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达标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年级数学小学数学冀教版试题答案及解析1.把一个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判断对错)【答案】正确【解析】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不变;但是它的高变短了,所以它的面积就变小了.解:把长方形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四个边的长度没变,则其周长不变;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2.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一根围成正方形,它们的周长()A.一样长 B.长方形周长长 C.正方形周长【答案】A【解析】因为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铁丝的长度;一根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于铁丝的长度,所以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相等.解答:解:因为一根铁丝围成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铁丝的长度;一根铁丝围成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等于铁丝的长度,而两根铁丝的长度相等,所以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相等;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应用周长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妈妈吃了一个西瓜的,小刚也吃了一个西瓜的.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妈妈说得对?在什么情况下小刚说得对?【答案】如果妈妈吃的西瓜大,则妈妈说得对,如果两人吃的西瓜同样大,则小刚说得对【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两人都吃了所吃西瓜的,所以如果妈妈吃的西瓜大,则妈妈说得对,如果两人吃的西瓜同样大,则小刚说得对,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两人都吃了所吃西瓜的,所以如果妈妈吃的西瓜大,则妈妈说得对,如果两人吃的西瓜同样大,则小刚说得对.答:如果妈妈吃的西瓜大,则妈妈说得对,如果两人吃的西瓜同样大,则小刚说得对.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表示单位“1”的量是多少.4. 2个千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3600是由个千个百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个百组成的;2505百位上的“5”表示5个,个位上的“5”表示5个.【答案】2400,2004,3,6,36,百,一【解析】分析:①根据数位顺序表,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②根据整数的组成可知:3600是由3个千和6个百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由36个百组成的;③首先搞清这个数字在整数的什么数位上和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它就表示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解答:解:2个千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2400,2个千和4个一组成的数是2004;3600是由3个千6个百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36个百组成的;2505百位上的“5”表示5个百,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故答案为:2400,2004,3,6,36,百,一.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组成和写法,注意一个单位没有的数位用0补足.5.用分数表示下图中的涂色部分.【答案】,【解析】分析:图一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平均分成了9份,表示其中的3份,用分数表示;图二把阴影扇形补到右下空白扇形,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解答:解:3÷9=1÷4=.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6.从下面的口袋中每次任意摸一个球,摸20次.要使摸球的结果符合指定要求,可以怎样给口袋里的球涂色:先想一想,再涂一涂.(1)摸到的一定是红球.(2)摸到的球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黄色.(3)不可能摸到红色的球.【答案】(1)(2)(3)【解析】分析:(1)摸到的一定是红球,只要都是红球即可;(2)摸到的球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黄色,只要是球的颜色只有红色和黄色即可;(3)不可能摸到红色的球,只有球中没有红色的即可.解答:解:涂色如图:(1)摸到的一定是红球.(2)摸到的球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黄色.(3)不可能摸到红色的球.点评:根据题中给出的要求和可能性的有关知识,得出涂色的方法.7.亿级的计数单位是亿位..(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试题解析:数级是每四位一级,分个级、万级、亿级…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级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由此判断.解答:解:万级和亿级都各有4个计数单位,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所以亿级的计数单位是亿位,说法错误;故答案为:×.8.