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印打样方法的比较(上)
- 格式:docx
- 大小:11.97 KB
- 文档页数:4
包装印刷方主力军凹版印刷制版方法谈(上)建材产品印刷的“包装凹印”两大类。
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市场要求,总的来说尽管有所改进但对凹印来说有些勉其所难。
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柔性版印刷则越来越显示出其优势。
不过各有各的优势和市场。
凹印以其自身具有的不可替代的特长,现在及将来都会继续在大批量出版及包装印刷方面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本文就凹印制版与的现有技术作一介绍。
凸版、平版以网点面积的大小来表达印刷品的层次,凹印则以凹版的凹下部分(油墨网孔)来表达层次。
凹版凹下部分按形状不同可分为:①凹下部分的表面积相等深度不等;②凹下部分深度相等表面积不等;③凹下部分的深度和表面积均不等几种。
与其它印刷方式的印版相比,这些今天已经完全实用化的凹印印版制作非常复杂。
凹版制作所使用的分色软片(原版)也因此具有制作工艺复杂、难度大的特点。
现在,包围凹印的技术环境环境如印前电子化、无软片化也获得急速的推进。
滚筒制作的CTP化不仅限于电雕方式,激光方式也被开发出来,正进入多样化技术的时代。
(一)凹印制版方法凹印制版方法中传统的方法是照相凹版制版法。
该方法制成的印版网孔面积相同、以网孔深度不同表达印刷品的层次。
其原版无网点,为连续调软片。
原版上的图像经紫外线照射成像于耐蚀膜(对印版滚筒镀层进行腐蚀所用的膜)或碳素纸上,再将此膜包裹于滚筒上,在温水中显影,通过氯化铁进行化学腐蚀,形成深浅不一的网孔。
不过近年来几乎不再使用连续调的原版了,碳素纸的用量也大幅减少了。
现在的工艺基本分两种,一种是使用分色软片的方法,即按照与胶印完全相同的方法制作加网分色片的方法;另一种是对图像进行全数字化处理、无软片制作印版滚筒的方法。
在包装印刷和特殊凹印领域,无软片制作法正迅速得到推广。
在出版凹印领域无软片化也有了实在的进展。
1. 出版凹印的制版出版凹印制版在1975年以前以使用碳素纸的照相凹版制版法为主,因此其原版为连续调软片。
这一时期对电子雕刻技术进行了开发,出现了使用连续调软片的电雕方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凹版打样方法及使用凹版打样在凹版印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样张是制版公司、印刷公司以及客户的联系纽带,但由于在凹版印刷中承印材料多种多样,可能是薄摸、铝箔、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纸张或纸板,这就要求凹印打样必须有很高的灵活性,并有相应的设备及工艺支持。
凹印打样有多种模拟和数字方式,如软打样(Soft Proof)、蓝线打样(Bluelines or Ozachrome Proof)、重叠打样(Overlay Proof)、单张打样(Single Sheet Proof)、胶印打样(Offset Press Proof)、直接数字打样(Driect Digital Proof)和凹印打样机打样(Gravure Press Proof)等。
在这里重点介绍一下直接数字打样和凹印打样机打样两种打样方法,直接数字打样机也称DDCP(Direct Digital Color Proof,直接数字彩色打样),它采用喷墨和电子成像打样机,利用数字技术直接在热转移材料上得到高分辨力的半色调样张,省掉了使用中间软片的步骤。
这种打样工艺速度快,细微层次显明,但是,呈色范围有限。
直接数字打样具有生产效率高、可靠、方便等特性,因此一些厂家已率先放弃了凹印打样机进行打样,完全采用了无软片的数字打样。
无疑,直接数字打样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使用最多的打样方法是凹印打样机打样方法,凹印生产工艺要求凹印打样机打出的样张要印刷公司正式印刷的产品效果基本一致,因而它的构造与凹印机区别不大。
它是模拟凹印机原理制成的,通过压印滚筒与凹印版辊之间的挤压作用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清晰图案。
