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哪些药物相互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临床喹诺酮类药物优点、使用注意事项及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和喹诺酮药物药品目录喹诺酮类药物种类繁多,其抗菌谱广,应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反应,具有强大抗菌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利用度,价位适中,不需要皮试等优点。
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注意事项治疗鼻窦炎、支气管炎、单纯性尿路感染时,只有在没有其他可供选择方案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在原有的肌腱炎、肌腱断裂和重症肌无力病情恶化的基础上,又新增了致残及并发多种永久性严重不良反应。
1、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注射剂仅可经静脉滴注给药,如果使用同一条静脉通路连续输注一些不同的药物,注意给药前后要冲管,以防止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2、药物可影响软骨发育,可能会造成关节病变和肌腱炎、肌腱断裂,孕妇、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应避免使用。
3、滴速过快易引起静脉刺激症状或中枢神经系统反应,既往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史的患者避免使用。
4、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导致结晶尿、血尿和管型尿,严重者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服药期间应注意多饮水,稀释尿液。
5、莫西沙星经肝脏代谢,大剂量或长期应用本类药物易致肝损害。
6、左氧氟沙星几乎全部以原型经肾脏排泄,老年人在使用本片时应注意适当调整剂量。
7、可引起皮肤光敏反应,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注意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
8、氟喹诺酮类药品引起周围神经病变,且可能是不可逆转的。
9、可使QT间期延长,少数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
10、认为加替沙星可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导致严重低血糖或高血糖,可致患者死亡,克林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引起糖代谢紊乱。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1、碱性药物、抗胆碱药、H2受体阻滞剂均可降低胃液酸度而使本类药物的吸收减少,应避免同服。
2、利福平、氯霉素均可使本类药物的作用降低,让萘啶酸和氟哌酸的作用完全消失,使氟嗪酸和环丙氟哌酸的作用部分抵消。
3、氟喹诺酮类抑制茶碱的代谢,与茶碱联合应用时,使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可出现茶碱的毒性反应。
4、制酸剂和含钙、铝、镁等金属离子的药物,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应避免同用。
氨茶碱与氟喹诺酮类药物合用注意事项
禁用人群: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2、严重心肌炎
3、活动性消化溃疡
4、惊厥患者
5、对茶碱过敏患者
原因:此类药物为黄嘌呤衍生物,可引发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头痛、失眠、易怒、心动过速等,出现心动过速,可增加心肌耗氧,致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心肌梗死。
氨茶碱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合用致氨茶碱中毒的表现和处理方案
表现: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头痛
合用时需减少氨茶碱用量
原因:氨茶碱代谢需要依赖CYP1A2,而氟喹诺酮类药物是CYP1A2的抑制剂,所以合用时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升高,易出现中毒。
氟喹诺酮类药物危险分级
第一类:依诺沙星,托氟沙星
第二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第三类:帕珠沙星,诺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
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抗菌谱广,口服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等特点。
喹诺酮类药物对需氧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对金葡菌及产酶金葡菌也有良好抗菌作用。
某些品种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也有作用。
用于敏感病原菌引起的泌尿感染、前列腺感染、淋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及骨、关节、软组织感染。
但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少见。
1与其它抗生素的相互作用1.1协同作用1.1.1β-内酰胺类喹诺酮类药物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β-内酰胺类药物可阻碍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细胞壁缺损,从而使喹诺酮类易于发挥杀菌作用[1]。
1.1.2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药物与氨基苷类药物合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因这两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通过抑制脱氧核糖核酸(DNA)回旋酶并阻碍细胞蛋白质合成的双重作用以发挥协同作用[2]。
1.1.3其他抗菌药物磺胺类药物合用可明显增加抗铜绿假单胞菌和金葡菌的作用。
与亚胺培南或阿米卡星合用,体外证实对这两种抗生素耐药的作用增强;与阿洛西林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动杆菌菌属细菌有协同作用;与克林霉素合用,对链球菌,葡萄球菌有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增强[3]。
1.2拮抗作用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等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使其抗菌作用下降或抵消;还可拮抗两性霉素B和美帕曲星的作用;部分拮抗5-氟尿嘧啶的作用[3]。
