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能力测试步步高基础训练10
- 格式:doc
- 大小:217.50 KB
- 文档页数:4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11基础训练11 卤族元素(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主要要求掌握:卤素单质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主要差异及递变规律;卤族元素的化合物性质的递变性;卤化银的性质、用途及碘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重点考查卤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1.我国政府规定,国内销售的食盐必须加碘。
关于加碘盐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B.C.D.加碘盐中加入的是单质碘2.氯化溴(BrCl)和Br2、Cl2具有相似的性质,下列有关氯化溴性质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在CCl4中的溶解性BrCl<Br2B.BrCl氧化性比Br强,比Cl2C.沸点BrCl>Br2D.常温下BrCl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和NaBrO3.有A、B、C三种物质,它们是Cl2、HCl、HBr,A、B、C不知分别是哪一种,已知A、B混合不反应,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C绝不是HClB.A、BC.C可能是HClD.C不是Cl2就是HBr4.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能体现这一结论的是A.B.C.NaFD.氟能与Xe发生化合反应5.在含有FeBr2和FeI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然后把溶液蒸干,并将残渣灼烧,得到的残渣是A.FeCl2、Br2、I2B.FeCl3、I2C.Fe(OH)3、I2D.Fe2O36.A.已制得了IBr、IClO5B.已经制得IC.已经制得I(NO3)3、I(ClO4)3·2H2O等含I3+的化合物D.I2易溶于KI等碘化物溶液,形成I 37.已知氯化碘(ICl)性质类似于卤素,有很强的化学活性。
ICl跟Zn、H2O分别发生如下反应:2ICl+2Zn===ZnCl+ZnI2、ICl+H2O===HCl+HIOA.在Zn跟ICl的反应中,ZnI2B.在Zn跟ICl的反应中,ZnCl2O跟ICl的反应中,IClC.在HO和ICl的反应中,IClD.在H8.氰气的分子式为(CN)2,它的性质和卤素相似,称为拟卤素,对其性质和有关化合物A. NaCN 和AgCNB. HCl 和HCNC.(CN )2易溶于水也易溶于NaOHD.(CN)2和NaOH 溶液反应生成NaCN 、NaCNO 和H 2O9.酸根RO -3所含电子数比硝酸根NO -3的电子数多10A.R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N 的电子层数多1B.RO -3中R 的化合价与NO -3中NC.RO -3和NO -3D.R 与N二、非选择题(共5510.(9分)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逐滴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的稀溶液(样品)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①是由于 (简要文字说明)。
A 组1.(2023·浙江6月选考,13)氯碱工业能耗大,通过如图改进的设计可大幅度降低能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A 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 +2e -===H 2↑+2OH -C .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在右室获得浓度较高的NaOH 溶液D .改进设计中通过提高电极B 上反应物的氧化性来降低电解电压,减少能耗2.(2023·开封二模)pH 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是通过测定电池电动势E (即玻璃电极和参比电极的电势差)来确定待测溶液的pH 。
pH 与电池的电动势E 存在关系:pH =E -K 0.059(E 的单位为V ,K 为常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pH 计工作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玻璃电极玻璃膜内外c (H +)的差异会引起电池电动势的变化C .若测得pH =3的标准溶液电池电动势E 为0.377 V ,可标定常数K =0.2D .若玻璃电极电势比参比电极电势低,则玻璃电极反应为AgCl(s)+e -===Ag(s)+Cl -3.(2023·湖南衡阳二模)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似,与锂离子电池相比成本低,充电时间短。
一种钠-空气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
该电池利用“多孔”石墨电极形成空气通道,2024版步步高新高考化学考前三个月专项练习考卷题型抢分练答案精析高考题型研究 主题八 电化学基础知识与应用放电时生成的NaO x填充在“空位”中,当“空位”填满后,放电终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M为正极B.放电时,N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x O2+2x e-===2O-xC.充电时,每转移1 mol e-,N电极减轻23 gD.该电池的比能量比锂离子电池低4.(2023·安徽黄山一模)电解废旧锂电池中的LiMn2O4示意图如图(其中滤布的作用是阻挡固体颗粒,但离子可自由通过。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9基础训练9 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的主要内容有: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高考的热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20℃时,将某盐R 的溶液蒸发掉10 g 水后恢复到20℃,需再加6 g 盐R (无水),溶液即达饱和,若将原溶液蒸发掉30 g 水,只需加1 g 盐R 就可在20℃时达饱和。