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围一个长方形,正确的说法是()A.长5厘米,宽4厘米 B.长8厘米,宽2厘米C.边长是4厘米【答案】B.【解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C=(长+宽)×2可知,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即为长方形中长和宽的和,依此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因为20÷2=10厘米,A中5+4=9≠10,故选项错误;B中8+2=10,符合,故选项正确;C中,当长7厘米,宽3厘米时,面积是7×3=21平方厘米,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方形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的应用.9.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用了()秒.A.10秒 B.20秒 C.25秒【答案】C【解析】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走了5个大格,秒针在钟面上,每走一个大格用5秒,要求总用时,用乘法,即可得解.解答:解:6﹣1=5,5×5=25(秒),答: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用了25秒;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钟面的认识.10.用6个边长的10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厘米.【答案】140或100.【解析】因为6=1×6=2×3,所以6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两种拼法,第一种是6个正方形排成1行;第二种是排成2行3列;分别画出图形,找出新长方形的长和宽,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宽)×2,求出周长.解答:解:拼法一:新长方形的长是10×6=60(厘米)宽是10厘米周长是(60+10)×2=140(厘米)拼法二:新长方形的长是10×3=30(厘米)宽是:10×2=20(厘米)周长是(30+20)×2=100(厘米)答: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140或100厘米.故答案为:140或100.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因数的分解,来求长方形的长宽,通过计算比较周长大小的能力.11.一个长方形的宽是2米,长是宽的4倍,它的周长是.【答案】20米.【解析】宽是2米,长是宽的4倍,先用宽的长度乘上4,求出长方形的长是多少米,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进行求解.解答:解:(2×4+2)×2=(8+2)×2=10×2=20(米)答:它的周长是20米.故答案为:20米.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先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求解;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求解.12.(2015秋•赣县校级期末)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答案】9厘米.【解析】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就是36厘米,用周长除以4即可求出边长.解答:解:36÷4=9(厘米),答: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9厘米.故答案为:9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灵活运用.13.正方形的周长总是它的边长的倍.【答案】4.【解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解答:解:正方形的周长总是边长的4倍.故答案为:4.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正方形的周长的意义,掌握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明确: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14.体育老师买了6条跳绳,每条8元,还剩下52元,他一共带了多少钱?【答案】100【解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6条跳绳的钱数:8×6(元),再加上剩下的52元,即为一共带了多少钱.解:8×6+52=48+52=100(元)答:他一共带了100元.【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6条跳绳的钱数,再运用加法解答即可.15.小雨一家去采摘.爷爷、爸爸、外公、姨妈、小雨、叔叔6人采摘了桑果,奶奶、妈妈、爷爷、小雨4人采摘了草莓,采摘桑果和草莓的共有人.【答案】8.【解析】根据爷爷、爸爸、外公、姨妈、小雨、叔叔6人采摘了桑果,奶奶、妈妈、爷爷、小雨4人采摘了草莓,一共有10人次,要求采摘桑果和草莓的共有多少人,还要减去里面重复的2人:爷爷和小雨.据此解答即可.解:(6+4)﹣2=10﹣2=8(人)答:采摘桑果和草莓的共有8人.故答案为:8.【点评】本题考查了容斥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解答规律是:总数量=A+B﹣既A又B.16.在横线里填上>、<或=900克 3克 5千克 500克 3000克 3千克4千克 500克 1克 4克 750克 7千克6600克 6千克 2500克 2千克500克 2300克﹣300克 2千克.【答案】>,>,=,>,<,<,>,=,=.【解析】(1)、(5)单位相同,直接比数值即可.(2)5千克=5000克,5000克>500克.(3)3000克=3千克.(4)4千克=4000克,4000克>500克.(6)750克=0.75千克,0.75千克<7千克.(7)6600克=6.6千克,6.6千克>6千克.(8)把2千克乘进率1000化成2000克再与500克相加等于2500克.(9)2300克=300克=2000克,2000克=2千克.