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呼吸系统疾病大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199.50 KB
- 文档页数:41
关于呼吸系统疾病大概述(doc 41页)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史采集】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物理检查】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1)鼻、咽腔粘膜。
(2)扁桃体。
(3)喉部。
(4)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养。
【诊断要点】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
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1.流行性感冒。
2.过敏性鼻炎。
3.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4.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1.一般治疗: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
2.抗感染治疗:可用吗啉双呱0.1~0.2g,tid口服,金刚烷胺0.1g,bid口服,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缓慢滴注,以及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但治疗效果不肯定。
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麦迪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3.对症治疗:头痛、发热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等。
咽痛可用六神丸,喉症消炎丸,溶菌酶片等。
( 袁本通)(2)机械通气。
【疗效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肺部不可逆器质性病变。
下面是一些关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点总结:
1. 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器官(包括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功能的疾病,常见的包括感冒、哮喘、慢阻肺、肺炎等。
2. 感冒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喉咙痛等。
3. 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呼吸道会变得紧缩导致呼吸困难和咳嗽,常见的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感染和气候变化。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主要由吸烟、空气污染和遗传因素引起,症状包括咳嗽、气促、咳痰等。
5. 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痛等。
6.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与吸烟有关,症状包括咳嗽、咳血、气促等。
7.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包括戒烟、避免二手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勤洗手、接种相应疫苗、避免感冒病毒等。
8.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肺功能检查和病毒、细菌检测等。
9. 治疗方法根据具体疾病而定,包括药物治疗、康复训练、手术等。
请注意,以上只是一些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知识点总结,具体疾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您有具体的疾病或症状需要了解,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人员。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呼吸系统疾病是指人体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和疾病。
这些疾病通常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功能,导致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
本文将对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进行概述,包括感冒、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癌。
感冒感冒,也称为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的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喉咙痛、咳嗽等。
感冒通常是自限性的,症状会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
治疗感冒的方法包括休息、喝足够的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有时候也需要使用退烧药或去病毒药物。
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于儿童和成年人。
哮喘发作时,呼吸道会因为肌肉痉挛和粘液过多导致气流受限,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哮喘的触发因素包括过敏原(如花粉、宠物皮屑等)、空气污染、运动和感染等。
治疗哮喘的方法包括使用吸入式支气管舒张剂、控制性吸入激素和避免诱发因素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主要由吸烟和空气污染引起。
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气促,而肺气肿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体力活动耐受力下降等。
治疗COPD的方法包括戒烟、吸氧疗法、药物治疗和肺康复等。
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数由吸烟引起。
肺癌通常无明显早期症状,当肿瘤进展到晚期时,常会出现咳嗽、咯血、胸痛和气促等症状。
早期诊断肺癌对于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治疗肺癌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
预防肺癌的关键是避免吸烟和减少暴露在二手烟和空气污染中的时间。
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类常见且重要的健康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
了解和正确管理这些疾病对于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个人的生活方式改变(如戒烟、避免诱发因素等),及时就医和正确的治疗方法也是有效控制呼吸系统疾病的关键。
希望通过加强公众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和健康教育,能够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呼吸系统疾病概述呼吸系统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之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通气、气体交换和氧合作用,确保体内氧气供给并清除二氧化碳。
然而,由于环境因素和个体生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呼吸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呼吸系统疾病的概述,包括疾病分类、病因、症状等内容。
疾病分类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是由病毒和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病毒感染包括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细菌感染则以肺炎链球菌为最常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总称,常见的症状包括气喘、咳嗽、痰多、呼吸困难等。
病因主要是吸烟和长期暴露于有害空气污染物。
肺癌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根据肿瘤发生部位和类型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类。
病因主要是长期吸烟和其他致癌因素,如环境污染和放射线等。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的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气喘、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
病因主要是过敏原和气道炎症,如花粉、灰尘代和宠物皮毛等。
病因烟草和化学物质吸烟是最常见的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因素之一。
吸烟可以破坏肺部组织、增加炎症和痰的分泌,从而引发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除了吸烟之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也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如工业废气、车辆尾气等。
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
由于神经系统受损,肺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
遗传和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和免疫因素也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家族性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