则20℃时盐R 的溶解度是A.20 gB.25 gC.30 gD.35 g2.以下各结论,错误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0%的NaCl 溶液,加入等质量的水稀释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B.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 ·L -1的H 2SO 4溶液,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其物质的量浓度为5 mol ·L -1C.室温时,某物质在1 L 水中最多能溶解0.09 g ,此物质应属于“不溶物质”D.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这里氨气的体积,是指标准状况下的体积3.在100 g 浓度为18 mol ·L -1,密度为ρ(g ·cm -3)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9 mol ·L -1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A.小于100 mLB.等于100 mLC.大于100 mLD.小于ρ100mL4.a mol 氨完全氧化成HNO 3,并且全部溶于反应生成的水中,得HNO 3的质量分数约为A.78%B.42%C.50%D.63%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关于0.2 mol ·L -1的Ba (NO 3)2溶液不正确的说法是A.2 L 溶液中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8 N AB.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2 mol ·L -1 C.500 mL 溶液中Ba 2+浓度为0.2 mol ·L -1D.500 mL 溶液中NO -3浓度为0.2 N A 6.已知甲、乙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溶质质量分数甲溶液密度(g/cm 3) 乙溶液密度(g/cm 3) 1%0.95 1.02 5%0.92 1.04 10% 0.90 1.07甲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乙物质的1%的溶液与9%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大于5%B.混合后乙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甲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C.混合后甲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乙溶液质量分数小于5%D.混合后甲、乙溶液质量分数均等于5%7.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16 mol KCl和24 mol K2SO4的营养液。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0 基础训练20 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的基本原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2002年全国高考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纳米”的新物质制成的材料·SiO2中的酸根离子是-2 32O-46-4 4-2 2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出现浑浊的是22CO35.下列各组物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熔点:晶体硅>碳化硅>金刚石B.金属活动性:锗>锡C.稳定性:CH4>SiH4D.酸性:H2SiO3>H2CO32中混有的少量CaCO3和Fe2O3:最好应加入的试剂是7.现有下列五个转化:其中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SiO2−→−Na2SiO3②CuSO4−→−CuCl2③SiO2−→−H2SiO3④CuO−→−Cu(OH)2⑤Ca3(PO4)2−→−Ca(H2PO4)2A.①和②B.③和④C.②③和④D.②③④和⑤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现代通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C.一定条件下:可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D.氢气作为新型燃料:其突出的优点是氢气轻:便于携带二、非选择题(共52分)9.(12分)将5 g含有SiO2的石灰石与267 mL 0.5 mol·L-1的盐酸反应:所得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64 mL。
(1)中和剩余的盐酸:需1 mol·L-1 NaOH溶液mL。
(2)煅烧1吨这种不纯的碳酸钙:最后残留物质量为吨。
10.(10分)氮化硅是一种耐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
(1)氮化硅晶体属于晶体。
