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各地特产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综合实践我为襄阳特产代言教案活动作为小学生,我们要学会了解和了解自己的家乡,帮助宣传和代言家乡的特产是一项非常好的综合实践活动。
本教案将以襄阳特产为例,通过小组合作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襄阳特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对家乡特产的认同和自豪感。
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了解襄阳特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2. 学习如何利用多种方式宣传和代言襄阳特产,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找的方式,了解襄阳特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如何利用图文、口头和展示等多种方式宣传和代言襄阳特产。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2. 襄阳特产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3. 分组课堂展示和宣传道具。
四、教学过程1. 了解襄阳特产的历史和文化背景a. 利用课堂课件和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介绍襄阳特产的基本情况。
b. 分组让学生自主查找和整理襄阳特产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包括特产的名称、产地、特点等。
c.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汇报和分享所得到的信息。
2. 学习如何宣传和代言襄阳特产a. 教师向学生介绍宣传和代言的概念和重要性。
b. 教师与学生分析和讨论各种宣传和代言手段的优缺点,例如图文、口头和展示等。
c. 学生分组设计宣传和代言襄阳特产的方式和内容,例如制作海报、写作宣传稿、举办特产展示等。
d.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和评价各组的宣传和代言作品。
3. 实地调研a. 小组分为不同的襄阳特产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了解特产的生产和销售情况。
b.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所得到的实地调研结果。
c. 学生根据实地调研的情况,提出改进和推广襄阳特产的建议。
4. 总结和展示a.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b. 学生进行个人反思和小组合作评价。
c. 学生准备展示和宣传襄阳特产的活动,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观摩和品尝。
《祖国各地特产》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我国各地的特色特产,培养幼儿对祖国地理、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3. 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让他们明白家乡特产的背后是农民辛勤劳动的付出。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各地特产:如东北的北大仓、山东的煎饼、四川的火锅底料、广东的腊肉等。
2. 了解特产背后的文化故事。
3. 观察特产的包装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三、教学准备:1. 各地特产的图片、实物或模型。
2. 特产介绍资料。
3. 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地特产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特产的名称。
2. 各地特产介绍:教师讲解特产的名称、特点、背后的文化故事,让幼儿了解特产的独特之处。
3. 观察特产包装:教师展示特产的包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特产包装的特点,如图案、颜色、文字等。
4. 绘画活动: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喜欢的特产。
5. 分享交流: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与大家分享特产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他们在课堂上充满自信。
4. 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让幼儿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家乡特产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教学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实地考察,如访问当地的市场或特产店,让幼儿亲自观察和体验各地特产的制作过程和特色。
2. 开展特产制作活动,如教幼儿制作简单的煎饼、饺子等,让幼儿亲手体验特产的制作乐趣。
3. 举办特产品尝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分享各地特产的美味,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地考察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观察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合作精神。
大班社会教案:祖国各地特产教案及教学反思背景介绍在我们的祖国,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产,这是地域文化的表现,也是国家物产的财富。
通过学习地方特产,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培养他们的地域意识和爱国情感。
