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粤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142 探究欧姆定律
- 格式:ppt
- 大小:6.11 MB
- 文档页数:27
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 14.2 探究欧姆定律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粤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二节,主要涉及欧姆定律的探究。
具体内容包括: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表述;3. 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述;2.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表述及应用;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家庭用电为例,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例如,当家庭电路中的电压一定时,接入不同电阻的用电器,电流会有什么变化?2. 知识讲解:(1)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关系;(2)欧姆定律的表述:在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 实验探究:(1)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2)整理实验数据,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4.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已知一段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如何计算导体两端的电压?5. 随堂练习:(1)已知导体电阻为10Ω,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导体两端的电压;(2)已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12V,通过它的电流为4A,求导体的电阻。
6. 板书设计: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欧姆定律的表述;欧姆定律的应用。
7. 作业设计:(1)请用欧姆定律解释为什么在家庭电路中,更换大功率用电器时要考虑电路的承载能力;(2)完成课后练习题。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本节课通过实验和实际问题,使学生掌握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应用,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仍有待提高;(2)课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减排等方面。
教案:粤沪版九年级物理——14.2 探究欧姆定律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粤沪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四章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 掌握欧姆定律的应用,能够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学习欧姆定律的实验方法,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理解欧姆定律的意义。
2. 学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3. 掌握欧姆定律的实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欧姆定律的应用。
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当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时,电流和电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 知识讲解: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讲解欧姆定律的意义和应用。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典型例题,讲解如何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5. 实验环节:指导学生进行欧姆定律实验,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7. 课堂小结:8.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U = IR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下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路图:[图片]答案:[答案]2. 题目: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步骤:[步骤]实验结果:[结果]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欧姆定律。
在讲解欧姆定律的过程中,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
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14.2 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四章第二节“探究欧姆定律”。
该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表达式及其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2. 介绍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 = U/R;3. 分析欧姆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实验、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应用;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实验探究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教具,为学生演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电阻箱、导线、开关等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电路,通过改变电阻值,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3. 数据分析:4. 知识点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应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
5. 例题讲解: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欧姆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查学习效果。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电流(I)电压(U)电阻(R)七、作业设计已知电压U = 10V,电阻R1 = 5Ω,R2 = 10Ω,R3 = 15Ω,开关S连接在R1和R2之间。
2. 请解释下列现象:当一个电阻器接入电路时,为什么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答案:1. I = U/(R1 + R2 + R3) = 10V / (5Ω + 10Ω + 15Ω) = 10V / 30Ω = 1/3 A;2.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与电阻R成反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教学设计表
5. 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6. 将实验中的数据描到坐标系中。
三、分析、论证数据,得出结论 1. 得到的U-I 关系图是一条直线,数学上讲电压和电流成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2. 通过表中数据能否把电流、电压、电阻写成一个关系式? 3. 课件出示关系式: 电阻
电压
电流= 4.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归纳出了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电压U/V
电压
U/V
电流I/A
利用坐标纸或Excel 中的图表功能描出U-I 关系图
学生举手后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
学生读记1分钟欧姆定律。
学生阅读课本
通过利用表格和坐标系分析数据使学生掌握分析数据的有效的方法。
由图象找出物理量的关系训
练学生运用工具分析数据的能力
熟记欧姆定律,为后边做计算题打好基础
通过例题让学生熟悉掌握欧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能达到课标要求及教学目的。
学生能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掌握了“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而且,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对如何探究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设计实验部分,由于启发引导得较为详细,大部分学生在实验中能顺利完成。
出现的问题是,仍有部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不到位,在电阻固定,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出现了分别用三个定值电阻测电压电流值时,三次电压值也不同,无法看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14.2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2节“探究欧姆定律”。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3. 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及欧姆定律的推导;2.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及电阻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导线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现象,如照明电路、手机充电等;2. 理论讲解:介绍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4. 欧姆定律的推导:根据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推导出欧姆定律的表达式;5. 电阻的计算:讲解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计算方法;6.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3. 电阻的计算公式。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2.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流和电压下的电阻值;3.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照明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已知,求电阻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欧姆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探讨电流、电压和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实验探究环节的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的合理性。
《探究欧姆定律》【教学内容分析】引导学生猜想电流与电压、电阻的数量关系,以及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完整的实验电路,是本节教学的关键,本节通过“猜想假设”、“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2”三个模块突破教学难点。
在每一个模块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展示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从而对探究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有具体化、明确化的认识。
【教学对象分析】初三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电学,思维能力有限,认知比较浅显,必须要及时引导,促进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才能顺利完成制定的计划。
对于控制变量法,学生比较熟悉,但将实验方案具体化还是要老师引导。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欧姆定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归纳得出欧姆定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自然规律的曲折过程和科学发现的喜悦,保持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学生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欧姆定律【教学用具】教师演示: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方案设计,如图磁吸式电学实验器材学生分组实验:干电池(4节)、开关、定值电阻(5Ω,10Ω,15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提出问题)播放情景剧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了电压电流电阻,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那就有同学来问我们了,说电流与电压之间是不是有什么关系,那她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请看一段小视频。
师:他们是通过实验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是有关系的这样一个初步结论,但是,这是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探究欧姆定律来认识它们的关系。
学生在课前提出电流与电压电阻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并通过如图实验进行初步探究,得出电流与电压电阻是有关的。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发现电流与电压电阻是有关的,从而引出问题: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存在什么定量关系?制定实验步骤实验设计师:既然电流跟两个因素有关,实验肯定分两步进行,分别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案:沪粤版九年级物理14.2《探究欧姆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十四章第二节《探究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理解欧姆定律的表达式;2. 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进行电路实验,能够通过实验数据探究欧姆定律;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难点: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灯泡、电源等);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当改变电路中的电阻时,电流和电压会有什么变化?2.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值,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发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3. 分析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并讨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提出欧姆定律的猜想。
4. 知识讲解: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欧姆定律。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欧姆定律有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安排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欧姆定律:I = U/R七、作业设计1. 请用欧姆定律解释一下为什么在电路中加入电阻会导致电流减小。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等内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沪粤版九年级物理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欧姆定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难点是“欧姆定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何根据实验数据得出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