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采血的技巧
- 格式:ppt
- 大小:5.51 MB
- 文档页数:23
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首先,小儿动静脉采血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动脉穿刺法:在皮肤上找到需要穿刺的动脉,通常选择桡动脉或足背动脉,然后用穿刺针将穿刺点穿破,插入导管引入血样。
2.静脉穿刺法:麻醉儿童后,选择适当的静脉,通常是手背静脉、桡静脉或足背静脉,然后用穿刺针将穿刺点穿破,插入导管引入血样。
3.儿童造痛法:用刺激法,如摩擦头皮、敲打部位等,在儿童体表逐渐增加刺激感觉,并在合适的刺激强度产生刺激痛时,采集静脉血样。
接下来,需要注意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儿童的动脉和静脉血管较小,需要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穿刺。
通常选择手背、足背等部位较好,而避免选择关节部位。
2.保持儿童的安全和舒适:在采血过程中,保持儿童的舒适和安全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安慰,保持儿童稳定的情绪。
3.麻醉和镇静:对于年龄较小或特殊情况下的儿童,可以考虑使用麻醉或镇静方法,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4.适当的穿刺和导管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和导管对于成功采血非常重要。
穿刺针需要锋利,以减少伤口大小和出血量。
导管要适合血管大小,并且能稳固地插入血管。
5.专业的操作和技术: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操作技巧和知识,确保采血过程安全有效。
他们应该熟悉解剖学结构,熟练掌握动静脉的位置,并能够正确选择和插入导管。
6.控制出血和预防感染:采血后,医护人员应该及时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以控制出血。
此外,还应采取一些预防感染的措施,如穿戴手套、消毒皮肤等。
7.后续处理和观察:采血结束后,应保持对儿童的观察,观察是否有出血、感染或其他不适症状出现。
如果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和报告。
总结起来,小儿动静脉采血是一项需要专业技术和细心操作的医疗行为。
正确选择合适的穿刺方法、关注儿童安全舒适、掌握专业技巧、预防并发症等都是保证采血过程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相关知识和技术,并始终以儿童的健康和安全为首要考虑。
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临床操作中,小儿动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技术。
小儿动脉采血所需的操作技巧以及注意事项要点是很多人都需要了解的。
本文将介绍小儿动脉采血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希望对相关行业人员有所帮助。
方法1.准备工作在操作采血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器械和病人的信息。
器械准备• 1 无菌手套、口罩、护目镜和外科帽。
• 2 采血针头或注射器针头、针头连接器、滴灌管、无菌碘伏、无菌纱布。
• 3 麻醉药(如果需要)。
病人信息需要了解病人的年龄、病史、相关症状等,并告知病人以及家属动脉采血的具体情况和操作过程。
2.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儿童的动脉往往比成年人的要细小,因此在选择采血部位时需要格外谨慎。
较常用的采血部位有桡动脉和股动脉。
为减少手术损伤,多数情况下选择桡动脉进行采血。
如果桡动脉不适合采血(例如采血失败或对手臂进行其他操作建议采用另一侧动脉),此时需在股动脉部位进行采血。
3.护理采血部位在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清洁、麻醉、消毒等操作。
这些操作是保证采血成功的重要步骤。
清洁操作将患肢放置在固定位置上,然后进行必要的皮肤消毒,以清洁部位定位采血。
如手臂较细,可进行加压检查确保股动脉或腋动脉位置(这里需要获得医嘱)。
麻醉操作对于一些采血较困难的病人,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局部麻醉。
可选用1%的利多卡因等进行皮内注射。