因此,将探究祖国各地特产纳入社会教学内容,在大班教育中实施教案进行探索和学习,即可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道一些地方的特产食品•了解不同地方的地域文化和发展•意识到各地资源的饱满丰富,真正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地域意识和爱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介绍各地特产2.让孩子们了解各地文化3.培养孩子的厨艺能力教学难点如何让孩子真正了解不同地方的特色?教学准备•通过网络或图书馆收集有关祖国各地特产的书籍和图片•准备孩子合适的厨具和食材•印刷有关介绍各地特产的图片或材料(可放在课程手册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发孩子们对各地特产的兴趣。
2.介绍各地特产:将收集到的有关各地特产的图片或材料进行展示。
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分享有关自己的故乡特产和地域文化,并引导孩子们一起了解其他地方的特产。
3.询问:老师询问孩子们各自最喜欢的特产食品,以此激发孩子们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对各地特产进行展开思考和交流。
4.手工制作:老师可将各地特产的形状剪下,让孩子拼贴到地图上。
也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喜欢的特产,拼装成有趣的形状,以此让孩子们对各地特产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第二课时1.活动导入:老师请家长提前带来孩子们喜欢的特产食材和刀具,为孩子们准备各种颜色的果酱、颜料、头巾等。
2.厨艺实践:通过老师现场教授或视频教学掌握知识点结合实操,由小组自主选择要制作的特产食品,自由搭配,利用手边材料自行创作,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选择食材和搭配,制作出各自的特色美食.3.品尝食品:完成后,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和组内或者全班同学品尝及评价食品。
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到各个地方的特产食品,尝试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和发展。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祖国各地特产》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2)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认识特产。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文化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2.难点:(1)如何通过多媒体材料进行情境化教学;(2)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教学资料: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激发学生对特产的认识;2.教学工具: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3.教学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能够进行讨论和小组活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识(约5分钟)1.教师把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猜图片中展示的是什么特产,并谈谈自己对特产的了解和喜欢程度。
步骤二:呈现与讨论(约10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展示祖国各地的特产,引导学生认识特产的多样性和地域特点。
2.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你喜欢哪种特产?为什么?你吃过哪些特产?你对这些特产有什么感受?步骤三:小组活动(约15分钟)1.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不同地方选取一种特产,形成小组特产展示。
2.让小组展示自己选取的特产,并介绍特产的起源、制作方法、口感等。
3.其他小组可以提问或者给予评价,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步骤四:评价(约10分钟)1.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每个小组的特产进行评价,并给予鼓励和建议。
2.教师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特产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步骤五:展示成果(约10分钟)1.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对自己小组的特产进行总结和展示。
2.学生从展示中进一步了解特产的多样性和地域特点,同时也能够展示自己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后思考:1.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2.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3.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特产的认识和了解?4.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的方式,进一步了解特产的制作过程和鉴赏方法。
我为襄阳特产代言(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襄阳的特产及其文化背景,掌握基本的产品介绍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调查研究、展示交流,培养学生信息收集、整理、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内容1. 襄阳特产简介:介绍襄阳的历史、地理环境及其特产。
2. 特产文化探究:深入了解特产背后的文化故事和历史渊源。
3. 代言技巧训练:学习如何有效地介绍和推广特产。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襄阳特产的了解和介绍,代言技巧的应用。
难点:如何生动有趣地介绍特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推广。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视频材料、特产样品。
