资料应详实准确;(4)论文应有独立见解,能提出新问题,或对已提出的问题作出新的分析和论证;凡是通俗性、泛论性或单纯叙述他人成果的文章或翻译材料,不能作为硕士学位论文;(5)论文
正文的篇幅在1.5万至3万字左右,符合学位论文的规范,其基本的理论和应用成果达到可以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的水平。
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以及各个必修环节,取得相应学分,并完成硕士研究生学术论文发表要求后,按照《南昌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申请学位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