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 格式:doc
- 大小:12.66 KB
- 文档页数:2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1、二极管的基本特性是,即加正电压,加反电压。
2、一般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 V,正向导通压降约为 V; 一般锗二极管的死区电压约为 V,正向导通压降约为 V。
3、三极管有三个极它们分别是、、,两个PN结分别是、。
4、稳压二极管是一种工作在的特殊二极管。
5、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条件是发射结偏,集电极结偏。
6、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由三部分组成、、。
7、整流电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其整流元件是_____________,利用了它的单向导电性。
8、电容滤波器是利用电容器的作用使输出电压趋于平滑。
9集成运放由四部分组成、中间级、和、。
10、理想运算放大器特征是开环差模放大倍数趋于,两输入端的电阻趋于、输出电阻为共模抑制比趋于漂移为。
1、如果晶体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大,则该晶体二极管()。
A、正常 B、内部断路 C、已被击穿2、 NPN型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各极电位关系是()。
A、V,V,V B、V,V,VC、V,V,V CBECBECEB3、二极管具有( ) A、信号放大作用 B、单向导电性 C、双向导电性 D、负阻特性4、二极管两端加正向电压时( )。
立即导通 B、超过击穿电压就导通 C、超过0.2V就导通D、超过死区电压就导通5、若要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动直流电,实现这一转换的方法是()。
稳压 B、整流 C、滤波 D、振荡6、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如果负载电流为10A,则流过每只二极管的电流是( )A、10AB、6AC、5AD、2.5A7、三极管极间电流满足I=Βi关系时,三极管肯定工作在() A、饱和区 B、截止区 C、放大区 D、击穿区 CB8、如果用万用表测得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很大,则二极管()特性良好B、已被击穿C、内部开路D、功能正常9、三极管各电极对地电位如图所示,工作于饱和状态的三极管是()。
-6V 5V 4V -5V-2.3V 0.7V 4.3V -1.7V-2V 0V 3.6V -2V(A) (B) (C) (D)10、下列元器件中,()可以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编写大纲概述0.1电信号的处理与测量知识与技能点: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处理和转换;电信号特性的测量;电子测量仪器仪表。
0.2电子电路的组成与识读知识与技能点:电子电路的组成;电原理图和框图的识读;GB/T4728电气图形符号标准;印制电路板;集成电路。
0.3 常用器件的成型与插装焊接知识与技能点:导线的加工;元器件引线的加工;焊料与焊接工具;元器件的插装焊接;焊接技术的发展。
习题本章小结第一章晶体二极管及其应用1.1半导体的基本特性知识与技能点:常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的三个主要特性; P型、N型半导体的形成。
1.2晶体二极管1知识与技能点:普通晶体二极管的结构、电路符号和单向导电性;普通晶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特殊二极管的外形特征和功能;晶体二极管的极性和质量优劣的判别;二极管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应用。
1.3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知识与技能点:二极管单相整流、滤波电路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三相整流电路的组成与特点;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焊接;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相关电量参数和波形的测量;整流电路元件的选用;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的估算。
习题本章小结第二章晶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2.1晶体三极管知识与技能点:晶体三极管的结构及符号;晶体三极管电流放大特性;晶体三极管特性曲线、主要参数、温度对特性的影响;晶体三极管引脚和质量优劣的判别;三极管器件手册的查阅。
2.2放大电路的构成与分析知识与技能点: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构成和主要元件的作用;电路中电压、电流符号的规定;静态工作点对放大波形的影响;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的测量与调整;放大器直流通路与交流通路;小信号放大器2性能指标的含义;共射、共集和共基三种放大电路的电路构成特点;静态工作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的估算。
2.3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知识与技能点:温度对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影响;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分压式偏置放大电路的搭接、静态工作点的调整;集电极-基极偏置放大器电路图的识读;*2.4多级放大电路知识与技能点:三种耦合方式的优缺点;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的区分;多级放大器的增益和输入、输出电阻的概念;幅频特性指标的重要性;多级放大器在工程中的应用。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题库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集成运算放大器实质是一个A、阻容耦合的多级放大器B、单级放大器C、直接耦合的多级放大器D、变压器耦合的多级放大器正确答案:C2、国产集成8421BCD译码器输出高电平有效的是A、T331B、T1042C、C301D、T4042正确答案:C3、为了保证开关电源的输出稳压,开关电源中必须设置( )电路。
A、自动脉宽调整B、整流滤波C、自激开关调整D、自动保护正确答案:A4、当硅二极管加上0.3V正向电压时,该晶体二极管相当于A、阻值很小的电阻B、内部短路C、小阻值电路D、阻值很大的电阻正确答案:D5、下列逻辑函数等式,正确的是A、A+B=AB、AB=A+BC、A+(B+C)=A+CD、AB+AC=A(B+C)正确答案:D6、Q0~Q3为74LS194的A、串行数据输出端B、并行数据输端C、串行数据输入端D、并行数据输出端正确答案:D7、如果三极管的基极电流是40μA ,集电极电流是2mA ,则三极管的电流放大系数为A、20B、50C、200D、500正确答案:B8、74LS194寄存器是( )位双向寄存器。