学具:笔记本、调查问卷、相机(用于记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视频介绍襄阳的风景和特产,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襄阳的特产及其文化背景。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种特产进行深入了解和准备代言。
4. 代言展示:每组进行代言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我为襄阳特产代言提纲:特产介绍、文化探究、代言技巧关键词:襄阳、特产、文化、代言作业设计小组作业:每组完成一份关于所选特产的详细介绍和推广计划。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参与度如何。
学生反思: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推广襄阳的特产,同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1. 导入(约10分钟)视频介绍:通过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展示襄阳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特色小吃,让学生对襄阳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教师引导:视频结束后,教师简要介绍襄阳的历史和文化,强调特产与地方文化的紧密联系。
2. 知识讲解(约15分钟)特产介绍:利用PPT,详细介绍襄阳的几种主要特产,如襄阳牛肉、豆腐乳、米酒等。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祖国各地特产》
教学目标:
1. 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及其地理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特产的爱好和兴趣。
3.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及其地理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学生对祖国各地特产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2. 学生对特产的地理特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话题,向学生展示不同地方的特产图片,让学生猜测是哪个地方的特产,并简单介绍其特点。
二、学习活动(25分钟)
1. 教师播放介绍祖国各地特产的视频或展示介绍祖国各地特产的图片,并进行简单解说。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地方的特产进行深入了解,包括地理特点、制作工艺、历史背景等,并设计展示形式(可以是海报、PPT、小报、手工制作等)。
3. 学生根据分组的情况进行讨论和合作,收集信息并准备展示。
三、展示和总结(15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所选择的特产,并向其他同学介绍其特点。
2. 学生针对所展示的特产进行总结,归纳出地理特点。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归纳总结的重要性。
四、课堂延伸(15分钟)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地方的特产进行详细研究,并组织展览或制作展板,向全校师生展示。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学习,了解更多的地方特产,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祖国各地特产》一、教案背景本教案是为大班学生设计的一堂社会课,主题为《祖国各地特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的特产,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学生的地理意识和文化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各地的特产,包括食品、工艺品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地域认同感。
三、教学内容1.中国各地的特产2.特产的分类和特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各地的特产,了解特产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特产。
五、教学准备•教学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材料:中国地图、特产图片、特产简介手册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复习地理知识,指出一些著名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并提问学生这些城市各自都有哪些特产。
2. 讲解特产的概念(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什么是特产?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由教师逐步引导,总结出特产是与某个地方或某个民族联系紧密的特有产品。
3. 了解中国各地的特产(15分钟)•教师根据教材或特产图片,向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特产。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问学生认为这些特产有什么特点,哪些特产是学生们熟悉的。
4. 分组讨论特产的分类(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认识,将特产进行分类。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特产进行解析,包括特产的产地、特点以及自己的感想。
5. 小组展示与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特产分类的展示,其它小组可补充自己对该特产的认识。
教师对各组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总结。
