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商业模式分析[行业特选]
- 格式:ppt
- 大小:635.00 KB
- 文档页数:8
万达商业模式研究(共5篇)第一篇:万达商业模式研究万达商业模式研究如果前几年提到万达,人们对他最多的印象可能就是万达足球;但随着万达广场从大城市向三四线城市的迅速布局。
今天,他已经成为中国最大商用物业持有者;万达广场晋升中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万达影城成为全亚洲最大的院线……“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万达在哪里,中心在哪里”,足见万达的影响力。
坊间关于万达的传说更多:万达和绿地囊括了中国几乎所有的商业人才、万达是商业地产的神话,王健林也成为各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香饽饽”。
但万达模式是如何打造的、万达的核心竞争力在哪?万达模式是否可以复制?精顺研究院通过深入了解全国多城市万达广场给予全方位剖析。
一、万达的商业发展历程1、做商业的缘由万达是做地产起家的,当然前期主要是住宅,后期陆续涉足机电、制造业、酒业、药业、餐饮、外贸等。
到2000年前后,其他产业逐渐淡出,明确了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开发为支柱产业;到2008年再次明确酒店、文化产业、百货、商业地产为支柱产业。
最后两次转变的原因可能大家都很清楚,但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意识到这是个问题:中国土地交易单价年增长幅度很大,但住宅资产的升值被散户享受,开发商一个项目开发完毕赢利往往不够再拿同样面积的土地用于开发。
当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企业,就随着国家队住宅的调控不断起伏,而万达对于宏观调控的反映就相对没那么敏感。
2、万达三代产品进化史如果研究万达商业的发展历程就离不开对于万达三代产品进化特点的深入了解。
虽然看到现在的第三代产品有模有样,但走到今天这过程是相当艰难的,用“摸着石头过河”、“在黑暗中艰难前行”来形容这个历程一点都不为过。
1)万代第一代产品——单店模式万达的第一代店包括:济南、长沙、南昌、长春、南京、青岛、沈阳等店,这些店基本上拿地都在2002年,在03年开工,04年开业。
第一代店所有项目都在当地最繁华的商圈。
万达当时奉行“地段、地段、还是地段”的选址标准。
万达百货发展模式分析万达百货发展模式分析报告一.发展背景及现状从2009年开始,万达广场以每年增加20多个的速度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130多座,全国范围内,可以说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跟得上万达广场的成长步伐。
与此同时,为了配合万达广场全国攻城略地的战略,万达百货应运而生。
一时之间,万达百货跟随着万达广场的步伐,成为全国扩张速度最快的百货企业。
万达百货同万达影院一样,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但结局却不尽相同,万达影院在购物中心这样的业态下活得很滋润,所以不仅在万达广场收益很高,也很容易进驻到其他购物中心,再加上万达影院创新的IMAX技术,使得万达影院拥有核心竞争优势,成功独立上市也是情理之中。
但是对于万达百货来说,则没那么幸运。
今年7月,全国40多家万达百货即将关闭的传言不胫而走。
而早在2月份,万达将关闭10家严重亏损的门店,并压缩25家经营不善百货楼层的消息就已经传出。
万达百货虽不至于全军覆没,但由于没有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核心技术,原本想提升这个业态的万达电商又迟迟无法对接实现这个目标,从万达集团的服务型集团战略转型来看,万达百货目前只能用完成历史使命关闭大量门店告一段落。
二.困境原因分析事实上,百货举步维艰并不算什么新闻,不过这一次是发生在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万达身上,这轮起于2012年的实体百货店关闭潮,到2015年则更加来势汹汹。
那么,百货关闭潮真是电商冲击所致吗?在这个“电与商”无处不在的时代,传统百货似乎危在旦夕。
但仔细分析来看,“电商冲击”的说法仅仅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虽然说近年来电商发展确实非常迅猛,但在2013年淘宝商城更名、京东商城大力全品类扩张之前,电商基本上只是假货、尾货的代名词。
而且在整体占比不到10%的电商销售额占全国零售总额的比例里,真正对传统百货业有威胁的比例估计不足1%,毕竟线下百货业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是主力消费产品,而电商的整体平均客单价一直在100元左右徘徊。
