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及其合理应用_娄莹
- 格式:pdf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6
华法林的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给药孙安修;顾欣【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5(000)005【摘要】华法林是最古老、最常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临床上广泛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预防,减少关节置换手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外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
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华法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降低26%[2]。
华法林的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通过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使环氧型的维生素K不能向还原型的维生素K转变,导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以及蛋白质C和蛋白质S的谷氨酸残基无法进行羧化,停留在无凝血活性阶段,从而产生抗凝作用。
华法林的治疗窗较窄,国际标准化比值( INR)达标时不同患者实际剂量的差异可达10倍以上。
剂量不足难以产生有效的抗凝作用,过量则可导致出血,危及生命。
剂量达标成为困扰临床医师和患者、制约华法林应用普及的最重要问题。
尽管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首选治疗,但目前我国房颤患者华法林使用率极低。
【总页数】2页(P569-570)【作者】孙安修;顾欣【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225001;扬州大学医学院,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 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3+.2【相关文献】1.中国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的药物基因组学相关性及药物基因组学方程的比较分析 [J], 王红娟;刘瑜;杨洁;徐斌;李泱;尹彤2.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给药 [J], 杜汴兴;许庭郁;刘根源;许庭磊3.药物基因组学,实现个体化给药的核心支柱 [J], 孙忠实4.浅谈药物基因组学与个体化给药及意义 [J], 任广兰5.基于CYP2C9与VKORC1基因多态性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化给药剂量预测的3种模型算法比较 [J], 陈幽攸;任小群;杨探;李华云;代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理论和应用前景尹彤;徐斌【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0(9)5【摘要】华法林作为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于慢性心房颤动、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等的抗凝治疗中.然而,由于华法林有效治疗剂量的范围狭窄和在个体间差异显著.加之剂量过高会导致严重出血的危险,华法林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了极大地限制.如何安全有效地应用华法林,使之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对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决定华法林代谢和作用的两个主要候选基因CYP2C9和VKORC1的遗传变异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华法林有效抗凝治疗剂量的个体问差异.本文总结了CYP2C9和VKORC1的基因变异型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还对近年来通过结合基因和临床因素建立的华法林剂量计算模型对预测有效华法林剂量和副作用的意义进行了综述.【总页数】4页(P473-476)【作者】尹彤;徐斌【作者单位】100853,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100853,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6【相关文献】1.药物基因组学方程对上海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稳定剂量预测准确性的评估 [J], 庄文芳;陈燕红;罗瑞萍;吴婧;宣彬彬;曹雅楠;杨莉;盛慧明2.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J], 吴炯;邬升超(综述);郭玮;潘柏申(审校)3.中国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的药物基因组学相关性及药物基因组学方程的比较分析 [J], 王红娟;刘瑜;杨洁;徐斌;李泱;尹彤4.药物基因组学方程对中国患者低强度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的预测效果分析 [J], 王红娟;刘瑜;杨洁;徐斌;李泱;尹彤5.药物基因组学模型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低强度抗凝治疗剂量预测效果的评价 [J], 崔丽;刘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一、引言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药物与个体基因组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通过研究个体的基因型,可以预测药物的代谢情况、药效以及不良反应,从而实现个性化用药,提高用药效果,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本的降低,药物基因组学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
本文将从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代谢、药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在临床用药决策中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二、药物基因组学在药物代谢方面的应用案例分析1. 对华法林代谢的影响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血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
其代谢主要通过CYP2C9和VKORC1基因编码的酶来完成。
CYP2C9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华法林的代谢速度,进而影响药物的剂量和疗效。
VKORC1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华法林的靶点敏感性,从而影响药物的抗凝效果。
根据个体的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可以预测华法林的代谢速度和抗凝效果。
例如,CYP2C9*1/*3或*3/*3基因型的患者代谢华法林的速度较慢,需要减少剂量以防止药物积聚导致出血风险。
VKORC1基因型为CC的患者对华法林更为敏感,需要降低剂量以避免出血。
因此,在华法林用药中,根据患者的基因型调整药物剂量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对贝那普利代谢的影响贝那普利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通过ACE基因编码的酶来代谢。
ACE基因存在多态性,影响贝那普利的代谢速度和药效。
研究表明,ACE基因的I/D多态性与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有关。
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降压效果的显著性和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而I等位基因则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通过对患者的ACE基因型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的风险。
例如,对于ACE基因的DD基因型患者,贝那普利的降压效果更为显著,但可能伴随着咳嗽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贝那普利用药中,根据患者的基因型制定个性化用药方案,可以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华法林药物遗传学基因CYP2C9和VKORC1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广东汉族人群的分布研究耿启彬;蔡佳琳;黄思玲;钟林;孙莹;杨学习【期刊名称】《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年(卷),期】2012(000)006【摘要】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家族中CYP2C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位点rs1057910和rs1799853以及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物亚基1(vitamin K epoxide reductase complex subunit 1, VKORC1)的rs9923231 SNP位点在广东汉族的分布,为华法林(warfarin)个体化用药(personalized medicine)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iPLEX GOLD系统对215例广东地区人群的rs1057910,rs1799853和rs9923231三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各基因型分布频率.结果 rs1799853和rs9923231在广东汉族中无多态性分布,分别只有CC 基因型和CT基因型.rs1057910在广东汉族中有两种基因型AA和AC,分布频率分别为0.921和0.079;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0.9605,C的频率为0.0395.结论在本研究中由于rs1799853和rs9923231在广东汉族中无多态性分布,基于本研究数据建议广东汉族华法林药物的检测位点应以rs1057910为主.【总页数】4页(P371-374)【作者】耿启彬;蔡佳琳;黄思玲;钟林;孙莹;杨学习【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665;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15【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国汉族人群 CYP2C9和 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用药的影响 [J], 王欣俞;王德辉;刘淑娟;黄丹2.郑州地区汉族人群的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个体化用药研究[J], 刘科兰3.昆明汉族人群VKORC1、CYP2C9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稳态剂量的影响及预测剂量模型的建立 [J], 肖成;胡莹;王玉明;徐梦云;李婉澜;柳杰4.广东地区汉族人群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分布研究 [J], 刘春林;陈培松;何小洪;余学高5.宁夏回族人群中华法林药物遗传学基因CYP2C9的多态性分布研 [J], 张浩;杨小英;张宇馨;党宏万;王欣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的发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