消毒操作采血部位进行必要的消毒,一般将采血位,从外向内的用消毒纱布擦拭至最后一次纱布污染明显结束时为止。
消毒剂常用的有碘伏和酒精。
4.接通器具在清洁和消毒完毕采血部位后,需要选择合适的针头(或注射器针头)和无菌滴灌管进行连接,注意保持针头的无菌状态。
5.获取样本在采血针头插入动脉并确定血液回流良好的情况下,将滴灌管接在针头连接器上,并缓慢传输血样到预先准备好的收集管里。
6.结束操作在采集完血样后,拔出针头并快速用消毒液消毒采血部位。
然后固定压缩部位(采血处),并观察血样出血情况和病人不适症状。
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关键词】小儿静脉采血技巧小儿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经常性操作,如何提高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一点经验,现介绍如下。
1 肘静脉采血操作方法:适用于年长患儿,在肘窝上5cm处扎上止血带,如静脉不明显时,嘱患儿手下垂反复做几次握拳松拳动作,操作者可用右手示指在肘前轻压再抬起,如触到有弹性感,即为肘前静脉。
可在此处用示指甲轻压上痕迹再进行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与皮肤成15°~30°刺入静脉,待回血后抽取所需血量,解下止血带,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处拔针。
2 颈外静脉采血(1)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于治疗台的一端,用大毛巾自肩部包好患儿,助手协助扶持,用毛巾或枕头将肩部稍抬高,头偏向一侧,头稍低于身体平面,尽量让患儿啼哭,这样可使颈静脉充分显露,按常规消毒皮肤,选用7号一次性头皮针与一次性注射器连接,穿刺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连线中1/3处,以左手示指压迫穿刺点的远端,拇指拉紧穿刺点下方皮肤,在距静脉最隆起1~2cm处与皮肤平行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按压针眼3~5min.(2)注意事项:抽血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凡危重患儿、心肺功能不全患儿,不宜做颈静脉穿刺。
颈部皮肤较松,进针时不要过猛,以免穿透血管造成血肿。
3 股静脉穿刺采血操作方法:用于病情危重,不宜翻动的患儿,患儿仰卧,大腿外展与躯干成45°,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展平,膝关节成90°,选用5~10ml注射器,按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左示指,于腹股沟1/3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后用指甲轻压一痕迹,右手持注射器沿股动脉搏动的内侧垂直刺入针梗的1/2处,右手固定针头,左手抽动注射器针栓,边退针边抽吸,直至有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血液至需要量,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5~10min.穿刺后检查局部无活动性出血才可离去,并注意保护针孔不被大小便污染。
儿童采血的技巧儿童采血是医护人员常见的工作任务之一,但是由于儿童年龄较小,对于他们来说,采血过程通常会带来一些焦虑和恐惧。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和经验,来尽量减轻儿童的恐惧感,确保采血的顺利进行。
下面是一些儿童采血的技巧:1. 与儿童及其家长建立信任关系:首先,与儿童及其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可以适当地与儿童玩耍、交流,让他们感受到亲切友善的氛围。
同时,要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儿童的个人特点和需求,以便制定合适的采血方案。
2. 选择合适的采血技术:对于儿童,采用适宜的采血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技术包括外周静脉采血、腕静脉采血、躺位采血等。
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血液需求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方法,尽量减少对儿童的不适感。
3. 使用儿童专用的采血设备:在采血过程中,使用专门为儿童设计的采血器具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专用的针头和采血管,尺寸较小,更适合儿童的血管。