(2)已知氮化硅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N原子和N原子:Si原子和Si 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1基础训练21 氮和磷(时间60分钟, 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规律;氮气的分子结构与其化学性质;磷的两种同素异形体的有关性质。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1.(2001年全国高考题)有一种磷的结构式是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P2O5B.它不溶于水C.它在常温下呈固态D.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2.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C.NO与O2反应生成NO2D.由NH3制碳铵和尿素3.关于氮族元素的性质,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最高价氧化物为R2O5, 其水化物化学式为HRO3或H3RO4B.非金属性:磷>砷,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PH3>AsH3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硒酸>砷酸>锗酸D.所形成的氢化物中BiH3最不稳定4.下列比较中正确的是A.硝酸酸性比磷酸强B.PH3的稳定性大于NH3C.PH3的还原性大于NH3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磷活泼5.新电灯泡的玻璃柱上涂有一点暗红色物质, 以除去灯泡内残留的氧, 该物质是A.Cu2OB.Fe2O3C.红磷D.铜粉6.红磷和白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这一变化属于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氧化还原反应D.分解反应7.在两密闭容器中分别盛有31 g白磷和1 mol氧气, 控制条件使其发生反应, 容器甲: P4+5O2===P4O10, 容器乙: P4+3O2===P4O6, 经充分反应后, 两容器中分别所得的P4O10和P4O6的物质的量的比为A.5∶4B.4∶5C.4∶3D.3∶58.将(NH4)2CO3加热全部气化后, 将气体先通过Na2O2, 固体质量增加x g, 再通过浓H2SO4, 溶液质量增加y g;若先通过浓H2SO4, 溶液增重z g, 再通过Na2O2,固体质量增加w g, 则x、y、z、w的质量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x>y>z>wB.w>z>y>xC.y=z>x=wD.z>y>x>w9.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将一支容积为15 mL的试管充满NO2后, 倒置于一个盛水的水槽中, 当试管内液面上升至一定高度不再变化时, 在相同条件下再通入O2, 若要使试管内的液面仍保持在原高度, 则通入O2的体积为A.3.75 mLB.7.5 mLC.8.75 mLD.10.5 mL10.在下列反应中, 氨作氧化剂的是A.8NH3+3Br2===6NH4Br+N2B.2NH3+H2S===(NH4)2SC.2NH3+2Na===2NaNH2+H2D.NH3+NaH===NaNH2+H211.下列关于磷与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用于制造安全火柴、农药和燃烧弹B.磷酸二氢盐都易溶于水C.磷酸是三元酸, 比硝酸的酸性强D.P2O5溶于热水生成磷酸, 溶于冷水生成偏磷酸12.下列制氮气的方法中, 不合理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B.加热使NH3分解C.将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D.将空气通过加热的镁粉13.把等质量的镁分别放在下列气体中完全燃烧: ①纯O2中, ②空气中, ③CO2中,④Cl2中, ⑤N2中, 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分别为:m1、m2、m3、m4、m5, 其由大到小的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③⑤④B.④③①②⑤C.④③②①⑤D.④①③②⑤14.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①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②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化为红磷③少量白磷保存于水中④红磷可升华, 且转化为白磷时属化学变化⑤白磷和红磷都可溶于CS2⑥白磷为非金属单质, 其晶体为正四面体型的原子晶体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⑤⑥15.为了测知红磷在氯气中燃烧的产物, 可以根据它的质量增加来确定。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20 基础训练20 硅酸盐工业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水泥工业和玻璃工业的基本原理;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1.(2002A.B.C.D.2.实验室存放下列各试剂的瓶塞必须用橡皮A.澄清石灰水B.C.新制氯水D.氯化钙溶液3.2MgO·SiO2 A.SiO-23B.Si2O-46C.SiO-44D.SiO-224.将过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最终出现浑浊的是A.CaCl 2溶液B.C.饱和Na2CO3溶液D.水玻璃5.A.B.C.稳定性:CH4>SiH4D.酸性:H2SiO3>H2CO36.欲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CaCO3和Fe2O3A.硫酸B.C.氢氟酸D.盐酸7.①SiO2−→−Na2SiO3②CuSO4−→−CuCl2③SiO2−→−H2SiO3④CuO−→−Cu(OH)2⑤Ca3(PO4)2−→−Ca(H2PO4)2A.①和②B.C.②③和④D.②③④和⑤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A.光导纤维广泛应用于现代通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是SiO2B.C.一定条件下,可将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氢气作为新型燃料,其突出的优点是氢气轻,便于携带二、非选择题(共529.(12分)将5 g含有SiO2的石灰石与267 mL 0.5 mol·L-1的盐酸反应,所得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064 mL。
(1)中和剩余的盐酸,需1 mol·L-1 NaOH溶液mL。
(2)煅烧1吨这种不纯的碳酸钙,最后残留物质量为吨。
10.(10分)氮化硅是一种耐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曾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1)氮化硅晶体属于晶体。
