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检查
- 格式:docx
- 大小:23.23 KB
- 文档页数:2
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流程英文回答:The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 of the knee joint is a non-invasive diagnostic procedure that uses a strong magnetic field and radio waves to generatedetailed images of the knee structures. This imaging technique is commonly used to evaluate various knee conditions, such as ligament injuries, meniscal tears, cartilage damage, and inflammation.The process of a knee MRI examination typically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eps:1. Preparation: Before the MRI, the patient will be asked to remove any metallic objects, such as jewelry or watches, as these can interfere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The patient may also be required to change into a gown provided by the healthcare facility.2. Positioning: The patient will lie down on a narrow table that slides into the MRI machine. The knee to be examined will be positioned in the center of the machine's opening.3. Immobiliz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clear images, it is important for the patient to remain as still as possible during the examination. Straps or cushions may be used to help immobilize the knee and ensure proper positioning.4. Contrast agent (optional): In some cases, a contrast agent may be administered to enhance the visibility of certain structures or abnormalities. This is typically done through an intravenous (IV) line inserted into a vein in the patient's arm.5. Scanning process: Once the patient is properly positioned, the MRI technologist will leave the room and operate the machine from a separate control area. The machine will produce a series of loud knocking or tapping noises during the scanning process, which is normal.6. Duration: The duration of a knee MRI examination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protocol and the complexityof the case. On average, the procedure takes approximately 30 to 45 minutes to complete.7. Post-examination: After the scanning is complete,the patient can resume normal activities immediately. There are no known side effects or risks associated with MRI, asit does not involve the use of ionizing radiation.In summary, the process of a knee MRI examination involves preparation, positioning, immobilization, optional contrast agent administration, scanning, and post-examination.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imaging technique that provides valuable information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various knee conditions.中文回答:膝关节核磁共振(MRI)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生成膝关节结构的详细图像。