4. 提前准备好采血器材:在采血前,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准备好所需的器材,确保无菌、完整。
在细致的准备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仔细核对所需的采血器材,确保采血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5. 使用局部麻醉:如果儿童对采血过程感到极度恐惧,医护人员可以考虑使用局部麻醉剂来减轻疼痛和焦虑感。
一些局部麻醉剂可以通过皮肤表面涂抹或喷洒的方式给予,减少儿童的痛感。
6. 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技巧:在采血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分散注意力的技巧来减轻儿童的焦虑感。
比如,医护人员可以给儿童一个玩具或其他有趣的东西,让他们专注于玩耍而不是采血过程。
7. 快速、熟练地完成采血过程:尽量保证采血过程的迅速和熟练。
在采血之前,医护人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血的快速进行。
此外,医护人员也要尽量缩短采血时间,减少儿童的不适感。
8. 给予儿童适当的鼓励和奖励:在整个采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鼓励和奖励,以增加他们的合作性和耐心。
比如,可以给儿童一些小礼物、糖果或称赞,以增加他们对采血过程的积极性。
小孩子静脉采血的技巧静脉采血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人体血液进行实验室检验。
对于小孩子来说,静脉采血可能会引起不适和焦虑。
为了帮助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确保采集到足够的血液样本,以下是一些小孩子静脉采血的技巧。
1. 静脉触诊:在开始采血之前,使用触诊的方式找到适合采血的静脉。
对于小孩子来说,常用的静脉包括手腕部位和前臂部位。
轻轻触摸这些区域,找到有弹性且明显可见的静脉。
2. 讲解过程:在进行采血操作之前,向孩子和他们的家长解释整个过程,并告知他们采血的目的和重要性。
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向他们解释为什么需要采血,并且强调整个过程是安全的。
3. 安抚情绪:确保孩子感到安心和轻松非常重要。
使用温和、安抚而亲切的语气与他们交流,并给以他们足够的时间来适应环境和准备好自己。
4. 播放音乐或视频:在静脉采血过程中播放一些孩子喜欢的音乐或视频,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减轻紧张和焦虑感。
5. 使用儿童专用的设备:选择适合小孩子的静脉针和采血器材,如儿童专用的小号针头或细小灵活的管道,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确保器材的安全性和清洁。
6. 适当的压力和速度:在插入针头时,应适当施加压力,以确保准确插入静脉。
同时,应控制插入的速度,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疼痛。
7. 采用暖敷:在准备采血之前,在采血区域附近使用暖敷,可以帮助扩张血管,使血液更容易流动,减少疼痛和不适感。
8. 制定适当的姿势:选择适合小孩子的姿势,可以帮助减轻不适和焦虑感。
例如,可以要求孩子将手臂伸直或将手放在某个支撑物上,这样可以使静脉更容易操作。
9. 给予鼓励和奖励: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孩子鼓励和奖励,以增加他们的合作性和耐心。
例如,可以奖励一些小礼物或赞美他们的勇敢和配合。
10. 关怀和安慰:在采血结束后,要关怀孩子的感受,安慰他们,并给予一些饮料或小吃来补充体力。
总结起来,小孩子静脉采血的技巧包括:静脉触诊、讲解过程、安抚情绪、播放音乐或视频、使用儿童专用设备、适当的压力和速度、采用暖敷、制定适当的姿势、给予鼓励和奖励,以及关怀和安慰。
小儿采血的技巧与方法
小儿采血是临床常见的检查手段,但由于小儿的年龄较小,体验感受不如成人友好,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技巧和方法,以减轻痛苦和不适。
以下是小儿采血的技巧与方法:
1. 选取适当的采血部位:小儿的皮肤薄嫩,血管相对较小,因此采血时要选择血管较粗、表浅的部位,如小手臂内侧或手腕处。
2. 准备好采血工具:要使用专业的采血针和管,确保操作的精准和安全。
同时,还应准备好消毒酒精、棉签和绷带等。
3. 给小儿充分安抚:在采血前,要与小儿进行充分沟通,给予安抚和鼓励,告诉他们采血的过程和意义,以减轻紧张和恐惧。
