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横折折撇
- 格式:ppt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20
1基础篇○1、学会横折钩的写法及应用○2、学会三个关键字○1、掌握横折钩在不同字体中的形状变化。
○2、在观察、摹写的基础上掌握部分汉字的写法。
○1、笔画书写过程中力度和速度的把握○2、横折钩的写法及应用○1、课件、积分卡○1、教学过程多讲解,多演示。
○2、练字过程多动脑,仔细体会。
学习内容第十三讲横折钩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点拨2◇一、诵读◇二、汉字的演变,导入新课通过讲汉字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汉字,爱好书写。
教师板书课题:横折钩………………………………………………………………◇三、学习笔画学习笔画-横折钩1、演示横折钩观察其特点2、教师引导学生读帖,神笔三字经(教师讲解)与横折都一样竖画末弹出钩3、学生观看张法老师书写视频,(边看边跟视频书空练习,体会书写节奏)学习3532法则。
4、学生在课堂练字册上练习。
5、强调要领:横画略仰,转折处稍停,棱角分明。
………………………………………………………………◇四、学习关键字1、演示“力”“门”“同”观察其特点。
2、学习书写这些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笔顺)关键字解析横折宽度要适当,斜撇有力勿太长。
1、横折勿写的太宽或太窄2、斜撇有力度,勿太长,与折画平行学生根据视频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共性问题集体纠正。
对书写能力弱的同学,老师要多分些时间,手把手指导。
教学过程3…………………………………………………………………休息十分钟1、根据老师的观察,评出今天的进步小明星,给与积分奖励,颁发证书,掌声鼓励。
2、手指律动操:第一节、伸缩运动第二节、翘食指第三节、摆手腕第四节、震动手腕…………………………………………………………………第二节课关键字解析框型宽度要适当,点画勿小巧摆放。
1、笔画左短右长,框型宽度适当2、点画勿太小学生根据视频练习,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检查学生书写动作。
…………………………………………………………………关键字解析框型宽度要适当,框内部分中上放。
人美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3课横折折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提高书写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横折折撇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
3. 横折折撇的美学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横折折撇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感受书法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13课横折折撇》。
2. 讲解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1)讲解横折折撇的基本笔画和书写顺序。
(2)示范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强调横折折撇的书写要领,如用笔力度、笔画粗细等。
3. 练习横折折撇(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练习横折折撇,教师巡回指导。
(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3)让学生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提高书写水平。
4. 讲解横折折撇在书法作品中的应用(1)展示一些含有横折折撇的书法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2)讲解横折折撇在书法作品中的布局和美感。
(3)引导学生尝试在作品中运用横折折撇,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横折折撇的书写方法和技巧。
(2)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横折折撇,提高书写水平。
(3)布置作业:运用横折折撇创作一幅书法作品,下节课分享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积极提问、互相帮助。
2. 学生练习成果:横折折撇书写规范、美观、有力。
3. 学生作品:运用横折折撇,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人美课标版三年级下第13课横折折撇教学目的:1、规范写出横折折撇及本课例字。
2、做到用笔方法正确,遵循练字方法。
3、培养学生写字兴趣和观察、分析字的能力。
4、培养良好习惯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重点:横折折撇的写法。
难点:及、延、道的书写。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书写用具。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增强信心,激发练字兴趣。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笔画,看看谁还认识它们?(出示课件:笔画横折和横撇),那写“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把毛笔蘸上墨自己再练习写一写。
(提醒学生端正写字姿势,明确执笔姿势。
)同学们,这两个笔画接到一起又是什么呢?(出示课件:横折和横撇演变成横折折撇的动画)一起读一下课题。
(师板书课题)二、书写认知。
(一)出示笔画和例字。
(明确本课内容,整体感知字的美感。
)同学们,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笔画和含有横折折撇笔画的3个例字。