6.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通过本课学会了如何认识和了解特产。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特产对于一个地方的意义有多大?对于国家的意义有多大?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祖国各地的特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幼儿园大班社会领域教案《祖国各地特产》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
2.让幼儿了解特产的名称、颜色、地理位置、条件等相关知识;
3.培养幼儿的探究兴趣、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什么是特产?
(1)引导幼儿说出“特产”的概念和意义。
(2)让幼儿了解特产的特点,简单解释特产的含义和作用。
2. 从哪里找?
(1)通过图片、卡片等多种形式介绍各地的特产。
(2)识别特产的名称和颜色,并了解特产所在的地理位置。
3. 了解特产
(1)介绍各地的特产,包括名称、颜色、地理位置和相关知识等。
(2)让幼儿带领小组自由探究,发现和共享自己所了解的特产知识。
(3)引导幼儿总结所学知识,归纳各地的特产共同点和区别。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通过朗读相关儿歌或童谣等适合幼儿听的形式引入本堂课的主题,简短介绍特产的概念,并引导幼儿思考。
教案:我为襄阳特产代言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下册-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襄阳特产,增加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襄阳特产的基本知识:介绍襄阳特产的种类、特点、历史背景等。
2. 口语表达技巧:如何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对襄阳特产的喜爱和推荐。
3. 团队合作:分组进行讨论和练习,共同完成代言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襄阳特产,并能用流畅、生动的语言进行介绍。
难点: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介绍襄阳特产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 录音设备:录制学生的代言音频。
3. 小组讨论板:用于分组讨论和记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襄阳特产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喜欢的襄阳特产。
2. 知识讲解:通过PPT介绍襄阳特产的种类、特点、历史背景等,让学生对襄阳特产有更深入的了解。
3. 口语表达技巧讲解:讲解如何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表达对襄阳特产的喜爱和推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襄阳特产,讨论如何进行代言。
5. 代言练习:每组学生进行代言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录音:每组学生进行代言录音,记录下自己的代言作品。
7. 分享与评价: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代言作品,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我为襄阳特产代言1. 襄阳特产的基本知识2. 口语表达技巧3. 团队合作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襄阳特产的短文。
2. 录制一段自己代言襄阳特产的视频。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襄阳特产,还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小组讨论和代言练习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展现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录音和分享,学生也提高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运用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祖国各地特产》一、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到祖国各地的特产;2.学生能够感受到特产的独特魅力,增强祖国意识;3.学生能够学会合理饮食和爱护环境的知识。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准确地了解各地的特产;2.学生能够对特产的独特魅力有感性体验;3.学生能够学会正确的饮食和保护环境的知识。
三、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特产生活中,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特产,它们有着许多独特的魅力,能够让人们流连忘返。
要了解这些特产,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的一些图片,了解一下祖国各地的特产。
2. 认识特产在认识特产这一环节中,老师会向大家介绍一些祖国各地的特产。
比如,有哪里是柚子的故乡?哪里有避暑胜地?哪里有著名的古代遗址?等等。
通过这些介绍,让学生对各地的特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对它们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3. 探索特产之美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会带领大家到社区里的小店去采购各地的特产,这些特产包括:糖葫芦、牛肉干、陕西油泼面、广式糕点、成都小吃等等。
我们会一起品尝这些特产,并互相分享对它们的感受,领略它们的独特魅力。
4. 学习正确饮食知识在品尝特产的同时,老师也会给大家讲解一些关于健康饮食的知识,包括含糖量和脂肪含量等,让学生学会正确饮食,并增强身体素质。
5. 爱护环境生态环境是我们人类生存的基础,学生应该学会保护环境。
在品尝特产之后,老师还会向大家讲解一些环境保护的知识,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爱护环境,共同创造绿色家园。
四、教学方法1.以故事和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感性地认识特产;2.搭建小店模拟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品尝;3.通过PPT等多媒体方式,向学生讲授知识和技能;4.通过活动教学,让学生受到启发。
