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自信心理健康教育《相信我能行》活动课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53.50 KB
- 文档页数:5
相信自己我能行心理健康教案相信自己我能行心理健康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相信自己我能行心理健康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相信自己我能行心理健康教案篇1一、设计理念: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
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
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
心理专家的牌子夹3、学生带好笔。
学生奖品4、相应材料(4x55)5、小花50朵,大花1朵四、活动过程:(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老师拿起花)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
(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
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
《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通过讲述成功人士的故事和激励语句,引导学生相信自己的潜力和实现梦想的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1.了解成功人士的故事,如马云、乔布斯等;2.掌握常用的鼓励和激励语句;3.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积极心态;4.激发学生实现梦想的动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成功人士的照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人是如何成功的,他们的成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2. 讲解成功人士的故事(15分钟)通过故事讲述成功人士马云、乔布斯等的故事,以及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梦想。
3. 学习鼓励和激励语句(15分钟)向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鼓励和激励语句,如“相信自己,我能行”、“成功源于勇气和行动”等。
让学生明白这些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积极运用。
4. 分组讨论和展示(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展示对于成功人士和激励语句的理解和感悟。
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观点。
5. 自我评价和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激励语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通过学生的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点评。
四、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提出问题。
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五、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成功人士的照片;2. 讲述成功人士故事的故事书或书籍;3. 鼓励和激励语句的卡片或图片;4. 分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六、教学评估1. 学生分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对成功人士故事和鼓励激励语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学生自我评价和总结,评估学生对自身表现的认识和反思。
七、延伸拓展1. 鼓励学生在家和社会生活中寻找更多的成功人士故事,并从中汲取能量和鼓励;2. 鼓励学生自己创作一些鼓励和激励的语句,用于鼓励自己和身边的人。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找出自身的优点,能赏识自己。
2.遇到困难时,能主动想办法解决。
二、教学重点、难点找出自身优点,能赏识自己。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暖身游戏,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刮大风”的游戏,刮到谁了,谁就起来说一说自己的一个优点,用上句式:“我的优点是”。
(二)我最棒1.点亮“闪光卡”(1)教师:前几天,李老师收到了一份美好的礼物——我的“闪光卡”,想知道闪光卡上了写了什么吗?教师读一读闪光卡,激发学生制作闪光卡的兴趣。
(2)同桌相互合作,点亮闪光卡。
教师:同学们想不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闪光卡”,同桌相互写一写各自的优点,并把制作好的“闪光卡”展示在成长树上。
(3)交流闪光卡,展示同学们的优点。
教师:老师读一读“闪光卡”,请同学们来猜一猜是谁的“闪光卡”。
请个别同学展示自己的优点。
小结:同学们的优点很多很多,同学们真了不起!2.游戏:我真的很不错。
教师:为了不起的自己点个赞吧。
同学们全体起立,听音乐做游戏。
(三)我能行1. 课件:走进航天英雄杨利伟。
(1)教师:今天,有一位了不起的英雄来到了我们的教室。
他是谁呢?(杨利伟)教师介绍:杨利伟,中国航天第一人。
让我们走进航天英雄杨利伟,看看他是怎样成功的。
(2)教师讲述故事,交流:杨利伟叔叔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性格内向、胆子小)他是怎样克服困难的?杨利伟叔叔成功的秘诀是什么?(3)教师小结:想办法克服困难,相信自己,我能行(板书)2. 收集困难: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请同学们说一说。
3.我来支招(1)学生烦恼1:被老师误解了-----积极沟通学生烦恼2:弟弟总打扰我学习-----寻求别人的帮助同桌交流;小组内交流;全班内交流。
(2)教师小结:在学习、生活中,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勇敢的去面对,积极沟通,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相信自己,我能行。
(四)合作大家行1.小组游戏教师:接下来,一个合作小游戏考验考验同学们。
《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1. 引言1.1 《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概述《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的价值观和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学会如何相信自己,如何克服困难和挑战,如何正确对待失败和成功。
本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情感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将学生的学习结果最大化,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还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多媒体教室、实践教学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资源的结合,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希望通过《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面对挑战,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2. 正文2.1 目标设定目标设定是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之一,它确定了教学活动的目的和方向。
在《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中,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积极乐观的态度,提升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潜力,培养积极自信的心态;2.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3. 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勇于挑战自我的品质;4.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我们将设立个人目标和学习计划,帮助学生量化目标,持续鼓励他们走向成功。