1.3合用使毒副作用增加(1)喹诺酮类与万古霉素合用可致毒性增加,出现肾小管上皮损害,蛋白尿等中毒症状。
(2)喹诺酮类与氯霉素、红霉素合用可致效用降低,同时,对肝、肾功能及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进一步加重。
(3)环丙沙星与阿霉素、呋喃妥因合用,增加了毒性并且对肾功能不全者损害更大[3]。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发表时间:2014-07-25T16:12:59.7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25期供稿作者:颜群刘书红[导读] 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常用抗感染药,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尤为引起注意。
颜群刘书红(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北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滨州 256600)【摘要】综合叙述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中在骨骼、皮肤、心脏、中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各种不良反应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提出相应的用药建议,为临床医生提供警示,旨在合理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预防该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喹诺酮类不良反应相互作用【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30-02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常用抗感染药,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尤为引起注意[1-2]。
喹诺酮类药物对细菌DNA促旋酶具有选择性抑制作用的抗菌药物,主要针对革兰氏阴性菌,新的氟喹诺酮类也可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
由于结构中的氟原子使该类药物对细胞、组织穿透力增强,一些品种口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增高,药物吸收后在体内组织、体液中广泛分布,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肠道、皮肤软组织、腹腔和骨关节等感染。
随着临床使用的不断增加,对其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报道也逐渐增多,从而影响了药物的临床应用。
现将其常见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作一概述。
1.不良反应1.1 软骨毒性喹诺酮类药物主要影响新生或幼小动物的骺增长板。
可能引发软骨、肌腱不适。
由于在动物试验中发现喹诺酮类药可引起幼龄动物软骨关节病变,虽在人类中尚未发现,但少数病例出现严重关节疼痛和炎症。
因此,喹诺酮类药不宜用于骨骼系统尚未发育完全的18岁以下的人群。
孕妇禁用,乳母服药期间应停止哺乳。
1.2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兴奋、失语,还有极少数可发生手足麻木、手指颤抖、幻觉和癫痫。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10 问10 答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其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好、无交叉耐药性、价格便宜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但随着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药物本身或不合理使用引起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凸显。
那么,在临床工作中,喹诺酮类药物应当如何使用呢?1. 喹诺酮类的药理作用是什么?喹诺酮类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含4- 喹诺酮的抗菌剂,通过抑制细菌DNA 螺旋酶活性,阻碍细菌DNA 的复制与合成。
是一种繁殖期杀菌药。
2. 喹酮类药物的抗菌谱如何?3. 喹诺酮类的适应证及作用特点有哪些?适应证:敏感菌所致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志贺菌、沙门菌和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胃肠道感染、伤寒和副伤寒、胆道感染、盆腹腔感染、骨关节及皮肤感染等。
作用特点:为浓度依赖性抗菌药,可一日给药一次。
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口服给药途径、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长、血药浓度较高、组织分布广、药物不良反应低,不需皮试。
4. 临床常用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有哪些?现阶段临床上应用的多为第三、四代喹诺酮类,因其分子中均含有氟原子,故称为氟喹诺酮。
环丙沙星:口服生物利用度约70%,组织穿透力强,分布广泛;半衰期短(约3~5 小时),经肾脏消除;对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等G- 菌作用强;多数厌氧菌对其不敏感,但对氨基糖苷类或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菌株对环丙沙星仍敏感。
左氧氟沙星:为消旋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口服生物利用度约100%,半衰期5~7 小时,经肾脏消除,85% 的药物以原形由尿液排出。
对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厌氧菌、支原体、衣原体的抗菌活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少而轻。
莫西沙星:口服生物利用度约90%,半衰期12~15 小时,粪便和尿液中原形药物的排泄量分别为25% 和20%。
对大多数G+ 菌、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衣原体和支原体抗菌活性强;耐药率低、价格高。
5. 喹诺酮类为什么不做皮试?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皮试结果与过敏发生之间不能建立良好的相关性,即皮试阳性并不能准确预测 I 型过敏反应。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综述首个喹诺酮类药物萘啶酸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用于临床。