可以给小儿玩具或小礼物,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4. 采血前做好准备:在采血前,要让小儿保持正常的饮食和补充足够的水分,以保证血液的流畅。
同时,要密切观察小儿的身体状况,确保采血的时机合适。
5. 采血时注意技巧:在采血时,要用消毒酒精擦拭采血部位,再用绷带扎紧,以增加血管的扩张程度。
采血针要垂直插入皮肤,并顺着血管方向插入,避免捅破血管。
采血过程中,要慢慢向采血管注入抽血管,不要过快或过慢,以避免疼痛或出血。
6. 采血后的注意事项:采血后要及时用棉球压迫采血部位,避免出血。
给小儿喝些糖水或水果汁,以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糖分,减轻不适感。
采血后,还要观察小儿的身体状况,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总之,小儿采血需要特别注意技巧和方法,以保证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减轻小儿的痛苦和不适,提高他们的检查体验。
【临床经验】不可不知得新生儿采血技巧新生儿采血就是NICU疾病治疗与护理中得一个基本操作,也就是NICU护士得一项基本功,掌握正确得操作方法并结合不同得部位采血,可提高成功率,同时既保护血管,又有利于疾病康复。
笔者白2004-2007年在NICU对不同患儿采用不同得采血方法:梯动脉采血、股静脉采血、头皮静脉采血等三种方法,一次成功率95%,现将笔者得实践体会介绍如下方法1、梯动脉采血新生儿梯动脉采血,体位易固定,容易采取足够量得血,适用于所有患病儿得采血,特别适用于上呼吸机患儿及长期输液治疗而需保护血管得患儿得采血。
操作方法:患儿体位不限制,操作者左手食、中指并齐扪准梯动脉最明显处,即梯侧腕横纹肌上50px,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手掌,同时压住患儿大拇指,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右手持注射器在腕横纺肌上12、5px,梯动脉上方以15-20角斜刺进针,当针头进到一时即进入梯动脉;如不见回血,可稍移动针头得方向与深度,再慢慢后退,遇到一股冲力感,鲜血即流出,穿刺成功,抽取所需血量后迅速按针,用干棉球按压穿刺点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也可用头皮针接注射器进行抽血。
2、股静脉采血新生儿股静脉较粗大,血量充足,容易采取足够量得血,此方法体位较梯动脉难固定,适用于梯动脉搏动点不易触及得患儿采血,也适用于上呼吸机患儿及长期输液治疗而需保护手足及头皮血管患儿得采血。
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位,垫高穿刺侧臂部,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呈直角,常规消毒患儿局部及操作者左手食指皮肤,操作者以左手食指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白股动脉内侧7、5px—12、5px处垂直刺入(或在腹股沟下1—75px处与皮肤成45角斜刺),有回血立即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将针拔出,同时按压穿刺部位至不出血为止。
3、头皮静脉米血对于住院时间短、短期输液治疗且头皮静脉明显得患儿,采用头皮静脉采血也方便快捷,但由于体位限制,不适用于上呼吸机患儿及颅内出血不宜搬动体位患儿得采血。
新生儿血样采集要点(更新版)一、概述血样采集是获取血液标本的重要途径,是我们检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现如今众多大型实验室检验人员几乎已经不用自己动手了,而是完全由护士代劳了。
面对成人也是无所畏惧,看到小孩子我就怂了,更别谈新生儿了。
于是在收集整理了关于新生儿血液标本采集技术相关知识,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步。
二、股静脉穿刺适用范围:血样采集。
操作步骤:1.股静脉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股动脉的内侧,与之平行,操作时将患儿仰卧,小腿弯曲,大腿外展,操作者以手指触摸定位,安尔碘常规消毒皮肤。
2.将7号针头连接5ml注射器后,垂直刺入皮肤向股静脉进针,并持续轻轻抽吸观察血液回流情况,一旦抽吸到血液即停止进针,继续抽取血液。
3.留取足够血样后拔针,再局部按压5分钟,并重新消毒一次。
(注:新生儿不选择颈静脉穿刺,以免发生意外。
)三、足跟采血适用范围:1.当只需要少量血样或静脉采血困难时。
2.取毛细血管血样。
3.新生儿代谢病筛查。
操作步骤:1.用温热毛巾将患儿足部包裹五分钟,使之充血而方便采血,注意毛巾不能过热,以免烫伤。
2.取足跟两侧面为穿刺点。