(2)已知氮化硅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N原子和N原子,Si原子和Si 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请写出氮化硅的化学式。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8基础训练8 气体摩尔体积(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本训练点主要要求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气体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其中重点是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关于m g H 2和n g He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H 2与He 的体积比为m ∶2nB.同温同压下,若m =n ,则H 2与He 的分子数之比为2∶1C.同温同压下,同体积时,H 2与He 的质量比n m >1D.同温同压下,H 2与He 的密度比为1∶22.标准状况下有①0.112 L 水 ②3.01×1023个氯化氢分子③13.6 g H 2S 气体 ④0.2 mol 氨气,下列对这四种物质的关系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体积:①④③②B.密度:④①③②C.质量:①④③②D.氢原子数:②④③①3.8.4 g A 与3.65 g B 完全反应,生成5.85 g C 和1.8 g D 及一种气体,其体积于标准状况下为2.24 L ,则此气体的密度为相同条件下H 2密度的A.22倍B.24倍C.2.2倍D.44倍4.通常状况下,将CO 和O 2的混合气体mL 置于密闭容器内点燃,再恢复到原状况,气体的体积变为150 mL ,则原混合气体中CO 的体积可能是A.100 mLB.150 mLC.50 mLD.75 mL5.空气和CO 2按体积比5∶1混合,将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红热焦炭充分反应,设空气中N 2和O 2的体积比为4∶1,不计其他成分,且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设定,则反应后的气体中CO 的体积分数是A.50%B.29%C.43%D.100%6.将标准状况下a L HCl 气体溶于10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4.22a mol ·L -1 B.22400ab mol ·L -1 C.a5.3622400ab + mol ·L -1 D.a5.3622400ab 1000+ mol ·L -1 7.某混合气体中各气体的质量分数为O 2 32%,N 2 28%,CO 2 22%,CH 4 16%,H 2 2%,则此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A.32.00B.11.11C.22.22D.30.008.1 mol 某烃在1.01×105 Pa ,273℃时和适量氧气完全反应,得混合气体m L ,冷却至0℃时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 ,则该烃的分子式为A.C n H 2(m-n)B.C m-nH 2nC.C n H 2m-4nD.C n H m-2n9.由A 、B 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A 、B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 A 、M B ),若A 的质量分数为w %,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A.B A M w 100M w 100-+ B.αBA M M +C.M A ·w %×M B (1-w %)D.无法确定二、非选择题(共55分)10.(10分)通常情况下CO 和O 2的混合气体m L ,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体积变为n L(前后条件相同)。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10
基础训练10 氯气
(时间60分钟,赋分100分)
●训练指要
本训练点主要考查Cl 2的化学性质以及Cl 2的实验室制法和主要用途。
重点是氯水性质的多重性,难点是Cl 2的实验室制法。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Cl 2下列性质中的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较易液化 ⑤溶解于水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③④⑤ 2.已知HIO 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则它与盐酸反应的产物是 A.IO - B.H 2O C.HI D.ICl
3.为了防止Cl 2中毒,可用浸透某种物质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
该物质在下列物质中的最佳选择是
A.NH 3
B.SO 2
C.KI
D.Na 2CO 3
4.氯的原子序数为17,35Cl 是氯的一种同位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Cl 原子所含质子数为18
B.18
1
mol 的1H 35Cl 分子所含中子数约为6.02×1023 C.3.5 g 的35Cl 2气体的体积为2.24 L D.35Cl 2气体的摩尔质量为70 g ·mol -1
5.下列反应都是用盐酸制Cl 2,为制得等量Cl 2,消耗盐酸最少的是
A.MnO 2+4HCl ∆====MnCl 2+Cl 2↑+2H 2O
B.2KMnO 4+16HCl===2KCl +2MnCl 2+5Cl 2↑+8H 2O
C.KClO 3+6HCl===KCl +3Cl 2↑+3H 2O
D.4HCl +O 22CuCl C 450︒====2H 2O +2Cl 2↑
6.今有甲、乙、丙三瓶等体积的新制氯水,浓度均为0.1 mol ·L -1。
如果在甲瓶中加入少量的NaHCO 3晶体(m mol ),在乙瓶中加入少量的NaHSO 3晶体(m mol),丙瓶不变。
片刻后,甲、乙、丙三瓶溶液中HClO 的物质的量浓度大小关系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丙>甲