新型凹印打样机在模拟实际印刷过程(压印形式、油墨、承印材料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凹版印刷制版工艺过程对比在软包装凹版印刷中,主要采用网点照相凹版和电子雕刻凹版.对这两种凹版制作的主要工艺虽然已做了分析,但是,还没有对其整个工艺过程系统化并加以对比,为此,把整个制版工艺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即滚筒的预处理、凹版制作和终处理,如图2-20所示。
(1)滚筒的预处理。
滚简的预处理包括滚筒体的预加工及镀铜、抛光、去脂等工艺过程。
在镀铜工艺中.按其工艺特点分为巴拉德法和直接镀铜法两套工艺。
所谓巴拉德镀铜法是指将镀铜工艺分为镀底铜、银化处理、镀面铜等三个主要工艺过程,一般称镀面铜层为巴拉德层,而直接镀铜法则是在预加工的滚筒表面的镍层上进行一次镀铜。
滚筒完成镀铜工艺后,经抛光和脱脂便可进行凹版制作。
(2)凹版制作。
凹版制作工艺是指在经滚筒预处理的表面上完成图文制作的工艺过程。
在凹版制作中,这里列出网点照相凹版和电子雕刻凹版两种制作工艺。
网点照相凹版,包括“布美兰”法所制凹版以电分、连晒后所得到的软片为原稿进行晒版。
电子雕刻凹版包括有软片的电子雕刻凹版和无软片电子雕刻凹版(即Ohio电雕系统)两套工艺过程。
(3)滚筒的终处理。
滚筒的终处理是指滚筒完成图文制作到印版制成的工艺过程。
若采用Ohio电子雕刻系统,因在雕刻之前已进行打样和修正,所以雕刻后可直接进行去脂、镀铬等工序的处理。
如果是再版滚筒,其凹版的制作与滚筒的终处理与上述工艺过程相同,只是在滚筒预处理阶段,应按巴拉德法或直接镀铜法进行预处理即可。
在凹版纸板中,选择好的印刷耗材如:刮墨刀、模切胶垫(优力胶)、网纹辊也会大大的提高生产效果、减少保养费用。
长远考虑,节省企业的综合成本是很重要的。
注:本文来自广州爱堡官方网站,转载请注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凹印打样方法及设备打样是凹版印刷工艺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制版公司、印刷公司以及客户之间确定合同的主要依据。
但是,由于凹版印刷的承印材料品种繁多,既可能是薄膜、铝箔、复合材料,也可能是各种纸张或纸板。
因此,凹印打样必须有很高的灵活性,并有相应的设备及工艺支持。
凹印打样有可以采用模拟或数字方式。
模拟打样包括,如凹印打样机打样(Gravure Press Proof)、蓝线图打样(Blueline or Ozachromo Proof)、重叠打样(Overlay Proof)、单张打样(Single Sheet Proof)、胶印打样(Offset Press Proof)等;数字打样主要是软打样(Soft Proof)和直接数字打样(Direct Digital Proof)。
在此,重点介绍直接数字打样和凹印打样机打样。
直接数字打样也称DDCP(Direct Digital Color Proof,直接数字彩色打样),它采用喷墨或电子成像打样机,利用数字技术直接在热转移材料上得到高分辨率的半色调样张,省掉了使用中间软片的步骤。
这种打样工艺速度快,细微层次鲜明,但是呈色范围有限。
直接数字打样具有生产效率高、可靠、方便等特性,因此一些厂家已率先放弃了凹印打样机进行打样,完全采用了无软片的数字打样。
无疑,直接数字打样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目前使用最多的打样方法是凹印打样机打样方法,凹印生产工艺要求凹印打样机打出的样张要印刷公司正式印刷的产品效果基本一致,因而它的构造与凹印机区别不大。
它是模拟凹印机原理制成的,通过压印滚筒与凹印版辊之间的挤压作用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形成清晰图案。
新型凹印打样机在模拟实际印刷过程(压印形式、油墨、承印材料等)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凹版印刷中级工必须学会的一种技术:新版打样与标准样制作所谓新版是指新品印版或图案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制作的印版,学会新版打样与标准样制作是做好凹版印刷作业的关键一步,倍特包装列出了有关新版打样和标准样制作的相关要点供大家参考。
1.新版打样的目的确认新制印版质量、确认印版上机的印刷适性、制作印刷标样及上下限样、确定新版印刷工艺条件。
