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荷兰的花》
- 格式:docx
- 大小:28.23 KB
- 文档页数:15
2024年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荷兰的花》精彩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词、短语和句型;学会运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型,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受荷兰花卉的美丽和荷兰人对花卉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荷兰花卉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发表感想,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自主学习: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勾画出生字词。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字词和难点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练习。
六、板书设计1. 《荷兰的花》2. 主体:课文结构示意图,标注重点词语和句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荷兰花卉”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荷兰花卉的课外书籍,举办“荷兰花卉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型,体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2.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型进行讲解,指导学生进行仿写。
3. 作业设计:以“我心中的荷兰花卉”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1. 理解优美词语和句型:本课文中包含了许多生动形象的优美词语和句型,如“五彩斑斓”、“争奇斗艳”等。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兰的花一、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的相关知识,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等。
2.掌握一些荷兰的花卉,如郁金香、风车花等。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荷兰的位置和特点。
2.了解荷兰的花卉,增加对花卉的认识。
3.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投影仪。
2.教学素材:荷兰地图、荷兰花卉图片。
3.教学用书:《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将荷兰地图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并了解荷兰的位置。
2.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荷兰的兴趣。
步骤二:学习荷兰的特点(10分钟)1.教师介绍荷兰的特点,如荷兰是一个小国家,有着丰富的水资源。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荷兰有那么多风车。
步骤三:了解荷兰的花卉(15分钟)1.教师呈现荷兰的花卉图片,如郁金香、风车花等。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花卉的外形、颜色等特点。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定的时间进行讨论,各小组选择一种他们最喜欢的荷兰花卉,进行简单介绍。
步骤四:欣赏花卉的美(20分钟)1.教师以幻灯片形式展示一些著名的荷兰花卉园,如荷兰阿姆斯特丹的花卉拍卖市场。
2.学生欣赏图片,并发表自己对花卉美的感受。
3.引导学生分析花卉美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步骤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学生所学内容。
2.提醒学生做好相关笔记,以备复习使用。
五、课后作业1.学生自由撰写一篇关于荷兰花卉的短文,包括对荷兰的地理位置、特点以及喜欢的荷兰花卉的描述。
2.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途径查找更多关于荷兰的资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了解了荷兰的位置和特点,并且对荷兰的花卉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欣赏花卉的美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
同时,设计了课后作业,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学生对花卉不感兴趣的情况,需要采用一些引导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荷兰的花》优秀教案教案主题:沪教版五年级语文《荷兰的花》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荷兰是一个花卉种植业发达的国家,了解荷兰的花卉文化。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3.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
2. 教具:录音机、图片、挂图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 利用图片或多媒体设备展示荷兰风车和郁金香等荷兰的花卉景观,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2. 导入课文《荷兰的花》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一下荷兰是一个花卉种植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第二步:课文阅读与理解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并注意语音节奏和语调。
2.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难句。
3. 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分角色朗读,并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步:课文拓展1. 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拓展思考,如:为什么荷兰能够种植出那么多种类的花卉?除了郁金香,荷兰还有哪些其他有名的花卉?等等。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言,鼓励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语言点讲解和练习1. 教师梳理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进行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课文的语言知识。