注意:勿在足跟中央穿刺,除血量少以外,还可增加发生跟骨骨髓炎的危险。
3.用酒精棉签消毒穿刺部位后以穿刺针快速刺入,深度小于2.5mm,用干棉签擦去第一滴血后轻轻挤压足跟,将采血管放置在穿刺点并反复挤压足跟,使血不断流出进入采血管。
4.采取足够的血样后用棉球轻压并包裹穿刺部位采血。
四、动脉穿刺新生儿动脉穿刺适用范围:1.获取动脉血气标本。
2.无法获得静脉血及毛细血管标本时。
禁忌证:1.凝血缺陷病。
2.四肢循环不良者。
3.局部有感染时。
4.桡动脉或足背动脉侧枝循环不良者,股动脉一般不作动脉穿刺采血用。
注意要点:1.选用最细针头尽量减少血管壁损伤。
2.避免垂直穿透双侧动脉壁。
3.操作结束必须按压至完全止血。
4.穿刺结束后需检查穿刺动脉远端之循环情况(包括皮肤色泽、脉搏、毛细血管充盈时间等),应注意有无供血不良现象。
小儿血标本采集流程一、准备工作1. 确认采集时间:根据医生的指示,确定血标本采集的时间和频率。
2. 确认采集部位:一般情况下,小儿血标本采集常选用手指或手腕部位。
若需要大量血液,则可选择在手臂的静脉血管进行采集。
3. 消毒准备:准备好消毒纱布、酒精棉球等消毒用品,确保采集部位干净卫生。
二、采集操作流程1. 婴幼儿血标本采集:将婴幼儿放置在安全的位置上,用一只手固定住婴幼儿的手臂。
用另一只手迅速准确地定位采集部位,并用消毒纱布擦拭局部,再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用采集工具(一次性针头或小针头)快速穿刺皮肤,收集血液样本。
2. 幼儿血标本采集:让幼儿坐稳或躺平,并告知采集的过程。
再用消毒纱布擦拭局部,再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用采集工具(一次性针头或小针头)快速穿刺皮肤,收集血液样本。
3. 儿童血标本采集:让儿童坐稳或躺平,并告知采集的过程。
再用消毒纱布擦拭局部,再用酒精棉球进行消毒。
用采集工具(一次性针头或小针头)快速穿刺皮肤,收集血液样本。
三、注意事项1. 采集部位的选择:小儿血标本采集一般选用手指或手腕部位,因为这些部位血管较浅,采集相对容易。
同时,要避免采集部位有明显的静脉曲张、伤口、淤血等情况。
2. 采集工具的选择:一次性针头或小针头是常用的采集工具,用后即弃,可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采集前的准备:提前将采集工具、消毒用品等准备好,确保操作流程的顺利进行。
4. 观察采集部位:采集后要观察采集部位是否有出血、肿胀或其他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 安抚儿童情绪:采集过程可能会引起儿童的紧张和恐惧,需要家长或医务人员安抚和鼓励,帮助他们放松心情,减少疼痛感。
四、采集后的处理1. 停止出血:采集后,用纱布轻压采集部位,帮助止血。
2. 处理采集工具:将采集工具安全丢弃,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标本处理:将采集的血液样本放置在采集管或试管中,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标签的准确性。
4. 清洁消毒:将采集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保持伤口的干净卫生。
小儿动脉穿刺采血技巧动脉穿刺采血是临床医学领域常见的技术之一,不仅适用于成人,也适用于小儿。
小儿动脉穿刺采血通常用于血气分析、动脉血压的监测及一些病情危急的患者。
但是,小儿动脉穿刺采血技巧对医生来说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需要有相应的训练和实践经验。
本文将介绍小儿动脉穿刺采血的技巧,以及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
一、动脉穿刺采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动脉穿刺采血之前,医生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术前评估、安全措施、消毒和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
术前评估:医生需要对小儿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采集、症状观察和体征检查等。
对于小儿动脉穿刺采血,准确的选择穿刺部位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同的穿刺部位所获得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所以在评估穿刺部位的时候,医生需要根据小儿的年龄、身高、体重、病情及其他因素来进行综合评估。
安全措施:对于小儿动脉穿刺采血,医生需要格外注意安全措施。
在进行操作之前,医生需要让小儿保持平静,双手十分静止,以防止误伤。