骨科理学检查(膝关节1)1.股四头肌抗阻试验患者仰卧或端坐,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将患侧髌骨向远侧推挤,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动作,如果出现剧痛则为此试验阳性,提示该侧髌骨患有髌骨软骨软化症。
2、半蹲试验让患者屈膝90度呈半蹲位,然后将健侧下肢提起,如果患侧膝关节出现疼痛,不能继续维持半蹲位,则为此试验阳性,多为髌骨软骨软化症。
3.半月板损伤的体征(1)蹲走试验:让患者蹲下并行走,或左或右不断变换方向,如果因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关节,蹲走时出现响声及膝关节疼痛为阳性,多为半月板后角损伤。
(2)Trimbell—Fisher试验:患者屈膝仰卧,检查者一手以拇指紧压于患侧膝关节间隙处触诊,另一手握住患侧小腿佳内旋与外旋活动,若拇指触及活动性物体,且能在胫骨髁上滑动即为阳性,提示为半月板损伤。
(3)Fouche试验:患者屈髋、屈膝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踝部转动小腿,如果出现疼痛为阳性,多为半月板损伤。
向内旋转试验阳性时,多为内侧半月板损伤;向外旋转试验阳性时,多为外侧半月板损伤。
(4)Kellogg—Speed征:就是专门检查半月板前角损伤的一种方法。
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小腿对膝关节进行被动的伸直与屈曲活动;另一手拇指尖在内侧或外侧半月板的前角处触诊按压,若触及局限的压痛点,则多为内侧或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
(5)回旋挤压(McMurray)征: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按住完全屈曲的患侧膝关节进行触诊,另一手握住同侧踝关节,使足跟紧靠臀部,在将小腿极度外旋外展的同时,逐渐伸直膝关节,若出现弹响或疼痛即为阳性,多为内侧半月板破裂。
在将小腿极度内旋内收的同时。
逐渐伸直膝关节,若出现弹响或疼痛也为阳性,此时多为外侧半月板破裂。
(6)膝关节过伸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小腿,一手按压髌骨使膝关节过伸,如果出现疼痛即为此征阳性,多为半月板前角损伤,也可见于关节游离体卡夹于关节内。
(7)膝关节过屈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小腿,尽量使足跟紧靠臀部以尽量屈曲膝关节,如果出现疼痛即为此征阳性,多见于半月板后角损伤。
膝关节查体步骤及方法
膝关节查体步骤及方法:
1.病史询问:询问患者疼痛的症状及持续时间、伴随疼痛的感觉、发生的原因等相关病史信息。
2.观察:观察膝关节的外形、大小、色泽和肿胀情况。
3.测量:使用量具测量膝关节的围度和周长。
4.活动检查:让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活动,检查活动时是否出现疼痛和限制,以及关节运动度的范围。
5.力量测试:测定患者的肌肉力量,包括膝关节的伸肌和屈肌。
6.稳定性测试:检测膝关节的稳定性,包括前后稳定性和内外侧稳定性。
7.听诊:用听诊器听取膝关节的杂音和摩擦声,以了解关节内部的情况。
8.神经和血管供应检查:检查膝关节周围的神经和血管供应情况。
骨科理学检查膝关节11.股四头肌抗阻试验患者仰卧或端坐,膝关节伸直,检查者将患侧髌骨向远侧推挤,让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收缩动作,如果出现剧痛则为此试验阳性,提示该侧髌骨患有髌骨软骨软化症;2.半蹲试验让患者屈膝90度呈半蹲位,然后将健侧下肢提起,如果患侧膝关节出现疼痛,不能继续维持半蹲位,则为此试验阳性,多为髌骨软骨软化症;3.半月板损伤的体征1蹲走试验:让患者蹲下并行走,或左或右不断变换方向,如果因为疼痛不能充分屈曲膝关节,蹲走时出现响声及膝关节疼痛为阳性,多为半月板后角损伤;2Trimbell—Fisher试验:患者屈膝仰卧,检查者一手以拇指紧压于患侧膝关节间隙处触诊,另一手握住患侧小腿佳内旋和外旋活动,若拇指触及活动性物体,且能在胫骨髁上滑动即为阳性,提示为半月板损伤;3Fouche试验:患者屈髋、屈膝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踝部转动小腿,如果出现疼痛为阳性,多为半月板损伤;向内旋转试验阳性时,多为内侧半月板损伤;向外旋转试验阳性时,多为外侧半月板损伤;4Kellogg—Speed征:是专门检查半月板前角损伤的一种方法;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小腿对膝关节进行被动的伸直与屈曲活动;另一手拇指尖在内侧或外侧半月板的前角处触诊按压,若触及局限的压痛点,则多为内侧或外侧半月板前角损伤;5回旋挤压McMurray征: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按住完全屈曲的患侧膝关节进行触诊,另一手握住同侧踝关节,使足跟紧靠臀部,在将小腿极度外旋外展的同时,逐渐伸直膝关节,若出现弹响或疼痛即为阳性,多为内侧半月板破裂;在将小腿极度内旋内收的同时;逐渐伸直膝关节,若出现弹响或疼痛也为阳性,此时多为外侧半月板破裂;6膝关节过伸试验:检查者一手握住小腿,一手按压髌骨使膝关节过伸,如果出现疼痛即为此征阳性,多为半月板前角损伤,也可见于关节游离体卡夹于关节内;7膝关节过屈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小腿,尽量使足跟紧靠臀部以尽量屈曲膝关节,如果出现疼痛即为此征阳性,多见于半月板后角损伤;8研磨Apley试验:患者俯卧、屈膝90度,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足,边用力向下加压,边转动足跟及小腿,使膝关节产生研磨,出现疼痛即为阳性,多见于半月板损伤;9半月板重力试验:让患者患侧卧位,臀部垫高,使下肢离开床面,让患者自己做膝关节的屈伸运动;这时由于肢体重力的作用,内侧关节间隙加大,外侧关节间隙缩小,此时如果出现疼痛或响声则为阳性,提示多为盘状软骨;10第一Steinmann征:在不同角度屈曲膝关节并向内或向外放转小腿时,如果出现疼痛即为此征阳性,可根据疼痛部位确定半月板损伤部位;11第二Steinmann征:在伸膝时,膝关节间隙前方有压痛,并随着膝关节的屈曲而压痛点向后移动,多提示有半月板前角损伤;12Turner征:由于内侧半月板损伤刺激隐神经的髌下支,在膝关节内下方产生皮肤感觉过敏区或痛觉减退;骨科理学检查膝关节21.Caklin征伸膝关节收缩股四头肌时,可见股内侧肌萎缩及肌肉松弛,多见于半月板损伤后,患肢跛行导致的股四头肌萎缩;2.