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正式样本
- 格式:docx
- 大小:157.38 KB
- 文档页数:37
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及防控对策摘要:烟花爆竹生产过程危险性高,生产单位要重视安全生产,这将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关系到烟花爆竹行业的未来。
因此,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对安全技术规章制度严格执行,避免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保障烟花爆竹产品质量,持续推动行业安全发展。
关键词: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原因及对策引言烟花爆竹的生产是一个高危行业,烟花爆竹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关系到每个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到每个从业人员的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局,也关系到烟花爆竹行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只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确保烟花爆竹产品质量合格,杜绝生产过程中能引起烟火药燃烧、爆炸的点火源,采取有效的减轻事故破坏性的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和减少烟花爆竹行业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使烟花爆竹行业健康、稳定、有序地继续向前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的需要。
1造成烟花爆竹生产不断发生事故因素1.1“三超一改”导致事故频发“三超一改”是指超范围、超人员、超药量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行为,是烟花爆竹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也是《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规定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三超一改”是烟花爆竹企业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和一般事故升级扩大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12年4起较大以上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事故中,有3起均存在“三超一改”行为。
“三超一改”行为,往往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互为条件相生相伴,并在事故中发生连锁反应,导致严重后果。
《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2012)第4章规定:“应在许可的专用场所内,按许可的产品类别、级别范围进行安全生产和储存。
”“应按设计用途使用工房,并按规定设置安全标志或标识,不应擅自改变生产作业流程、工房用途和危险等级。
”“应遵守本标准定员、定量和定机的规定,不应超定员、定机、定量生产和储存。
”1.2操作不规范烟花爆竹生产危险性大,国家针对其生产过程、生产技术都有明确限制,出台了《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50161-2009)、《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GB11652-2012)等一系列标准、规范。
烟花爆竹燃放火灾事故原因烟花爆竹是我国传统节日的必备品,它承载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每逢春节、元宵等传统节日,人们会纷纷燃放烟花爆竹来庆祝。
然而,烟花爆竹的燃放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燃放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那么,究竟烟花爆竹燃放火灾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预防此类事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烟花爆竹燃放火灾事故的原因烟花爆竹在燃放过程中,由于其燃烧温度高、火焰明亮、爆炸威力大,很容易引发火灾。
现将烟花爆竹燃放火灾事故的原因归纳如下:1. 燃放区域选择不当烟花爆竹的燃放应该选择安全的场所进行,但是有些人在燃放的时候并不考虑周围环境的安全性,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
比如,在林木繁茂的地方、干燥易燃的草地上或者平房密集的地方进行燃放,这些都会增加火灾的发生概率。
2. 燃放时天气条件不佳燃放烟花爆竹时,如果天气条件不佳,比如风力较大或者空气湿度较大,这些都会增加火灾的风险。
风力较大的时候容易使烟花爆竹的火星飞溅,空气湿度大的时候易导致烟花爆竹燃烧不旺。
3. 不当的燃放方式有些人在燃放烟花爆竹时,为了追求刺激,会采取一些不当的燃放方式,比如将烟花爆竹抛向人群、将烟花爆竹放入易燃物品之中等,这都会增加火灾的风险。
4. 质量不合格的烟花爆竹市场上存在一些质量不合格的烟花爆竹。
这些烟花爆竹在燃放时容易出现爆炸不均匀、飞溅火星等现象,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5. 燃放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部分人在燃放烟花爆竹时,没有做好安全防范措施,比如没有穿防护服、没有携带灭火器等,这都会增加火灾的概率。
烟花爆竹燃放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为了避免烟花爆竹燃放火灾事故的发生,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1. 选择合适的燃放场所燃放烟花爆竹时,应该选择开阔平坦的场地进行,远离林木繁茂的地方、干燥易燃的草地、平房密集的地方等。
2. 注意燃放时的天气条件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应该注意天气条件,避免在风力过大或者空气湿度过大的情况下燃放。