解:(1)900克>3克;(2)5千克>500克;(3)3000克=3千克;(4)4千克>500克;(5)1克<4克;(6)750克<7千克;(7)6600克>6千克;(8)2500克=2千克500克;(9)2300克﹣300克=2千克.故答案为:>,>,=,>,<,<,>,=,=.【点评】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整数或小数或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化成什么单位要灵活掌握.17.把4500克、4600克、450克、480千克按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答案】480千克>4600克>4500克>450克.【解析】先把单位进行换算,即480千克=480000克;进而根据整数比较大小的办法:比较两个整数的大小,要看他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进而得出结论.解:480千克=480000克,因为480000克>4600克>4500克>450克;所以:480千克>4600克>4500克>450克;故答案为:480千克>4600克>4500克>450克.【点评】做此类比较数的大小的题时,要看他们的数位,如果数位不同,那么数位多的数就大,如果数位相同,相同数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18.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多1..(判断对错)【答案】×【解析】要求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多少,可先确定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各是多少,然后用三位数减去两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相差:100﹣99=1.答: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少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只要确定了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各是多少,就可得出答案.19. 10个小朋友摸球,每人至少拿到一个球,8个人拿黄球,7个人拿白球,人手中有这两种球.【答案】5.【解析】8个人拿黄球,7个人拿白球,拿白球的人数加上拿黄球的人数,求出一共拿了多少个球,再减去人的总数,就是有几个人手中这两种球都有.解:8+7﹣10=15﹣10=5(人)答:5人手中有这两种球.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依据了容斥原理公式之一: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素个数=属于A类元素个数+属于B类元素个数﹣A类B类元素个数总和.20.(1)买最贵的与最便宜的帽子一共用多少元?(2)明明只有15.30元,买最贵的帽子,还少多少元?【答案】32.45元;4.7元.【解析】(1)最贵的帽子是20.00,最便宜的帽子是12.45,然后相加即可.(2)用最贵的帽子的价钱减去明明的钱即可.解:(1)20.00+12.45=32.45(元)答:买最贵的与最便宜的帽子一共用32.45元.(2)20.00﹣15.30=4.7(元)答:还少4.7元.【点评】解答此题要分析数的大小,再根据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列式计算.21.四边形有条边,有个角.【答案】4,4.【解析】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围成的封闭的平面图形叫做四边形;据此解答即可.解:四边形有 4条边,有 4个角;故答案为:4,4.【点评】此题考查了考查了四边形的特征和性质.22.一只山雀一天能吃96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算)5只小雀能吃害虫多少只?【答案】14400只.【解析】先用一只山雀一天吃害虫的数量乘上5只,求出5只山雀一天吃多少只害虫,再乘上30天,即可求出一个月(按30天算)5只小雀能吃害虫多少只.解:96×5×30=480×30=14400(只)答:一个月(按30天算)5只小雀能吃害虫14400只.【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23.计算35﹣2×7时,应先算,再算.【答案】乘法,减法.【解析】35﹣2×7有乘法和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解:35﹣2×7=35﹣14=21是先算乘法,再算减法.故答案为:乘法,减法.【点评】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24.食堂运来了850千克大米,吃了16天,平均每天吃28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大米?【答案】还剩402千克大米【解析】吃了16天,平均每天吃28千克,一共吃的大米就是16个28千克,食堂运来了850千克大米,还剩下的大米的重量就是用一共运来的重量减去吃了的重量,据此解答.解:850﹣28×16,=850﹣448,=402(千克);答:还剩402千克大米.【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吃的大米的重量,再根据减法的意义来列式解答.25.要配成一套衣服,有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答案】6【解析】从3件上衣选中一件有3种选法;从2条下衣中选一件有2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可得共有:2×3=6(种);据此解答.解:根据分析可得,2×3=6(种);答:有6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故答案为:6.【点评】本题考查了乘法原理即做一件事情,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26.一台冰箱1200元,王爷爷买了一台电冰箱.先付500元,余下部分每月付260元,月能全部付清.【答案】3个.【解析】根据题意,用冰箱的1200元减去先付的500元,求出剩下的,即1200﹣500=700元,700里面有几个260,就需要几个月还完,即700÷260=2…180,余下的180还需要1个月,共2+1=3个月.解:1200﹣500=700(元);700÷260=2(个)…180(元);2+1=3(个).答:3个月能全部付清.故答案为:3个.