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利器械保护套在神经外科精细器械处置中的应用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890.70 KB
- 文档页数:2
医务人员处理锐器时的防护措施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手术器械和医疗器械在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医疗工作者们在使用这些器械时必须要注意到自身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探讨医务人员在处理锐器时如何正确地进行防护措施。
一、锐器的概念和分类锐器是指尖端尖锐的器械,主要包括手术刀、缝合针、注射针、剃刀等。
因其尖锐性特点,使用时必须格外小心,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医务人员在处理锐器时要做到的防护措施1.正确使用和严格掌握锐器操作技巧医务人员在使用锐器时要严格控制手术刀和缝合针等器械的角度和力度,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
对于需要手动剃须的患者,医务人员也要采用正确的剃须方法,避免意外割伤皮肤。
此外,医务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细心、耐心、认真,尽量避免失误。
2.使用专业防护具医务人员必须在操作锐器时佩戴适当的防护具,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和群帽等,以减少操作过程中尖锐器械对身体的伤害。
选择防护具要根据操作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使用剃须刀时可以戴上手套和口罩,而需要进行缝合的手术工作者,应该戴上手套、口罩、群帽和防护眼镜等防护具。
3.加强锐器管理医院管理部门应该严格管理医院内的锐器,及时清点使用情况和库存量,检查器械的完好程度和保养情况,降低器械损坏和失效的风险。
此外,锐器的消毒和灭菌也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已经使用的锐器,应该立即送往灭菌科进行彻底消毒净化,以避免病菌或细菌的传播。
三、结语在医疗领域中,操作锐器是一项高度风险的工作。
医务工作者必须加强锐器的管理和维护,采取科学、合理的操作技巧,正确使用防护具,加强自身的防范意识,时刻注意病人和自身的安全。
在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将更好地完成诊疗工作,为社会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西医结合护理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2022年第8卷第5期Vol.8,No.5,2022OPEN ACCESShttp :// 运用PDCA 循环提高精密器械处理规范率的实践任娟霞,王岳娜,李海青,苏佩蓉,朱坤坤,贾婷婷(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消毒供应科,陕西西安,710038)摘要:目的探讨运用PDCA 循环提高精密器械处置规范率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5月—6月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4870件精密器械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流程进行处理;选取2021年9月—10月接收的4372件精密器械作为试验组,采用PDCA 循环管理方法进行处理,比较两组精密器械处理规范率。
结果试验组精密器械处理规范率为99.02%(4329/4372),对照组器械处置规范率为91.97%(4479/4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应用PDCA 循环法能够有效提高精密器械的处理规范率,对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延长器械寿命、充分发挥医疗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PDCA 循环;精密器械;消毒;清洗;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 18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709-1961(2022)05-0032-04Application of PDCA cycle in improvingqualified rate of standard processing forprecision instrumentsREN Xiajuan ,WANG Yuena ,LI Haiqing ,SU Peirong ,ZHU Kunkun ,JIA Tingting(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 ’an Medical University ,Xi ’an ,Shaanxi ,710038)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actice effect of PDCA cyc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fied rate of standard processing for precision instruments.Methods Totally 4870pieces of preci⁃sion instruments processed through a routine management procedure were includ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other 4372pieces of precision instruments processed through a PDCA cycle were includ⁃ed as the study group.The qualified rate of standard processing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be⁃tween groups.