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敬业与乐业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23
6《敬业与乐业》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认真阅读课文,说说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又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参考答案:观点:作者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之后分别从“有业”是前提(举例、对比论证),“敬业”最为必要(举例、引用论证),“乐业”是最高境界(对比、道理论证)三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证的。
二、议论性文章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
本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本文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例如:(1)举例论证:举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的例子,说明人人应该有职业并要不断劳作。
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事例,说明“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观点。
2)对比论证:第③段从反面论证“无业”的害处,第④段从正面论述“有业”的重要性,这两段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3)引用论证:如引用《老子》、XXX、XXX、XXX等的言论论证观点。
4)比喻论证:“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论证,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一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在论述进程当中,文章常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来促进论证或转换话题,如关联词、设问句等。
试从第6、7段中找出这类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第6段“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中“凡……都……”运用关联词引出下文“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事例的叙述。
第7段“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独的诀要就是忠实……”用设问句引出下文,行文流利自然,连贯得体,能激起听众的乐趣,而且发人深醒。
四、作者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XXX和XXX的两个事例;在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出了四个原因。
参照这两种写法,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4篇)篇一: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敬业与乐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1.导入新课《敬业与乐业》是七十多年前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做的一次讲演。
虽然时间已经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有教育意义。
(板书课题)2.简介作者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学者。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
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二、预习与交流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词。
2、重点词语、句子解释。
三、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学生速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
(总,提出问题)②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三个问题:一是有业的必要性;二是为什么要敬业;三是为什么要乐业。
③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递进关系,层层推进。
2.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2-8)分析问题:论述“有业”的必要性和“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9)总结问题: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二)深层探究: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
5、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理解积累“敬业乐群、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3.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4.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1.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2.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教学难点】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一、预习提示:1、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广东新会人。
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计148卷,1000余万字,为后人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2、演讲常识。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同时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②思维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3、议论文常识。
议论文的三要素是、、。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有引论、、三部分。
4、自读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旁骛.( ) 亵.()渎.()强聒.()不舍佝.()偻.()承蜩.( ) 哭丧.()着脸层累.()5、解释词语或根据提示写出词语,疏通文意。
(1)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对很融洽。
()(2)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3)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句或一段。
()(4)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5)道理极容易明白。
()(6)做事专心致志,一点儿也不分心。
()(7)强聒不舍:。
(8)言不及义:。
(9)亵渎:。
二、合作探究。
学生自读课文后思考,合作学习,分析探究。
6敬业与乐业教案(含板书设计和教学反思)6敬业与乐业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敬业乐业”“安居乐业”“断章取义”“不二法门”“言不及义”“亵渎”“强聒不舍”等词。
2.体会演讲词的文体特点。
过程与方法1.初步研究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
2.理清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地论述自己的观点。
3.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和乐业态度。
重点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实质。
1.诵读法。
2.研讨探究法。
XXX的画像与资料。
2课时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XXX曾讲过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这句话启迪的不但是当时的古希腊人,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生活态度、处事原则的深层思考。
“态度”是一切事物能否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的研究也是如许。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XXX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让我们在感知前贤的思想风貌中,对照自己的研究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代价。
XXX(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学者。
与XXX一起领导了维新变法运动,并称“XXX”。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1《敬业与乐业》是一篇说理深刻、结构层次清晰的文章,听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思考下列问题。
多媒体出示问题组:1.这是一篇什么文章?属于什么文体?2.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在文章的哪部分提出来的?3.作者在文章中先后谈了哪几个问题?播放课文录音。
学生带着问题听朗读,然后讨论,全班交流,学生互相评论补充,明确问题要点:1.这是一篇演说词,属于议论文。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它是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