【点评】本题关键是求出余下的钱数,再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这个数除以另一个数进行解答.27.果园里有苹果树24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45棵,梨树是桃树的3倍,果园里梨树有多少棵?【答案】195棵【解析】根据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用苹果树棵数减去45,据此解答即可.解:240﹣45=195(棵)答:果园里梨树有195棵.【点评】选择合适的数学信息,再根据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解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8.脱式计算.25×24+125 23×34﹣152 (634﹣329)÷5320+26×27 1500﹣125×8 14×6×17【答案】(1)25×24+125=600+125=725(2)23×34﹣152=782﹣152=630(3)(634﹣329)÷5=305÷5=61(4)320+26×27=320+702=1022(5)1500﹣125×8=1500﹣1000=500(6)14×6×17=84×17=1428【解析】(1)先算乘法,再算加法;(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的除法;(4)先算乘法,再算加法;(5)先算乘法,再算减法;(6)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解:(1)25×24+125=600+125=725(2)23×34﹣152=782﹣152=630(3)(634﹣329)÷5=305÷5=61(4)320+26×27=320+702=1022(5)1500﹣125×8=1500﹣1000=500(6)14×6×17=84×17=1428【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29.筑路工人要新建一条长1千米的马路,第一个月完成了436米,第二个月完成了389米,第三个月还要完成多少米才能完工?【答案】175米【解析】根据题意知要求第三个月还要完成的长度,需要用马路的总长度1千米减去第一个月修的长度436米,再减去第二个月修的长度389米,因长度单位不同,统一单位后再相减即可,据此解答.解:1千米=1000米1000﹣436﹣389=564﹣389=175(米)答:第三个月还要完成175米才能完工.【点评】本题属于连减应用题,解答的依据是减法的意义,本题的列式也可为1000﹣(436+389).30.音乐班有4个小组,每组有32人,书法班的人数是音乐班的3倍,书法班有多少人?【答案】384人【解析】4×32×3=384(人)答:书法班有384人.31.某超市运来3吨洗衣粉,第一周卖出1500千克,第二周卖出500千克。
小学数学冀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能性、探索乐园11.学校举办围棋比赛,最后有8名小选手参加决赛,采用淘汰制,产生一名冠军,一共要赛______ 场。
2.甲、乙、丙、丁在路上相遇,他们相互握手问好。
甲和三人都握了手,乙和两人握了手,丙和一人握了手。
则丁和______ 握了手。
3.甲、乙、丙、丁4人参加象棋循环比赛。
到目前为止,甲赛了3局,乙赛了2局,丙赛了1局,丁赛了______ 局。
4.甲、乙、丙、丁、戊在路上相遇,他们相互握手问好。
甲和四人都握了手,乙和三人握了手,丙和二人握了手,丁和一人握了手。
那么,戊和______ 个握过手。
5.甲、乙、丙3个小朋友见面时,每人和其余每个人只握一次手。
此时,已知甲握了两次,乙握了一次,那么丙握了______ 次。
6.甲、乙、丙、丁4位同学进行乒乓球单循环赛,已知甲、乙、丙3人已赛过了3、2、1场。
那么此时丁赛了______ 场。
7.A、B、C、D4个球队进行比赛,每两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
到目前为止,A已赛了3场,B赛了2场,D赛了1场。
则C赛了______ 场。
8.甲、乙、丙、丁和小强五位同学一起比赛象棋,每两人都要比赛一盘。
到现在为止,甲已经赛了4盘,乙赛了3盘,丙赛了2盘,丁赛了1盘。
则问小强已经赛了______ 盘。
9.传说有个说谎国,这个国家的男人在星期四、五、六、日说真话,在星期一、二、三说假话;女人在星期一、二、三、日说真话,在星期四、五、六说假话。
有一天,说谎国的一男一女在聊天:男人说:“昨天是我说假话的日子。
”女人说:“昨天也是我说假话的日子。
”请根据他们说的话,判断出今天是星期______ 。
10.四人赛跑。
根据下面四句话可知,______ 第一,______ 第二,______ 第三,______ 第四。
(1)甲比乙快;(2)丙比甲慢;(3)丙比乙慢;(4)丁最快。
11.将下图沿线折成一个正方体,它的共顶点的3个面上的数字之和最大是______ 。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_冀教版(2022秋)(含解析)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打算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制造和进展。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9分)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奇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存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如此,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锤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看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成效。
1.从个位起,万位是第()位,第四位是()位,第三位的计数单位是()。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专门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因此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样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现在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022年秋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检测试卷及答案(一)一、填空。