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standard processing was 99.02%(4329/4372)in the study group ,which was higher than 91.97%(4479/4870)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1).Conclu⁃sion The PDCA cycle is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standard processing for preci⁃sion instrument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surgical nursing quality ,ensuring pa⁃tient safety ,prolonging service life of instruments and making full use of medical resources.KEY WORDS :PDCA cycle ;precision instruments ;sterilization ;cleaning ;nursing management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水平不断提高,大量高精尖手术的开展,各种类型的精密手术器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精密器械的处理过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用钳子分类名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钳子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工具,用于夹取、夹持和固定医疗器械、组织、血管等。
钳子的分类名称是对不同类型的钳子根据其特点和功能进行归类命名。
这篇文章主要讨论医用钳子的分类名称及其特点。
在医学领域,由于不同的手术需求和使用场景,医用钳子有着多样的形状、长度和材质。
对医用钳子进行分类可以帮助医生和医护人员更好地选择适合的工具,提高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医用钳子分类名称及其特点。
通过对各类钳子的功能和应用范围的介绍,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类型的医用钳子,并对其使用有更清晰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将详细介绍钳子分类名称1和钳子分类名称2。
通过对每个分类的分点进行阐述,读者可以了解每个分类的特点和用途。
每个分类要点都将被细化和解释,以展示其独特的特征和作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医用钳子分类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对医用钳子的分类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好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安排进行说明,以便读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结构。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供文章的背景信息。
在引言中,我们将概述医用钳子的分类名称,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是文章的主体,介绍了医用钳子的不同分类名称及其要点。
具体而言,我们将详细介绍两种分类名称:分类名称1和分类名称2,并逐个讨论它们的分类要点。
对于每个分类要点,我们将提供详细的解释和示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每种分类的特点和应用。
结论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和展望。
在总结要点中,我们将回顾本文所介绍的医用钳子的分类名称,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实用性。
同时,我们还将展望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探讨可能涉及的新分类名称或更深入的研究方向,为读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医用钳子分类名称提供启示和建议。
手术器械的使用与维护注意事项手术器械应尽可能避免受到外力冲击,如抛掷、跌落、相互碰撞等,防止镀铬层或钝化膜损伤而降低耐腐蚀性能。
同时,应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器械及规格,以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任何一件手术器械都有其特定的用途和使用范围,不允许作它用或替代使用,否则可能会引起器械损坏。
一、基础器械1. 钳类器械钳类器械在基础器械中分布最多,常见的有止血钳、持针钳、组织钳、海绵钳、肠钳、布帕钳等。
? 止血钳适用于夹持血管作止血用,夹持厚度不能超过头端至鳃轴长度的5%,其中蚊式和小儿止血钳不能超过1mm,微血管止血钳不能超过0.5mm。
切忌用止血钳夹持人体组织!或输液管及酒精棉花球之类的物体。
? 持针钳有粗针、细针和小血管持针钳等品种,用于夹持不同的缝合针。
使用时应按缝合针的粗细合理选择相应的持针钳。
镶片持针钳类型镶片网纹间距(mm)适合夹持缝合针的范围粗针 0.5 3/0以上细针 0.3 3/0-6/0之间无损伤 0.2 7/0-10/0之间? 不能用持针钳夹持钢丝,否则会影响产品的夹持效果。