通过以上目标设定,我们相信学生们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自信心,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2.2 课程内容安排一、概述《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实现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课程内容安排将围绕着学生的自我认知、目标设定、自我激励、团队合作等方面展开,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自信的重要性,树立积极自信的信念;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自信心,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供学生学习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个人故事或案例材料(张小平的故事);2.幻灯片或黑板、白板;3.视频剪辑或图片资料(自信人士的表现)。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先介绍当今社会对自信心的重视,让学生理解自信的定义和重要性。
2.教师用一个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当一个人面对挑战和困难时,如果缺乏自信心,会有什么后果?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步骤二:个人故事分享(20分钟)1.教师以幻灯片、黑板、白板等形式,介绍张小平的故事。
张小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但他通过自信和努力,最终考入了中国顶尖高校。
教师通过讲述张小平的努力过程和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对自信的认识和渴望。
2.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类似的个人故事,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到积极的自信心。
步骤三:案例分析(30分钟)1.教师播放一个自信人士的表现视频剪辑或展示自信人士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观察他们的表现和言行举止,引发学生对自信的认识,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讨论:他们是如何表现自信的?2.教师提供一个案例(模拟学生面对考试失败,心情低落),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寻找解决办法,鼓励学生尝试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分析和解决办法,教师逐一点评每个小组的分析和解决思路。
步骤四:自信心提高的方法和技巧(2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自信心提高的方法和技巧,如积极向上的心态、合理设定目标、多与他人交流等,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或黑板、白板进行讲解。
2.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自信心提高的方法和技巧,最后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总结的方法和技巧。
步骤五:总结与应用(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自信的重要性和学习自信的方法和技巧。
相信自己我能行教案
教案标题:相信自己,我能行!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信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学生能够学会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学习,提升自信心;
4. 学生能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克服挫折和困难。
教学内容:
1. 自信的定义和作用;
2. 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活动,提升自信心;
4. 培养积极心态,克服挫折和困难。
教学准备:
1. 图文资料关于自信心的介绍;
2. 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自信,自信的作用是什么。
知识讲解(15分钟):
2. 通过图文资料,向学生介绍自信的定义和作用,并举例说明自信的重要性。
活动展示(10分钟):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并展示一个建立自信心的方法或技巧。
- 如:积极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等。
实践活动(20分钟):
4. 学生利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进行体验和实践。
- 如:参加演讲比赛、组织一场展示、尝试一项新技能等。
反馈讨论(5分钟):
5. 学生分享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感受,讨论如何通过实践活动提升自信心。
总结(5分钟):
6.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学生要相信自己,坚持努力,克服困难。
拓展延伸:
- 鼓励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传播自信的正能量,帮助他人树立
自信心;
-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和自
信心。
《相信自己我能行》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背景分析《相信自己我能行》是一本针对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故事书,通过讲述小兔子自信、坚强的成长过程,引导孩子们树立自信心,面对困难勇敢前行。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这本书的故事,引导学生们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并激发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二、教学目标1.认识自己:通过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2.勇于迎接挑战:教育学生面对困难,勇于迎接挑战;3.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到希望;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记叙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树立自信心;难点:如何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勇于迎接挑战,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教学内容和过程安排1.导入教师在课堂上播放《相信自己我能行》的动画片段,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故事中小兔子面对困难时的表现,并带领学生思考一下问题:- 小兔子是如何面对困难的?- 小兔子是如何战胜困难的?- 小兔子是如何保持乐观的态度的?2.故事讲解教师通过朗读故事或者展示图画书,讲述小兔子的成长故事。
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小兔子面对困难时的表现,以及他是如何保持乐观的态度的。
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以下问题:- 学生们是否有过类似的困难?- 学生们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的?- 学生们有没有保持乐观的态度?是如何做到的?4.角色扮演教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小兔子面对困难时的心态和态度。
5.写作教师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自信心的故事或者日记,分享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是如何战胜的。
6.展示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和分享,互相学习。
五、教学手段故事书、动画片、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写作作业。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表达的清晰度和观点的独到性;2.评价学生的写作作业,包括文章的内容、立意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评价。