烟花爆竹安全防范措施方案烟花爆竹安全防范措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接触到措施的地方越来越多,措施是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
那么什么样的措施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烟花爆竹安全防范措施方案范文(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烟花爆竹安全防范措施方案1为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保障公共安全和减少环境污染,持续改善全旗环境空气质量,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旗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以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为目标,以治理颗粒物(PM2.5、PM10)和臭氧污染为重点,推动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
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使烟花爆竹禁燃规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建立健全烟花爆竹禁燃工作长效机制,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确保禁燃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禁燃、禁售范围(一)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S212(西环线)以东、石哈河街以南、东环路以西、S311线以北,在此区域内,未经批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燃放烟花爆竹。
(二)禁止销售烟花爆竹区域: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建成区(东至东环路、南至南纬二街、西至乌拉特路、北至石哈河街)。
在此区域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销售烟花爆竹。
(三)上述区域内,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医疗、教育、养老机构,易燃易爆物品生产、储存单位,公园、广场、文物单位、博物馆、商场、农贸市场、殡仪馆及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全面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
三、禁燃、禁售时间(一)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本方案划定范围禁售禁燃烟花爆竹。
在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全旗范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二)自本方案发布之日起,全旗不再审批烟花爆竹经营证照,对于证照到期的销售网点一律不予补办证照;禁止销售的区域内各销售网点库存的烟花爆竹要在10月10日前自行处理。
烟花爆竹仓库应急救援预案一、预案目的为确保烟花爆竹仓库的安全,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烟花爆竹仓库的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三、危险源分析1. 烟花爆竹的物理、化学性质:烟花爆竹属于易燃易爆物品,遇火源、高温、摩擦、冲击等易发生火灾、爆炸。
2. 仓库设施及环境:仓库设施老化、线路短路、堆放不当、通风不良等因素可能导致火灾、爆炸。
3. 人为因素:操作不当、违规操作、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导致火灾、爆炸。
四、组织架构1. 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由公司负责人担任指挥长。
2. 救援小组: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由安全员、消防员、员工组成。
3. 报警及协调小组:负责报警、协调政府部门及应急救援力量,由安全员担任组长。
五、应急救援措施1. 火灾、爆炸事故发生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到达现场,组织救援。
2. 报警及协调小组立即报警,通知政府部门及应急救援力量。
3. 救援小组迅速进行灭火、疏散人员、抢救伤员,确保人员安全。
4. 关闭烟花爆竹仓库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5. 救援小组对现场进行勘查,确定事故原因。
6. 报警及协调小组协助政府部门进行事故调查,配合做好善后工作。
六、防范措施及事故处理1. 定期对烟花爆竹仓库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完好,线路无短路隐患。
2.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 严禁吸烟、使用明火,严禁违规操作。
4. 烟花爆竹应按照规范堆放,保持通风良好。
5. 建立事故处理机制,对事故进行及时报告、调查、处理,总结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七、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定期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战效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八、预案的修订与更新1. 本预案应根据法律法规、实际情况等进行适时修订。
放炮崩人事故原因及措施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燃放烟花爆竹已经成为了过年的必不可少的节日活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放炮崩人事故不时发生,特别是在一些没有经验或者不注意安全的人的手中。