? 普通持针钳使用一段时间后齿面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磨损,夹持缝针时容易产生打滑现象,应定期进行更换。
? 肠钳头部两片比较单薄,弯度也比较大,在储存时建议器械保持张开状态或仅锁合一个锁止牙。
2. 剪类器械? 在使用和消毒清洗过程中应防止产品抛掷或跌落,否则会导致螺钉松动和刃口部位的损伤。
3. 镊类器械? 医用镊使用后应及时消毒清洗,特别是对唇头齿和弹簧片夹缝中的污物要清除干净,同时应避免器械长时间浸泡在消毒溶液中。
4. 手术刀柄与刀片? 由于手术刀柄与刀片之间的配合精度较高,如果误差较大可能发生手术刀片装不上刀柄或产生松动。
本厂生产的刀柄与刀片均经过严格的控制和出厂检验,因此建议用户选择时应认准“金钟”标志或同一厂家生产的产品。
二、专科器械专科器械在所有手术器械中品种规格最多、涉及的门类也最广。
1. 显微器械系列显微器械主要用于神经外科、眼科、整形外科等,产品大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的。
动力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配合及维护保养摘要】目的:掌握动力系统的正确使用方法及维护保养,保证动力系统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正确使用动力系统,缩短开颅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要严格掌握动力系统的性能,结构,使用方法及术后保养,延长精密仪器的使用寿命。
【关键词】动力系统;正确使用;基本结构;维护保养【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365-0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更多的精密仪器进入手术室,手术医生及护士对仪器的使用及保养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高、精、尖的手术,尤其要求手术室护士掌握神经外科手术器械设备的结构和性能及保养。
近年来,我院引用一批相对先进的手术医疗设备,包括:我蛇牌动力系统的磨钻,铣刀装置等,有效的提高审计外科手术效果,完成了许多传统设备难以完成的手术。
动力系统的使用和以往开颅手术相比较有明显的优势。
用铣刀开颅快,骨缘光滑,出血少、骨窗大小形状可根据手术需要制定,避免术中损伤硬脑膜及脑组织,减少手术创伤;但是掌握不好会导致铣刀手柄损坏。
现将动力系统的优点、性能、基本结构、注意事项和术后保养等方面的培训和配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做开颅手术1120例,颅脑损伤531例,高血压脑出血305例,颅内动脉瘤158例,垂体瘤45例,脑膜瘤56例,听神经瘤15例,小脑肿瘤10例。
术中使用动力系统铣刀磨钻效果都非常满意。
我院在2010年就引进了贝朗蛇牌动力系统,但是,因为没有规范的培训,所以经常出现铣刀头第一次使用就断掉、手柄卡死等故障,导致设备经常送维修,影响手术的开展,增加维修资金。
2.分组培训2.1 科室分析贝朗动力系统经常坏的主要原因还是医生未能正确使用铣刀,或是护士术后保养不及时。
因此要求贝朗工程师对神经外科医生及手术室护士进行培训,并要求人人掌握,培训后签字为证。
眼科精密医疗器械的处理要点及管理要求作者:陈娟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3期【摘要】眼科精密医疗器械按照清洗流程、包装要求、质量标准的管理要点,保障眼科病人的手术安全。
【关键词】眼科精密医疗器械管理流程对策眼科精密医疗器械的定义:是指精细、复杂、易坏,对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有特殊方法和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
眼科精密医疗器械的特点:1、价格昂贵,构造精细复杂、材质多样、头端脆弱、部件已坏。
2、用于一般人体血管、神经、淋巴管、瓣膜、肌腱等精细部位。
眼科精密医疗器械的处置:1、使用科室现场及时清洁,遵循器械使用说明书,使用后将管腔类器械吸引管吸入水防止污物赌赛。
合理采用保湿。
应用普通器械分开放置,有专用容器和保护垫,防止转运过程中器械的损坏。
1.1消毒供应中心眼科器械的回收:尽快回收,间隔时间越短越好。
回收容器避免震荡,防止转运过程中器械的损坏。
与临床科室当面交接。
1.2消毒供应中心眼科器械的分类:按照精密度、材质、结构、污染度、及科室来源进行分类。
1.3消毒供应中心眼科器械的手工清洗:采用专用或特殊的清洗设施与工具,眼科器械拆卸到最小化,清洗时动作轻柔、轻拿轻放,清洗结束后放置硅胶垫上保护。
管腔类器械借助高压水枪、气枪反复冲洗。
1.4消毒供应中心眼科器械的检查与保养:采用五倍的带光源放大镜对器械的清洁度功能进行检查。
(尖端对齐、头端弯曲、边缘损伤、螺丝松动等)1.5消毒供应中心眼科器械的装备:按照器械配置清单、图谱采用专用篮筐、固定架、硅胶垫、保护套。
1.6消毒供应中心眼科器械的包装:包裝要求符合要求,双人核对、规范包装、包装外注明标识、贴上警示标语。
1.7消毒供应中心眼科器械的装载、灭菌:物品要间隔平放、避免重叠,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
眼科精密器械的质量管理:1.1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专业素质1.2提高专业人员对精密器械的认识,加强对精密器械的保护。
保护措施贯穿整个过程中,降低器械损坏的风险。
1.3相关的清洗知识:分开放置与清洗、轻柔、保护器械、用后的器械用保湿剂浸泡。
临床精密手术器械清洗相关概念、处理难点、清洗原则、人员要求、清洗流程、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精密手术器械是结构精细、复杂、易损,用于特殊手术或对清洗、消毒、灭菌处理有特殊方法和技术要求的医疗器械。
随着手术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微创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精密手术器械被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精密手术器械在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外科、口腔科、骨科、心胸外科的使用率均达到了50%以上。