2. 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或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第五步:思考题讨论和展示1. 教师出示几张荷兰花卉的图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进行观察和猜测,设计一些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
2.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荷兰的花》这篇课文展开教学。
通过情景导入和课文理解,帮助学生了解荷兰的花卉文化,并通过课文拓展和语言点讲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篇一 (3)交流,随机点拨并板书: 变沧海为桑田 让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 用鲜花装饰城市 4、小结梳理: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选了哪些内容让我们感受到了荷兰人有双神奇的手。
作者是这样安排选择的材料的,先简略地介绍了(板书:略) 荷兰人用神奇的手变沧海为桑田,再详细地介绍了(板书:详) 荷兰人用这双神奇的手让郁金香出落得惊人的庄重、典雅;接着概要叙述了(板书:概) 他们用鲜花装饰城市。
三、深入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荷兰人与荷兰的花之间的关系,感受荷兰人的性格特点 (一)学习1、2小节,了解荷兰人如何用双手变沧海为桑田的,感受他们对土地的热爱 1、轻声读1、2小节,找到相关的内容,把句中带点词的意思说清楚。
看最更厉害! 出示:荷兰的沿海地带曾是一片沧海,。
如今这里变成了桑田,。
2、交流。
a、指名交流第一句。
(2人) 出示答案:荷兰的沿海地带曾是一片沧海,沿海边,有一望无际的洼地。
海风轻鼓起波浪,海水就会漫过浅滩。
b、理解“洼地”在文中的意思。
c、指名交流第二句。
d、出示答案:如今这里变成了桑田,到处种满了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
3、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3、补充资料:荷兰人的围海造田工程。
4、交流;学到这儿,你觉得荷兰人怎么样?板书:了不起、坚持不懈、勤劳…… 5、小结:从第一部分的内容,我们感受到了荷兰人的勤劳、坚持…… (二)学习3 5小节,理解荷兰人与荷兰的花之间的关系,体会比喻的精准 过渡: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部分,你又会对荷兰人又有哪些了解呢?作者用三小节介绍了他们最痴迷的郁金香。
1、默读3、4、5小节,用一个词或短语作批注,三小节各写了什么? 2、交流,随机学习第5小节。
(板书:善于发现、创造美) 3、学习第三节,体会比喻的精准。
(1)自读,交流其中一段话介绍了郁金香的名字的句子。
正音:炽热、镶。
(2)明确修辞手法。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荷兰的花1500字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的花卉生产和传统文化。
2.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
教学重点:1. 荷兰的花卉生产。
2. 荷兰传统文化。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2. 学生如何将荷兰的花卉生产和传统文化与中国进行比较和对话。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了解荷兰的花卉产业,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
2.以问题和讨论的方式引入课题:“荷兰为什么被誉为世界上的花之国?”二、阅读理解(20分钟)1.学生课前预习材料,了解荷兰传统文化。
2.学生课内听取阅读材料并思考问题。
①荷兰的花卉生产大致有哪些特点?②荷兰如何把花卉生产规模化?③荷兰为什么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花卉生产国?3.学生小组讨论解答问题,并交换答案。
三、深入探究(30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花卉产业能否带动荷兰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文化的交流和融合?”2.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并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学生小组间进行交流和碰撞,总结各自的思路,形成全班课堂讨论。
四、自主拓展(15分钟)1.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从不同层面对荷兰文化和花卉产业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做出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2.小组选择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通过课堂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得出结论并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出评价。
2. 提醒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体会带回家中和身边的人进行分享和交流,进一步扩大课堂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反思:本课设计了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等过程中不断反思、深度思考。
学生克服了单纯“旁听”的习惯,积极探究生产实践与文化传承之间的联系。
同时,本课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在自主拓展环节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推进知识内涵的扩展和深化。
教师应及时反馈学生的思考和观点,帮助学生进行改进和优化。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荷兰花》优质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中,深入学习《荷兰花》一课。
该文主要描述荷兰花卉产业繁荣景象以及花文化内涵,教材详细内容涉及第二章节“花之国”,着重讨论郁金香在荷兰特殊地位以及作者对花卉市场亲身感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解荷兰花卉文化,特别是对郁金香认识。
3. 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激发对大自然美探索兴趣。
4. 学习作者观察和描绘事物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课文学习,感受荷兰花文化和美丽,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作者观察事物、描写景物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挂图。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学习笔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荷兰风车和花田图片,引发学生对荷兰初步印象,进而导入新课《荷兰花》。