消毒:消毒是小儿动脉穿刺采血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医生应该使用无菌消毒液对穿刺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穿刺部位的选择:对于小儿动脉穿刺采血,通常要选择较大的浅表血管,如尺动脉、桡动脉或股动脉等。
而对于婴儿,由于动脉相对较小,有时需要选择股动脉进行穿刺。
二、动脉穿刺采血的步骤1、采用清洁消毒的方法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使其干燥。
2、将穿刺部位显露出来,可采用当地麻醉或吸氧辅助稳定。
3、选用合适的穿刺针头进行穿刺,同时要注意穿刺角度和深度。
4、穿刺时,医生要注意穿刺角度,一般情况下穿刺角度为30度左右,过度偏斜会影响穿刺成功。
5、在皮肤被针头击穿后,抽取返回的血液,直至需采得的血量。
6、采血后,要将穿刺针头拔出,并用无菌敷料进行覆盖。
7、为了避免局部出血和感染,要及时对穿刺部位做好止血和消毒工作,并给予适当的局部护理。
注意事项小儿动脉穿刺采血是一项高危操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特别是穿刺的角度和深度要恰当,避免对周围组织、神经和动脉造成损伤。
新生儿采血技巧临床经验【临床经验】不可不知的新生儿采血技巧新生儿采血是NICU疾病治疗和护理中的一个基本操作,也是NICU护士的一项基本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结合不同的部位采血,可提高成功率,同时既保护血管,又有利于疾病康复。
笔者自2004-2007年在NICU对不同患儿采用不同的采血方法:桡动脉采血、股静脉采血、头皮静脉采血等三种方法,一次成功率95%,现将笔者的实践体会介绍如下方法1、桡动脉采血新生儿桡动脉采血,体位易固定,容易采取足够量的血,适用于所有患病儿的采血,特别适用于上呼吸机患儿及长期输液治疗而需保护血管的患儿的采血。
操作方法:患儿体位不限制,操作者左手食、中指并齐扪准桡动脉最明显处,即桡侧腕横纹肌上50px,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左手握住患儿手掌,同时压住患儿大拇指,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右手持注射器在腕横纺肌上12.5px,桡动脉上方以15-20°角斜刺进针,当针头进到1/2—2/3时即进入桡动脉;如不见回血,可稍移动针头的方向和深度,再慢慢后退,遇到一股冲力感,鲜血即流出,穿刺成功,抽取所需血量后迅速按针,用干棉球按压穿刺点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也可用头皮针接注射器进行抽血。
2、股静脉采血新生儿股静脉较粗大,血量充足,容易采取足够量的血,此方法体位较桡动脉难固定,适用于桡动脉搏动点不易触及的患儿采血,也适用于上呼吸机患儿及长期输液治疗而需保护手足及头皮血管患儿的采血。
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位,垫高穿刺侧臂部,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膝关节屈曲呈直角,常规消毒患儿局部及操作者左手食指皮肤,操作者以左手食指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自股动脉内侧7.5px—12.5px处垂直刺入(或在腹股沟下1—75px处与皮肤成45°角斜刺),有回血立即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将针拔出,同时按压穿刺部位至不出血为止。
3、头皮静脉采血对于住院时间短、短期输液治疗且头皮静脉明显的患儿,采用头皮静脉采血也方便快捷,但由于体位限制,不适用于上呼吸机患儿及颅内出血不宜搬动体位患儿的采血。
新生儿采血的方法新生儿采血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的一种常规检查程序,用于获取新生儿的血液样本以进行各种血液检测。
高质量和正确的采血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和准确的关键。
以下是关于新生儿采血的几种常用方法的详细介绍。
1. 足跟采血法:足跟采血法是最常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之一。
它适用于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因为他们的足跟上的血管相对较大。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使用针头和针管。
实施步骤:a. 暖暖婴儿的脚,可以通过用温水浸泡或轻轻按摩来完成,这是为了增强血流量。