精密器械结构复杂、精细贵重、容易磨损,清洗难度大,一旦清洗不到位,直接影响灭菌质量和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患者感染,因此,规范、科学的清洗是保证其清洗质量,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关键。
相关概念1.消毒供应中心(CSSD )集中管理: 重复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回收至CSSD 集中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的管理方式。
2.管腔器械:含有管腔,其直径≥2mm,且其腔体中的任何一点距其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处的距离≤其内直径的1500倍的器械。
3.超声波清洗:是利用超声波在液体中的空化作用、加速度作用及直进流作用对液体和污物直接、间接的作用,使污物层被分散、乳化、剥离而达到清洗目的。
4.可追溯: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精密手术器械处理难点1.结构复杂精细、种类繁多、材质特殊。
2.形状多样、附件多、头端尖锐脆弱、易损坏。
3.价格昂贵、生产厂家多。
4.备用基数少、使用频率高、周转快。
5.专家专用性强。
精密手术器械清洗原则1.遵循器械厂家说明书和结构特点选择清洗方法。
2.不耐湿器械选择手工擦拭,耐湿器械选择手工清洗加超声清洗、医用清洗机进行清洗,首选湿热消毒,不耐湿不耐热器械可使用75%酒精进行消毒。
3.根据器械结构、功能、材质拆卸至最小单位进行清洗,注意保护,以防细小部件丢失。
4.清洗、消毒过程中注意轻拿轻放,避免受压、挤压、弯折、掉落等损害,影响器械的功能和使用,器械盒及清洗池必要时使用保护垫,以防器械损坏。
5.精密管腔手术器械采用手工清洗时应选择相匹配的专用清洗工具。
胃肠功能恢复
胃肠道手术后常采用早期下床活动等护理方法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但患者常因手术后切口疼痛,活动无耐力,身上留置管道多等原因导致依从性差,不能较好地配合治疗而达不到预期效果㊂本研究是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早期给予联合超声导入治疗仪进行治疗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㊂联合超声治疗是根据超声波治疗理论和最新的超声药物透入理论,在超声波治疗的同时利用超声作用直接将治疗药物穿过完整的皮肤进入体内而产生局部和全身疗效的治疗方法,是一种新兴的经皮给药方法﹝5﹞㊂药物经超声波的机械效应(内按摩)提高生物膜㊁毛孔的通透性,促使毛孔孔径从50μm 扩张到110μm,产生允许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孔道,促使80μm 左右的药分子顺利进入体内㊂温热效应(内生热)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的活力,两者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药物向体内的有效转运㊂胃肠宁贴片主要成分为中药大承气汤,具有通里攻下,行气散结之功效,可改善术后胃电节律的紊乱,增加血中胃动力素水平
﹝6﹞
,术后早期给予胃肠宁药物透入,在超声
波温热理疗和药物导入的联合作用下,能促进药物透入的双重功效,实现 1+1>2效应 ,加速了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㊂此方法区别于口服㊁肌注㊁静脉滴注等传统给药方法,克服了单纯外敷给药难以透入皮肤角质层的缺点,而且具有操作方便㊁安全㊁无痛苦㊁无创伤㊁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㊂从本文结果显示
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㊁肛门排气时间㊁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㊂
综上所述,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应用联合超声治疗仪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是患者快速康复的一种简单可行㊁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同时还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
参考文献
1 赵芳,邓冬梅.腹部手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方法及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7):1798-1799.
2 傅宇翔,潘凯,夏利刚,等.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在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1,32(23):
3089-3091.
3 郑燕生,罗立杰,王伟,等.吴茱萸热敷在腹腔镜结直肠
癌外科快速康复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9):1442-1443.4 陈丽,许勤,刘林.综合干预促进胃肠道手术病人快速康
复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3,27(6):1595-1596.
5 王春燕,印义琼,罗艳丽,等.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在胃肠
道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0):1836-1838.
6 谢海珊,程如虹,朱畅,等.超声药物透入治疗在结直肠
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2013,17(5):396-398.