展示图片(3分钟)学生分享对荷兰初步解(2分钟)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读课文,标记出生字词和不理解地方(5分钟)检查自读效果,解答学生疑惑(5分钟)3. 精讲细读,深入理解:逐段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15分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郁金香在荷兰文化中地位(10分钟)4.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体会语言美感(5分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课文中情景(5分钟)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出示例题,分析作者描写花卉方法(10分钟)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尝试用学到描写方法写一段话(10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荷兰花”主题设计,左侧列出重点词汇,右侧展示课文结构,中间用彩色粉笔突出描绘郁金香美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朗读课文三遍,抄写生字词。
仿照课文中描写方法,写一段至少100字作文,描述一种你喜欢花。
2. 答案:生字词抄写无误,朗读流利。
作文内容符合要求,描写生动,能运用新学描写方法。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荷兰的花》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荷兰的花》。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了解荷兰花卉产业的发展和特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词汇用法;通过课文解析,体会作者描绘荷兰花卉的细腻笔触。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荷兰花卉产业的发展,掌握相关的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培养学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花卉的细腻笔触。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掌握词汇用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荷兰花卉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1)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花卉,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美丽的花卉来自哪个国家吗?”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荷兰花卉产业的发展和特点。
(1)让学生勾画出生字词,自主学习。
(2)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3. 解析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作者描绘花卉的细腻笔触。
(1)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让学生结合实际,体会花卉的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
(1)选词填空:从课文中选择合适的词汇填空。
(2)句子仿写:模仿课文中的句子,进行仿写。
六、板书设计1. 《荷兰的花》2. 内容:(1)生字词(2)课文大意(3)描绘花卉的细腻笔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句子。
(2)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写一段话描述你喜欢的一种花卉。
2. 答案:(1)略(2)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荷兰花卉的美。
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荷兰的花》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沪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异国风情》,主要围绕荷兰的花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荷兰的风土人情,学习课文《荷兰的花》,掌握生字词,感受作者对荷兰花的描绘和赞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并掌握课内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荷兰花的特点及风土人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荷兰花的喜爱与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课内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荷兰花的描绘和赞美。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荷兰花的特点及风土人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荷兰风车、郁金香等图片,引发学生对荷兰的向往,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和关键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情感升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荷兰花的喜爱与赞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六、板书设计1. 荷兰的花2. 主要内容:生字词:郁金香、风车、花田、五彩斑斓、香气四溢等。
课文结构:总分总。
情感表达:喜爱、赞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课内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荷兰花的图片,并配以文字描述。
(3)运用本课所学的词语,写一段关于家乡的景物描写。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见学生个人完成情况。
(3)例:我的家乡在南方,春天来临时,满山遍野的杜鹃花竞相开放,红的、粉的、白的,五彩斑斓,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部分学生对荷兰花的认识仍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拓展。
沪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荷兰的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荷兰的风车和鲜花。