五、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将时刻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理解度,以及学生们对不同特产的兴趣和感性体验,进行实时评价;2.在教学结束后,通过随堂小测试,等形式进行学生各方面知识水平的综合评价。
大班社会教案祖国各地特产教案及教学反思背景在幼儿园社会活动中,教师需要让孩子们知道祖国各地的特产,以及了解特产背后的文化和历史。
本文旨在分享一节幼儿园大班社会课的教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
教案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及其文化背景;2.提高孩子们文化意识和地域意识;3.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PPT幻灯片;2.食品展示;3.地图。
教学过程热身活动1.让孩子们自由谈论他们最喜欢的食品,并画出图来介绍给同学。
导入1.利用PPT幻灯片介绍各个省份的特产,让孩子们了解各地的食物和文化背景。
2.在PPT上贴上地图,提醒孩子们特产来自哪个省份。
展示1.教师展示各地的特产食品,让孩子们能够看、闻、尝,并帮助孩子们了解食品的制作方法、历史及文化背景。
2.获得食品展示的孩子可以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鼓励他们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的练习。
归纳概括1.教师帮助孩子们归纳所学,回顾各省份的特产及其文化背景。
2.教师让孩子们自由发言,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结束游戏1.教师快速回顾每个省份的特产,并播放一段旅游宣传片,让孩子们体验不同文化的美妙。
2.教师与孩子们玩《我是特产》,让孩子们依照省份猜特产,增强孩子们的印象和理解。
总结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祖国各地的特产,并且明白特产与当地文化的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口头表达和合作精神等能力。
因此,在社会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使教学效果更佳。
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前应该再次确认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便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2.教师需要提前准备食品展示物品,并确保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3.在展示和测试阶段,教师应该更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表达能力。
4.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自我感受,而不是将观点灌输给学生。
小学社会教案认识中国各省的特产和风味美食认识中国各省的特产和风味美食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各省的特产和风味美食,拓宽他们的国内地理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各地美食的好奇,培养他们的饮食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和描述中国各省的特产和风味美食。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整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收集和组织相关资料。
三、教学方法:1. 情景导入:通过展示各地美食的图片和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2. 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两个省份的特产和美食,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3. 讨论引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帮助他们理解、总结和归纳所学内容。
4. 情感体验:利用影音资料、实物展示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美食的感官体验,激发他们对各地风味的喜爱。
四、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a.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一些中国各省的特产和美食,引起学生的兴趣。
b. 进行简短的问答,让学生猜测这些特产和美食所属的地区。
2. 合作学习: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两个省份的特产和美食。
b. 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纳。
c. 小组内成员合作进行分工,每个成员负责研究其中某一个特产或美食。
d. 每个小组要求制作一份展示材料,包括图片、文字介绍等,并准备展示内容。
3. 展示和分享:a. 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介绍他们研究的特产和美食。
b.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评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4. 教师引导讨论:a. 引导学生对各地特产和美食进行比较和总结,发现不同地区的风味特点。
b.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各地会有不同的特产和美食,了解地理、气候等因素对食物产生影响的原因。
《谷城的名优特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湖北省谷城县城内小学程林苹一、主题提出:我们湖北省实施“一主两副”的战略,确立古城襄阳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形成以襄阳中心城区为主,谷城县城关镇等周边邻近地区为副中心。
所以谷城县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发展随之日新月异。