2.印刷操作工在打样时的工作责任①保证印刷机的正常运转②对工艺的合理性提出改进意见③负责鉴定印版满足生产的可能性。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打样)④负责工艺调整并准确报告每次调整后的参数(各色油墨配比、冲淡比例、油墨工作黏度、刮刀角度、位置、压力、各色溶剂配比等),在规定的消耗内尽快打出合格的样品。
对印版的可行性做出鉴定意见,如印版有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3.签样与制作标准样打样正常后,印刷标准样200m左右。
如客户在现场,则客户在标准印刷样上签字,客户不在现场时,由客户委托人在印刷标准上签字。
签字样共计四份,一份有工艺员留存,一份有检测室留存,一份交客户,一份装入样袋中流转。
200m标准印刷样有相关部门保存,并在较短时间内复合50m制作复合标准样四份以上部门留存。
对于塑料凹版印刷,复合样需要送达客户审核的,等客户审核通过之后再制作标准样。
客户有特殊要求的按客户要求打样。
4.标准样制作①标准样有工艺员负责制作并保管,所有标样必须由制作人签字并注明日期。
②制作标准样完成后,工艺员保管好剩余标准印刷、复合样,以备换样时使用。
③工艺员保管客户标样,包括客户签字样、委托签字样,签字样长期保存。
④改版取样同上,如原标准样作废,由工艺员负责收回原标准样销毁,保证客户唯一的标样。
标样避光保存、放置一定时间后更新标样(颜色发生褪色)。
浅析凹印和胶印方式印刷质量比较由于凹印和胶印的印刷方式不同,所以如果细看印刷物,就会有很大差别。
有代表性的差别如下:实地文字的轮廓实地部分在胶印中由于不需要网点,所以印刷文字的轮廓和底版一样平滑;但凹印方式,无论在什么场合,都需要墨槽,所以文字的轮廓也由于这个槽(槽形成独立的穴)的存在,成了锯齿状。
为了使这个锯齿尽可能的小,就要考虑合适的制版方式。
实地部油墨的游动这种现象,是使用低粘度油墨凹印时独有的。
槽深度深的实地的油墨转移到纸等承印物上时,得不到均匀的浓度,产生轻微的浓淡不匀现象。
作为对策,可调整油墨的粘度、墨槽的角度(网版角度)、槽的深度和形状的变更等。
色相的变化印刷油墨相同,但由于油墨膜的厚度不同,色相也会不同。
在胶印中,网点的大小不同,原则上油墨膜的厚度是不变的(严格地说,有不同)。
但在凹印方式中,特别是用槽的深度表现层次时,由于深度变化,油墨膜厚度也变化,所以随着层次变化出现了在胶印中不需要考虑的色相变化。
但是,用深度不变的方式,难以发生这种现象。
这种现象,无论用哪种方式进行彩色打样,也会出现和生产机印刷相同的色差问题。
静电的影响凹印油墨由于使用挥发性高、易燃性强的溶剂,所以要特别注意防火。
静电对油墨的转移也有很大影响。
由于静电作用,油墨溢出影像部,阻碍油墨的转移。
但是,很好地利用静电着墨装置,对油墨的转移非常有效。
制版和打样方式和以前相比,在胶片底版的制作中,不需要连续调底版了,制作方法也和胶印制版方式不同。
特别是制作网点底版,打样可以象用胶印的打样机一样,特别容易,并且过程缩短。
以前的方式,用和在生产机上印刷时制作的版相同的方法制作打样用滚筒,用凹印专用打样机印刷。
但由于打样机与生产机的印刷环境不一样,印刷质量也有差别。
现在,为了得到质量好的印刷制品及满意结果,也有在生产机上进行打样的。
如果印刷质量满意,就作为正式印版使用。
最近,制版已采用数字化,为了能发展到无胶片化,多使用数字彩色打样打印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凹版打样工艺(一)一、凹版打样分类在印刷前对雕刻凹版滚筒进行打样对于雕刻版滚筒质量、滚筒本身复制和其合格性检定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
凹印打样技术必须有很高的灵活性,以此来满足多种承印材料和油墨合成不同产品的复制要求,这些产品可能是出版物、包装、标签、包装纸、折叠纸盒、纸袋等,而打样承印材料可能是薄膜、铝箔、复合材料以及各种涂布级和表面特性的纸和纸板。
凹印打样有多种模拟和数字方式,如软打样(SoftProof)、蓝线打样(BluelinesorOzachromeProof)、重叠打样(OverlayProof)、单张纸打样(SingleSheetProofing)、胶印打样(OffsetProof)、直接数字打样(DirectDigitalProofing)和凹印打样机打样(GravurePressProof)等。
下面简单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与工艺。
(一)软打样软打样是描述从视频显示监视进行色彩复制、表现一个单色页面或合成彩页过程的一个不太严格的术语。