症状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
急性呼吸系统感染常表现为喉咙疼痛、咳嗽、发热、乏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现为气喘、咳嗽、痰多、呼吸困难等;肺癌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咯血等;支气管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气喘、呼吸急促、胸闷等。
预防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呼吸系统疾病至关重要。
第一步就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等。
呼吸道疾病讲座总结近期,一场关于呼吸道疾病的讲座在市民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次讲座邀请了我国知名呼吸科专家,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知识。
以下是本次讲座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呼吸道疾病概述呼吸道疾病是指影响呼吸系统各个部位的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这类疾病具有季节性、传染性和反复性等特点,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
二、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及传播途径1.病因:呼吸道疾病主要由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
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免疫力低下等也是诱发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因素。
2.传播途径:呼吸道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即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将含有病原体的飞沫传播给周围人群。
此外,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也是呼吸道疾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1.预防:(1)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2)避免接触病原体: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与患者接触。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
(4)戴口罩: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病原体传播。
2.治疗:(1)抗病毒治疗:针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3)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症状,给予止咳、平喘、退热等药物。
四、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护理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多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4.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
5.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烟尘。
呼吸系统疾病学基础知识概括呼吸系统是人体一个重要且复杂的系统,负责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然而,呼吸系统疾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便和健康威胁。
本文将对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进行基础知识概括,旨在提供对这些疾病的了解和预防。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气流受限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常见原因是吸烟和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
COPD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患者出现持续性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戒烟、药物治疗、氧疗和运动康复等措施。
二、哮喘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呼吸道对刺激物过敏引起的。
患者通常出现呼吸困难、喘鸣、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控制哮喘的关键是避免过敏原的接触,并使用抗炎药物、支气管扩张剂等进行治疗。
三、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病,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侵袭其他器官。
患者常出现咳嗽、咳痰、乏力和发热等症状。
肺结核的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长期治疗,并进行隔离和卫生教育。
四、肺癌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绝大多数与吸烟有关。
肺癌患者通常表现为咳血、气促、体重下降和胸痛等症状。
治疗方面,根据肿瘤分期进行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措施。
五、肺炎肺炎是肺部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肺炎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方面,根据病原体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护理和休息。
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反复发生呼吸暂停和低通气。
患者常表现为持续性打鼾、醒时昏显、昏迷和白天嗜睡等症状。
治疗方面,可采取睡眠姿势调整、保持正常体重、使用连续正压呼吸机等方法。
综上所述,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肺结核、肺癌、肺炎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
了解和预防这些疾病对于维护呼吸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系统,负责呼吸过程以获取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然而,呼吸系统疾病是指影响呼吸系统功能和健康的一类疾病,这些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健康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症状、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 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的炎症性疾病,主要影响气管和支气管。
患有支气管炎的患者常常出现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支气管炎通常通过肺功能检查和X射线胸片等检查手段。
2.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COPD是一种持续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患有COPD的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
治疗COPD的方法包括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和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3. 肺癌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常常起源于肺部的组织。
患有肺癌的患者常常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肺癌通常通过胸部X射线检查、CT扫描和活检等检查手段。
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1. 诊断方法诊断呼吸系统疾病通常通过以下方法:•临床症状观察:医生通过患者的症状表现来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类型。
•影像学检查:包括X射线、CT扫描等影像学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认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实验室检查:如肺功能检查、痰液检查等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病情信息。
•活检:部分疑难病例需要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2. 治疗方法针对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通过口服或吸入药物来减轻症状并控制疾病发展。
•物理治疗:如呼吸康复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呼吸系统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某些疾病如肺癌等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以去除病变组织。
结语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困扰,因此及早发现、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包括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尘埃等有害物质、经常开窗通风等。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呼吸系统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呼吸系统疾病名词解释