(18分)1、一张长方形纸长10厘米,宽7厘米,如果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2、652除以一个一位数,商可以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3、填上适合的单位名称。
一头大象重2()20袋面粉重1()一辆货车可载货4()小东体重35()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它的边长是()分米。
5、小红、小蓝、小芳、小军每两人握一次手,共握()次手。
6、用4个数字,2、6、9、0摆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7、38名同学春游,每5人一个帐篷,共需()个帐篷.8、妈妈用拖布擦地,是()现象;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现象。
9、在○里填上“>”“<”或“=”。
6×4+5○6×(4+5)48÷(2×3)○48÷2×3100÷4○120÷510、便利店里有3种面包,两种饮料,小明想买一个面包和一种饮料,有()种选择。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7分)1、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数,也有乘除法,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2、1吨的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3、因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4、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都有四个角。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
()6、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对称图形。
()7、由4条直的线段,一定会组成四边形。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把35+28=63,63÷7=9合并成综合算式是()。
A35+28÷7B35÷7+28C(35+28)÷72、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则它们的周长()。
A周长相等B正方形周长大C长方形周长大3、□÷□=8……4除数最小填()。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可能性》练习【编者按】为了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xx小学频道搜集整理了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可能性》练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可能性》练习
1.下表是同学们做摸球游戏的纪录。
(共摸15次,每次把摸出的球放回盒子里。
)红球正正丅12
绿球下3
由此我们估计盒子里( )球多,( )球少,下次摸到( )的可能性大。
2.在每个圆盘上按要求涂红,黄两种颜色。
使1号盘的指针停在红色的可能性最大,停在黄色的可能性最小,2号盘的指针停在黄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
3.
我闭上眼睛来取饮料,取到( )的可能性最大,取到( )的可能性最
小。
(黄色的是果汁,紫色的是可乐,白色的是酸奶)
4.摸球
在( )号袋里更容易摸到
,在1号袋里摸到( )的可能性最大,摸到( )的可能性最小。
以上就是冀教版三年级数学试题:《可能性》练习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更多文章进入:
xx小学频道三年级数学试题。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冀教版小学生三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1份。
试卷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使用(2份)2. 第二单元使用(2份)3. 第三单元使用(2份)4. 第四单元使用(2份)5. 第五单元使用(2份)6. 第六单元使用(1份)7. 第七单元使用(2份)8. 第八单元使用(2份)9. 期中检测卷(3份)10.期末检测卷(3份)第一单元测试卷一、填空题。
1. 从个位起,千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2.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3.一个数由3个千、4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4.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按规律填数。
1020,1030,( ),1050,( )。
7800,( ),( ),8100,8200。
6.一台电脑的价钱是7865元,可以说大约是( )元。
7.在四位数9705中,“9”在( )位上,表示( );“7”在( )位上,表示( );“5”在( )位上,表示( )。
8.4325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9.一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10.用8、6、2、5这四个数写出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的四位数是( )。
二、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 2022中3个2表示的大小( )。
A.一样B.不一样C.无法确定2.从8900起一百一百地数,下一个数是( )。
A.8910B.9100C.90003.下面三组数中,( )组两个数的关系与其余两组不同。
A.5300与5200B.9540与9440C.8400与74004.下列各组数的排列中,( )是正确的。
A.6120>6100>614B.4050<4005<4500C.3480<2999<43805.最大的三位数再加上( )就是最小的四位数。
A.900B.990C.1三、判断题。
