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长丰县下塘实验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16.3 测量电功率 沪科版
- 格式:ppt
- 大小:858.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
一、“伏安法”测电功率
1.测量原理:用______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 ,用________测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I ,根
据________即可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
2.实验电路图:
3.实验器材主要有电源、_______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额定电压为2.5 V 的灯泡、
开关、导线若干。
4.实验结论:小灯泡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关系:当U 实<U 额时,P 实________P 额,小灯泡
较暗;
当U 实=U 额时,P 实 ________P 额,小灯泡正常发光;
当U 实>U 额时,P 实________P 额,小灯泡较亮。
注意:(1)实验开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大阻值处,以保护电路;
(2)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2倍,以防烧坏灯泡。
二、利用电能表和计时器测量电功率
5.原理:________。
6.测量仪器:________和__________。
第三节 测量电功率
1.1.电压表;电流表;P =UI
2.如图所示。
3.电压表;电流表 4.<; =;>
5.P =W t
6.电能表;计时器。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6.3 测量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的16.3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2. 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 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单位换算关系;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电功率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难点: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灯、开关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用电器(如电灯、电视、电风扇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用电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能的消耗。
2. 知识点讲解:(1)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指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2)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其中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电功率的单位及换算关系:1瓦特(W)=1焦耳/秒(J/s),1千瓦(kW)=1000瓦特(W)。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根据电功率公式计算某个用电器的功率,以及如何进行单位换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给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功率,并进行单位换算。
5. 实验环节: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注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6. 实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功率公式。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电功率的概念: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
电功率的单位及换算关系:1W=1J/s,1kW=1000W。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根据所给的电压和电流值,计算电功率,并进行单位换算。
2. 思考题: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电功率知识,实现节能减排。
测量电功率教学参考课时安排:1课时重点、难点: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两个实验,一是课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二是课外在家长的协助下,利用电能表和计时器测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课标要求:⒈会测算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和实际电功率。
⒉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措施与建议:本节教学分三步:第一步是制定与设计实验;第二步是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第三步是交流与合作。
其中制定与设计实验是本节的重点。
关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建议要引导学生弄清思路。
本节教材中,实验设计思路是:根据实验原理,明确要测的物理量是电压和电流,根据要测的物理量设计出电路图,根据电路图选择实验器材和仪器,最后画出实验装置图,设计实验的思路十分清晰。
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清本节的实验设计思路,对于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能力很有益处。
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属于实验计划的一部分: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实验步骤的确定,二是观察和记录。
本节实验步骤是:⒈根据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⒉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⒊测小灯泡的实际功率。
实验步骤是实验计划的具体表现,本节实验步骤3,课文中说:“继续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略低于或略高于额定电压,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记下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
这里的“略低于或略高于额定电压”,一般不要高于额定电压的1/5,也不要低于额定电压的4/5。
实验记录表是根据要测的物理量的实验目的设计的。
本节中要测的物理量是电压和电流,而P=UI,故表格中有电流、电压、电功率三项,灯泡发光情况,主要是对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情况和不在额定电压下发光情况进行比较,以使学生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有比较直观的认识。
本节实验中,学生最大的疑问是为什么测额定电功率不搞多次平均值来减小误差?通过实验交流与课文中两个问题的讨论,能使这个疑问迎刃而解。
所以交流与合作也是本节重要的环节。
“利用家用电能表测算家用电器电功率”的实验,首先应使学生明确,电能表只能间接测量电功率。
第十六章电流做功与电功率第三节测量电功率二、新课教学: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电功率的计算方法,而我们今天要解决电功率的实验测量问题。
讨论: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中,根据哪个式子我们可以较为便捷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并计算出电功率?板书: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 P=UI2.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如何选择接线柱3.电流表、电压表如何连接,如何选择接线柱4.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V 通过灯丝的电流I/A小灯泡的电功率P/W小灯泡的发光情况2.5V5.讨论实验过程中的以下问题:a.测量额定功率时,如何减小误差?b.是不是只要是测量功率都需要取平均值?c.在连接过程中,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导致实验失败,可能会出现哪些连接上的故障呢?三、随堂练习如图所示,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2.请用笔代替导线将图A中的电路连接完整;3.闭合开关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的划片移动到端(选填“左”或“右”)4.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灯泡正常发光,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没有偏转。
请问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5.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6.在第一次实验中,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流如图B所示,将此次的电流和实际功率填入表中;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本节学习到的内容,对实验探究中的问题简要分析。
板书设计四、板书设计1.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原理 P=UI2.实验电路与实验器材教学反思。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物理教案 16.3测量电功率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测量电功率的知识,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学会使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测量电功率的方法,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教学难点与重点是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电功率测量实验仪、电源、电线、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等教具和学具。
第一步,我先向学生介绍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我带领学生进行电功率测量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第三步,我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理解实验结果与电功率公式的关系。
第四步,我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活动重难点是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对电功率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电功率公式的运用和实验操作技巧。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操作不规范、数据记录不准确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训练。
拓展延伸方面,我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电功率的测量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同时,我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电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计算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功率概念的引入:在活动过程中,我向学生介绍电功率的概念,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这个步骤是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理解后续实验和计算的关键。
2. 实验操作的指导:在实验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正确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这个步骤是学生掌握电功率测量方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关键。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一、教学内容1. 了解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学习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方法。
3.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小灯泡的电功率的概念,能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电线、滑动变阻器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小灯泡,思考小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电功率的概念:向学生讲解电功率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让学生理解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如何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讲解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功率,并记录实验数据。
5.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6.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6.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2. 调节滑动变阻器3. 记录电压和电流值4. 计算电功率七、作业设计1. 请用文字和图形描述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步骤。
2. 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小灯泡的电功率:电压为6V,电流为0.5A。
3. 思考:如何比较两个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的亮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如何比较不同电压下的小灯泡的亮度,并尝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16.3测量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的物理教材,具体章节为16.3测量电功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 让学生了解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
3. 学会使用电功率计进行电功率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2.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能够正确使用电功率计进行电功率的测量。
3.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3. 电功率计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功率计、电源、导线、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亮度,并思考电灯的亮度与电功率之间的关系。
2. 概念讲解:介绍电功率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给出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
3. 例题讲解:利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的电功率问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的电功率问题。
5.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功率计测量灯泡的电功率,并记录实验数据。
6. 数据处理: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灯泡的电功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功率概念:电功率是描述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P=UI应用:利用电功率计测量灯泡的电功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盏灯泡的电功率,给定电流为2A,电压为3V。
(2)解释为什么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有关。
2. 答案:(1)P=UI=2A×3V=6W(2)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有关,因为电功率越大,灯泡做功越快,发出的光线越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电灯的亮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6.3《测量电功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6.3节《测量电功率》。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电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以及测量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电功率的定义:电功率是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单位为瓦特(W)。
2.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3. 测量电功率的方法: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然后根据公式P = UI计算出电功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功率的概念,掌握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2. 学会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3. 能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和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运用,以及测量电功率的实验操作。
2. 教学重点: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掌握,以及测量电功率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压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电风扇的功率测量,引导学生思考电功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理论讲解:教师讲解电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和测量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电功率的本质和应用。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并解释如何根据公式计算电功率。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电功率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路的电功率,并记录实验数据。
6.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如何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测量电功率的方法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快慢程度 P = UI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然后计算电功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路,通过它的电流为2A,求该电路的电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