b. 用消毒棉球擦拭足跟表面,以保护免疫系统免受外部细菌的侵害。
c. 在脚跟的后侧,用无菌安全剃刀切割皮肤,大约有2-3mm。
d. 消毒切口处,使用适当的采血工具(如孔状头)快速吸取血液样本。
e. 用干净的棉球轻轻按压采血点,防止出血。
f. 提取所需的血液样本后,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采血点数秒钟,以止血。
2. 足背静脉采血法:足背静脉采血法适用于新生儿出生后的第一天内。
这种方法通过穿刺足背静脉来获取血液样本。
实施步骤:a. 暖暖婴儿的脚,可以使用温水浸泡或轻轻按摩来帮助增加血量。
b. 用消毒棉球清洁足背表面。
c. 根据足上动脉的位置,确定埋藏于表皮下的足背静脉位置。
d. 使用便携式照明设备照亮足背,找到足背静脉的位置。
e. 使用无菌的针头和针管穿刺足背静脉,注意保持手的稳定和准确。
f. 提取所需的血液样本后,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采血点,以止血。
3. 手背静脉采血法:手背静脉采血法是适用于新生儿的一种取得血液样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相对较为复杂,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更高的技能水平,并且通常适用于有经验的医务人员。
实施步骤:a. 手臂放在台上,使手背呈现出适当的角度。
b. 洗手并佩戴无菌手套。
c. 使用消毒棉球清洁手背表面。
d. 使用适当大小的无菌针头和针管使手背静脉明显。
e. 使用无菌的针头和针管穿刺手背静脉,注意保持手的稳定和准确。
f. 提取所需的血液样本后,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轻轻按压采血点,以止血。
害怕给小朋友采血?儿童静脉采血技巧来帮你展开全文一、头皮静脉采血法适用于1月龄-5周岁的患儿,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采血方法。
方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或侧卧位,固定其头部,选择额部、颞部、耳后等处静脉,采血针针尖与头皮呈15°-20°刺入,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然后连接采血管,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技巧要点:采血过程中应妥善固定患儿头部,防止采血针滑出血管。
采血前,在不影响检查结果的前提下,可鼓励患儿多饮水,使静脉更充盈,采血过程更顺畅。
二、肘正中静脉采血法适用于3周岁-14 周岁的患儿。
方法:患儿取坐位或卧位,用压脉带在肘关节上方5cm处扎紧,嘱其握拳(年幼不配合者,可在肘关节下方6cm处增加1根压脉带扎紧,以代替握拳)。
采血针与皮肤呈20°-30°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然后连接采血管,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技巧要点:采血前做好患儿心理护理,使其主动配合。
可嘱患儿采血前用力甩2-3次胳膊,以增加肘正中静脉的充盈度,利于采血成功。
三、股静脉采血法适用于1天-14周岁的患儿,是新生儿首选的采血方法。
方法:协助患儿仰卧,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曲90°,穿刺侧臀下垫小枕头,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固定好患儿,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然后用左手食指准确找出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行,并轻轻按住,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直角或45°,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根据患儿胖瘦程度,针梗进入2/3或3/4后边退边抽吸,见回血后固定,抽吸所需血量。
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至见血为止。
技巧要点:①无法扪及股动脉搏动的患儿可直接按照解剖位置定位,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可扪及一处凹陷,此处可作为进针点。
②对于体型肥胖的患儿可右手执注射器与皮肤呈90°垂直进针,进针宜深,进针后,右手缓慢向上提注射器,边提边抽吸,左手固定注射器针栓,缓慢抽取所需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