目前多数化学家及临床学者将喹诺酮类药物按开发年代和结果特点分为4代:临床上喹诺酮类应用相当广泛,现将自己学习的内容从两方面作一归纳:一、 喹诺酮类的不良反应简述: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最常见);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特别好发于明显动脉硬化及其它中枢神 避免与氯霉素同服3、皮肤反应(光敏反应最受关注);4、软骨毒性;5、心脏毒性:Q-T 间期延长;(西沙必利也可引起,故不合用)6、静脉炎:局部副作用,缓慢经静脉滴注低浓度药物可减少该副作用的发生;7、肝毒性避免同服其他肝毒性药物(如红霉素);8、肾毒性避免同服其他肾毒性药物(如万古霉素等);二、喹诺酮类的药物相互作用:1、避免与多价阳离子制剂合用,如Mg2+ Al3+ Ca2+ Fe3+ Zn2+ 如:牛奶、氢氧化铝咀嚼片、硫糖铝片、补钙药(碳酸钙D3、碳酸钙胶囊、葡萄糖酸钙片/口服液)、铁剂(硫酸亚铁叶酸片)原因:喹诺酮类可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使喹诺酮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降低。
2、不与肝药酶诱导剂合用如:利福平胶囊原因: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较强肝药酶抑制作用,合用发生拮抗,使喹诺酮类抗菌活性降低。
3、不与嘌呤化合物及抗组胺药合用如:氨茶碱、咖啡因、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原因:喹诺酮类为肝药酶抑制剂,会阻碍嘌呤化合物、抗组胺药代谢,使以上药物血药浓度增高。
阻碍阿司咪唑、特非那定代谢,加强心脏毒性,增加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发生。
4、不与抗胆碱药、H2受体阻断药及奥美拉唑合用如:东莨菪碱、哌仑西平、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原因:以上药品降低胃酸浓度,从而减少喹诺酮类药物吸收。
5、不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如: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芬布芬原因:两类药均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合用毒性加重。
以依诺沙星、诺氟沙星、洛美沙星为重。
6、不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原因:喹诺酮类为肝药酶抑制剂,阻碍华法林代谢,使血药浓度增高,抗凝作用增强。
临床氟口奎诺酮类抗生素适用范围、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
氟瞳诺酮类抗生素
对氟喳诺酮类抗生素使用的限制包括不应用于以下情况:治疗无需处理可能会好转或不严重的感染;治疗非细菌性感染,如非细菌性(慢性)前列腺炎;预防旅行者腹泻或反复发生的下尿路感染(膀胱及以下的尿路感染);治疗轻度或中度细菌感染,除非不能使用通常推荐用于这些感染的其他抗菌药物
左氧氟沙星临床应用
左氧氟沙星适用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菌及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克雷伯菌属等革兰阴性菌引起的病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美国FDA批准左氧氟沙星用于成人及≥6个月儿童瘟疫的治疗。
左氧氟沙星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瘟疫,包括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肺型或败血症型瘟疫,可用于成人和6个月以上的儿童。
药品说明书提示禁用于小于18岁的患者,但用于炭疽吸入的保护除外。
药物相互作用
1、谨慎合用:左氧氟沙星与非留体类抗炎药联用,有引发抽搐的可能。
2、与口服降糖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事件,联用时应加强血糖监测。
3、与华法林合用会导致华法林作用增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
值。
4、与茶碱联合应用时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震颤、激动、不安、抽搐、心悸等茶碱类中毒症状,需监测茶碱血药浓度。
5、与含铝或镁的抗酸药、硫糖铝、金属离子制剂、含锌的多种维生素制剂、去羟肌昔合用时,应与口服左氧氟沙星间隔至少2h服用。
联用时可能会发生螯合作用,影响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李学灵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引发的不良反应以及与不同药物同时使用产生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方法:对经典文献的翻阅,对临床实践资料的研究。
结果:在临床使用中,患者的神经系统、内脏、皮肤、骨骼均出现了不良反应,并且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结论:要注意喹诺酮类药物对患者的影响,以免引发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临床使用广泛的人工合成抗菌药,比较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主要有吡哌酸(PPA)、氟哌酸(诺氟沙星)等、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此类药物在临床上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胃肠道方面的不适,皮肤出现红肿、皮疹等过敏现象,长期服用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一、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1.对心脏造成的影响从理论的角度上来说,向静脉注射氟喹诺酮类药物极易引起心脏的不适,例如:低血压、心悸亢进等。
从临床医学的角度上来看,有部分患者在服用司帕沙星(喹诺酮类)后有QT间隔延长的现象,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冠心病猝死等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在使用司帕沙星这类的药品时,应对与其配合使用的药进行检查,不得与具有延长QT间隔的药物同时使用。
从试验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将含有大量喹诺酮成分的药物注射到动物的体内,会使实验动物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的情况。
2.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患者在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及其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一般在百分之二十以下,且以中、青年的女性发病率较高。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疼、眩晕、失眠多梦、视觉异常以及睡眠质量不佳等情况,并没有产生十分严重的神经毒性作用,因而,常常被人们所忽略。