1. 哮喘:一种呼吸道慢性疾病,特征是呼吸道的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通常导致呼吸困难和喘息。
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一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慢
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其特点是气道阻塞、呼吸困难和气流受限。
3. 肺炎:指肺部组织的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
4. 结核病: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累及肺部,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盗汗等。
5. 肺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的血管被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导致肺部血供中断,严重时可导致呼吸急促、胸痛甚至休克。
6. 慢性咳嗽:指持续咳嗽超过8周的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
7. 肺癌: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肺部组织,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血、气短、胸痛等。
8. 肺结节:肺部较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病变,可能是良性的或恶性的,通常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活组织检查来确定性质。
9. 支气管扩张症:气道壁的不正常扩张,导致气道功能障碍,常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
10.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通常
由外伤、感染或其他炎症引起,导致肺功能衰竭,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
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学了解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变化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学了解呼吸系统是我们身体中至关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细胞,同时清除体内的废气,维持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命活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呼吸系统可能会受到多种疾病的影响,导致生理变化和功能异常。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生理变化,并从不同疾病角度出发进行阐述。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在COPD患者中,气管和支气管的内腔往往变得狭窄,气道壁增厚,并伴随着气道炎症和粘液过多的情况。
这些改变导致了气流受限,使得呼出气体排出困难。
此外,COPD还会引起肺组织的破坏,导致肺弹性减低和肺容积减少。
这些生理变化使得患者在呼气过程中需要更大的压力来将空气排出,导致呼吸功耗增加。
患者常常会感到气短和呼吸困难,甚至在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气急性呼吸衰竭。
2. 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
感染通常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肿和炎症反应,引起咳嗽、喉痛和鼻塞等症状。
在感染初期,黏液分泌物增多,病原微生物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排出体外。
但是,如果感染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反应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导致气道痉挛和黏液潴留。
这些变化限制了空气的流动,使得呼吸困难并加重症状。
3.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特点为气道的可逆性狭窄和过敏性炎症。
在哮喘发作期间,气道肌肉收缩、气道黏膜水肿和黏液过多,导致支气管狭窄,限制了空气的流动。
患者常常会出现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发绀和气急性呼吸衰竭。
哮喘发作时,患者通常需要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抗炎药物来缓解症状,并减轻气道的狭窄。
4. 肺栓塞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血栓、脂肪栓子、空气栓子等物质堵塞,导致肺血流受阻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史采集】
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
(1) 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鼻、咽腔粘膜。
(2)扁桃体。
(3) 喉部。
(4) 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养。
【诊断要点】
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
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
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2.过敏性鼻炎。
3.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4.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
2.抗感染治疗:可用吗啉双呱0.1~0.2g,tid口服,金刚烷胺0.1g,bid口服,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缓慢滴注,以及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但治疗效果不肯定。
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麦迪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3.对症治疗:头痛、发热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等。
咽痛可用六神丸,喉症消炎丸,溶菌酶片等。
( 袁本通 )
第二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病史采集】
1.症状: 咳嗽、咳痰、气短、喘息。
2.个人及职业史:长期吸烟,吸入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
3.急性发作:气促加剧,痰量增加,痰脓性程度增加。
注意其严重程度,发作频度。
【物理检查】
1.肺部过度充气:桶状胸,心浊音量缩小,呼吸音降低。
2.气流受阻:呼吸频率增快,辅助呼吸肌运动,肋缘矛盾运动,缩唇呼吸,呼气相延长。
3.呼吸衰竭:紫绀,震颤,体表静脉充盈。
4.右心衰竭:心尖抬举活动,颈静脉怒张,外周水肿。
5.细湿罗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病人经常听到,并不一定意味着感染。
【辅助检查】
1.肺功能:确定有无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以及其可逆程度。
2.胸片:肺纹理增加,紊乱等非持异性改变外,主要为肺气肿改变。
肺野透明度增加,横膈位置低平胸腔前后径增大。
并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者,除右心增大X征象外,还可有肺动脉园锥膨隆,肺门血管影扩大,右下肺动脉增宽等改变。
3.动脉血气分析:可有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储留。
4.痰检查:严重急性发作时需作痰病原学检查。
5.血常规检查:部分病人可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诊断要点】
1.慢性咳嗽,咳痰至少每年3个月,连续2年以上。
2.肺功能检查显示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3.胸部X线:肺纹理增多或/和肺气肿改变,•并排除可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病变。
【鉴别诊断】
1.与其他能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矽肺或其他尘肺相鉴别。
2.有喘息者应与支气管哮喘鉴别。
但有些COPD患者可合并哮喘或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支气管炎。
【治疗原则】
1.停止吸烟,避免或防止粉尘、烟雾或有害气体吸入。
2.支气管扩张剂:注意教会病人正确使用吸入支气管舒剂,疗效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吸入技术不正确。
(1)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或间羟舒喘宁定量吸入剂100~200ug,或雾化剂2.5~5mg吸入,每天3~4次。
主要副作用是大剂量时可引起肌肉颤震或低血钾。
(2) 茶碱类药:缓释型茶硷,如舒弗美0.1~0.2/次,每12小时1次。
应作血药浓度监测,理想范围为10~20ug/l。
要注意老年人持续发热,心力衰竭和肝功能障碍者,同时应用西米替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氟哌酸等)和口服避孕药者,都可使茶碱血浓度增加。
3.糖皮质激素:有客观证据显示对糖皮质激素有反应的COPD病人,可使用定量吸入制剂。
急性发作时可用注射或口服制剂。
对皮质激素有反应的定义是:指稳定期COPD病人,用强的松30mg/天,连用3周后,FEV1改善超过10%以上。
抗生素:稳定期无应用抗生素指征。
急性加重期如有痰量增加,痰的脓性程度增加,气促,应考虑抗生素治疗。
4.其他治疗:
(1)长期氧疗:指征:稳定期连续二次动脉血氧分压低于55mmHg,已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