本文将从放炮崩人事故的原因入手,提出相关的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放炮崩人事故的原因放炮崩人事故的根源通常是烟花爆竹的制造和包装问题。
以下是造成放炮崩人事故的原因:烟花爆竹设计问题一些烟花爆竹设计的不足或者缺陷导致了放炮崩人的事故。
一些不合格的烟花爆竹使用劣质的原料和工艺来制造,导致烟花爆竹爆炸的时间和强度超过标准,容易发生意外。
包装瑕疵有时候,放炮崩人的事故是由于烟花爆竹包装不当所造成的,比如包装内部太松或太紧、单个烟花爆竹放置不当等。
不正确使用一些人在使用烟花爆竹时没有正确使用和遵守烟花爆竹的安全使用规程,使用不当导致达到威力更大的效果(如多个排放,插入水果中等)。
无法控制烟花爆竹的飞行方向在使用烟花爆竹时,一些人无法在控制的范围内控制烟花爆竹的飞行、炸开和爆炸方向,或烟花爆竹不幸地被不同的因素所影响。
预防放炮崩人事故以下是预防烟花爆竹事故的一些措施:选择正规生产商的正式渠道购买使用“三证齐全”的正规销售渠道购买符合国家及地方安全环保标准的烟花爆竹,以保证质量与安全;在接收礼物时,也需确保包装完好。
学习正确使用方法在玩烟花爆竹时,需要认真学习正确使用和操作的方法,并遵守安全规程和法律。
要使用不同的技巧来控制烟花的飞行方向和爆炸方向,并确保离人和物体足够远。
使用指定的场地在指定的场地下放烟花爆竹,不要在森林、草地、城市街道和房屋下等人流密集区放烟花爆竹。
在发射区周边设置警戒线、安全标志,以免人群混乱、踩踏等事故发生。
关注天气状况在使用烟花爆竹前要检查现场天气状况,风力和风向等因素,并确保环境、地形安全无障碍。
如果天气环境不好或者有不安全因素,应该重新安排时间和地点。
供应普及的安全设备在发射现场,供应各种普及的安全设备,如手套、护目镜、火灾、灭火器等,以应对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烟雾等突发情况。
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引言烟花爆竹作为传统民俗活动和庆祝节日常见的娱乐用品,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和快乐的氛围。
然而,由于烟花爆竹的使用涉及火源和化学物质,不正确的使用和储存很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对人身安全和财产造成的威胁也不可忽视。
本文将介绍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享受烟花爆竹带来的欢乐同时确保安全。
1. 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分析1.1. 不当操作和使用由于烟花爆竹是一种带有火源的危险品,其不当操作和使用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常见的不当操作包括非专业人员擅自施放烟花爆竹、在不安全的场所和环境中使用烟花爆竹以及没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知识等。
这些行为容易导致火花的飞溅、爆竹的引爆以及其他操作不当的情况,从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1.2. 燃料和炸药质量问题烟花爆竹的燃料和炸药质量问题也是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制作烟花爆竹需要使用各种化学物质,如硝酸钾、硫磺等,而这些化学物质的质量和比例会直接影响烟花爆竹的燃烧速度和爆炸威力。
如果制作过程中燃料和炸药质量不合格或者存放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烟花爆竹发生不正常的燃烧和爆炸,从而引发事故。
1.3. 不当储存和运输不当的烟花爆竹储存和运输也是火灾爆炸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烟花爆竹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和防火的仓库或储存区域,避免暴晒和高温环境。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应当采取合适的包装和保护措施,避免与火源、摩擦或其他易燃物质接触,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 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2.1.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加强烟花爆竹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和使用者对烟花爆竹安全使用的认识和意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应当组织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开展宣传活动,向公众和使用者普及烟花爆竹的安全操作方法、储存要求、使用场所限制等知识,并宣传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意义,引导公众和使用者正确使用烟花爆竹,并加以监督。
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分析引言鞭炮是中国传统的烟花爆竹产品,它在中国的传统节日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易燃易爆的特点,鞭炮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引发火灾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本文将对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对策和预防措施,希望能够为防范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2015年广西柳州市鞭炮厂爆炸。
当地一家鞭炮厂因管理不善,未能合理管理鞭炮储存和生产过程,导致鞭炮爆炸,造成数十人死伤,数百家民宅受损。
2.2018年江苏徐州市鞭炮爆炸事故。
当地一处鞭炮厂因操作不慎,引发爆炸,造成严重火灾,多人死伤,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稳定。
3.2020年贵州遵义市鞭炮爆炸事件。
当地一家鞭炮厂因管理不善,违规操作,引发鞭炮爆炸,造成多人伤亡,给当地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和生产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并且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重大损失,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和防范措施。