(二)学笔画。
1、观察。
(观察、记忆)学生看书48页,出声读“我来读帖”和“我来分析”两部分,并批注,了解各部位位置关系和用笔要领。
(出示课件:横折折撇分段演示动画)仔细观察笔画中的每一段线条提示,说说各部位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2、说一说、记一记、书空。
(强化记忆、仿写)同桌一起说说这些要点。
再一起看书写过程的动画,认真观察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
书空,感受书写过程中的提、按。
(师板书“起行收提按”)3、练习写笔画。
(临写、比较、纠正、再写)生练。
注意写完之后要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足,在写下一个的时候改正过来。
(三)学写例字。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1、对比、总结例字中横折折撇的形态差别。
笔画的写法掌握了,字的书写又应该注意什么呢?请看书49页,观察米字格中的三个例字,一边比较它们中横折折撇的形态变化,一边描红横折折撇这个笔画。
生练习写。
通过描红,你一定发现,在“及”、“延”、“道”中,横折折撇的形态略有不同,差别在哪儿呢?生交流。
第十三课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的写法教学内容:学习楷书中横折折撇、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的写法;教学目标:1、通过示范、演示、练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这两种笔画的写法;2、了解汉字的形体美,在写字时正确运用学过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学生板演:凶、区、鸟、马、语、说、寺、均、尘2、点评学生作业,复习土字旁的写法二、故事激趣皇帝练字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
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
有一次,他练习‚戬(jian)‛,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
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
‛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
‛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
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1、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小结: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二、指导书写(1)横折折撇的写法:写完一个短横后,笔尖向右上顶笔的同时稍稍抬笔至即将离开纸面时顿笔写竖,写竖到位后向右下弯转着写横,写横到位后弯转着向左下写撇,最后出尖。
范字:及、延、建、廷(2)横撇弯钩的写法落笔后向右形成横,至转折处,先提笔,做顿笔,笔锋调整后,再逐渐提笔成撇,行至转折处,无需停顿,就势折向右下方,折下时,行笔逐渐用力,使笔画成弧线形。
第十三课横折折撇
主备:年月日教学内容教材第48—50页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掌握横折折撇的写法。
练习书写横折折撇时转折的写法。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提高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书写横折折撇时转折的写法。
观察横折折撇的形态,分析它的写法,并用毛笔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及手段
书写用具、有关书写视频图片资料等讲解示范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
一、课程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竖折折钩的写法,大家回忆它的书写要领。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笔画
横折折撇是横折和折撇的连写。
2.观察笔画形态
我们以《九成宫醴泉铭》中的“及”字为例,来
学习横折折撇的写法。
读帖,“及”字中的横折折撇都
有哪些特点?横折折撇的横,左低右高,倾斜度比较
大。
第一个折笔的地方比较方,第二个折笔的地方外
圆内方,撇的弧度较大。
将“及”字放入米字格中进行观察和分析,横折
折撇部分从哪儿起笔,从哪儿转折,在哪儿收笔,还可以看到横折折撇横
部分左低右高很明显,随后的两端折笔都有一定的倾斜度,撇的尾部稍弯。
3.培养学生读碑的兴趣和能力、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读原碑
帖的能力、使用米字格观察例字的习惯和能力以及深入、细致观察字形的
的能力。
三、讲解示范
1.分析笔画写法。
分析应该怎样写横折折撇。
(1)书写“四”字的横折折撇从哪儿起笔?怎样起笔?
(2)怎样写第一个转折?
(3)怎样写第二个转折?怎样收笔?
(4)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二年级语文书第十三课寒号鸟一、课文原文。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
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
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可是,寒号鸟已经来不及了,它冻死在寒冷的夜里。
二、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堵(dǔ):一堵墙。
- 缝(fèng):崖缝。
- 当(dàng):当作。
- 鹊(què):喜鹊。
- 朗(lǎng):晴朗。
- 衔(xián):衔回来。
- 枯(kū):枯草。
- 劝(quàn):劝告。