在发展进程中,谷城县对各乡镇的名优特产也进行了宣传、保护,同学们经常会问起我们谷城的名优特产。
为了增进学生对家乡名优特产的了解,增进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们五(5)班全体师生决定开展以《谷城的名优特产》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调查、采访、参观、考察等,了解家乡名优特产的有关知识,引发孩子的积极思考,怎样让家乡的名优特产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做到有价值的研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家乡名优特产进行简单的考察、调查,学习一些社会实践调查的方法,提高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会交往与合作,培养动手、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活动中感受与人沟通,合作的乐趣,体验成功的乐趣;(2)感受家乡的物产丰富,受到热爱家乡的教育;激发学生为祖国及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的激情。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通过调查、采访、参观、考察等,了解家乡名优特产。
难点:通过整理调查资料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四、活动准备:1、调查访问所需用品,如记录本、照相机等等,以及进行调查问卷,设计方案,摄影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2、学生参与考察活动和实践活动时,会遇到很多困难,老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大方地与人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引导学生精心进行活动策划。
3、与相关人士作好调查前的联系工作。
4、活动方式采用分散和集中活动相结合,提出和强调活动安全及注意事项。
五、活动方案的设计:课题确定后,为了很好地组织开展好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共划分为三个活动阶段。
第一阶段:启发引导,确定主题;第二阶段:社会实践,调查研究;第三阶段:汇报交流,成果展示。
武汉特产幼儿园手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武汉特产的概念,学习武汉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环境。
2.了解武汉特有的食物,制作武汉特产手工蛋黄松糕。
3.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武汉特产介绍和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蛋黄松糕的原材料和步骤。
2.小组合作制作蛋黄松糕。
3.欣赏小组成果并讲解步骤。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武汉特产介绍1.首先,教师向幼儿介绍武汉特产的概念,并带领幼儿了解武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
2.随后,教师向幼儿介绍武汉特产食物,如热干面、莲藕、豆皮等,并注重突出特产食物的本地文化背景。
步骤二:蛋黄松糕制作1.教师首先向幼儿展示制作蛋黄松糕的原材料,并介绍原材料的功效和营养价值,激发幼儿对食材的兴趣。
2.接着,教师向幼儿演示制作蛋黄松糕的步骤,并注重细节讲解,让幼儿能够理解制作过程。
3.最后,幼儿分成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起动手制作蛋黄松糕。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应该全程监督和指导,确保幼儿的安全和进行必要的纠偏。
步骤三:展示成果1.制作完成后,幼儿可以欣赏小组之间的成果,并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2.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点,并鼓励幼儿合作,发掘并比较小组之间的差异。
四、教学评估1.教师应该准备相应的评估手段,如问答、观察等,考察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教师应该及时记录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并进行适当的评估和反馈。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表现和需求,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2.教师应该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六、教学心得通过本次手工教学,我不仅能够在幼儿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而且可以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了解武汉特产和本地文化背景。
同时,本次教学也让我认识到团队合作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是多么重要的。
湖北名菜教学设计湖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也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之一。
湖北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这也为湖北的美食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湖北名菜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而闻名于世。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道湖北的名菜及其教学设计。
一、热干面热干面是湖北省的传统面食之一,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酱料而闻名。
下面是热干面的教学设计:1. 材料准备:主料:面条、芝麻酱、辣酱、花生碎辅料:香葱末、黄豆芽、黄瓜丝、酱油、醋、食用油2. 制作步骤:(1) 将面条煮熟,捞出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的食用油,烧热后放入芝麻酱和辣酱,煸炒均匀。
