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 格式:docx
- 大小:3.39 KB
- 文档页数:2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加以完善。
市场经济就是靠市场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在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中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和商业时代的基础规律,在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上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比如织布,如果社会上绝大部分布匹是用机器织出来的,而手工织的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用电脑操作织的布更是极少数,那么使用机器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不同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同样一匹布,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同。
如果有的用8小时,有的用13小时,而大多数用10小时,那么生产一匹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接近于10小时,一匹布的价值量就相当于10小时。
商品交换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因为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两种商品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交换成为互利的事情。
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交换的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不能长久持续下去。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
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是与价值相一致的。
什么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
那么你对价值规律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价值规律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价值规律的定义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实行等价交换。
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发生主要是商品生产技术的对比,优胜劣汰,以此不断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其表现形式是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
仅由劳动力的必要劳动时间体现,这种说法是古典经济学的理念;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念的话,则是供给与需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供给取决于劳动等客观因素,而需求取决于效用等主观因素。
其优胜劣汰、促进生产力发展作用,不论在私有制社会还是在公有制社会,只要有商品经济,都发生作用。
实质对比实际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是偶然的,不一致却是经常发生的。
这是因为,商品的价格虽然以价值为基础,但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发生变动。
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
在市场上,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其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其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
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
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
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其本质是价值规律自发使社会资源在各生产部门间流动。
交换原则①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生产者总想提高价格,而消费者又想降低价格,所以在长期的市场交换中,必然形成等价交换的趋势。
②在商品交换中,如果一方总占便宜,另一方总吃亏,那么这样的商品交换是不能持续下去的。
请论述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是指在文化圈及其特征当中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规范的的一般规律,与具体的制度和规则有着不同的性质和意义。
价值规律以文化的基础性质,在文化圈中统一的价值观,文化的交流方式及文化的传播模式来表现,它的内容是文化圈内外人们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它具有社会阶层及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也会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时常有所变化。
价值规律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人们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这指的是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规范,主要包括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同事之间的道德等,人们必须遵守,这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人们在价值认定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价值观念,这也是社会文化受众事物认定价值的重要元素之一,它表现为人们在认知事物时所形成的客观认知,比如诚实守信、美德无价、勤劳尊重等等。
再次是人们在文化交流当中普遍接受的、指导人们行为的文化礼仪,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即便是在不同的文化圈中,也都有类似的礼仪,如谢谢您、多谢您、请礼拜、让开等等,它们构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主张,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最后是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影响人们行为及思维习惯的主体性文化价值观,这是指一些国家或民族形态上共同分享的价值观,比如勤劳智慧、体贴重情、团结友爱等,这些价值观不仅仅局限于某一时代及阶层,而且在文化传播过程当中,通过宗教、文学、电影等形式的表达,对人们的行为及思维习惯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一般以客观文字和客观事件的记载体现,这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古代文献中的记载,这是指古代书籍中对价值规律的记载,比如记载在《礼记》中的之礼之义,或者在《孟子》中“仁义礼智”的价值取向,这些文字把古代的价值观系统性的记录下来,以便现今的人们查考,从而保持社会的文化稳定。
二是近现代文献中的记载,就是当代文献中对价值规律的记录,比如电影报纸或者新闻中记载的文化价值观,电视剧里记载的具体行为等,这些文字,媒体物象表达的文字,都是近现代文化交流当中对价值规律的记录。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指企业经营中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它是企业价值管理的根本原则。
价值规律的内容主要包括:1、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客户需求;2、以质量为核心,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3、以创新为动力,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4、以效率为基础,提
高经营效率;5、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建立客户导向的价值体系,
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满足客户的需求;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核心;3、建立创新管理体系,不断
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4、建立效率管理体系,提高经营效率;
5、建立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三篇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一1.3.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重点:⑴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⑵等价交换原则;难点:⑴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⑵等价交换原则;素质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2、能力方面通过分析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思想觉悟方面使学生懂得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事经济活动必须自觉地遵循价值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重点的解决办法: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正在发展市场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
只有对价值规律有较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有正确认识。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对价值规律应明确以下几点:(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客观规律;(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3)价值规律的客观性;难点的解决办法:等价交换的原则怎样贯彻?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靠直观教学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对一些现象的分析,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才能认识清楚。
要讲清这个问题,应教给学生看问题的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按等价进行交换的商品很少,不等价交换到处都是。
但应该看到经济学研究的是现象背后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
在研究过程中,要抓住本质的东西,舍弃非本质的东西。
否则,科学研究就无法进行。
在知识上,要依次讲清以下几个问题: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等价交换原则在货币出现后,应表现为价格和价值相符;价格和供求之间的关系。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示意图进行,也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
复习旧课提问上节课复习题(1)~(3)题。
导入新课通过商品、货币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商品及其属决策,商品的价值量决定,货币的产生、本质、职能,纸币等方面的知识,那么,我们又怎样认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呢?例如,新上市的西瓜要卖几元钱一斤,而大量上市后则几角钱一斤;冬春大棚里种的菜价格昂贵,夏秋大田里种的菜就便宜得多;每到春节前夕,果蔬鲜品价格要比平时高2~3成,甚至一两倍;为什么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一下子冒出的那么多冰箱、彩电厂家,现在有的已销声匿迹,90年代以来纷纷上马的空调、V C D厂家也会重蹈覆辙吗?如此等等。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及其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逐步加以完善。
市场经济就是靠市场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在市场调节资源的配置中必须遵循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和商业时代的基础规律,在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上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商品经济的变化和发展。
一、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所谓“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指的是当时在某个生产部门里,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生产条件,其中昀主要的是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
比如织布,如果社会上绝大部分布匹是用机器织出来的,而手工织的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用电脑操作织的布更是极少数,那么使用机器就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在同样的生产条件下,不同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生产同样一匹布,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同。
如果有的用8小时,有的用13小时,而大多数用10小时,那么生产一匹布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接近于10小时,一匹布的价值量就相当于10小时。
商品交换要以双方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因为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劳动,两种商品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才能使交换成为互利的事情。
如果是不等价交换,交换的一方占便宜,另一方吃亏,商品交换就不能长久持续下去。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衡量,表现为价格。
等价交换也就是要求商品的价格应该与价值相符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价格并不总是与价值相一致的。