二、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原因分析1.生产环节安全隐患。
鞭炮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包括原料进厂、配料、制作、贮存、包装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稳定,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管理不善和违规操作。
有些鞭炮厂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能会忽视安全管理和违反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导致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
3.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从事鞭炮生产和销售的工作人员可能因为素质不高或者缺乏专业知识,对鞭炮的使用和管理不当,造成不安全隐患。
4.非法存储和销售。
一些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可能会私自存储和销售劣质鞭炮,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以上原因分析表明,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主要是由于生产环节安全隐患、管理不善和违规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以及非法存储和销售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的,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防范和控制。
三、鞭炮引燃的火灾事故防范对策1.加强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
春节烟花燃放事故案例与警示春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也是全家团聚、亲友相聚的日子。
而烟花爆竹则是春节庆祝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然而,烟花燃放过程中,时常发生一些意外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春节烟花燃放事故案例,来警示大家注意烟花燃放的安全问题。
一、案例一:弗雷德矿工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弗雷德矿工烟花爆竹爆炸事故发生在上个春节,在这起事故中,一家烟花爆竹厂发生了爆炸,导致工厂内多人死亡,周边居民房屋受损严重。
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导致爆炸物品暴露在不恰当的环境中。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厂家还是消费者,都应该在购买和使用烟花爆竹时,注意选择有认证和合格检测的产品。
同时,厂家也应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规程,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发生类似事故。
二、案例二:张某家庭烟花燃放事故张某一家在春节期间自家庭院中燃放烟花时发生了事故。
他们购买了一批没有标识的火箭烟花,由于没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导致其中一个火箭烟花不慎飞出庭院,砸中了邻居家的房屋,引发了一场火灾。
这起事故的教训是购买烟花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有标识、有说明书的产品。
另外,在燃放烟花时,必须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确保安全。
三、案例三:某城市公共场所烟花燃放事故某城市在春节期间在公共场所燃放烟花,由于烟花爆竹堆放不当,导致火焰蔓延,烧伤了一名路过的行人。
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对城市烟花燃放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公共场所的烟花燃放,应该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定,并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监管和指导。
同时,公众也应该自觉遵守规定,不在未经许可的地方燃放烟花,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春节期间烟花燃放事故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制造、销售、燃放环节中的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等问题。
为了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在春节期间,我们应该:1. 购买烟花爆竹时,选择有合格检测和认证的产品,避免购买来路不明、无标识的产品;2. 严格按照烟花爆竹的说明书操作,避免操作错误导致事故发生;3. 禁止在未经许可的公共场所或居民区内燃放烟花爆竹;4. 加强对烟花爆竹生产、销售和燃放环节的监管,确保相关规定的落实。
文件编号:TP-AR-L3083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正式样本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正式样本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花爆竹生产、出口国。
据不完全统计,现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约7000家,销售企业约14万家,从业人员约150万人,烟花爆竹的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出口总值约3.4亿美元,产量约占世界的75%。
烟花爆竹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它的生产在满足民俗需要,发展经济和出口创汇方面都起了一定作用。