软打样的图样可以从制版公司或印刷厂的终端进行观测,也可以作为数据传输到其它地方观察。
由于这种打样方法在分辨力、图像尺寸、色彩范围、与实际印张效果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它仅用来检测版面元素的位置、印张颜色和顺序的正确性以及色彩纠正的程度等。
由于精度问题,目前软打样还不能作为客户和印刷厂最后认定质量的手段。
(二)蓝线打样蓝线打样是以最后输出的正片或负片通过曝光来得到纸印样的打样方法。
它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可用来检查是否所有的信息都位于正确的色版和位置上。
通过改变曝光时间可以得到不同深浅的颜色,因此两色之间存在色彩改变(突变)。
由于它是单色图像,不能在同一个印品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版数码打样(上)
样张是印刷品质量控制的重量依据和与客户沟通交流的工具,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样张可以帮助用户检查文档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以便在必要时
进行修改,如字体、图像、颜色和所有页面的设置等。
其中颜色在打样中是最难控制的,因为不同的承印材料、油墨和网点增大率都会引起样张色彩的变化。
其二,样张可以用做客户和印刷厂之间的合约。
合同样张应精确地提供
与最终印刷品一致的颜色,而且,合同样张最好在印刷前不久打出来,以免由于放置时间较长引起样张退色、失真。
凹印打样方法
打样是印前制作与印刷之间衔接的工序,它可以让用户在印刷前就预
见最终印刷品的效果。
目前凹印行业中常用的打样方法主要有软打样、传统打样和数码打样3种。
1.软打样
软打样是在彩色显示器上实现的,无疑是最方便、最快速、最便宜的
一种打样方法,但要求彩色显示器的精度要高,且必须经过正确校准。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印版与柔印版的制作工艺(一) 第一节凹版制版技术分类与特点
凹版印刷由于其墨色光泽度高、着色力强、色彩再现性好、转印与
叠印性能好,印刷密度高、反差大、网点阶调扩大均衡、印版耐印力高等优越性,尤其在彩色包装装演印刷上,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印刷方式。
但是,由于凹印制版的复杂性与多变性,尤其是传统的照相凹版,
打样与修改都不方便,阻碍了凹印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先后出现了网点照相凹版、电子分色加网凹版,以及电子雕刻凹版(机械、激光、电子束雕刻等),可以进行胶印与凹印的转换,能直接利用平印分色图片、电子分色凹印网点图片等制取凹印版辊,并可用平印打样来校验其制版图片作必要的修正。
这给凹印制版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根据商业包装类产品的特点,凹版彩色复制应以希望色彩进行复制,使原稿色彩、实物色彩与希望色彩三者之间协调一致,达到理想的复制效果,方法上应将工艺技术的还原性与希望色的再创作相结合,使复制品质量既优于原稿色彩又忠于实物色彩。
(1)首先以原稿为基础,做好凹版制版全过程工艺技术的规范化、数据化色彩管理,做到准确传递颜色,控制颜色在复制中的误差,保证再现原稿的颜色。
就图像扫描分色而言,一是做好友平衡曲线参数集,保证原稿中的灰色、复色再现;其次做好在灰平衡基础上的颜色校正的标准校色量,保证原稿色彩的准确再现,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彩色复制是一项还原技术,不管什幺工艺,不管原稿质量如何,不管调整的色域有多广,调整的幅度有多大,准确的色彩还原是复制技术的根本,这就是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凹版印刷数字制版的三种方式及其优势凹版印刷数字制版的三种方式及其优势凹版印刷主要应用在食品包装、人革、卷烟包装、建筑家居装饰材料、地板材料、布料等广泛领域。
凹版印刷墨色光泽度高、着色力强、色彩鲜明、转印与叠印性能好,印刷密度高、反差大、网点阶调扩大均衡、印版耐印力高、印刷速度快等优越性。
国内众多凹印厂家使用的制版方式很多,但随着近年印刷制版技术的迅速提高,数字制版逐渐占据了市场主流。
