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高三一模考试总结与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25.07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年月日A4打印/ 可编辑

高三化学一模试卷质量分析

江苏省溧阳中学李英

一、试卷结构

从总体情况看,试卷结构、各部分题型在总体布局和数量上没有太大变动,但试题素材的选取、信息的呈现方式、考察情境和设问角度等方面有所创新。整张试卷设计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和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对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的良好导向。

二、内容分布

I卷选择题的考查仍然以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为主,II卷则坚持化学素养和学科能力立意,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在真实的情境中考察学生应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试卷的科学性和人文内涵。

三、总体试卷评价

试卷在维持平稳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难度适中,信度和效度较好,体现了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应用性、时代性”的特征。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综合性强,向高考靠拢。

四、典型错误与原因分析

从卷面的呈现上来看,学生中普遍存在思维不严谨,表达能力欠缺、缺乏规范意识等问题。

1.第3题:对硫化物除去重金属原理不清楚,误认为是氧化还原反应过程,错

选C。

2.第6题:对SO2的性质不熟悉,混淆氧化性、还原性、漂白性,错选C和D。

3.第9题:对SiO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不熟悉,错选B;对铁与硝酸反应生成Fe3+

的认识不够,总想着如果铁粉过量,会生成Fe2+,错选D,本题错误率较高。

4.第10题:知道氯气与水反应是可逆反应,但不会灵活应用,遗漏Cl2,错选

C。

5.第11题:对课本上酚醛树脂的制法不熟悉,更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迁移应

用,多人漏选C。

6.第14题:对特殊点(pH=7和c(CN-)= c(HCN))的认识到位,但不能灵活应用

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对溶液成份的判断不到位,利用溶液酸碱性判断电离、水解程度大小不够熟练,大部分是漏选,少部分错选B。

7.第16题:学生正确率较高,大部分在10分以上。问题主要集中在第(6)

题,由于图中KCl和KIO3的溶解度曲线基本平行,很多学生误答成蒸发至大量固体析出,趁热过滤。少部分学生第(4)题答成7或5,答7的可能是直接利用OH-算pH,答5则应该是计算错误。

8.第17题:第(2)题中学生对于有机反应的概念认识不清,没有分析反应过

程,误答还原反应;第(3)题正确率比较低,学生不清楚双键的形成过程,未认识到是F中的醛基和X中的α-H之间先加成再消去得到。第(4)题正确率比较低,一部分不满足与C的分子式相同,一部分则不满足水解产物都只

有两种氢。第(5)题合成思路比较简单,失分点主要集中在典型反应的条

件,误将醇的催化氧化条件写成浓硫酸或直接笼统写催化剂。

9.第18题:得分率较高,第(1)题中方程式书写,未与流程中物质对应,反

应物只写了MnS和H2SO4,遗漏MnO2,最后将还原产物写成H2;第(2)题中①加入过量NH4NO3的作用,学生能关注到第一个反应,但表达时不规范,不能答到“氧化”这一点,导致失分;对已知信息应用不够熟练,只知道第二

个反应中NH4+能除去NO2-,关注到生成氮气无污染,不清楚是为了排除NO2-对Fe2+滴定的干扰;②计算题思路比较简单,但很多学生算错了MnSO4·H2O 的摩尔质量,导致很多学生丢分。

10.第19题:题目本身难度适中,学生上手比较快,第(1)题中很多学生将黄

铜矿拆成了离子形式;第(3)题中知道检验是否洗净的方法,但很多人通

过检验CO32-或Fe3+来进行;第(4)题①遗漏防止Fe2+被氧化,答题不规范;

②很多学生答成用酸性KMnO4滴定时滴定管没有润洗,对KMnO4是强氧化

剂,能氧化羟基的认识不到位。第(5)题,学生应用已知信息解决问题比

较到位,但第一步没有过滤除去硫,实验的严谨性很差,后面全扣;在制得CuCl后没有趁热过滤,失分的学生也比较多。

11.第20题:第(2)题的②中计算平衡常数,未关注系数次方,很多人答成

0.8;第(3)题①中未关注题目所给信息:高铁酸钾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

不稳定,配平时生成了H+,试剂混合时不清楚其本质就是考虑试剂过量问题,也未考虑到Fe(NO3)3水解呈酸性和KClO水解呈碱性这一层面;大部分学生即使试剂混合顺序正确了,但未进行搅拌,失分情况严重;第(4)题写出来

的正确率还可以,有一部分学生来不及。

12.第21题:第(2)题对第二电离能的概念理解不到位,没有从结构上入手思考,

一部分学生是猜答案;(4)未注意题中的“配体中”,误把配位键也考虑进去,错答为3:1;(4)只研究了图中微粒,未关注“钾盐”,遗漏K+。

五、启示与建议

1.注重研究考试大纲,研究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既不能盲目拓展也不能忽视新课程、新增内容和探究性学习。充分运用新素材、新知识背景,对相关联的中学化学知识进行创设,突出化学学科的价值、地位和责任。

2.加强化学基础,增强学习体验,注意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题目中出现大量信息、图表、数据等素材,突出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突出考查从化学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实验探究能力。

3.着重分析学生的错误点,是审题不清、熟练度问题,还是规范问题。对每一种题型要强化训练,强化解题方法的总结,提高学生的熟练度。加强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回避模棱两可的答案。

4.加强对学生的答题心理建设,懂得合理安排时间。专题复习的过程中尤其要重视提升学生信心,使他们愿意做,肯做,不轻言放弃。

5.关注重点对象,改变一味填鸭式的教学,多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能起步、能思考、能作答。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