从医学界的角度上来看,关于喹诺酮类药物对人类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始终没有间断过,但以目前的情况来,我们对于喹诺酮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的原因依旧没有确切的了解。
氨茶碱与部分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汇总序号药品名称相互作用文献来源氨茶碱片、注射液1.地尔硫䓬、维拉帕米可干扰茶碱在肝内的代谢,与本品合用,增加本品血药浓度和毒性。
2.西咪替丁可降低本品肝清除率,合用时可增加茶碱的血清浓度或毒性。
3.某些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的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氟喹诺酮类的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等可降低茶碱清除率,增高其血药浓度,尤以红霉素和依诺沙星为著,当茶碱与上述药物伍用时,应适当减量。
4.苯巴比妥、苯妥英、利福平可诱导肝药酶,加快茶碱的肝清除率;茶碱也干扰苯妥英的吸收,两者血浆中浓度均下降,合用时应调整剂量。
5.与锂盐合用,可使锂的肾排泄增加。
影响锂盐的作用。
6.与美西律合用,可减低茶碱清除率,增加血浆中茶碱浓度,需调整剂量。
7.与咖啡因或其他黄嘌呤类药并用,可增加其作用和毒性。
SFDA药品说明书范本红霉素片1.本品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等抗癫痫药的代谢,导致其血药浓度增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与芬太尼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间。
与阿司咪唑或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性,与环孢素合用可使后者血药浓度增加而产生肾毒性。
SFDA药品说明书范本2.对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类有拮抗作用,不推荐同时使用。
3.本品为抑菌剂,可干扰青霉素的杀菌效能,故当需要快速杀菌作用如治疗脑膜炎时,两者不宜同时使用。
4.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老年病人尤应注意。
两者必须同时使用时,华法林的剂量宜适当调整,并严密观察凝血酶原时间。
5.除二羟丙茶碱外,与黄嘌呤类药物同时使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
这一现象在合用6日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本品血药峰浓度成正比。
因此在两者合用疗程中和疗程后,黄嘌呤类药物的剂量应予调整。
6.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
喹诺酮类与其它药物相互作用
李和柏;吴春萍
【期刊名称】《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年(卷),期】1994(000)0Z1
【摘要】喹诺酮类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合成抗菌药,国产有:吡哌酸、氟哌酸、甲氟哌酸、氟嗪酸、氟啶酸、环丙氟哌酸等为目前常用药物。
它的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吸收完全、组织体液内浓度高、半衰期长、使用方便:口服:注射、外用、
眼用等,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因此,喹诺酮类与其它药物在临床上应用的机会增多,本文就其配伍用药作一简述。
1.协同作用: 1)吡哌酸与含有机酸的中药。
2)吡哌酸与酸性中成药。
3)环丙氟哌酸与其它抗生素联用。
【总页数】1页(P120-120)
【作者】李和柏;吴春萍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川地区人民医院;四川省达川地区人民医院 635000;635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
【相关文献】
1.氟喹诺酮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J], 林文丰;张晓琳
2.喹诺酮类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不合理使用分析 [J], 尹楠楠
3.喹诺酮类与茶碱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J], 吕向群
4.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分析 [J], 廖伟中
5.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探讨 [J], 李旭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哪些药物相互作用?
发布时间:2010-8-7 14:37:17
氟喹诺酮类是一类新的合成抗菌药物,主要品种有:诺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等,临床使用广泛,与某些药物可发生相互作用,应引起注意:
1、本类药物于消化道中在酸性条件下吸收较多,与含铝、镁或钙的制酸药同服,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
与锌制剂、铁制剂、磷酸盐类合用也可减少本类药物的吸收。
2、与抗胆碱药(如哌仑西平、东莨菪碱)、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合用,降低了胃液酸度,从而减少了本类药物的吸收。
3、与尿碱化药,如碳酸氢钠同服,可减少本类药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的增强。
4、本类药物能抑制肝微粒体酶,与氨茶碱同用时,可抑制氨茶碱的代谢,使氨茶碱的血药浓度升高,易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可引起死亡,其中以环丙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的作用较强,合用时应调整氨茶碱的剂量。
氧氟沙星也有此作用,但程度较轻,联用时应注意观察。
5、与咖啡因同用,可抑制咖啡因的代谢,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对于常饮用咖啡因的患者,在服用本类药物时,应适当减少咖啡因的饮量。
6、丙磺舒可减少本类药物自肾小管分泌约50%,同用时可使本类药物的血药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
7、利福平(RNA合成抑制药)、氯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药)均可拮抗本类药物的作用。
8、与甲氧氯普胺合用,因后者可加快胃排空,能使环丙沙星的吸收加快。
9、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与华法林合用时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依诺沙星无这种作用。
10、曾有报道,非甾体抗炎药芬布芬与依诺沙星合用引起抽搐,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二者不能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