根据国内现有实际情况,凹印的数字制版有三种方式:①电子雕刻机方式;②激光刻膜及后腐蚀处理方式;③电镀合金的激光直接烧蚀制版方式。
一、电子雕刻机方式电子雕刻机是应用集成自动化控制等现代化技术,具有高度质量稳定性的精密机械。
以德国Hell机为例,雕刻频率4000Hz-8000Hz 网线范围:40-140线/厘米,原稿经过分色制作后,通过RIP后以1-BitTiff图形格式或票据单元传送到电雕机工作站,通过数字信号驱动金刚石雕刻针在印版铜滚筒表面进行震动,雕刻出凹坑。
金刚石雕刻头呈四棱锥状。
电雕头打出的v形凹坑不仅有深浅的变化,还有面积大小的变化,从而完成了图文的半色调复制。
电雕所有生产数据都以数字化形式采集,可在后续活件中使用,可靠性强。
原稿从被扫描开始就变成数字信号送经软件分色再传输至电雕机或彩色打样机,这样对生产工艺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非常有利,从而对印刷品的质量更有保证。
而且电雕工作站使用TIFF图文数据进行传递,经过HelioLight组版工作站进行方便的整合并设定工作参数配置,由雕刻软件产生电雕曲线,记录电雕参数和显示雕刻状态,直至刻录光盘保存档案(方便多次使用和改版)。
电雕工艺相对成熟,控制简单,层次还原逼真。
缺点是实地的上墨量有限,墨层对有些粗糙的承印物遮盖力不足;由于机械雕刻的网穴与网穴之间有网墙分割,由网穴组成的线条边缘不可避免锯齿边的出现,印刷时细小文字不清晰且易断线或糊版。
不过德国海尔最近新推出了Xtreme雕刻技术,它可以在高达400线/厘米的网线数下非常精细地再现最细微的部分,精细文字可不依赖于雕刻网线数而独立选定记录分辨率,通过优化油墨流使轮廓平滑并产生轮廓线。
第二节凹印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一、凹印问题的成因二、凹印常见问题(一)、堵版在凹版印刷中,油墨从印版滚筒网穴中的转移率通常在50%-70%,大约还有1/2-1/3左右的油墨总是残留在印版滚筒网穴中。
该残留率如果保持一定尚可,但在印刷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网穴中的油墨残留率逐步提高,油墨的转移率也就随之下降,造成堵版故障。
发生堵版以后,会引起印刷图案和文字的模糊不清、印刷颜色的变化,严重时基至无法继续进行印刷。
特别是浅网层次部位容易发生堵版。
1、赌版产生原因:(1)、油墨干固于版面印版滚筒网穴中油墨的转移率通常是由油墨的类型、粘度、印刷速度等因素决定的,总有1/2-1/3的油墨残留在网穴中。
当这些残余油墨在某些因素影响下发生干固(粘度增高)后,印版滚筒再次进入油墨槽时其也难以完全溶解,油墨转移率随之降低。
久而久之,网穴越来越浅,转移率越来越低,最后形成堵版。
此类堵版故障当然与油墨类型、溶剂配比、干燥速度等因素有关,而且印刷机的构造也有很大影响。
(2)、油墨中混入杂质在印刷时,印刷薄膜由于高速运行往往会产生静电,吸附周围的尘埃及基材碎屑等杂质并带人油墨中。
(3)、制版质量低下在腐蚀或雕刻过程中网穴内壁生成小毛刺,镀铬后表面不平滑;研磨时产生的毛刺以及Ω型网穴等,对油墨的转移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情况严重时也往往造成转移率低下而成为堵版的原因。
(4)、油墨溶解不良(劣化)油墨变质或溶剂平衡发生变化时引起溶解力下降,或者混入不同类型的油墨、误用溶剂等导致油墨溶解劣化,造成转移率低下,同时也会直接造成堵版。
(5)、化学变化两液型油墨或反应型油墨随着印刷的进行会逐步发生交联等化学反应,流动性变差,粘度增高,转移率随之降低,也可能成为堵版的原因之一。
2、解决方法:(1)、塑料凹印生产过程中发生堵版故障时,应使用溶剂或专用的清洗剂进行清洗,并针对发生堵版的原因加以解决。
(2)、调整适当的环境温湿度、选择与印刷速度、印刷环境相适应的溶剂配比。
凹版印前打样技巧【天意数字快印】凹版的印前打样一、凹版印刷的特点凹版印刷历年来一直与胶印和凸版印刷齐名,它担负着包装、装饰材料印刷方面的重任。
它的特点有:1.承印物多样,适用的范围广凹版油墨可由不同的树脂制成,既可以在传统的纸张上进行印刷,又可以在塑料薄膜、纺织品、铝箔、皮革等其他材料上印刷。
2.印刷速度快由于凹印版的制版操作是直接在滚筒筒体上进行的,使得在滚筒上的图像是无缝连续的,国内的凹版轮转机的印速一般可达60- 300 m /s。
3.凹印版的耐印力高由于凹印版的整个版面由一层坚硬的金属铬层保护,使其版面光洁、质地坚硬,所以即使在印刷时有刮刀与版面不停地接触,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耐印力,一般可以达到几百万的印次。