A、4B、8C、32D、16正确答案:A9、将二进制代码赋予的特定含义翻译出来称为A、奇偶效验B、数据选择器C、译码D、编码正确答案:C10、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效率是指A、输出功率与功放管上消耗功率的比值B、最大不失真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功率的比值C、电源提供的功率和输出功率的比值D、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正确答案:B11、使用4个触发器进行级联而构成二进制计数器时,最多可以对从0到( )的二进制数进行计数。
A、12B、15C、32D、16正确答案:D12、将或非门电路的所有输入端连接在一起,可实现( )功能。
A、非B、或非C、与非D、或正确答案:A13、一个三级放大电路,测得第一级的电压增益为0dB,第二级的电压增益为40dB,第三级的电压增益为20dB,则总的电压增益为A、0dBB、60dBC、80D、800正确答案:B14、具有记忆功能的逻辑电路是A、加法器B、显示器C、计数器D、译码器正确答案:C15、测试二输入端与非门逻辑功能时,要测试( )种输入信号的输出情况。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二、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三、参考课时64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使学生掌握电子技术与技能,培养解决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课程的基本理念现代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新要求引起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中职课程应建立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教育目标等方面。
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
在中职教育中,教学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潜能与可持续发展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六、课程的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是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在学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电动机控制的方法和电气维修的技能,发展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技能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教学过程中,要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达到工学结合的目的。
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七、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能运用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电子电工类各专业学生掌握电子电路安装、检测和维修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单片机技术》《EDA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电子电工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等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子产品装配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电子电工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按电路类型划分模块,以典型电子电路为载体设置教学单元,以常用电子产品的制作与调试为综合实训项目,将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电子电路装配与调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自觉遵守电子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件,了解电子技术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
2.会查阅电子元器件手册并合理选用元器件;初步具备识读电路原理图、简单PCB图和分析常见电子电路的能力;会制作和调试常用电子电路,填写测试记录,排除简单电路故障。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电子技术是一门复杂但又重要的科学技术。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以前,当时我们所熟知的一些电子设备,如收音机和电视等,都是在这一时期才开始服务给大众。
从那以后,电子技术就被不断发展和改善,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电子技术的基础,首先是电磁学的基础。
电磁学涉及电场、磁场的互相作用,这一部分的知识决定了电子设备的性能,也是电子技术能够应用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是电路理论,它描述了利用电子元件连接形成的电路的复杂电信号的转换、变换、运算、控制等功能,这是电子技术发展的必要基础。
其他重要的基础知识还有电路板设计、系统控制、信号处理、编程等。
除了这些基础知识,另外掌握一些技能也是电子工程师必不可少的。
首先是仪器仪表的使用,仪器仪表可以用来测量和控制电路的各种参数,在调试和使用电子设备时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就是运用电脑完成程序设计,比如在各种类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电脑程序设计是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最后就是运用电子测试仪器,运用此类仪器可以测量电路板上各个元件的参数,辅助排除设备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
总之,电子技术作为一门具有深远影响的科学技术,其基础理论和实际技能是其发展的关键,不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才能够精通这一领域,实现电子设备的理想功能。
因此,学习电子技术的人们应该在基础理论和实际技能上都多加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电子技术的应用水平,为人类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