2021-2022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质量监测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算式中积大约是3000的是()。
A.492×8B.595×4C.6×4962.下面的涂色部分不能用1表示的是()。
2A.B.C.3.小白兔拔萝卜,第一天拔3个,以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多拔2个,第五天拔()个。
A.5B.8C.114.把43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几根?小红通过竖式计算得到了答案,计算过程如图:小莉通过分小棒也得到了答案。
上面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相当于选项()中虚线圈出的小棒。
A.B.C.5.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周长最长的是()。
A.B.C.6.小军、小红、小李参加100米赛跑,小军比小红少用1秒,小李比小红多用1秒。
()跑得最慢。
A.小军B.小红C.小李二、口算和估算7.直接写出得数。
6×700=30×4=86÷2=630÷7=62×4=400÷5=3377+=116-=三、竖式计算8.用竖式计算,带*题要验算。
425×8=604×7=450×5=552÷6=535÷5=*204÷5=四、填空题9.400×8可以看作4个( )乘8,400÷8可以看作( )个十除以8。
10.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7份,小明吃了37,爸爸吃了17,小明和爸爸一共吃了( )( ),还剩( ) ( )。
11.24的3倍是( ),( )的3倍是24。
12.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李小刚是元丰小学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他的身高大约是138( ),体重大约是34( )。
他最喜爱的运动项目是乒乓球,每个乒乓球的重量的为3( )。
13.□02÷5,要使商的中间有0,□里应填( );213×□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套试卷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冀教版⼩学⽣三年级试卷。
全套试卷共21份。
试卷内容如下:1. 第⼀单元使⽤(2份)2. 第⼆单元使⽤(2份)3. 第三单元使⽤(2份)4. 第四单元使⽤(2份)5. 第五单元使⽤(2份)6. 第六单元使⽤(1份)7. 第七单元使⽤(2份)8. 第⼋单元使⽤(2份)9. 期中检测卷(3份)10.期末检测卷(3份)第⼀单元测试卷⼀、填空题。
1. 从个位起,千位是第( )位,第五位是( )位。
2.10个⼀百是( ),10个⼀千是( )。
3.⼀个数由3个千、4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4.与9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按规律填数。
1020,1030,( ),1050,( )。
7800,( ),( ),8100,8200。
6.⼀台电脑的价钱是7865元,可以说⼤约是( )元。
7.在四位数9705中,“9”在( )位上,表⽰( );“7”在( )位上,表⽰( );“5”在( )位上,表⽰( )。
8.4325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和( )个⼀组成的。
9.⼀个四位数,千位和个位上都是5,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10.⽤8、6、2、5这四个数写出的最⼤四位数是( ),最⼩的四位数是( )。
⼆、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1. 2022中3个2表⽰的⼤⼩( )。
A.⼀样B.不⼀样C.⽆法确定2.从8900起⼀百⼀百地数,下⼀个数是( )。
A.8910B.9100C.90003.下⾯三组数中,( )组两个数的关系与其余两组不同。
A.5300与5200B.9540与9440C.8400与74004.下列各组数的排列中,( )是正确的。
A.6120>6100>614B.4050<4005<4500C.3480<2999<43805.最⼤的三位数再加上( )就是最⼩的四位数。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42÷(1+2)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
2.计算15+3×4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计算(15+3)×4时,要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3.8与10的积减去5,差是多少?列综合算式为( )。
4.8与10的积减去5与10的积,差是多少?列综合算式为( )。
5.72—6×8÷4如果要同时计算减法和除法,这个算式应变为( )。
6.4个12的和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
7.小红3天做了180个纸鹤,照这样的速度,5天做( )个纸鹤。
8.计算40+(80—20)÷2时,应先算( ),结果是( );再算( ),结果是( );最后算( ),结果是( )。
9.67—15×3=(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打“×”) (6分)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加法、减法,又有乘法除法,要先算乘法、除法,再算加法、减法。
( )2.在一个算式里,无论有没有小括号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算。
( )3.72×4×2=74×2×4 ( )4.42+54—54+42=0 ( )5.75÷5×3=75÷(5×3) ( )6.135—72=63,63÷9=7,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为:(135-72)÷9=7。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 分)1.24+24+24+24+7可以写成( )。
A.24×4+7B.(24+7)×4C.(24+7)÷42.下面各题可以去掉括号的是( )。
A.(52-18)÷2B.(92×3)÷4C.78×(46-42)3.(76-15)×4应先算( )。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达标一、我聪明,我会填。
