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

  • 格式:doc
  • 大小:46.53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从汉字看古代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

黄炉顺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中文系)

摘要:作为表意体系的上古汉字蕴含古代汉族人民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的信息。因此,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定义等,并结合相关古籍文献,我们可以从中窥测到古人的一些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

关键词:汉字;分析;古人婚姻制度;男女观念

众所周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特定时期的社会制度也就反映了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此,特定的婚姻制度也就是特定时期人们观念的体现。然而,随着人类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进而人类的婚姻形式也经历了种种变化。正由于这种种变化,人类的一些婚姻制度也就不被后人所知,因为一是由于时间隔得太远;二是缺乏相关的文献资料记载。但是,这并不是说我们对古人的婚姻制度就无从了解。上古汉字作为一种表意体系文字,它不仅仅打破了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而且也部分反映了古人的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因此,通过对一些相关汉字的字形分,再结合相关的古籍文献资料,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古人婚姻制度和男女观念。

一、从“姓”、“后”看古人的群婚习俗

在甲骨文中,“姓”的古字作“”。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姓”字是由“女”和“生”两字组合而成。许慎《说文·女部》说:“姓,人所生也。”又说:“‘姓’为形声字,从女,从生,生亦声。”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神龙氏姓姜、黄帝姓姬、夏禹姓姒等,由此可知,作为“女”字部首的“姓”字是古代起源较早的姓氏。通过字形分析可知,“姓”字从“女”字旁大概是因同一女性所繁衍后代的缘故。也可以说“姓”是拥有统一祖先血缘关系的称号。

那么,就会产生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姓”字是同一女性所繁衍后代的缘故因而孩子的血统就只依赖于母亲一方?

对于这个问题,《白虎通·号篇》记载说:“古之时未有三钢六纪,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这虽然是出于汉代儒生的笔下,其也是上古口传的历史见证。在《史记》里面就有过这样的记载,说伏羲氏是他的母亲因踩了神仙的脚印而生出来的,庖牺氏母叫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下了庖牺氏……,神龙的父亲是神龙,炎帝的母亲名字叫女登……。在我们看来,这些故事听起来是非常荒谬的,但这也正好是“直至其母而不知其父”下母系社会的生动反映,那我们也就可想而知了,孩子既然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其血统等也自然就只能根据其母

来定了。所以,孩子同母亲姓,也就当然而然地造出一个以“女”字做部首的“姓”字了。

然而,这种“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也就诞生了一种特殊的婚俗制度——群婚。群婚指的是一个女子同时和多名男子所建立的一种持久的夫妻模式。比如在《吕氏春秋·恃君览》中就说到:“昔太古尝无君矣,其生民聚生群处……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这里面所描述的是不受血缘、辈分等约束原始群婚的第一种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完全性自由”。那么,群婚的第二个阶段是较第一种阶段较为高级的以限制不同辈分的以血缘内部的之间的同辈“血缘群婚”阶段。群婚的第三阶段是限制同血缘关系的“血缘外群婚”阶段。但是,无论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还是第三阶段都是以母系社会为主的群婚。所以,“姓”字从“女”从“生”的造字归根到底反映的是汉族先民的群婚习俗。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群婚制度是那种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这种社会存在下的特定产物。因此,在这种社会存在下母权掌控着一切。所以与“姓”相连的“后”字也就不言而喻了。

“后”字本义是“君后”之意。可指天子,也可指诸侯,其都是男性。但是“后”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妇女生子女的形状,这是为什么呢?这就很明显的告诉我们了一个事实:在造“后”字的时候,“君主”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男性而是女性,还是有生育的妇女。这是因为她靠其生育本领在提升和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显然也是母系社会的真实写照,而在这样的社会当中与“母权制”相适应的也只能是群婚制了。

二、从“妻”、“娶”、“婚”看古代的掠夺婚俗

“妻”在甲骨文中的古字形写成形,左边就像长着长发的女子之形,上边是头发之形,下边是女子之形;右边表示一只手,整个字就像用手抓住女子的头发,其义抢取。作为文字学家的徐中舒,在其主编的《甲骨文字典》一书中说到:“上古有掳掠妇女以为配偶之俗,是为掠夺婚姻,甲骨文妻字即此掠夺婚姻之反映。”

