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2016_2017学年高一化学3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 格式:doc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5
卓越联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化学试题有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H 1 C 12 He 4 N 14 O 16 S 32 Fe 56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袋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
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袋装食品内放入一小袋固体,在该小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生石灰、硫酸亚铁C.食盐、硫酸亚铁D.生石灰、食盐2、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 A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 AC.通常状况下,1 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 N A3.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B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C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D金属元素全部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4. 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表面迅速变暗→“出汗”→变成白色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钠B.“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表面形成了溶液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5. 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A.水玻璃B.光导纤维C.黏土 D.普通水泥6. 下列现象与胶体的性质无关的是( )A .工厂尾气静电除尘B .浑浊的水可以用明矾净化C .向FeCl 3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会出现红褐色沉淀D .清晨,人们经常看到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木枝叶所产生的美丽景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否电离B .CO 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 2是电解质C .酸、碱和盐类都属于电解质,其他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D .BaSO 4不溶于水,所以BaSO 4是非电解质8. 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u 2+、Na +、H +、SO 42-、CO 32-、OH -等6种离子。
福建省厦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产品或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① 玻璃钢② 采用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的钓鱼竿③飞机机身④ 航天飞机隔热陶瓷片⑤ 纳米A.①⑤ B.①②③ C.②⑤D.全部【答案】D【解析】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性质不同的材料经过特殊的加工制成的材料称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不仅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还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等尖端科学领域,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考点:考查常见复合材料的分类和应用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 人造刚玉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主要成分是二载化硅② 化学家采用玛瑙研钵摩擦固体反应物进行无溶剂合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③ 提前建成的三峡大坝使用了大量水泥,水泥是硅酸盐材料④ 水晶项琏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⑤大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环保、节能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⑤ D.③⑤【答案】D3.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
己知:(1)a、c 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 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判断a、b、c、d、e依次为:( )A. Fe、Cu、Al、Ag、Mg B.Mg、Cu、Al、Ag、FeC.Al、Cu、Mg、Ag、Fe D.Mg、Ag、Al、Cu、Fe【答案】B【解析】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在高中阶段学过的能和强碱反应生成氢气的金属为铝,则c 是铝,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为铁和铝,则e是铁,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说明a和c的活动性顺序位于氢元素之前,则a是镁,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说明b的金属性比d强,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所以b是铜,d是银,所以a、b、c、d、e分别为:Mg、Cu、Al、Ag、Fe;答案选B。
2016-2017学年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第I卷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N:14 Al:27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维生素C昜被氧化,当新鲜蔬菜煮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所损失B.钢筋混凝土属复合材料C.光导纤维和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材料都是单质硅D.生产水泥、玻璃、熟石灰都要用到石灰石这一原料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单质的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测化合物在熔融或水溶液中的导电性可判断是否为离子化合物D.化学反应中伴随的能量变化,所以反应一定会有热效应(即放热成吸热)Cs,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3、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的铯—137其符号表示为13755A.质子数为137B.质子数为55C.电子数为82D.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274、下列物质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①CCl4②Na2O2③H2SO4④NH4Cl ⑤H2O2⑥Ca(OH)2A. ①②③④B. ④⑤⑥C. ②④⑥D. ②③⑤5、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 双氧水B. 四氯化碳C. 氮气D. 二氧化碳6、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A.2NaCl(熔融)2Na+Cl2↑B.MgO+H2Mg+H2OC.Fe3O4+4CO3Fe+4CO2D.2HgO2Hg+O27、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金属元素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8、为了除去MgO中混有的少量杂质SiO2,可选用的试剂是A.氢氟酸B.氨水C.稀盐酸D. NaOH溶液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往溴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足量氯水2Fe2++Cl2 =2 Fe3++2Cl-B.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 + 4OH-= [Al(OH)4]-C.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 OH-= CH3COO-+H2OD.往氯化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3++4NH3•H2O =[Al(OH)4]-+ 4NH4+10、A、B、C、D四种元素,己知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L层上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C元素是第3周期还原性最强元素;D元素在第3周期中,其单质是非常稳定的气体。
2017年厦门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综化学能力测试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B卷。