万达高速运作背后的商业模式第一篇:万达高速运作背后的商业模式万达高速运作背后的商业模式2014-04-18 浓缩观点每年有接近20座万达广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开业,开一座火一座。
2013年,万达集团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000亿元。
管理学博士邱昭良,以曾经在万达工作的经历,介绍万达成功运作的背后逻辑。
王健林非常善于观察和反思。
在沈阳项目失败之后,他主动承担责任,不仅给商铺客户退了款,而且因旧的购物中心难以改造而毅然拆掉、重新规划开发建设,摸索出下一代购物中心的基本模型,为万达赢得了口碑和商誉。
万达管理的秘诀是其发明的“模块化管理”,在模块化管理体系的支撑下,万达就像一台设计精良的机器一样,虽然公司离职率很高,一些项目上的高管如走马灯似地更换,但整个公司仍能保持有序、高效地运作。
在万达的商业模式中,关键成功要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与政府等公共关系的经营与维护;2. 井井有条、环环相扣的资金运作方式;3. 庞大而和谐的商业生态系统。
2013年,万达集团营业收入有望突破2000亿元,成为中国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万达的董事长王健林也成为中国首富。
很多人对万达有不同的看法,如有人怒斥其为“土豪”——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AMC院线、以1.72亿元从海外买下据说是毕加索的一幅不知名的作品;有人对其百货业务不屑一顾,戏称其为“中老年百货”;有人对其大手笔进军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长白山、武汉汉街、青岛影视城等褒贬不一;有人对其以“大数据”为噱头的电商业务充满疑虑;街头巷尾的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着王健林与马云的1亿元赌注(已经以王健林“毁约”而终结)……尽管如此,不可否认的是,每年接近20座万达广场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开工、开业,而且“开一座火一座”,正如万达广告所说“万达广场就是城市中心”。
很多供应商,包括一些国际一线品牌,都长期跟着万达走。
万达已成为中国商业地产第一品牌、亚洲最大的不动产企业、亚洲最大的滑雪场、中国最大的文化企业、亚洲最大的商业管理企业、全球最大电影院线运营商、中国最大的五星级酒店品牌管理运营公司、中国最大的连锁百货企业之一……万达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实实在在的。
解析万达广场的商业模式:“以售养租”是资金核心 赢商新闻2011年10月18日17:57 我来说两句核心提示:“万达广场”通常选在一个城市的副中心或新开发区,一站式满足顾客吃喝玩乐、商务休闲等需求,整合区内落后零散的商业格局,并通过“以售养租模式”持续扩张。
“万达广场”通常选在一个城市的副中心或新开发区,一站式满足顾客吃喝玩乐、商务休闲等需求,整合区内落后零散的商业格局,并通过“以售养租模式”持续扩张。
“大连万达集团”创立于1988年,现已形成商业地产、高级酒店、文化产业、连锁百货四大支柱产业。
2010年企业的资产达到1000亿元,年销售额600亿元。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商业地产投资及运营管理。
它在城市副中心、新开发区开发以“万达广场(项目招商信息)”命名的城市综合体,目的是打造“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
举个例子来说,2010年济南“万达广场”开业,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60亿元,包括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高尚住宅等。
该广场网罗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商务休闲等各种生活元素,一站式满足顾客消费需求,将区域内原本落后零散的商业格局有效整合,成为济南最大的商业集群。
万达商业地产的运作,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
前期,它凭借与政府的良好关系拿到低价土地,倚赖银行及麦格理私募等融资,在开工前与国际品牌主力店签约。
对自己持有的物业,它聘请国际一流设计公司进行设计,使业态组合规划及人流动线设计日趋成熟。
中期,万达选择长期战略性伙伴作为施工单位,目前基本是中建、中铁两家。
由于它与施工企业有战略协议,每年都能保证建筑企业的施工量,因而施工企业更加重视与万达的合作关系和资源投入。
同时,公司还需要对“商业购物中心”进行出租招商,并销售一些住宅、小型商铺及部分写字楼。