提炼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一、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是指在商品交换中,价值与物品之间的一种客观通联规律。
它表现为商品交换中的等价交换、商品交换比例的形成、商品价格的形成等方面。
1. 等价交换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中的一个基本内容,即在商品交换中,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相互交换,其交换的比例是由它们之间的价值决定的。
一定数量的小麦可以与一定数量的布相互交换,这种交换是在等价基础上进行的。
2. 商品交换比例的形成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换比例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供求关系本身又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当某种商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价格就会下降。
这种供求关系的形成与商品的价值密切相关。
3. 商品价格的形成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供求关系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商品的价格实际上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的。
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商品交换中的价值量、价格、利润等方面。
1. 商品交换中的价值量在商品交换中,不同商品的价值量不同,这种差异是由不同商品的生产成本、生产工艺、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的。
2. 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是在市场交换中形成的,它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量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完全相同。
3. 商品的利润商品的利润是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它是由商品的价值量和价格的差异决定的。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利润是商品生产者追求的目标之一。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对于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统一商品交换价值规律使不同商品之间可以相互交换,从而实现了商品交换的统一。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中介进行的,这种交换过程正是在价值规律的指导下进行的。
2. 引导生产活动价值规律对生产活动具有引导作用。
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会根据商品的价值规律来决定生产的方向和规模。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较高时,生产者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生产,以获取更多的利润。
高中政治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知识点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③作用: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
(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①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都可成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②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动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既要有量的优势,又要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体现在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含义劳动者个人或者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依法在内地设立的独资企业及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特点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人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投资分配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5、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一、引言在经济学领域中,价值规律是一条基本的经济规律,它不仅贯穿于商品交换、价格形成、资源配置等方方面面,而且对经济运行的正常与否、效率高低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对于深入理解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科学有效的经济分析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来探讨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以期给读者带来有价值的思考和启示。
二、价值规律的内涵和基本内容1. 价值规律的内涵价值规律是指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私人占有和商品生产相联系的一种客观经济规律,它主要包括价值形态和价值量的规律。
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1)商品交换中的等价物交换规律在商品交换中,价值规律要求交换的等价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交换,这体现了商品交换的平等性和等价性。
(2)价值量的规律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以劳动时间为基础进行交换的,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这是价值规律的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价值论的核心命题。
三、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1. 商品交换中的价格形成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形成是受供求关系、生产成本、市场竞争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但是,这一切都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价值规律决定了商品的交换比例,而价格则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剩余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这就决定了剩余价值规律的存在。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决定了劳动的剥削和资本的积累,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基础。
3. 经济波动中的价值规律表现在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会表现出周期性的特点。
在经济繁荣时期,商品价格普遍上涨,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商品价格则普遍下跌。
这一切都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我的文章写手,就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及表现形式,我个人认为需要充分理解其深刻内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提高对价值规律的认识和把握。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自发波动。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还包括商
品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商品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两种形式。
生产价格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平均利润出现后价值的转化形式,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
3.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比例;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4.价值规律产生的消极后果
①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进步;②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③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状况,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及其作用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对它的理解和掌握是理解商品经济的其他规律的关键。
商品经济是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
1。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2。
价值规律的作用3。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4。
价值规律的作用1。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1)价值规律的内容( P。
27) P。
27指出: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体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在简单商品生产的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例;商品按照价值出售,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P。
27指出:“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总是力图获得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
” 4。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集中表现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生产什么样的商品,生产多少,都由价值决定;人们在进行生产活动时,都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正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引导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推动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正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引导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推动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P。
27认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商品经济中有两个因素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一是市场机制,二是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往往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即当市场机制被扭曲时,价值规律会对社会生产和资源配置产生重要影响。
这时,政府干预就显得很必要。
(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作用集中表现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
具体来说,同样的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条件下,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同的,但是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同样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是一致的。
因此,价值规律表现为“同一种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在相同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总是创造出相同的价值”。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个方面:劳动价值形式和交换价值形式。
劳动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量化表现,即用时间来衡量商品价值。
用时间来衡量价值是因为劳动是时间的消耗,同样的劳动时间所创造的价值也是相等的。
因此,劳动时间就成为了衡量价值大小的一种标准。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往往是以货币的形式表现的,但货币只是一种价值符号,它的价值是由所代表的商品决定的。
因此,货币的数量和商品的价值是成正比例的。
交换价值形式是指商品通过交换而得到的价值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在交换中得到体现的,只有交换才能使商品的价值得到实现。
在交换中,商品的价值取决于它的交换比率。
如果两种不同的商品交换比率是1:1,那么它们的价值就相等。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市场交换比率的变化。
价值规律对于市场经济的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使得商品的价格不能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而是受到生产条件和劳动时间的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产者会尽可能地缩短生产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增加自己的利润。
同时,消费者也会根据商品的实际价值进行购买,从而推动市场价格向商品实际价值靠近。
在实践中,价值规律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技术进步、劳动成本等。
但总体来说,价值规律仍然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它对于理解商品价格形成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