第I卷均为必考题,第II 卷包括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第I卷1一4页,第II卷5一12页,共12页。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瑰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填涂举例”和“注意事项”。
相对原子质原子: C-12 O-16 A1-27第I卷(必考)本卷共18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6.化学家及其突出贡献为:①波义耳(化学元素概念);②道尔顿(原子学说);③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④玻尔(玻尔原子模型)。
这些突出贡献提出的年代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③④①②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二氯甲烷都存在同分异构体B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水解C制聚乙烯塑料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D.高温消毒是利用蛋白质变性的原理8.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人硅酸钠溶液以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B.右图装置中,导管不能伸人液面的原因是产物易溶于水C.用碱石灰可干燥氯气D.用普通玻璃棒蘸取溶液做焰色反应以证明溶液含有Na十理科综合能力侧试第2页(共12页)9.甲、乙、丙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转化:甲+强酸→乙十丙十H2O ,其中乙为盐,丙为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金属单质B.甲与乙一定含有同种元素C.丙一定是氧化物D.该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10.第二周期元素X、Y、Z、W'的最高价氧化物溶于水可得四种溶液,0.010 mol·L-1的这四种溶液pH与该元素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B.简单离子半径:Z<WC.Y元素存在同素异形体D.X和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恰好中和时,溶液呈中性11.工业上,在强碱性条件下用电解法除去废水中的CN-,装置如右图所示,依次发生的反应有:①CN- —2e- +2OH- ═══CNO- +H2O②2CL- 一2e═══CL2 ↑③3CL2+2CNO-+8OH-═══N2+6CL-十2CO3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Fe一2e一═══Fe2+B.通电过程中溶液pH不断增大C.为了使电解池连续工作,需要不断补充NaClD. 除去1 mol CN-,外电路至少需转移5 mol电子12.在密闭容器中,5 mol H2与2 mol CO2发生反应:3(g)十CO2(g)≒CH3OH(g)+H2O(g)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温度(T)和压强(P),反应混合物中甲醇(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P1> P2> P3>P4B.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大C.若T1> T2> T3>T4,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D.T4、P4、时,H2的平衡转化率为60%第II卷必考部分第II卷必考部分共9题,157分。
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化学科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Cu:64 N:14 H:1 O:16 S:32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过程属于氮的固定()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 B.豆科植物根瘤菌将含氮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将氨转变成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D.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氮化合物。
2.吸进人体内的O2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副产物,如·∙∙∙∙O·等,这些活性氧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夺命杀手”。
我国科学家尝试用含硒化合物Na2SeO3消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在消除活性氧时,Na2SeO3的作用是()A.还原剂 B.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以上均不是3.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漂白原理相同的是 ( )①过氧化钠②次氯酸③二氧化硫④活性炭⑤臭氧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D.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5.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防止污染。
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 SO2+NH3+H2O=(NH4)2SO3B.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 NO2+NO+NaOH=2NaNO2+H2OC.制CuSO4 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D.制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6.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B.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7.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A.使用吸收塔设备 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催化剂D.使用H2作原料8.下列反应中,不属于HNO3类别通性的是()A.4HNO3(浓)+S SO2↑+4NO2↑+2H2O B.HNO3+NaOH=NaNO3+H2OC.2HNO3+CuO=Cu(NO3)2+H2O D.2HNO3+CaCO3=Ca(NO3)2+CO2↑+H2O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硝酸必须保存在棕色瓶中 B.铵盐应密封保存于阴凉处C.pH=6的降雨是酸雨 D.SO2、NO2、可吸入颗粒物等过量排放导致雾霾10.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B.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B.0.2mol浓硫酸与足量Cu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C.在常温常压下,1mol/L的NH3·H2O中含有NH4+数目为N AD.46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含有3mol原子12.下列解释过程或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氨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NH3+HCl═NH4ClB.NH4Cl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NH3↑+H2O C.SO2使Br2水褪色:SO2 +Br2+2H2O═2HBr+H2SO4D.SO2溶于水:SO2+2H2O V2O5△高温、高压催化剂浓硫酸Δ180℃催化剂充电放电催化剂ΔH2SO313.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①NO2+NO;②NO2+O2;③HCl+N2;④NO+N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其中高度关系是:()A.H1>H2>H3>H4 B.H3>H2>H1>H4 C.H1=H2=H3=H4 D.H2>H3>H1>H414、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 )A. NH4+、Al3+、SO42-、NO3-B. K+、Fe2+、NO3-、SO42-C.K+、Cu2+、NH4+、Cl-D. Na+、K+、NO3-、HCO3-15.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D.1 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16.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T<H2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L与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L<M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第Ⅱ卷 ( 综合题共52 分)17.I.某次采集酸雨样品,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pH,得到数据如下:(1)放置时,雨水样品酸性(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厦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解析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Mn-55 Fe-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近日,IUPAC将新发现的118 号元素命名为Og(),以表彰俄罗斯核物理学家尤金·欧伽涅西。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Og为第七周期元素B. Og的质量数为118C. Og元素单质为气体D. Og与He 为同族元素【答案】B【解析】A、Og为第七周期元素,选项A正确;B、Og的质子数为118,质量数远大于118,选项B 不正确;C、Og元素单质为气体,选项C正确;D、Og与He 为同族元素,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本草纲目》中对利用K2CO3去油污有如下叙述:“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烷衣。