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体征1抽屉试验:患者端坐或仰卧,屈膝90度,检查者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将其向后推压,如果胫骨能向后推动则为此试验阳性,多为后交叉韧带断裂;再将小腿上段向前牵拉,如果胫骨能向前拉动也为此试验阳性,多为前交叉韧带断裂;2Laehman试验:患者仰卧位,屈膝20度~30度,检查者一手握住股骨下端,另一手握住胫骨上端作方向相反的前后推动,如果前交叉韧带有缺陷可出现胫骨过度地向前异常活动注意与健侧对比,正常的髌韧带向下凹陷的形态消失而变成向前突出;胫骨前移可分为三度,I度,前移小于5mm;Ⅱ度,移动5~10mm;Ⅲ度,移动大于10mm;3侧方应力试验:先将膝关节完全伸直位,然后屈曲至30"位,分别作膝关节的被动外翻和内翻检查,与健侧对比;若超出正常外翻或内翻范围,则为阳性;外翻应力试验阳性者为内侧直向不稳定,反之则称外侧直向不稳定;4膝内侧副韧带牵拉试验:患者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置于膝关节外侧,将膝关节向内侧推压,一手握住同侧下肢踝关节向外侧牵拉;如果膝关节内侧疼痛,则为此征阳性,提示多有膝内侧副韧带损伤;5膝外侧副韧带牵拉试验:患者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置于膝关节内侧,将膝关节向外侧推压,一手握住同侧下肢踝关节向内侧牵拉;如果膝关节外侧疼痛,则为此征阳性,提示多有膝外侧副韧带损伤;当膝外侧半月板损伤时多合并有膝外侧副韧带损伤,应进行此项检查予以证实;6轴移试验:患者仰卧,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足部轻微内旋,另一手置于患侧膝关节外侧,使膝关节在轻度外翻力作用下逐渐屈曲;若在屈曲大约30度时,出现胫骨的突然向后移位即胫骨由向前的半脱位状态突然复位称之为阳性,提示前交叉韧带损伤;7旋转试验:将膝关节分别置于90度、45度和0度位,作内、外旋活动,与健侧对比;如果一侧旋转范围增加,并非旋转不稳定,而仅表明韧带的断裂或松弛;4、伸膝试验Pisani征若膝关节间隙前部的包块在伸膝时消失,多为半月板囊肿;5.浮髌试验患者端坐或仰卧位,膝关节伸直,检查者一手一手按压在髌骨近侧的髌上囊上,将髌上囊中的液体挤压至关节腔内,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将髌骨快速下压,如果感到髌骨碰击股骨髁,即浮髌试验阳性,它提示膝关节内至少有50ml的积液或积血;6、叩髌实验患膝伸直,术者握拳用小鱼际叩击髌骨,出现疼痛为阳性;见于:髌骨软化症或骨性关节炎7、研磨实验术者按压患者髌骨,再令其伸屈膝关节或按压错动髌骨髌骨下有砂纸样或不平破碎感为阳性;见于:髌骨软化症或骨性关节炎。
观察膝关节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膝关节是人体中承受最大压力和最复杂运动的关节之一。
当患者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时,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用于帮助医生确定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膝关节影像学检查方法。
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最常见的膝关节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可以提供关节的骨骼结构信息,包括骨折、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等病变。
此外,X线检查还能评估骨性畸形、关节稳定性和关节内植入物的情况。
2. 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创的高分辨率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膝关节的详细结构信息。
它可以显示骨骼、软骨、韧带、肌肉、滑膜等组织的情况。
MRI对于判断关节软骨损伤、韧带断裂、滑膜炎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实时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评估膝关节软组织病变具有一定的优势。
它可以检测韧带、滑膜、半月板等结构的损伤和炎症。
超声检查可以实时观察关节的动态变化,对于关节滑膜炎等病变的评估更准确。
4. 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关节的三维结构图像,对于骨性病变的诊断有很高的分辨率。
它在评估骨折、骨肿瘤、骨性畸形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然而,CT扫描对于软组织病变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弱。