(3) 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关火。
(4) 将煮好的面条放入碗中,倒入酱汁,撒上花生碎、香葱末、黄豆芽和黄瓜丝。
(5) 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酱油和醋,搅拌均匀即可。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芝麻酱和辣酱的炒制、配料的准备、面条的煮制。
难点:芝麻酱和辣酱的炒制的火候掌握。
二、莲藕煲莲藕煲是湖北省的传统名菜之一,以其鲜美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而受到大家的喜爱。
下面是莲藕煲的教学设计:1. 材料准备:主料:鲜藕、鲜牛肉、胡萝卜辅料:姜片、蒜瓣、香菜、香油、盐、生抽、老抽、料酒、清汤2. 制作步骤:(1) 将鲜藕切块,鲜牛肉切片,胡萝卜切片备用。
(2) 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沸后放入切好的莲藕块,焯水后捞出备用。
(3) 锅中加入适量的油,烧热后放入姜片和蒜瓣,爆香后加入切好的鲜牛肉片煸炒。
(4) 加入适量的生抽、老抽和料酒,继续翻炒均匀。
(5) 加入清汤,放入焯水后的莲藕块和胡萝卜片,煮制一段时间至蔬菜熟软。
(6) 最后加入适量的盐调味,撒上香菜末和几滴香油即可。
3.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鲜牛肉的炒制、莲藕的焯水和煮制。
难点:牛肉的翻炒火候的掌握、莲藕的煮制时间的把握。
三、武汉热干面武汉热干面是湖北省武汉市的特色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
下面是武汉热干面的教学设计:1. 材料准备:主料:面条、芝麻酱、豆瓣酱、蒜蓉辅料:香菜、黄豆芽、熟芝麻、酱油、醋、食用油2. 制作步骤:(1) 将面条煮熟,捞出备用。
《特产》课后教案总结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各地的特产,增加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各地特产的名称、特点和分布地区。
2. 教学难点:特产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地特产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我国的地理特点和丰富多样的特产。
2. 讲授新课:按照地域分布,讲解各地的特产,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
3.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特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家乡的特产,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5. 总结课堂:对各地特产进行总结,强调特产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列举自己家乡的特产,并了解其特点和分布原因。
2. 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调查和分析我国特产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见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参观特产展览、品尝各地特产等,增强对特产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特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巩固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各地特产,是否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探索。
3. 反思教学效果:学生对特产知识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八、教学拓展:1. 组织特产展示活动:让学生带来自己家乡的特产,进行展示和分享。
我为襄阳特产代言一、活动背景近年来,襄阳市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农业产业基地之一,已有了一些著名的特产,如老白干、襄汾赤小豆等。
然而,由于市场推广不够,这些特产在全国知名度仍然不高,影响了当地特产的销售和发展。
因此,为了促进当地特产的发展和推广,我们举办了本次“我为襄阳特产代言”的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襄阳特产的优势和特色,提高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推广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襄阳市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产;2.了解特产的种植、加工和生产流程;3.通过自主研究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4.通过代言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演讲技巧。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启动准备活动老师需要在开始前联系当地的特产生产厂家或商家,咨询特产生产的基本情况和流程,并准备一些相关的素材,如图片、视频、PPT等。
2. 学习特产的基本知识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浏览网上相关的信息或准备一些相关的课件,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襄阳市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产,同时介绍特产的种植以及加工的方法。
3. 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通过自主研究和交流的形式,探讨特产的特点和优势,并展示他们小组讨论的成果。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4. 代言比赛环节此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一份演讲稿,要求他们从自己角度去描述特产的特点、优势、生产流程等,并在略带竞争性的环境下进行口头表达。
比赛分为小组赛和个人赛,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小组比赛和颁奖环节。