7.将0.15 mol 的MnO 2与过量的12 mol ·L -1的浓盐酸反应,和50 mL 12 mol ·L -1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 2反应两者产生的Cl 2相比(其他反应条件相同)
A.一样多
B.前者较后者多
C.后者较前者多
D.无法比较 8.F 2是氧化性最强的非金属单质。
在加热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F 2与烧碱完全反应,生成NaF 、H 2O 和另一种气体。
该气体可能是
A.H 2
B.HF
C.O 2
D.OF 2
9.在一定条件下,氯气可与氯化铵发生如下反应:
x Cl2+yNH4Cl===yNClx+(x+y)HCl
当消耗6.72 L(标准状况下)的氯气时,生成0.10 mol氮的氯化物,则此氮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NCl2
B.NCl3
C.NCl4
D.NCl5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0. (12分)写出下列物质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1)紫色石蕊试液
(2)FeCl2溶液
(3)AgNO3溶液
(4)Na2CO3溶液
(5)SO2
(6)镁粉
11.(7分)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
反应时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无色溶液M、白色沉淀N和黄绿色气体C时的其他产物均已略去。
H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
A的焰色反应为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回答下列问题:
(1)A、H、N的化学式分别为A ,H ,N 。
(2)A−→
−B+C+D的化学方程式:。
(3)F+I−→
−N的离子方程式:。
12.(12分)用下图所示装置(酒精灯、铁架台等未画出)制取三氯化磷,在短颈分馏烧瓶d中放入足量白磷,将Cl2迅速而又不间断地通入d中,氯气与白磷会发生反应,产生火焰。
物质制备装置
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物理常数如下表。
物质熔沸点
此回答下列回答:
(1)在蒸馏烧瓶e中收集生成的三氯化磷,为保证三氯化磷蒸气冷凝,应在水槽g中加入。
(2)三氯化磷遇到水蒸气强烈反应,甚至发生爆炸,所以d,e仪器及装入其中的物质都不能含有水分。
为除去Cl2中的水分,c中应装入作干燥剂。
(3)实验室将白磷保存于水中,取出的白磷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浸入无水酒精中片刻,再浸入乙醚中片刻即可完全除去水分。
已知水与酒精互溶,酒精与乙醚互溶,乙醚极易挥发,用上述方法除去水分的原因是。
(4)为防止Cl2污染空气,装置末端导出的气体应如何净化处理,画出装置图并注明使用药品:。
13.(10分)KClO3和浓盐酸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反应会生成黄绿色的易爆物二氧化氯,其变化可表示为:
浓)22
3
(1)请完成该化学方程式并配平(未知物化学式和系数填入框内)。
(2)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填写序号)。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
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3)产生0.1 mol Cl2,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4)ClO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因此常被用作消毒剂,其消毒的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Cl2的多少倍?
14.(5分)用纯度为92.5%(杂质不与Cl2反应)的消石灰与Cl2反应制漂白粉,消石灰的转化率为80%,要求某游泳池消毒一次需要4.26 kg Cl2,现改用上述漂白粉,假定起消毒作用的是HClO,要达到与Cl2相当的消毒效果,需向游泳池中投放这种漂白粉多少千克?
15.(9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无气体放出时,将残余的固体与足量的浓硫酸共热,并把此时生成的气体通入500 mL某浓度的亚硫酸钠溶液中,设气体被完全吸收且无SO2逸出,也无游离氯分子存在,测得溶液的pH=0(不计溶液体积变化),最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16.31 g。
求原混合物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及亚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高考能力测试步步高化学基础训练10答案
一、1.B 2.BD 3.D 4.BD 5.CD 6.B
7.解析: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小,后者反应会停止,有一部分HCl不能转变成Cl2。
答案:B
8.D 9.B
二、10.(1)先变红,后褪色
(2)2FeCl2+Cl2===2FeCl3溶液由浅绿色变棕黄色
(3)AgNO3+HCl===AgCl↓+HNO3产生白色沉淀
(4)Na2CO3+2HCl===2NaCl+H2O+CO2↑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5)SO2+Cl2+2H2O===H2SO4+2HCl 氯水褪色
(6)Mg+2HCl===MgCl2+H2↑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11.(1)KCl Al Al(OH)3
(2)2KCl+2H2O 电解
2KOH+Cl2↑+H2↑
(3)Al3++3ClO-+3H2O===Al(OH)3↓+3HClO
12.(1)水(2)无水CaCl2
(3)白磷上残留的水溶解在酒精中,残留的酒精又溶解在醚中
(4)用NaOH溶液吸收(装置图略)
13.(1)2 4 ——2 2 1 2 H2O
(2)②(3)0.2 (4)2.63
14.9.18 kg
15.m(KClO3)为61.25 g,m(MnO2)为6.09 g;c(Na2SO3)为0.14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