- 趁(chèn):趁机、趁天晴。
- 将(jiāng):将来。
- 且(qiě):得过且过。
- 腊(là):腊月。
- 狂(kuáng):狂风、狂吼。
- 吼(hǒu):吼叫。
- 复(fù):重复。
2. 会写的字。
- 面(miàn):面包、面粉。
笔画顺序为:横、撇、竖、横折、竖、竖、横、横、横。
- 阵(zhèn):一阵风。
笔画顺序为: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撇折、横、竖。
16课时书法课程安排教学进度表节次教学内容一正确的写字姿势、笔画书写要领二横、竖的书写(硬笔)三点的书写(软笔)四撇、捺的书写(硬笔)五点、撇点的书写(硬笔)六横的书写(软笔)七竖钩、弧弯钩的书写(硬笔)八戈钩、卧钩的书写(硬笔)九竖的书写(软笔)十竖弯、提、竖提的书写(硬笔)十一竖弯钩、横钩的书写(硬笔)十二撇、捺的写法(软笔)十三横折、横析钩的书写(硬笔)十四横撇、撇折的写法(硬笔)十五钩的写法(软笔)十六横折弯钩、竖折折钩、横折提(硬笔)书法课总体目标:低年级段:重在落实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夯实写字基本功。
中年级段:在低年级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书写规律,领悟各种结构的汉字和书写要领。
高年级段:应讲究行款整齐,追求美观,并可适度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第一课时:正确的写字姿势、笔画书写要领正确的写字姿势对于练写字非常重要。
正确的姿势能够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并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
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上身坐正,两肩XXX;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
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惯,纠正起来很难。
硬笔的正确执笔方法是采用三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
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度角左右。
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软笔的正确执笔方法是采用“五指执笔法”。
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分别从五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
四年级下册十三课生字一、忧(yōu)1. 结构。
- 左右结构,左边是竖心旁(忄),右边是“尤”。
2. 部首。
- 忄,与心情有关。
3. 字义。
- 发愁,如“忧虑”;使人忧愁的事,如“忧患”。
4. 组词。
- 忧愁、担忧、忧虑。
5. 书写要点。
- 竖心旁的竖要写直,两点呼应且左低右高。
右边“尤”字的横画要写平,撇和弯钩要舒展。
二、虑(lǜ)1. 结构。
- 半包围结构,外面是“虍”,里面是“心”。
2. 部首。
- 虍(虎字头)。
3. 字义。
- 思考,如“考虑”;担忧,如“顾虑”。
4. 组词。
- 考虑、思虑、顾虑。
5. 书写要点。
- 虎字头的横钩要短小,撇画伸展。
里面的“心”字要写得紧凑,卧钩起笔轻,行笔弯度适中,三点呼应。
三、贪(tān)1. 结构。
- 上下结构,上面是“今”,下面是“贝”。
2. 部首。
- 贝,与钱财有关。
3. 字义。
- 求多,不知足,如“贪婪”;爱财,如“贪财”。
4. 组词。
- 贪玩、贪污、贪婪。
5. 书写要点。
- 上面“今”字的撇捺要舒展,盖住下面部分。
下面“贝”字的竖与横折的折角要对正,最后一笔点要有力。
四、职(zhí)1. 结构。
- 左右结构,左边是“耳”,右边是“只”。
2. 部首。
- 耳。
3. 字义。
- 分内应做的事,如“职务”;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如“就职”。
4. 组词。
- 职业、职责、职位。
5. 书写要点。
- 左边“耳”字的横画间距均匀,竖画要直。
右边“只”字的“口”要写得方正,撇画起笔在“口”的左上角。
五、屏(bǐng、píng)1. 结构。
- 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尸”,里面是“并”。
2. 部首。
- 尸。
3. 字义。
- 读bǐng时,表示除去,排除,如“屏除”;抑止(呼吸),如“屏息”。
读píng时,指遮挡,如“屏风”;字画的条幅,如“画屏”。
4. 组词。
- bǐng:屏气、屏弃;píng:屏幕、屏风。
5. 书写要点。
- 尸字头的横画要短,撇画舒展。
4849
书法练习指导 三年级 下册横折折撇是横折、折撇连写而成的。
1.横折折撇的横,左低右高,倾斜度比较大。
2.横折折撇第一个折笔的地方比较方,第二个折笔的地方外圆内方,撇的弧
度较大。
1.
确定好起笔的位置,毛笔向右下方逆锋入纸,轻轻顿笔调锋,向右上行笔写横。
2.在横的末端,顿笔调锋,向左下方行笔,写折。
3.在横折的末端轻轻顿笔调锋,
先向右下,再向左下行笔,
渐渐提笔撇出。
第13课 横折折撇
以米字格作参照,可以观察到横折折撇的倾斜度和弧度。
第13课 横折折撇
通过描红,可以发现,在“及”“延”“道”中,横折折撇的形态略有不同。
观察下面的例字,比较例字中横折折撇的形态差别,然后尝试描红。
人美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3课横折折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横折折撇的概念和书写方法;
2.掌握横折折撇的基本笔画和规律;
3.能够正确、流畅地书写横折折撇。
二、教学准备
1.教学用纸及书法笔;
2.教学PPT。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
1. 概念讲解
讲解横折折撇的基本概念:横折折撇是由一横、一折和一折撇组成的汉字基本笔画。
它较难书写,须重新掌握一定的书写规律。
2. 教学展示
通过教学PPT向学生展示横折折撇的基本笔画和规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理解书写方法和规范。