5. 活动总结本阶段重点在于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谈及本次活动体验的同时,提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建议,帮助下一次类似活动的开展更好地顺畅进行。
四、教学方法本次活动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和实践的方式,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了解当地特产。
教师可以采取PBL、DE、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掌握特产知识,让学生从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悟。
湖北各地特产
一、湖北特产
1、宜昌特产
土老憨系列 | 金珍品二号 | 远野风冲菜 | 山竹笋 | 三峡苕酥 | 三峡苕酥低糖型 | 楚园春楚派8年 | 楚园春经典之星 | 珍品三号 | 珍品20年 | 关公坊珍品酒 | 关公坊武汉精品酒 | 珍品一号 | 香辣茶树菇 | 关公坊至尊酒 | 关公坊武汉义酒 | 珍品二号 | 关公坊1850 | 清江野渔分享装 | 低糖型 | 清江草鱼 | 陶壶珍品一号 | 牛肉黄豆酱 | 稻花香 | 玉米浆| 花生奶 | 三峡黑米花 | 活力型酒 | 关公坊老精制酒 | 高山叠翠 | 一花一世界 | 腊猪肉 | 品韵梅兰竹菊 | 清江银鱼 | 三峡鲜菇酱 | 关公坊精品酒 | 远野风豆腐乳 | 豆瓣酱 | 三峡黄豆酱等| 土鸡蛋等等
2、荆州特产
小胡鸭系列 | 白云边酒系列 | 福娃系列 | 洪湖野鱼制品 | 洪湖鱼罐头 | 洪湖莲子 | 荷叶茶 | 洪湖莲藕 | 荆州鱼糕鱼丸 | 笔架鱼肚 | 松滋荞麦豆皮 | 洪湖大闸蟹 | 白龙潭云雾茶 | 七姊妹朝天椒 | 荆州八宝饭 | 洪湖藕粉 | 松乳菇 | 桃花鸡蛋 | 无铅松花皮蛋 | 风味奇味鱼 | 合渣 | 江陵漆器 | 洪湖羽毛扇 | 牛肉火锅罐头 | 埠河葡萄 | 红枣莲子羹 | 荆锦 | 五香豆鼓 | 酸菜鱼 | 公安湘妃糕 | 新神洞茶 | 洪湖野鸭 | 洪湖甲鱼 | 洪湖草席 | 福寿米 | 荸荠 | 荆州山核桃 | 松滋漂丸 | 屈原饼 | 荆州春卷 | 炸胡椒 | 老牌李记牛肉干 | 洪湖酱板鸭 | 承元黄豆酥 | 莲子心茶 | 豆辨酱 | 得记鸭脖等等
3、武汉特产
周黑鸭系列 | 精武鸭脖 | 蔡林记热干面 | 武昌鱼 | 老通城豆皮 | 青山麻烘糕 | 绢花 | 谈炎记水饺
4、恩施特产
富硒茶 | 熏腊肉 |腊香肠 | 柏杨豆干 | 南坪大米 | 黄连 | 柴胡 | 凤头姜 | 合渣粉 | 关口葡萄 | 箬叶 | 凤鸣藤茶 | 恩施玉露 | 伍家台贡茶 | 贡水白柚 | 建始猕猴桃 | 宝石花漆筷 | 菊花石 | 大派火腿 | 利川莼菜 | 豆腐乳 | 野山关包谷酒 | 九州牛肉干 | 巴山黑芝麻 | 长友甘栗 | 恩施土蜂蜜 | 葛仙米 | 野生天麻 | 板桥党参 | 野生葛粉 | 土家姜汤 | 景阳核桃 | 土家腊蹄 | 芋荷梗 | 魔芋 | 薇菜 | 保健花草茶 | 腌制蔬菜 | 大头菜 | 山胡椒 | 炸胡椒 | 花坪桃片糕 | 凤头姜糖 | 土家粽叶鸡 | 利川山药 | 手工绣花鞋 | 竹筒酒等等
5、黄石特产
黄石松花皮蛋 | 金柯辣椒 | 中国劲酒 | 灵溪豆鼓 | 黄石港饼 | 富川山茶油 | 铜绿山孔雀石 | 太子豆腐 | 糯米鸡 | 大冶云雾茶 | 凤池贡米 | 珍珠果米酒 | 大冶春鱼 | 阳新枇杷 | 猛汉酒 | 袖珍麻花 | 罐头火腿 | 腌泡菜 | 爽口小萝卜等等
6、孝感特产
孝感米酒 | 孝感麻糖 | 云梦鱼面 | 安陆白花菜 | 大悟绿茶 | 庙头黄花 | 朱湖糯米 | 孝昌太子米 | 杨店水蜜桃 | 水磨糯米粉 | “潘同春”豆辨酱 | 系马口小麻油 | 刁莲 | 马口陶瓷 | 安陆银杏茶 | 大悟板栗 | 汉川荷月 | 杨店油桃 | 玉皇李等等
7、襄阳特产
大头菜 | 香菌 | 赵湾香菇 | 南漳黑木耳 | 金刚酥 | 九资何茯苓 | 石花霸王醉 | 襄阳黄酒 | 蜂蜜 | 水镜庄芝麻油 | 编钟 | 葛根葛粉| 山茶油 | 山核桃油 | 平林镇大米 | 葫芦潭贡米 | 襄阳高香茶 | 玉皇剑茶 | 程河柳编 | 石花大曲 | 保康绿生茶 | 子胥山药 | 玉带糕 | 苞芽缩酒 | 薏仁米 | 孔明扇 | 孔明灯 | 光化特曲 | 南河腊肉 | 枣阳金香柚 | 南漳灵芝 | 茨河普通 | 南河银鱼 | 谷城猕猴桃 | “汉水”牌砂梨 | 汉江石 | 宜城红心咸鸭蛋 | 筑阳腐乳 | 山里人酱板鸭等等
8、荆门特产
京山桥米 | 京山白花菜 | 长寿米 | 茶花点心太师饼 | 栗溪葛粉 | 尚香风干鸡 | 栗溪烟熏肉 | 荆门雪枣 | 黑米 | 钟祥米茶 | 长湖鱼糕 | 毛李马蹄 | 沙洋金针菇 | 太阳山板栗 | 对节白蜡 | 纪山龙米 | 娘娘寨云雾茶 | 蟠龙菜 | 极品鱼肉酱 | 葛脆饼 | 绿豆丝 | 后港鱼糕等等
9、十堰特产
房县黑木耳 | 房县香菇 | 武当道茶 | 圣水绿茶 | 龙峰茶 | 竹溪贡米 | 松石石雕 | 十堰竹笋 | 庐陵王黄酒 | 野天麻 | 郧县草毯 | 郧县生漆 | 武当山冻豆腐 | 风味野生鱼干 | 野生灵芝 | 竹溪碗糕 | 有机茶月饼 | 竹溪黄连 | 柳林腊肉 | 双竹魔芋挂面 | 五倍子 | 十堰龙须草 | 黄姜 | 万寿藤拐杖等等
10、鄂州特产
沼山胡柚| 鄂州武昌鱼 | 鄂州古铜镜 | 小磨香麻油 | 东坡饼 | 螃蟹 | 珍珠 | 白莲 | 太和千张 | 食用仙人掌 | 樊口牌豆鼓 | 红薯淀粉粉丝等等
11、随州特产
随州泡泡青 | 随州香菇 | 随州银杏 | 广水胭脂红鲜桃 | 随州蜜枣 | 吉阳大蒜 | 广水酸白菜 | 殷店大米 | 随州黑木耳 | 核桃 | 神农大枣 | 随州茶叶 | 随州油桃等等
12、黄冈特产
罗田板栗 | 蕲春珍米 | 麻城福白菊 | 红安大布 | 黄梅禅茶 | 红安绿豆丸子 | 英山灌肠豆腐 | 武穴竹编 | 老君眉茶 | 罗田苍术 | 罗田金银花 | 团风射干 | 麻城茶油 | 英山云雾茶 | 罗田甜柿 | 九资河茯苓 | 广济佛手山药 | 卢列粉丝 | 东山老米酒 | 龟山枸杞酒 | 浠水安息香 | 中汇牌系列晶米 | 浠水茉莉花茶 | “绿苑”青金片 | 春燕皮蛋 | 蕲竹 | 武穴酥糖 | 大别山花生油 | 罗田娃娃鱼 | 罗田楚香酒 | 糯米堆花酒等等
13、咸宁特产
赤壁猕猴桃 | 羊楼洞砖茶 | 麦市干子 | 桂花蜜酒 | 楠竹 | 青砖茶 | 雷竹笋 | 嘉鱼小磨香油 | 桂花糕 | 罗针茶 | 赤壁肉糕 | 赤壁口味鱼 | 赵李桥砖茶 | 乌药 | 风水梨 | 麦市豆制品 | 银菊露饮料 | 通城两头乌 | 百丈潭窖酒 | 猕猴桃酒 | 众望麻花 | 桂花酥糖 | 大畈麻饼 | 嘉鱼麻糖 | 野桂花蜂蜜等等
14、神农架特产
“四大名药”七叶一枝花 | “四大名药”头顶一颗珠 | “四大名药”江边一碗水 | “四大名药”文王一支笔 | 神农灵芝茶 | 青砖茶 | 野生板栗 | 神农百花蜜 | 金丰猕猴桃 | 灵芝草 | 小丛红景天 | 神农架原木香菇 | 野生核桃 | 神农泉黄酒 | 神农架野百合 | 神农架黑木耳 | 苞谷酒 | 神农架中草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