(每空 1分,共15分)1. 因为8÷2=4,所以80÷2=( )。
2. 78 是( )的3倍;( )的4倍是128。
3. 685÷5 的商的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数。
4. 42□÷3,要使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 );8□8÷4,要使商的中间是 0,□里可以填( )。
5. □27÷4,如果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如果商是三位数,□里可以填( )。
6. 在○里填上“>”“<”或“=”。
600÷3○600÷2 18×9○848÷2438÷4○216÷8 505÷5○550÷57. 天天5分钟走了520米,亮亮7分钟走了637米,( )走得快一些。
8. 爷爷买了4只大公鸡,一共花了197元,平均每只大公鸡大约( )元。
二我自信,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 2 分,共 10 分)1. 下面算式中( )的商最接近150。
A.745÷5B. 481÷4C. 918÷92. 【石家庄市真题】根据图中的信息,算式:66÷7= 9……3(岁),用下面哪句话描述正确?( )。
A. 奶奶的年龄是小女孩的9倍B. 奶奶的年龄是小女孩的9倍多一些C. 奶奶的年龄是小女孩的9倍少一些3. 除数是一位数,被除数是三位数且末尾有2个0,商的末尾( )。
A. 没有0B.有2个0C. 有1个0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 每套校服用布3米,624米布能做多少套校服?毛毛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竖式中箭头所指的数表示( )。
A. 做208套校服需要用布624米B. 做200套校服需要用布600米C. 做2套校服需要用布6米D. 做200套校服需要用布60米5. 水果超市运来812千克苹果进行装箱销售,如果一个箱子最多能装9千克,至少要准备( )个这样的箱子。
可能性达标试题
一、我来填一填。
1.盒子里有20个红球,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是红球。
2.盒子里有15个红球和5个黄球,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是红球。
3.某大型商场举行购物抽奖活动。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00名。
小吴阿姨进行了抽奖,()是一等奖。
4.甲、乙、丙三个人中,有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日本人,一个韩国人。
其中甲不是日本人,在韩国留学,那么甲()中国人。
5.小明和小红玩扔硬币的游戏,硬币扔出去之后,落地时背面()朝上。
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定”或“不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下面的事情。
1.6月1日是儿童节。
______
2.明明长的比妈妈高。
______
3.今天阴天,明天肯定下雨。
______
4.地球每天都在不停的转动。
______
5.每天都有地区下雨。
______
6.公鸡下蛋。
______
7.9月10日是国庆节。
______
8.两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
______
三、判断题。
1.哥哥的年龄比妹妹的年龄小。
()
2.太阳每天都从东边升起。
()
3.红红一年长大一岁。
()
4.每天都有人玩电脑。
( )
5.所有的鸟都会飞。
()
6.国庆节的前一天是9月31日。
()
7.小军的生日在12月最后的一天,是12月29日。
()
四、我来算一算。
493-207 210-105 164+637
778+132 579-279-101 706―129―103
五、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然后再进行计算。
(1)68+122=190 (2)231-101=130
300-190= 130+73=
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约1464千米,现在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已走了648千米,离上海还有多远?
2.有甲、乙两个纸盒,甲盒全部装了蓝色的小球,而乙盒装了蓝色和红色的小球。
(1)在哪个盒子中一定能摸到蓝色的小球?哪个盒子中不一定能摸到蓝色的小球?
(2)告诉大家为什么?
3.小刚家和超市之间的距离是569米,超市和学校之间的距离是422米.
(1)小刚家离学校多远?
(2)动手算一算两条路相差多少米?
(3)你还能提出问题并回答吗?
4.操作体验。
如果让你从下面的盒子里分别摸出一颗彩球,结果会怎么样?用连线的形式把正确答案标出来。
答案
一、我来填一填。
1.一定
2.不一定(可能)
3.不一定(可能)
4.一定
5.可能
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用“一定”或“不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下面的事情。
1.一定
2.可能
3.可能(不一定)
4.一定
5.可能
6.不可能
7.不可能
8.可能(不一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四.我来算一算。
493-207=286 210-105=105 164+637=801
778+132=910 579-279-101=189 706―129―103=474
五.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然后再进行计算。
(1)300-(68+122)=110 (2)231-101+73=203
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 1464-648=816(米)
2. (1)甲盒乙盒(2)学生的回答合理就行。
3.(1)569+422=1091(米)(2)569-422=147(米)(3)学生提问合理计算准确。
4. 5个红色5个黄色 ----有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黄球
10个黄色-----一定不是红球
10个红色-----一定是红球
8个黄色2个黑色-----很可能是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