“娶”是“取”的后起字。“娶”字在早期文献中只作“取”字,如《诗经·齐风·南山》曰:“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又《史记·吴起传》曰:“吴起取齐女为妻。”而“取”字本义则为“抢夺”而并非“拿,拿来”之意。《说文·又部》曰:“取,捕取也。”字形左边“耳”像耳朵之形状,右边又是手,即用手去割耳朵。在古代打仗的时候,人们主要看割取了多少个敌人的耳朵以记战功的大小。《左传·隐公三年》曰:“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这两个“取”字的意思正是抢劫的意思。由于“取”为“抢也”,那么“取亲”就是“抢亲”之意也就不言而喻了。后面我们所知道的的“娶”字是在“取”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女”字偏旁。这也说明了抢夺婚这种社会的结束,作为一种新的

婚娶普遍存在,所以才单独成为新词的。

“婚”字是一个后来出现的字。原本作“昏”到“婚”则也有其一定的转变因素。《诗经·邶风·谷风》曰:“宴尔新婚,不我屑以。”《礼记·经解》曰:“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男女结亲称作“昏”,这是因为在古代迎亲的时间是黄昏。许慎《说文·女部》曰:“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股曰婚。”《白虎通·嫁娶》曰:“昏时行礼,故曰婚。”即迎亲在黄昏举行。那么按照《说文》释义,进行婚娶。从婚娶时间定在黄昏或许有一定的现实存在状况的,因为古代白天多强盗、土匪出没,人们出于对婚娶安全的考虑所以定时于黄昏。同时《礼记·郊特性》记载,婚礼中不用鼓乐。《仪礼·士昏礼》规定,男方去迎亲时,要坐黑色的车,同时穿黑色的衣服,这正好与黄昏时分天气转黑等原因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黄昏时进行婚娶和迎娶时坐黑车、穿黑色衣服这与现代婚娶截然相反。现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中抢婚这种行为也存在了很久。像我国的云南省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用的是抢婚这种习俗。家是人居住的地方,那么有家则就有人,有人就有婚姻制度的观念。

提到婚姻这一词语,路易斯·亨利·摩尔根作为美国著名的人类社会学家,就正经得到过恩格斯和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并且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就讲到了人类婚姻家庭的发展变化有五个阶段:由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嫡系和旁系的兄弟姐妹相互婚娶所建立的血婚制阶段,禁止具有以上血缘关系的兄弟姊妹通婚的佚婚制阶段,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和早期的女子为中心后期以男子为中心的偶婚制阶段,一个男子可以和许多女子结婚后所建立的父权制阶段到一个男子娶一个妻子的专偶婚制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从而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婚姻制度。在五个婚姻制中第三个阶段偶婚制阶段是母权社会向父权社会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早期是以女子为中心的,男女婚生活表现为两种:一种是走婚(男子夜访女子而实现偶居)我国纳西族、普米族曾经就有过这两种形式。另一种也就是对偶婚,但是这种婚姻容易产生变动不稳定。直到男子依靠自身的社会地位的提高和出于对男子向女子靠拢的这种婚姻形式的不满从而产生了抢婚制。

在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就说到了原始的氏族成员由男子去女子家同居到转变成女子到男子家互相同居的这种社会存在是人类最具有急进性的革命经历之一。偶婚制是与野蛮时代相适应的。《周易·上经·屯》曰:“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班如、邅如、屯如”是对抢婚者东躲西藏,偷偷摸摸,一边瞧望一边前进的样子的生动描写。这句话的意思说的是一群人骑着马偷偷摸摸的而来,他们来的目的不是抢东西,而是来抢媳妇。同时在《周易·下经·睽》中也有类似的精彩记叙:“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意思是路上来了几辆车,一辆运这大猪,另一辆载着像鬼一样的人,这些人就是抢来的妻子。这些记载都是古代掠夺婚俗的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