所以,对于大印量的印刷和再版印刷来讲,就算凹版的制版工艺的价格较高,但仍然是最合算的印刷方式。
4. 墨层厚实,光泽度强,线条细腻,色彩鲜艳在凹印印版上,图文部分低于空白部分,而且空白部分处于同一半径面。
所以,凹印版的承墨部分是下凹的,因而可以承接较大量的油墨,密度变化范围大。
在与凹印机上的静电吸墨装置配合使用,则更可获得厚实的墨层,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层次。
5.凹版印刷具有较好的防伪功能凹版印刷不仅工艺复杂,设备投资大,而且设计、制版均不同于一般印刷,其印刷图文有明显的凸起感。
雕刻凹版潜影印刷更具有识别方法简便、不易仿造的优点。
所以采用凹版印刷的印品具有较好的防伪性。
二、凹版印前打样的目的凹版打样,作为整个凹版制版工艺过程的前一道工序,它的作用是对凹版的质量进行最后的检验,同时也是凹版制版委托方接收凹版棍并上机交付印刷的依据,一定程度上给印刷提供了参照,只有在凹版制版委托方签样后方可印刷,这时的样张就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
由于凹版的制作工艺复杂,不稳定的因素多,周期又长,费用也就较高,所以凹版打样对凹版的检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返工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费用和成本。
签字样张是印刷商对客户的一种承诺,印刷品上的色彩、图像和文字必须与签字样张上的表现完全一样,色彩样张则是对印刷机操作人员在印刷机上控制油墨量、色彩平衡和印刷质量的一个指导。
凹印打样工艺(二)二、凹印打样机打样工艺(一)凹印打样机打样操作顺序安装打样材料十调整打样材料的压力→插入定位销→调墨→检验油墨粘度→安装印版滚筒→设定刮墨刀压力→印版滚筒定位→施涂打样油墨→单色和多色打样→检测打样样张(二)凹印打样机打样工艺打样时,压印滚筒通过压力使其上的承印物紧贴于印版表面上,分离时承印物将凹版网穴中的油墨吸附过来,形成图像。
图像转移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压印滚筒最外层的橡胶。
凹印打样机橡皮滚筒上的外层橡胶硬度一般为65肖氏硬度,比印刷公司所用的压印滚筒的硬度稍低。
不同硬度的压印滚筒所产生的压力分布是不一样的,硬度低的滚筒在同等压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变形大于硬度大的滚筒,橡皮变形所产生的弹性可使承印物产生弹性变形,导致承印物和凹印版滚筒间产生较大面积的接触,将更多的油墨吸附到承印物表面。
硬度大的压印滚筒产生的变形小,同凹印版滚筒的接触面积小,承印物吸附上来的油墨也就少。
橡皮硬度不一样,其印品在高光部分的表现差别也比较明显,特别是在纸张打样时会在高光部分产生空白点。
这种现象同电雕版网穴的V形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英国机在打样时加了一个辅助静电吸墨装置,能很好地解决高光白点问题。
套准装置在凹样机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首先要求它有很好的套准精度。
套准误差一旦大于0.2mm,凹样上电分图的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一般要求凹样机的第一圈打样不能存在套准误差。
每打完一色,压印滚筒下方的一块定位挡规会使压印滚筒停在其上次所停的位置上,当压印滚筒同凹印版滚筒再次靠近时,它们的挤压点同上次的挤压点的位置是一致的,保证了打样的套准精度。
国内仿制机很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在套准精度上不过关。
其次,要求套准装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凹印版滚筒的长度差别较大,短的只有400mm,长的则可能达到1600mm,而且版滚筒上的套版线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有的在图案上,有的干脆就没有套版线。
这些版滚筒只要能装到打样机上,就要求打出套准精确的样张,因而,对打样机套准装置的灵活性要求就比较高。