2.了解荷兰种植鲜花的过程和文化背景。
3.学习团结合作的精神,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二、教学重点1.理解荷兰风车和鲜花的文化背景。
2.学习文中的新词汇和语法结构。
三、教学难点1.学生掌握荷兰鲜花的种植过程和文化背景。
2.学生能够理解文章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四、课前准备1.学生提前阅读《荷兰的花》。
2.教师准备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展示荷兰风车和鲜花的图片,引导学生猜测图片所在国家以及图片所表达的文化背景。
2. 阅读(15分钟)教师将文章《荷兰的花》分段拆分,带领学生逐段阅读,并让学生自行总结每段的主旨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3. 语言分析(10分钟)教师帮助学生分析文中出现的生词、词组和语法结构,并带领学生复习所学的语法知识。
4. 小组讨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讨论一下文章中关于荷兰的文化背景和鲜花种植的具体情况,并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1.荷兰的鲜花文化和国内有什么不同?2.根据文章的描述,你觉得荷兰种植鲜花的过程是怎样的?3.荷兰能够著名的原因是什么?4.鲜花种植带来的益处是什么?5. 个人思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1.为什么荷兰会被称为“花的王国”?2.你觉得荷兰的鲜花文化对于人们有什么启示?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阅读《荷兰的花》之后,思考一下自己的家乡有哪些著名的特色花卉,以及这些花卉背后的文化故事。
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教学目标较为明确,教师通过PPT直观地展示了荷兰鲜花文化的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理解荷兰鲜花的种植过程和文化背景。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最后的个人思考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荷兰鲜花文化的理解,同时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荷兰的花》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荷兰的花》是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该课文以荷兰著名的郁金香为主题,通过描述郁金香的特点、生长环境以及荷兰人与郁金香之间的情感联系,呈现出一幅美丽而奇妙的画面。
这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和人文的观察力,并启发学生保护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郁金香的特点和生长环境;•理解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特殊情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表达。
2.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爱护和关心自然环境的意识;•感恩和珍惜自然资源的态度;•对文化和艺术的欣赏能力。
三、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2.理解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特殊情感。
四、教学难点1.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2.理解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特殊情感。
五、教学准备1.教材: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2.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导入课题:“你们见过郁金香吗?你们知道郁金香的特点是什么?”引发学生对郁金香的兴趣。
2. 学习和讲解(30分钟)第一段:郁金香的特点首先,我会引导学生阅读第一段课文,然后讲解以下词语和句子:•“优美”:音译的单词,意为美丽、出色。
•“洁白无瑕的钻石”:形容郁金香的花朵洁白如钻石,美丽无瑕。
•“尖尖的叶子”:形容郁金香的叶子尖尖的。
•“草地上开满了各种色彩的郁金香”:描绘了郁金香的繁花似锦的景象。
然后,我会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展示配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第二段:郁金香的生长环境接着,我会引导学生阅读第二段课文,然后讲解以下词语和句子:•“阴凉而湿润”:描述郁金香喜欢生长的环境。
•“河流清澈见底”:形容荷兰河流的清澈程度。
•“人们精心照料”:描述荷兰人对郁金香的精心呵护。
同样,我会进行简单的解释和展示配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荷兰的花教学目标:知识:1、自学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炽热”“秀姿天成”“心驰神往”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能力:1、背诵课文第3节,通过变换句式的练习,体会使用反问句可以使句子表达的语气更加强烈,感情更加真挚。
2、仿照课文第3节或第4节,介绍一种“中国的花”。
情感:较快地默读课文,感受荷兰人对土地的热爱、对花的迷恋以及鲜花在荷兰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习通过提问来理解句子意思的方法。
2、仿照课文第3节或第4节,介绍一种“中国的花”。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思维导图:第一课时一、了解荷兰,揭示课题1、师:在欧洲西北部,濒临北海,与德国、比利时接壤处有一个国家,它就是荷兰。
(边讲边出示多媒体欧洲地图及荷兰地图并板书:荷兰)2、师:同学们也许并不了解荷兰,老师这里有一段话就是向我们介绍了荷兰。
自己轻声读读这段话,说说你了解了什么?3、交流。
4、谁能用“最低、宏伟、千顷土地”这三个词连起来用简洁的话介绍一下荷兰。
5、师:正因为这土地是用血汗换来的,所以:媒体出示:荷兰人对土地有种很深沉,很执著的感情。
6、师:(出示多媒体图片)看!在新垦的田野上,荷兰人种满自己心爱的花儿,郁金香、风信子、百合花、慈姑花、扶郎花……春末夏初,这些花儿盛开时,像一片静谧的五彩海,与远处波动的湛蓝的相辉映,多美的景色指导朗读7、揭题: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去这个有着“欧洲花园”美称的国家——荷兰,去浏览那儿的城市风光,去欣赏那儿特有的鲜花,去呼吸一下异国风情所带给我们的气息!板书:8、荷兰的花齐读课题二、检查预习情况:1.读准生字新词的音: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2.同桌你一节我一节读课文。
3.请10个同学挑喜欢的小节读给大家听。
师:刚才我们学习的就是课文的1、2小节。
荷兰素有“郁金香王国”的美称,请你快速地默读课文剩下部分,找找课文哪几节写的是郁金香?9、过渡:下节课我们就重点来学习课文中描写郁金香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