吴炯;邬升超(综述);郭玮;潘柏申(审校)
【期刊名称】《检验医学》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华法林是临床广泛使用的口服抗凝药物。
由于自身狭窄的有效抗凝治疗范围以及个体间每日用药剂量的显著差异,困扰着许多患者和临床医生。
近年来,许多研究均报道基因多态性是引起华法林个体间用药剂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部分学者建立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剂量方程,并在进行验证,评估其临床价值。
本文综述了华法林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的国内外最新进展,为进一步针对华法林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总页数】6页(P209-214)
【作者】吴炯;邬升超(综述);郭玮;潘柏申(审校)
【作者单位】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32;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32;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32;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503
【相关文献】
1.药物基因组学在高血压药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J], 袁洪;蔡菁菁;黄志军
2.中国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的药物基因组学相关性及药物基因组学方程的比较
分析 [J], 王红娟;刘瑜;杨洁;徐斌;李泱;尹彤
3.利用药物基因组学指导1例房颤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华法林个体化治疗 [J], ZHOU Meichen;ZHENG Ping
4.药物基因组学引导下华法林应用研究进展 [J], 任怡荣; 刘岳; 杨晨光; 朱火兰; 汪芳
5.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的应用 [J], 赵鑫龙;杨杰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及其临床应用发表时间:2018-04-18T14:22:29.2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3期作者:李彭[导读] 华法林作为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之一,广泛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但因其治疗窗较窄,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大。
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100730摘要:华法林作为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之一,广泛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但因其治疗窗较窄,治疗剂量个体差异大,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华法林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虽然近年来陆续推出一些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达比加群等),但因诸多因素限制未能在临床广泛应用。
与此同时,关于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与华法林药代学和药效学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治疗剂量的个体差异;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的华法林剂量预测模型也逐步被建立以指导个体化用药。
现就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剂量预测模型个体化用药1.药物基因组学概述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就发现心血管领域不同的遗传背景会导致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1]。
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人们逐渐发现这些个体差异是由基因多态性造成的。
药物基因组学正是一门研究基因序列多态性与药物效应多样性之间的关系,观察不同个体对药物反应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新药或新的给药方法的学科,是实现个体化用药的基础[2]。
目前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SNP是指基因组序列中的单个核苷酸(A、T、C、G)发生不同义突变,引起DNA序列变异,以致其编码的氨基酸改变,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相关的基因突变可能导致其编码的酶的活性改变,从而进一步影响药物疗效及毒副反应,这也从理论上提示了探究特定基因型与用药剂量关系的可能性。
2.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华法林是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自20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
256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第28卷第4期2012年4月(总第150期)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对肺栓塞患者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的影响Influence of CYP2C9and VKORC1genetic polymorphisms on initial anticoagula-tive effects of warfarin in Chinese pulmonary embolism patients收稿日期:2012-02-09修回日期:2012-02-22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8ZX09312-018,2011ZX09304,2012ZX09303008-001)作者简介:娄莹(1978-),女,博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血管内科和心血管药物的临床药理学研究通信作者:李一石,教授,博士生导师Tel :(010)88398395E -mail :liyishi@娄莹1a ,刘红1a ,韩璐璐1a ,谢爽1a ,黄一玲1a ,高小晶1a ,段兵1a ,柳志红1b ,李一石1a (1.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a.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b.肺血管病诊治中心,北京100037)LOU Ying 1a ,LIU Hong 1a ,HAN Lu -lu 1a ,XIE Shuang 1a ,HUANG Yi -ling 1a ,GAO Xiao -jing 1a ,DUAN Bing 1a ,LIU Zhi -hong 1b ,LI Yi -shi 1a(1.a.Key Laboratory of Clinical Trial Research in Cardiovascular Drugs Minis-try of Health ,b.Pulmonary Vascular Disease Center ,Cardiovascular Institute and Fuwai Hospit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Beijing 100037,China )摘要:目的评价细胞色素P450酶2C9(CYP2C9)及维生素K 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中国肺栓塞患者华法林初始抗凝疗效的影响。
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张婷;胡永芳
【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
【年(卷),期】2008(17)8
【摘要】华法林是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具有抗凝和溶栓的双重作用.华法林血浆药物浓度和疗效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如何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华法林长期以来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和难点.文中从药物基因组学角度阐述导致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间差异的原因,综述CYP2C9和VKORC1等基因的遗传变异对华法林药物反应差异的影响,并介绍国内外基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结果结合临床数据构建华法林维持剂量模型的最新临床应用进展,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总页数】5页(P630-634)
【作者】张婷;胡永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83;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北京,10008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2.2;R969.3
【相关文献】
1.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J], 刘佳;杨洁;尹彤
2.华法林抗凝治疗剂量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理论和应用前景 [J], 尹彤;徐斌
3.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推动其个体化医疗的进程 [J], 曾婷;陈苏红;刘志红;王升启
4.药物基因组学引导下华法林应用研究进展 [J], 任怡荣; 刘岳; 杨晨光; 朱火兰; 汪芳
5.华法林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J], 刘嘉;王连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