(本文编辑:牛铁兵)
锐利器械保护套在神经外科精细器械处置中的应用
叶建兰 笪虎
ʌ摘 要ɔ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医用锐利器械保护套对神经外科精细器械的保护效果㊂方法
采用医用锐利器械保护套,将神经外科精细器械的刃部放入套内,观察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处置后的保护效果㊂结果 应用锐利器械保护套后,神经外科精细器械的报废率明显降低,保护效果良好㊂结论 锐利器械保护套能有效地保护神经外科精细器械㊁降低报废率㊂
ʌ关键词ɔ 锐利器械保护套; 精细器械; 保护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6.08.048作者单位:223001江苏淮安,解放军第8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叶建
兰);解放军第82医院骨三科(笪虎)
手术器械是外科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的重要工具,器械性能的良好性㊁无菌性㊁完整性将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程度,甚至关系到手术的成败㊂在各种手
术器械中,以神经外科的专科器械精细程度最高㊂由于神经外科手术操作十分精细,因此对手术器械的完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消毒供应中心为医院内各科室提供复用诊疗器械㊁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㊁包装㊁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工作,同时应在器械包装之前,通过检查与保养,尽可能地确保各种器械的性能完好性﹝1﹞,以保证各项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㊂
消毒供应中心处置神经外科精细器械的传统方法包括
将其精细锐利的部位用纱布包裹后直接放入器械篮筐
内用医用无纺布双层闭合包装或用纸塑袋进行密闭包
装,采用高温㊁低温的灭菌方式,这种包装方法在日
常的工作中发现,器械在装载㊁卸载㊁发放的过程中
发生碰撞,致使器械的精细㊁尖锐部分极易受到损
坏,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2﹞㊂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锐利器械保护套后,有效地解
决以上问题㊂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
月本院的神经外科精细器械消毒1076次,随机分成
两组进行消毒,包内器械比较㊂
1•2 方法
选用天维牌锐利器械保护套,根据内径的大小分
为三种规格,即1.4mm㊁2.4mm㊁4.5mm㊂该产品
采用内外凹槽设计,韧性强㊁透气性好,可重复使
用,适用于高温㊁高压的灭菌方式,可重复使用㊂
对照组采用纱布包裹神经外科精细㊁锐利器械,
合计498次㊂观察组采用锐利器械保护套,把神经外
科精细器械的刃部放入套内㊂显微剪㊁显微尖头镊选
用内径为1.4mm锐利器械保护套,弯头镊㊁吸引器
头㊁刮匙选用内径为2.4mm锐利器械保护套,取瘤
镊选用内径为4.5mm锐利器械保护套,纸塑袋塑封
后消毒灭菌,合计578次㊂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
采用χ2检验㊂
2 结果
见表1㊂观察组的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㊂
表1 2组报废率比较
组别例数报废次数报废率(%)
观察组57810.17①
对照组4987 1.4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神经外科的许多手术器械精细程度较高,其精
细㊁尖锐的部分容易损坏㊂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在对精细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㊁灭菌过程中,应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3﹞㊂传统的方法是采用纱布对神经外科精细手术器械进行保护,即用纱布包裹器械㊂但这种方法存在很多缺点,主要有:①器械精细㊁易损部位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在装载㊁卸载㊁发放㊁下送过程中与其他器械㊁不锈钢篮筐等发生碰撞而受损;②纱布包裹器械后,尖锐部分容易刺破包装材料,不能确保无菌包的包装完好性,达不到无菌屏障的作用,从而导致器械的污染﹝4﹞,影响手术的正常开展;③包裹器械使用的纱布不在手术器械包的清单之内,有可能影响手术护士对物品的清点;④手术中拿取纱布包裹的器械时,尖锐部分有刺伤医护人员的可能,容易发生职业暴露㊂
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从使用锐利器械保护套后,神经外科的精细器械的报废率显著降低㊂主要原因:由于采用保护套后,其与器械可牢固结合,不易脱落;保护套的尖端前面预长1cm,当器械精细㊁尖锐部分与其他器械㊁不锈钢篮筐等发生碰撞时,柔韧的预长部分易发生弯曲变形,从而起到了缓冲作用,尽可能地避免两者的直接接触,良好地保护了器械精细㊁尖锐部分,保障了手术器械的完好性,降低了医疗损耗㊂
此外,锐利器械保护套还有诸多优点:①由于保护套包裹在器械锐利部分,使用时可最大限度地避免职业暴露;②还可杜绝尖锐器械刺破包装材料的现象,有效地保持了灭菌包的无菌状态;③适合于蒸汽㊁环氧乙烷㊁等离子体等多种灭菌方式;④锐利器械保护套型号多样,适用性强;⑤韧性强㊁内外凹槽设计㊁操作简单㊁方便㊂
总之,该锐利器械保护套能有效地保护神经外科精细器械,最大可能地避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神经外科手术的顺利开展㊂
参考文献
1 李成云,刘玉兰.纸塑包装袋内锐器物加用防护套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29):2980.
2 陈春莲,李玉平,赖秀梅.复用精细器械清洗方法探讨﹝J﹞.现代护理杂志,2011,10(6):37-38.
3 王少青,陈少霞,谷云青,等.新型中药保护套对口腔专
科锐利器械保护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护理, 2014,6(6):464-467.
4 宋雪琼,方七红,郑秀丽,等.锐利器械不同保护法的效
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6):144-145.
(本文编辑:牛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