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双一流学科重点学科汇总表
- 格式:pdf
- 大小:522.84 KB
- 文档页数:6
双一流学科研究生专业列表
双一流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以下是双一流学科中部分研究生专业的列表,供有志于投身科学研究的同学们参考。
一、理学类
1.数学
2.物理学
3.化学
4.生物学
5.地理学
6.生态学
二、工学类
1.机械工程
2.仪器科学与技术
3.材料科学与工程
4.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5.电子科学与技术
6.信息与通信工程
7.控制科学与工程
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9.建筑学
10.土木工程
11.水利工程
12.测绘科学与技术
13.化学工程与技术
14.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15.矿业工程
16.船舶与海洋工程
17.环境科学与工程
18.生物医学工程
19.食品科学与工程
20.农业工程
三、医学类
1.基础医学
2.临床医学
3.口腔医学
4.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5.中医学
6.药学
7.护理学
四、人文社科类
1.哲学
2.经济学
3.法学
4.教育学
5.心理学
6.中国语言文学
7.外国语言文学
8.新闻传播学
9.艺术学
五、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1.管理科学与工程
2.工商管理
3.公共管理
4.会计学
5.金融学
6.旅游管理
以上仅为双一流学科中部分研究生专业列表,具体专业设置及研究方向请参考各高校招生简章。
东南大学双一流学科专业名单(11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技术科学)、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不分设二级学科)二级学科重点学科(5个)艺术学,热能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2个)哲学、应用经济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医学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34]“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17个)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力学、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热门专业推荐建筑学提起东南大学,不得不提建筑学,这是东南大学最好的专业之一,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与清华大学并列获得A+,是全国高校建筑学第一梯队。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前身是原中央大学建筑系,是我国建筑学科的发祥地,建筑学一级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现拥有4名院士,全国建筑院系通用教材三分之一由东南大学编写,特别是我国古建筑历史研究方面无出其右。
但是东南大学建筑学的录取分数很高,每年几乎是全校最高分,考上难度不小。
土木工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是创立于1923年原国立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在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中,与同济大学并列获得A+。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结构工程),1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按学校代码排序)(共137所)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 所A 类36 所: 从以下名单可以看出,教育部重点建设的36所A类高校,分布在18个省市,其中北京拥有8所,遥遥领先,上海拥有4所;而拥有2所的有8省市,包括天津、江苏、山东、湖北、湖南、广东、四川和陕西,基本都分布在经济和教育发达区域。
这一分布,凸显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投入的地域差异。
除综合性名校外,行业特色鲜明的北航、北理、中国农大、中国民大、哈工大、中国海大、电子科大、西北工大、和国防科大也榜上有名,特别是几所军工名校,引人注目: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B 类6 所:千年学府湖南大学和东北大学作为985一期建设高校,落入“双一流” B类,令人叹息。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 所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我们注意到在这份名单之中,中央音乐学院出现两次,其缘由,可以从以下一流学科名单看出。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一、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1.A类36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2.B类6所: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二、98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名单1.北京交通大学:系统科学2.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4.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5.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林学— 1 —7.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药学8.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9.首都师范大学:数学10.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11.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12.中央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1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14.外交学院:政治学1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16.北京体育大学:体育学17.中央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18.中国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19.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设计学20.中央戏剧学院:戏剧与影视学21.中国政法大学:法学22.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23.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4.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25.华北电力大学: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6.河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27.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2 —28.内蒙古大学:生物学29.辽宁大学:应用经济学30.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31.延边大学:外国语言文学32.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33.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34.东北农业大学:畜牧学35.东北林业大学:林业工程、林学36.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7.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38.上海海洋大学:水产39.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中药学40.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41.上海财经大学:统计学42.上海体育学院:体育学43.上海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44.上海大学:机械工程45.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4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47.南京理工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48.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 3 —49.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50.河海大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51.江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52.南京林业大学:林业工程5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54.南京农业大学: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55.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56.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57.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58.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59.安徽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0.合肥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61.福州大学:化学62.南昌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64.河南大学:生物学65.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66.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7.华中农业大学:生物学、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68.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 4 —69.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70.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71.暨南大学:药学72.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73.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74.海南大学:作物学75.广西大学:土木工程76.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77.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78.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学79.四川农业大学:作物学80.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81.西南大学:生物学82.西南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83.贵州大学:植物保护84.西藏大学:生态学85.西北大学:地质学86.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7.长安大学:交通运输工程88.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89.青海大学:生态学90.宁夏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5 —91.石河子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9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9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95.宁波大学:力学96.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97.第二军医大学:基础医学98.第四军医大学:临床医学— 6 —。
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双一流大学建设包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重在大学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重在大学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可知,首批国家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95所只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当然前面42所世界一流大学也都是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
1.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包括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北京市最多,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所世界一流大学;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4、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及评选方法建设目标:到2020年,中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评选方法: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
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及学科汇总(42所世界一流大学+95所一流学科
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评选方法:
组建“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依托专家委员会,以学科为基础,确定遴选认定标准,产生拟建设高校名单及拟建设学科。
首先,综合考虑有关第三方评价的权威性、影响力及高校认可度,论证确定采用的第三方评价结果;
然后,以中国特色学科评价为主,特别是反映人才培养和学科水平的评价,酌情参考国际评价,统筹考虑国家战略、行业区域急需、不可替代性等因素,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
最后,根据认定标准,遴选产生137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随之对应产生了拟建设学科。
在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基础上,综合评价论证提出42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
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
中国教育部于2017年启动了一项名为“双一流”(Double First Class)的国家教育行动计划,旨在提高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能力和知名度。
该计划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理工科、医学、农学、人文社科等。
以下是根据最新公布的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的一个概要:
1. 理工科类专业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电子信息工程
- 机械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土木工程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生物医学工程
2. 医学类专业
- 临床医学
- 药学
- 护理学
- 口腔医学
- 中医学
- 医学影像学
3. 农学类专业
- 农学
- 园林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动物科学
- 植物保护
- 农业资源与环境
4. 人文社科类专业
- 经济学
- 英语
- 国际关系
- 社会学
- 历史学
- 法学
- 哲学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是例举的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的部分专业,实际上还有更多领域和专业被纳入到该计划中。
教育部将根据各高校的研究实力和水平,评估并确定哪些学科和专业能够被授予“双一流”称号。
双一流本科专业名单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提升中国高校的整体学术实力和影响力。
这也为高中生和家长提供了一个参考,在选择专业时可以更好地了解被认可的学科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