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36.90 KB
- 文档页数:11
2013年城关镇明德小学高效课堂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3.4.5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会人员:全体教师主持人:宋校长议题:高效课堂推进会议程:校长讲话:各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
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
1、公布本学期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张志红
副组长:高宏伟
组员:陈军飞王东平各教研组长
2、组织学习,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进一步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落实到人,要求每个成员要带头起示范作用.
3、传达市区工作会议精神,共同完成创建工作。
4、讨论本学期工作重点:(1)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以竞赛促整合水平的提高。
因此,重点抓好区级各类竞赛活动.校内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2)做好局域网建设,加强学校校园网的安全规范使用。
(3)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使网站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小学高效课堂推进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3.4.5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会人员:全体教师主持人:校长议题:高效课堂推进会议程:校长讲话:各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
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小学高效课堂推进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3.4.5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会人员:全体教师主持人:校长议题:高效课堂推进会议程:校长讲话:各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
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我校于2021年10月开展了信息化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实践、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0日至2021年10月20日三、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各年级教室四、活动参与人员本次活动共邀请了我校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师参加,共计60余人。
五、活动主题1. 信息化教学理念与实践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3.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4. 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六、活动内容1. 信息化教学理念与实践(1)主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信息化教学理念与实践的专题讲座,使教师了解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特点及实施策略。
(2)案例分析:组织教师观看优秀信息化教学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为教师提供借鉴。
(3)小组讨论:教师分组讨论,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将信息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
2.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1)专题研讨:针对不同学科,组织教师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点,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2)实践操作: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展示教学成果。
(3)经验分享:教师分享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过程中的成功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 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1)专题培训:邀请专家对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
(2)资源展示:教师展示自己开发或收集的优质信息化教学资源,供大家学习交流。
(3)应用实践: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应用方法。
4. 信息化教学评价与反思(1)专题讲座:邀请专家对信息化教学评价进行讲解,使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反思:教师结合信息化教学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3)交流研讨:教师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2013年城关镇明德小学高效课堂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3.4.5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会人员:全体教师主持人:宋校长议题:高效课堂推进会议程:校长讲话:各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
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我校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以“信息化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探讨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分析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将信息化技术融入课堂教学。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参加人员本次活动由我校全体教师参加,邀请了信息化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旨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
四、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活动伊始,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阐述,强调了信息化教学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并对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
2. 信息化教育专家专题讲座信息化教育专家就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讲座中,专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如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3. 分组讨论讲座结束后,教师们按照学科分组进行讨论。
各小组围绕以下议题展开讨论:(1)信息化教学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策略;(2)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信息化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4)信息化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挑战与机遇。
4. 小组汇报各小组代表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汇报,分享了本组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汇报内容涉及以下方面:(1)结合学科特点,探讨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策略;(2)关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信息获取、处理和运用能力;(3)信息化教学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创新教学理念等;(4)正视信息化教学中的挑战,如技术难题、设备更新等,积极探索应对策略。
5. 总结发言最后,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
他指出,信息化教学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学习信息化教学知识,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小学高效课堂推进专题会议记录时间:2013。
4.5地点:学校会议室参会人员:全体教师主持人:校长议题:高效课堂推进会议程:校长讲话:各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课堂低效一直是管理的一大难题。
课堂的低效能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
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
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推动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我校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小学信息化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教学观摩、互动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和实践。
二、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上午8:30-12:00三、活动地点小学多媒体教室四、参与人员1. 校长:张XX2. 教务主任:李XX3. 信息化教研组全体成员4. 全体小学教师五、活动流程1. 8:30-8:40 主持人开场及介绍活动流程2. 8:40-9:40 专家讲座:《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3. 9:40-10:00 茶歇及交流4. 10:00-11:30 教学观摩与点评5. 11:30-12:00 互动研讨与总结六、活动内容1. 主持人开场及介绍活动流程主持人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信息化教学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期望。
2. 专家讲座:《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本次讲座由我校信息化专家王XX主讲。
王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与特点王老师首先介绍了信息化教学的概念,强调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区别,指出信息化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2)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王老师详细讲解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了信息化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
他还介绍了信息化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评价等。
(3)信息化教学评价王老师指出,信息化教学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他介绍了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工具,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3. 茶歇及交流茶歇期间,教师们纷纷与王老师交流,就自己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请教,王老师耐心解答,为教师们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
作会议记录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
1、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
2、公布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张志红
副组长:高宏伟
组员:王东平杨登峰陈军飞各教研组长
3、进行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
4、安排部署本学年学校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
5、教师对一体机使用中发现问题进行汇总,
6、高宏伟老师对问题进行简单总结
7、安排教师于09月05日下午4:00-5:30进行一体机使用问题培训.
8、杨登峰老师负责准备培训内容
9、培训要求:全员参与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
1、公布本学期学校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张志红
副组长:高宏伟
组员:陈军飞王东平各教研组长
2、组织学习,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进一步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落实到人,要求每个成员要带头起示范作用。
3、传达市区工作会议精神,共同完成创建工作。
4、讨论本学期工作重点:(1)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以竞赛促整合水平的提高。
因此,重点抓好区级各类竞赛活动。
校内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2)做好局域网建设,加强学校校园网的安全规范使用。
(3)加强学校网站、的建设,使网站能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师教育教学的研究,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明德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