凹版印刷与柔版印刷方式的比较目前,柔性版印刷品的质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又因为其绿色环保的印刷特点,而且人们一般都认为柔版印刷的成本非常低,尤其是对于第一次设计制作的新产品来说,印刷成本更低。
上述观点时下普遍存在,但它是错误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凹版印刷过程中,客户的种种期望值往往会引出一些不必要的工序,造成一定的浪费,这显然提高了成本。
2、许多柔版印刷第一次设计制作的产品的价格低于成本。
一般而言,凹版印刷品的质量较高,因此,在软包装领域,凹版印刷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在食品包装行业。
但是,随着制版、油墨和印刷机械技术等方面的发展,柔版印刷品的质量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另一方面,人们一般认为凹版印刷的成本高、生产周期长,因此,凹版印刷的不少活件就流向了柔版印刷。
在软包装领域,凹版印刷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40%,1998年英国的凹版印刷出现了零增长。
生产工艺从本质上讲,卷筒材料的印刷,不论采用的是凹版工艺还是柔版工艺,要求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开卷和收卷、张力的控制、干燥以及监测系统都没有什么差别。
对于同一个活件,凹版印刷和柔版印刷需要的工作量也差不多。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所采用的工艺不同,凹版印刷采用的是雕刻滚筒,而柔版印刷用的则是柔软有弹性的印版。
此外,凹版印刷工艺的投资一般要比柔版印刷高20%~30%。
柔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工艺各具优点,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柔性版印刷的优点:1、适合短版印刷,或者设计内容经常变动的产品的印刷;2、若原稿设计简单,生产成本就比较低;3、占用空间小,资金投入少,限制条件较少。
凹版印刷的优点:1、耐印力高,非常适合长版活;能够反复多次印刷;2、印刷品图象的一致性好;3、能够实现卷筒材料的双面印刷;4、印刷品连续、无接头;同柔印产品相比,凹版印刷产品的视觉效果要强烈一些,而且质量一般更高,因此,人们一般不能明显地觉察到凹版印刷的进步和发展。
其实,制版和雕刻技术的进步以及向无胶片电子雕刻方向的发展,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凹版印刷品的一致性。
浅析凹版印刷技术转自:中包网作者: 发表于:2004-11-05 凹版印刷是当今四大印刷方式之一。
凹版印刷与凸版印刷相反,其版面上的图文部分低于印刷平面,以印版表面凹下的深浅来呈现原稿上晕染多变的浓淡层次。
如果图文部分凹进的深,填人的油墨量多,压印后承印物面上留下的墨层就厚;图文部分凹下的浅,所容纳的油墨量少,压印后在承印物面上留下的墨层就薄。
印版墨量的多少和原稿图文的明暗层次相对应。
印刷时,先使印版滚筒通过墨槽或用传墨棍使油墨涂满整个印版,然后用刮墨刀,刮去附着在空白部分的油墨,而填充在凹陷的空穴中的油墨,在适当的印刷压力下,被转移到承印物表面。
凹版印刷具有速度快(可达300m/min以上)、印版耐印力高(可达300~400万印)、印品墨色厚实、色彩丰富、清晰明快、反差适度、形象逼真、产品规格多样等优点。
能在纸、铝箔、塑料软包装、厚纸纸容器、液体纸器、商标等承印物上印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凹版印刷的范围越来越大,适合多种材料的印刷,例如彩色包装箱的预印,采用凹版预印生产的纸箱比传统方式生产的纸箱质量好、强度高、成本低;并向多色(可达12色)、高速(300m/min以上)、自动化(套准自动控制和强力控制等)、联机化(将凹版印刷的后续工艺与印刷连续进行)等方向发展。
凹版印刷主要包括:制版、印刷及质量控制。
一、凹版制版目前凹版制版主要有:直接腐蚀凹版、电子雕刻凹版、激光雕刻凹版、电子束雕刻凹版等。
直接腐蚀凹版,是在经重铬酸盐敏化过的碳素纸上,先晒制凹印网格,再晒制连续调阳图,然后将碳素纸上的图像转移到滚筒上,通过显影、填版、腐蚀而制得印版。