后期,万达需要对旗下的万达影院、万千百货等进行营运管理。
投资的高级酒店,采用“自持物业、委托经营”的方式,与雅高、喜达屋、希尔顿、凯悦等一批世界顶级酒店管理集团建立合作关系。
万达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
1.多元化投资模式:万达商业地产通过多元化的产业投资模式,将商
业地产与酒店、文化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实现了产业链的全面融合。
公司
在国内外投资兴办了许多商业综合体项目,如万达广场、万达文化旅游城等,以实现产业升级和效益最大化。
2.运营管理模式:万达商业地产注重运营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公司建立了一系列有效的内部管理流程和标准,包括
租户选择、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等方面,以提高商业地产的运营效率和盈
利能力。
3.大众化消费模式:万达商业地产致力于满足大众化的消费需求。
公
司在规划和设计上注重实用性和便利性,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业和娱乐设施,如购物中心、电影院、餐饮区等,以吸引大量消费者的到来。
4.整合式供应链模式:万达商业地产建立了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将商
业地产与供应商进行紧密合作,实现优质物流和供应商资源的共享。
这种
整合式供应链模式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增加商业地产项目的竞
争力。
5.创新发展模式:万达商业地产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的商业模式和
经营理念。
公司积极发展电商业务,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线上线下融合”业务,将线上消费和线下体验相结合,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购物需求。
总的来说,万达商业地产的发展模式是多元化投资、运营管理、大众
化消费、整合式供应链和创新发展的综合体。
这种模式使得万达商业地产
在商业地产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成为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万达商业地产模式是什么万达商业,中国商业的旗舰,亚洲首富王健林的根本,他的商业地产模式是怎样的呢,看完店铺整理的万达商业地产模式后你就会明白了!万达商业地产模式深度分析:万达业务结构、地产盈利模式、商业模式被时代大潮推上来的万达拥有众多成功的基因,但在潮落之后,万达还能够走得更远吗? 万达誓言要成为一个新巨人。
2011年,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保守估计,我们再过4年就可以在经营规模、租金收入等方面做到全球第一。
"在宏观调控逼厄、房地产企业整体陷入不景气之时,王健林的底气从何而来?要知道,万达商业地产还未上市,其资金链也在走钢丝。
王健林的这番豪言与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的谨慎有些自相矛盾。
2011年4月,王健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在商业地产火,绝对是暂时现象,就是个别投资者的预期还没有改变,觉得住宅不能炒我炒商铺吧,但是如果这个风向一改变,他就啥也不炒了。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上半年就维持少拿地、不拿地,如果上半年的销售掉到2万亿以内,全年肯定会出大问题,那我们下半年就象征性弄几个得了。
"然而仅隔几个月,王健林就改变了说法,"现在是最后的机会,可以做大市场份额,可以积累经验,可以赢得未来的市场空间和话语权。
"那么,在最后这个如此之短的时间窗口内,王健林能实现他的巨人梦想?这个全球第一的称号对万达真的重要吗?美合集团副总裁汪传虎对此评价说,"租金规模第一有什么用?十倍于别人的面积租金才比别人多一块钱也是第一,但有什么用呢?由运营能力支撑的坪效以及与高坪效对应的高租金才是衡量商业地产成功的标准。
我认为,万达不要再拿规模第一作为自己成功的标准了,而应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的运营能力,才能最终成功。
"刀尖上的舞蹈万达的目标是到2012年在全国建81个万达广场,而至2010年,已开业的万达广场只有27个。
也就是说,现在至2012年期间,万达在建和新建的万达广场数量就达到54个,这一千万平方米左右的规模所需资金量不言自明,其也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