3. 模仿练习
学生按照PPT上所示的横折折撇书写方法,进行模仿练习。
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认真检查和纠正,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和规范。
4. 练习评价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评估,对书写规范和技巧进行指导和改进,要求学生不断探索和尝试,完善自己的书写技能。
四、教学反思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和评价,帮助学生掌握书写规范和技巧,提高其书写水平;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教学需要注意,要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差异化教学,保证学生实际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义务教育三至六年级《书法练习指导》(实验)三年级下册第二课《横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认识横钩的名称和形态,掌握其书写方法。
2.掌握横钩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技法。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掌握横钩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横画折后出钩及出钩方向的掌握。
教学拓展:1.初步认识横钩的变化,学会简单书法作品的写法。
2.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感受祖国传统文化高雅艺术的魅力。
教具准备:示范用笔、用纸、描红字帖、多媒体。
学具准备: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画毡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检查文具、学生坐姿。
2.复习毛笔执笔方法,教师说明五字执笔法“擫、押、钩、格、抵”二、书画作品欣赏:1.教师出示画作《墨竹》和书法作品《唐诗一首》。
2.学生欣赏,并诵读《唐诗一首》3.教师解释说明书画作品中“落款”的含义,引出“书画同源”的概念,说明练好书法的意义。
三、讲授新课:1.多媒体出示课题第二课《横钩》,板书课题:《横钩》2.简介“赵体”及赵孟頫楷书《三门记》书法特征“结字严谨慎、点画流畅、笔法秀美、结体舒展”。
3.多媒体出示笔画“横钩”。
说明练书法要从一笔一画开始,强调“一笔一画学写字,一生一世做真人”的道理。
4. 教师出示笔画“横钩”图片投影,用“双钩”和“单钩”方法强化记忆“横钩”书写方法,说明书写先后顺序。
5.教师示范书写“横钩”,强调书写要领。
板书:“(1)横画至末端笔锋微微提起(2)笔锋向右下略顿(3)折转笔锋向左下方提笔出钩”。
6.学生练习书写“横钩”,教师巡回指导。
7.教师在投影台示范书写“容”字,强调“横钩”书写方法。
8.学生练写“容”字,教师巡回指导。
9.教师先后在投影台上示范书写“露”字和“儒”字。
强调“露”字雨字头中“四点”是“行书笔意”下面“路”字中“足字旁”也是“行书笔意”。
“儒”字中的右边“雨字头”中的“横钩”写成“竖弯钩”,这是书法“横钩”笔画的特例。
10.学生分别练写“露”和“儒”字,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互相展示。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讲义第十三课穷人保佑.(yòu)寡.妇(guǎ)蜷.缩(quán)忐忑..不安(tǎn)(tè)吱嘎.(gā)魁.梧(kuí)黧.黑(lí)哦.(ó)汹:左窄右宽。
右部第一笔是撇。
组词:汹涌汹猛涌:左窄右宽。
左部“氵”呈弧形。
组词:涌出涌现澎:右部三撇平行,起笔在一条线上。
组词:澎湃澎奔湃:右部横间距均匀,竖为悬针竖。
组词:惊湃九湃溅:“氵”略呈弧状,“贝”窄小。
组词:飞溅溅溅熄:左窄右宽,“火”的最后一笔捺变为点左窄右宽。
组词:熄灭熄火掀:左窄右宽。
“斤”稍小;“欠”的捺画伸展。
组词:掀开掀翻困:“口”稍大;“木”竖在中线上。
组词:困难困苦唉:左小右大。
右边撇捺伸展。
组词:唉呀唉声叹气淋:左窄右宽,右部第一个“木”末笔捺变点。
组词:淋雨湿淋淋嘿:“口”小而偏上;“黑”四点彼此呼应。
组词:嘿嘿嘿呦糟:“米”上紧下松;“曹”上宽下窄。
组词:糟糕糟了嘛:“口”小而偏上;两个“木”左小右大。
组词:干嘛是嘛皱:左右紧凑。
右部竖撇长伸,横撇与捺舒展。
组词:皱眉褶皱勺:横折钩稍大,折钩运笔稍向左倾斜。
组词:勺子汤勺本节课重点字词渔夫轰鸣沉思风暴抱怨倾听探望照顾困难阴冷渔网糟糕湿淋淋汹涌澎湃心惊肉跳自作自受词语释义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
倒霉: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忧虑:忧愁担心。
勉强:将就;凑合。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严肃:(神情、气氛等)使人感到敬畏的。
忧虑:忧愁担心。
舒适:舒服安逸。
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忐忑不安:心里七上八下不得安宁。
近义词温暖—暖和舒适—舒服安静—宁静探望—看望抱怨—埋怨潮湿—湿润激动—感动忧虑—忧愁魁梧—高大严肃—严厉自作自受—自食其果心惊肉跳—胆战心惊自言自语—喃喃自语反义词温暖—寒冷舒适—难受困难—容易苍白—红润潮湿—干燥宁静—喧闹蜷缩—舒展香甜—苦涩僵硬—柔软倒霉—幸运魁梧—瘦小严肃—活泼心惊肉跳—泰然自若(古老)的钟(冰冷发青)的脸(苍白僵硬)的手(清新)的海风(魁梧黧黑)的渔夫(湿淋淋)的渔网(忐忑不安)地想(惊慌)地喊(喃喃)地说ABAC式词语:自作自受自言自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描写心理的词语:忐忑不安心惊肉跳心急如焚心花怒放心猿意马描写人物外貌的词语:魁梧黧黑眉清目秀冰清玉洁明眸皓齿含有身体部位名称的四字词语:心惊肉跳心惊胆战提心吊胆目瞪口呆手足无措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