1.相信自己能行一、课程说明一个好的的课堂离不开孩子们积极的态度,但是在平常上课过程中,很多同学都表现为不积极,老师问问题不积极回答,不积极举手。
甚至老师一问问题,就低下头,不敢看老师了。
严重缺乏自信。
本科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告诉同学们自信的重要性。
并且通过游戏体验找到提升自信的方法。
使学生提起精气神,表现出自信。
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
二、活动目标1、使学生懂得自信是什么,学会用多种方式提升自信;2、意识到自信的重要性,学会提升自信的方法。
能够积极表现自己,加强自我肯定;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自信的魅力。
三、活动重难点重点:通过心理活动“铁球与气球”,让学生了解自我暗示的魔力。
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正面引导。
难点:让同学们学会用多种方法提升自信。
四、活动形式希沃白板5,“游戏P K赛”,游戏“萝卜蹲”,心理游戏“铁球与气球”,赠送小心心、讨论、小组合作活动。
五、活动准备“萝卜蹲”头饰,小心心卡片六、活动时间30 分钟七、活动对象赵河小学三年级全体学生八、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任务完成了吗?我们用一个游戏,检查一下,游戏是两个人PK 赛。
教师出示课件,显示游戏规则。
找两个同学上来PK。
共做两次游戏。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总结。
师:你们都回家观察了,为什么举手的人那么少呢?为什么呢?师引导孩子说出“缺乏自信”师:我们再玩一个游戏,谁来?大胆的举手,相信自己。
四位同学戴上头饰“萝卜蹲”的游戏。
淘汰的要大喊“我相信我能行”。
然后大家一起喊一遍。
引出课题—相信自己能行(二)课题讲解1、自信是什么?课件出示自信的解释。
齐读。
2、自信的重要性。
课件出示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多个关于自信的名言警句。
3、怎样做到自信?(1)游戏“铁球和气球”引出加强自信的方法—心里暗示(2)小组内说优点。
(3)游戏“赠送小心心”写你想赠送的人的优点,然后增给他。
生谈收到小心心得感受。
教师总结:心里暗示和别人的鼓励都可以增加你的自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相信我能行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1.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我认识的含义。
通过自我介绍、他人评价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讨论如何积极面对自己的不足,并制定改进计划。
1.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互相评价,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
学生制定个人改进计划,相信自己能够变得更好。
第二章:积极心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2.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积极心态对生活的影响。
教授学生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如感恩、乐观、积极思考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积极心态经验。
2.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积极心态的讨论,了解其对生活的影响。
学生学习并实践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积极心态经验,互相鼓励。
第三章:情绪管理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有效管理情绪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情绪管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授学生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应对策略等。
学生进行情绪管理实践。
3.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讨论,了解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生学习并实践有效管理情绪的方法。
学生进行情绪管理的情景模拟,互相交流经验。
第四章:设定目标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设定目标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设定并实现目标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设定目标的含义和意义。
教授学生如何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的目标。
学生进行目标设定的实践。
4.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目标设定的讨论,了解其重要性。
学生学习如何设定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的目标。
学生制定个人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第五章:克服困难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应对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克服困难的意义和价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相信我能行第一章:认识自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
2. 培养学生积极接纳自己的心态,树立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2. 分析自己存在的不足,学会用积极的方式面对和改进。
三、教学活动:1. 让学生写下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进行分享和交流。
2. 开展“自我介绍”活动,让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自我表达的能力。
2. 评估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提升情况,关注他们的自信心变化。
第二章:积极心态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2. 引导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二、教学内容:1. 讲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分析积极心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教授调整情绪的方法,如深呼吸、心理暗示等。
三、教学活动: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的积极应对方法。
2. 进行“情绪猜猜看”游戏,让学生通过表情和动作展示情绪,培养情绪识别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关注学生在面对困难时的应对策略,评估他们的心理韧性。
2.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变化,了解他们调整情绪的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提高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讲解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分析良好沟通技巧。
三、教学活动:1. 进行“倾听与理解”角色扮演,让学生实践沟通技巧。
2. 开展“尊重与包容”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表现,评估他们的沟通能力。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态度和行为,了解他们的人际关系建立情况。
第四章:学会承担责任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提高自律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对他人和集体负责,培养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讲解承担责任的重要性,分析承担责任对个人成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