然而烟花爆竹作为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过程从原料到产品都是易燃易爆物质,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燃烧和爆炸,甚至造成重大伤亡事故。
近年来,该行业发生了许多特大、重大事故,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主要原因是生产企业存在着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规范;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不重视安全培训,企业员工业务素质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非法生产经营屡禁不止;缺乏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等问题。
政府监督方面存在着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对事故责任查处打击不力;少数地方政府“利”字当头,使烟花爆竹行业无序发展等。
由烟花爆竹引起的火灾主要是燃放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1烟花爆竹事故及其危害1.1 火灾爆炸事故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该行业重大、特大伤亡事故更是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20xx年5月22日,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南王庄野营村一村民非法生产烟花爆竹,在家中私藏的火药发生爆炸,导致5人死亡、4人受伤。
20xx年5月22日,邯郸市磁县陶泉乡索庄村一非法生产烟花爆竹点发生爆炸,造成1人死亡11人受伤。
20xx年6月11日,随着一阵巨响,太和县大新镇徐寨行政村马庄村民组一非法烟花爆竹生产点发生爆炸,造成至少6人死亡、13人受伤的特大事故。
这些血的教训,给我国的烟花爆竹管理敲响了警钟。
2烟花爆竹的危害烟花爆竹带给人们的不止是血与火。
炮药是黑火药,其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硫磺和木炭。
为了增加鞭炮的响度,炮药中有时加入了氯酸钾作为氧化剂,炮药一经点燃,迅速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化钾,硫化钾,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氰化钾。
其中硫化钾,二氧化硫是有毒物质;硫化氢是强刺激性气体,且毒性较大,一氧化碳可使人窒息中毒;而氰化钾是剧毒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一系列的疾病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春节期间,因脑血管,冠心病急性发作等猝死者大量增加,烟花爆竹所致的污染也是诱发因素之一。
烟花爆竹燃放时的爆炸声可达130分贝以上,远远超过人的听觉范围和忍耐限度,若在耳边炸响,往往能造成爆炸性耳聋。
国家环保总局曾对武汉、上海、北京等10大城市春节期间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发现燃放烟花爆竹地区的噪音和有毒物质远远高于不燃放烟花爆竹的地区。
其中个别城市居民区的噪声高达125分贝,超过了国家标准的2.9倍。
此外,每天还新增纸屑垃圾千余吨。
而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大大超过了国家的标准,对公民身心健康危害极大。
3 烟花爆竹事故产生的原因3.1 生产方面3.1.1 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安全规范早在1990年,国家就颁布了《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
1993 年,国家发布了《烟花爆竹工厂设计安全规范》。
20xx年1月2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此外,各省市还建立了许多相关的地方法规和规章制度。
近几年来,尽管各地政府部门都对烟花爆竹企业进行了多次整治,但取得的效果不是十分明显,很多的烟花爆竹企业仍然达不到国家有关规范的标准,生产企业不具备基本的安全条件。
缺乏必要的消防设施,生产设备简陋,操作方法原始。
另外,很多企业对已有的隐患不进行整改,致使同类事故反复发生。
有的明知厂房离居民区不够安全距离,企业内存在许多不安全隐患,但长期不进行整改。
有的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不顾国家的禁令,将礼花弹直径越做越大,品种越搞越多,使一些烟花爆竹厂已成为军事意义上的“兵工厂”。
此外,厂房设计不符合安全距离要求。
厂区规划、布局不合理,销毁场和燃放试验场不单独设置,门窗不向外开启,安全通道不畅,消防设施不健全等现象也比比皆是。
这些现象的存在,对于增加爆炸事故的次数、加大事故的破坏程度起了直接的推波助澜作用。
3.1.2 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当前,国内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大多数生产工艺落后,一些危险性大、必须实行遥控隔离操作的工序只靠手工操作,一旦出现失误,极易引发恶性爆炸事故。
由于没有严格规范的质量控制体系和产品检验程序,在生产过程中药物多装、少装、漏装、倒装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业主为了获取经济利益,迎合一些消费者猎新、猎奇的心理,生产国家命令禁止的大剂量、高感度的烟花爆竹。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每年都会对烟花鞭炮市场进行检查,合格率仅在50%左右。
由于产品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在燃放过程中,爆竹出现了炸筒、冲筒、倒筒现象,烟花出现炸膛、炮口炸、低空炸、落地炸等现象。
同时一些烟花爆竹的引信也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有的引线过短或结构松散或受潮、发霉、破损、燃烧极不稳定。
3.1.3 不重视安全培训,企业员工业务素质差烟花爆竹企业的操作人员绝大多数是当地农民,季节性强,人员流动性大,普遍没有经过技术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安全意识淡薄。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在烟花爆竹企业比较突出。