直接腐蚀凹版由于主要由人工直接控制,因此制版稳定性、实地密度均匀性、再版重复性、文字清晰度均较差,一般仅用于普通塑料软包装印刷。
电子雕刻凹版是用电子雕刻机直接对凹版滚筒进行雕刻。
它是通过扫描头对原稿进行扫描,得到密度光信号,经过光电转换成为电信号,在经电子计算机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后,传输到输出端,驱动电子雕刻头,在铜滚筒上进行雕刻,而制成凹印印版。
凹版印刷知识!答:有些人对凹版印刷想作一个了解,下面我就转述一下关于凹版印刷方面的知识凹版印刷的印版与凸版、平版都不相同。
凸版和平版都是以网点面积的大小或线划的粗细疏密来表示图像层次的。
而凹版上是以图像或线划的墨层厚薄来表示图像层次的。
凹版上印部分凹陷的深度越深,填墨量就很多,印刷后印品上的墨层就越厚,而印刷部分凹陷的深度浅,填墨量就少,转印到印品上的墨层就薄、墨层厚的部位,就显得图像暗,油墨层薄的部位,就显得明亮,凹版印刷就是用这种方法来反映图像的层次的。
由于凹印的墨层一般较厚,因此,印品上图像有微凸起的感觉。
凹版印刷的印版有各种制作方法,归纳为照像凹版(photogravure)和雕刻凹版(engraved intaglio plate)两大类。
一、照像凹版制版照像凹版制版的方法有三种,都是用照像底片来获得印版,但由于制版工艺方法不同,所得到的印版表现图像层次的形式也不同。
照像凹版是网点的面积大小一致,而凹陷的深度不等,利用图文部分的墨层厚薄来表现原稿的明暗层次的,如图4-33a。
图4-33 各种照像凹版的结构形式照像加网凹版又有两种,一种是图像的腐蚀深度是一致的,而网点面积大小是变化的,是利用网点面积的变化来表现原稿的明暗层次的,如果4-33b所示,另一种是上述方法的改进,网点面积大小不同,凹陷深度也不同,网点面积大,深度也深,用网点面积和深度同时表现明暗层次。
电子雕刻凹版(electronic engraved gravure)其网点的面积和深度都有变化,网点越大、深度越深,网点为倒锥形,如图4-33c所示。
它综合了照像凹版和照像加网凹版的特点,网点比较崭,图像的层次比较好。
(一)照像凹版照像凹版又称影写版。
它是用照像所得的阴像底片(可以足线划稿、连续调稿、单色稿或彩色分色片),拷翻成阳像底片.经修整后使用,在敏化处理后的碳素纸(carbon tissue)上,先用凹印用的网屏曝光,然后用阳像底片曝光,碳素纸上的感光层,按其阳像浓淡不同的密度,而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再将曝光后的碳素纸过版到铜滚筒面上,经温水浸泡,逐渐把没有硬化的胶质溶掉,再用三氯化铁溶液进行腐蚀,由于底片图文部分的层次密度不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凹印打样方法的比较(上)
在印刷前对雕刻凹滚筒进行打样对于雕刻版滚筒质量通讯,滚筒本身
复制和其合格性检定来说都是极为关键的。
凹印打样技术必须有很高的灵
活性,以此来满足多种承印材料和油墨合成不同产品的复制要求,这些产
品可能是出版物、包装、标签、包装纸、折叠纸盒、纸袋等,而打样承印
材料可能是薄膜、铝箔、复合材料以及各种涂布级和表面特性的纸和纸板。
凹印打样有多咱模拟和数字方式,如软打样(SOFT PROOF)、蓝线
打样(BLUELINES OR OZACHROME PROOF)、重叠打样(OVERLAY PROOF)、
单张纸打样(SINGLE SHEET PROOFING)、胶印打样(OFFSET PRESS PROOF)、直接数字打样(DIRECT DIGITAL PROOF)和凹印打样机打样(GRAVURE PRESS PROOF)等。
下面简单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并重点说
明打机的打样方法。
一、常见的凹印打样方法
1、软打样
软打样是描述从视频显示监视器进行色彩复制、表现一个单色页面
蔌合成彩页过程的一个不太严格的术语。
软打样的图样可以从制版公司或
印刷厂的终端进行观测,也可以作为数据舆到其它地方以便观看。
由于这
种打样方法在分辨力、图像尺寸、色彩范围、与实际印张效果之间的关系
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它仅用来检测版面无素的位置,印张颜
色和顺序和正确性以及色彩纠正的程度等。
由于精度问题,目前软打样还
不能作为客户和印刷厂最后认定的质量的手段。
2、蓝线打样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