总之,膝关节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检查、MRI、超声检查和CT扫描。
不同的检查方法在不同的病变上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来评估膝关节病变。
膝关节查体特殊检查半月板损伤McMurray试验(麦氏征):患者仰卧位,将膝关节极度屈曲成锐角。
检查内侧半月板,检查者一手触摸关节内后缘,另一只手握住足部,保持膝关节屈曲,外旋小腿,逐渐伸直膝关节,当股骨经过半月板撕裂处时,可以听到或感觉到弹响;检查外侧半月板时,一手触及关节后外侧缘,内旋小腿,伸直膝关节时可以听到或感觉到弹响。
(膝关节在屈膝90度内出现弹响时,撕裂部位多在半月板后缘,如弹响发生在伸膝更大角度时,撕裂部位多在半月板体部、前角)。
Apley研磨试验:患者取俯卧位,屈膝90度,大腿固定于检查床上,将足和小腿向上牵拉加大关节间隙,并旋转小腿使应力作用于韧带,如韧带断裂,患者会出现疼痛感。
膝关节处于同样的位置,在膝关节缓慢屈伸过程中下压并旋转足和小腿,关节间隙处出现弹响和疼痛,提示存在半月板撕裂。
侧副韧带损伤外翻应力试验:患者仰卧位,先检查对侧肢体,确定患者韧带正常松紧度的标准。
外展肢体使其离开检查台边缘,屈膝30度,一手托住踝部,另一只手放在膝关节的外侧面,轻轻对膝关节施加外翻或外展应力,同时稍稍外旋小腿,检查膝关节的稳定性,然后伸直膝关节,同样方法检查膝关节稳定性。
内翻应力试验:患者仰卧位,先检查对侧肢体,确定患者韧带正常松紧度的标准。
外展肢体使其离开检查台边缘,屈膝30度,一手托住踝部,另一只手放在膝关节的内侧面,轻轻对膝关节施加内翻或内收应力,检查膝关节的稳定性,然后伸直膝关节,同样方法检查膝关节稳定性。
前交叉韧带损伤前抽屉试验:患者仰卧于检查台,屈髋45度,屈膝90度,将足放在检查台一侧,检查者坐于其足背部使之稳定,双手放于患者膝后感受腘绳肌松弛度,轻柔反复向前和向后推拉小腿近端,注意胫骨相对于股骨的活动度。
在3个不同的旋转位置重复本试验,开始在胫骨旋转中立位进行试验,然后在外旋30度位试验,然后在内旋30度位试验。
内旋30度位的试验可使后交叉韧带紧张,使在其他位置检查时出现的阳性前抽屉试验消失。
膝关节体格检查除了现代化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和详细的病史询问外,正规、准确的体格检查对膝关节疾病的诊断也十分重要。
和其余部位的骨科检查一样,其也分为望、触、动、量四个部分,同时还包括膝关节特有的手法检查和血管神经的检查。
一、望诊望诊是通过目测观察患者的大体异常。
检查时建议完全暴露双侧膝关节,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步态和姿势、关节畸形情况及活动度,还包括局部情况,如颜色、瘢痕、肿物等。
对异常处可进一步加以动、触、量明确。
行走时的姿态称为步态。
患膝因为负重时疼痛而表现为着地相时间短缩、负重时间减小,为“抗痛性步态”。
同时出现行走谨慎、步幅减小、步速减慢、不敢以患肢为轴旋转的“保护性步态”。
当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如关节交锁时,行走时膝关节活动僵硬,髋部活动增大,躯体出现摇摆。
以上总的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跛行。
正常膝关节屈曲120~130°,过伸5~10°,屈膝90°位小腿内旋10°,外旋20°。
检查时需两侧对照(图1)。
畸形是指膝关节外观的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变异。
正常双下肢伸直时,双膝内侧和双内踝可同时并拢。
当双膝内侧可并拢而内踝分开,为膝外翻(“X”形腿);双内踝可以并拢而膝内侧分开,为膝内翻(“O”形腿)(图2、3)。
如膝关节不能完全伸直,为屈曲畸形,多见于急性损伤、游离体嵌顿、半月板异常及严重骨关节炎等。
正常膝关节可有轻度的过伸,但如过伸角度过大,则为膝反张,常见于后交叉韧带损伤或后外侧复合体损伤。
如有上述异常可进一步进行仰卧位的手工大体测量(详见量诊)。
下肢的角度畸形在双下肢负重站立位时更易于呈现,故站立位检查也十分重要,并可辅以双下肢全长站立位X线片的测量。
图1 图2 图3双下肢不等长可导致外观的长度畸形。
其可能是结构性的,也可能是姿势性的,如髋的内收外展、骨盆的倾斜均可影响下肢外观上的长短。
因此,下肢长度望诊时需仰卧位双膝放松伸直、内外翻及旋转均对称,比较双侧内踝的位置是否对称。
膝关节试验方法有多种,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抽屉试验:用于检查膝关节前后向稳定性。
患者平卧,屈膝90 度,检查者固定患者足部,用双手握住小腿上段,前后推拉小腿,如果胫骨前移比健侧大6mm 为阳性,提示前直向不稳定;胫骨后移比健侧大6mm 为阳性,提示后直向不稳定。
2. 研磨试验:用于检查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90 度,检查者一手固定患者足部,另一手握住小腿上段,使膝关节做环转运动。
如果出现膝关节疼痛、响声或活动受限,则为阳性。
3. 浮髌试验:用于检查膝关节有无积液。
患者取平卧位,下肢伸直,检查者一手虎口卡于髌骨上缘,并向下压,使髌骨上缘压迫髌上囊,另一手示指垂直按压髌骨,若有浮动感,则为阳性。
4. 麦氏试验:用于检查半月板损伤。
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屈曲,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另一手置于膝关节间隙处,向外或向内推挤膝关节,如果出现膝关节疼痛或响声,则为阳性。
这些试验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诊断膝关节的病变,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你有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