从业人员素质差。
相当多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随便招收未经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的工人上岗作业。
“风险越大,机会越多”,这是流行在当今中国市场经济年代的口头禅或生意经,每位从事烟花爆竹行业的经营者都深知风险和机会的这种辩证关系,他们对烟花爆竹业潜伏的巨大危险的认识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由于受物欲的驱使、利润的诱惑,加之生产烟花爆竹工艺简单、国内市场广泛,一部分人见利忘义,置安全于不顾,把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抛于脑后,大搞烟花爆竹生产。
于是,违反操作规程、雇用童工、老人从事危险工序、使用黑色金属器皿、大剂量大比例配药,性质相抵触的原料同库存放等现象大量出现,而这些现象正是引发爆炸事故的最直接原因,由它们引发的惨剧已是数不胜数。
3.1.4 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经营者本身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对国家的有关安全卫生法规、规定和标准不甚了解,以致有企业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甚至无章可循。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处于混乱状态。
3.1.5 非法生产经营屡禁不止所谓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是指无省乡镇企业局或省二轻工业局的批文、无生产经营许可证、无工商营业执照,或者虽然有前述批文、经营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但不按规定进行生产、销售、运输、储存烟花爆竹的行为。
在非法生产经营烟花爆竹户中,农村个体家庭式作坊占了绝大多数。
众所周知,鞭炮生产工艺简单,技术条件要求不高,一个家庭、一个小作坊、一点资金,就能够成为一个小的“鞭炮加工厂”。
在许多地区,由于农民法律意识薄弱,他们很少会向有关部门办理生产鞭炮的合法手续,而农村又难以像城市那样实行统一监管,发现和取缔这种非法作业。
所以,对这些小作坊生产的鞭炮的原料采用、规格监管、质量检验等等,都无法进行控制。
并且,这种小作坊机动灵活,能有效利用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条件躲避执法;他们的产品也往往不经市场,直接利用邻居、亲戚关系送给千家万户;这些都给执法带来了很大难度,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小作坊在生产鞭炮的过程中,原料和成品的运输、储藏,也可能给社会安全带来危害,所生产的不合格鞭炮产品流入市场,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十分严重。
此外,部分城市烟花爆竹开禁,导致消费上升,刺激了非法生产。
近年来,一些城市在未经过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执行多年的禁止燃放政策改为允许燃放,刺激了烟花爆竹生产,导致事故上升。
3.1.6 缺乏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规定,烟火药的原材料进厂后应经化验和工艺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中间产品和产品的安全质量要求也需要有一定的检测手段来保证。
实际上,现有的大多数烟花爆竹生产厂家是乡镇企业,还存在家庭作坊式生产,他们缺乏必要的检测能力,没有严格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
烟花爆竹原料和产品的安全质量没有必要的保证措施,必然会导致生产、经营、运输、储存和燃放过程中燃烧爆炸事故的频繁发生。
3.2 政府监督方面3.2.1 安全管理存在漏洞3.2.1.1 对市民的宣传力度不够大有些部门没有真正认识到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存在的难度,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导致一些市民不到烟花爆竹的销售点购买,而是在无照经营商贩或是地摊上购买劣质产品。
3.2.1.2 对烟花爆竹销售网点审核不严对烟花爆竹的销售网点的储存、销售资格把关不严,一些储存,经营条件很不理想的单位也持有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个别单位甚至在销售许可证的掩护下,从非法渠道进货给烟花爆竹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收钱买证”成为少数部门敛财的门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公安部第18号令和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烟花爆竹生产行业必须经公安,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审批许可,取得《爆炸物品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后才能进行生产。
严格作好行政审批许可工作,可以杜绝因生产企业不具备从业条件而存在的事故隐患,这是搞好烟花爆竹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
但是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包括少数基层公安机关,为了本部门的利益,不能严格把好审批发证关,听任不具备条件的企业开业,审批发证变成了“收钱买证”,使大量不具备条件的企业进入了合法生产企业的行列。
3.2.1.3 监督执法力度较弱一些地方的公安、工商等部门对非法生产打击力度不够,使得该区域内烟花爆竹的非法生产活动比较猖獗,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
此外,地方公安、安监部门在对各自职责分工的规定上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根据中编办有关文件精神,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将交由安监部门来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