”文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属于()A. 水解反应B. 置换反应C. 醋化反应D. 加成反应【答案】A【解析】碳酸钾水解生成碱,氢氧化钾,属于水解反应,答案选A。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A. 蔗糖B. 食盐C. 生石灰D. 硝酸铵【答案】C【解析】生石灰溶于水会显著放热的,蔗糖和食盐溶于水放热不明显,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答案选C。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B. Cl2的结构式Cl—ClA. CH4的球棍模型C. CO2的电子式D. Cl—的结构示意【答案】A【解析】A、是CH4的比例模型,选项A不正确;B、Cl2的结构式Cl—Cl,选项B正确;C、CO2的电子式,选项C正确;D、Cl—的结构示意,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5.铝锂合金、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 大型民用客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合金中不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 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中碳纤维是基体C. 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属于高分子有机合成材料D. 铝锂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异性能【答案】D【解析】A、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故合金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选项A错误;B、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中陶瓷是基体,选项B错误;C、碳纤维陶瓷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C错误;D、铝锂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等优异性能,选项D正确。
7. 下列我国科学家(括号中为其重大成果)中,为化学理论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 A.徐光宪(创立稀土萃取理论) B.屠呦呦(创制新的抗疟疾药) C.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 D.于敏(提出氢弹构型理论)于敏(提出氢弹构型理论) 8. 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丙中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实验 试剂 试剂乙 试剂丙丙中的现象A 浓硫酸浓硫酸 Na 2SO 3 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 浓盐酸 KMnO 4 淀粉-KI 溶液 溶液变蓝C 稀盐酸 CaCO 3 BaCl 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D浓氨水 CaOA1C13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9. 分子式为C 9H 8O 2的芳香族化合物中能与溴水反应,并能与NaHCO 3溶液反应生成CO 2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 A.4 B.5C.6D.710.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有关草酸(HOOC HOOC——COOH)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9.0 g 草酸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0.9N AB.9.0 g 草酸被NaClO 氧化生成CO 2,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C.9.0 g 草酸溶于水,其中C 2O 2-4 和HC 2O -4的微粒数之和为0.1 N A D.9.0 g 草酸受热完全分解为CO 2、CO 、H 2O,标况下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 L 11.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的L 层电子数是K 层的3倍,丁所在族序数是周期数的2倍,乙、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乙 >丙> 丁B.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丁 >甲C.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乙 > 丙D.甲和丁组成的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可以导电12. 锂-空气电池是高能世密度的新型电池,结构如右图所示。
福建省厦门市2016-2017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 -23 S-32 Cl-35.5 N-14 Fe-56 Mg-24 Zn-65 Cu-64 Ba-137I卷(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毎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错误的是A.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的水的温度时,不慎打破水银球,用滴管将水银吸出放入水封的小瓶中,残破的温度计插入装有硫粉的广口瓶中B.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试管口约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C.燃着的酒精灯翻倒,酒精洒到桌面并且燃烧,为了人身安全,应立即撤离现场D.将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并缓慢旋进塞孔中【答案】C2.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水和CCl4 B.溴和CCl4 C.酒精和水 D.汽油和植物油【答案】A【解析】A.水和四氯化碳不溶,所以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A正确;B.溴和四氯化碳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B错误;C.乙醇和水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D.汽油和植物油能互溶,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D错误;故选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A.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1 mol H2所占体积约为22.4 L,1 mol H2和N2混合气体的体积也约为22.4 LC.0.1 L 0.5 mol•L−1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H+数为0.05N AD.2.3 g Na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答案】B【解析】A.没有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微粒的数目,故A错误;B.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约为22.4 L,故B正确;C.CH3COOH是弱电解质,不可能完全电离,故C错误;D.2.3 g Na的物质的量为0.1 mol,N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故D错误;答案为B。
福建省厦门六中09-1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化学试卷(.03.29)Ⅰ卷(选择题)[本卷包括22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化学观或化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化工生产中应遵循“绿色化学”的思想B.在过渡元素中寻找优良的催化剂C.在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D.根据元素周期律,由HClO4可以类推出氟元索也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FO42.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Gerhard Ertl对金属Pt表面催化CO氧化反应的模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下列关于20278Pt的说法正确的是()A.20278Pt和19878Pt的质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B.20278Pt和19878Pt的中子数相同,互称为同位素C.20278Pt和19878Pt的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同一种核素D.20278Pt和19878Pt的质量数不同,不能互称为同位素3.下列微粒中,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 B.中子数 C.质量数 D.核外电子数4.决定核素的种类的是()A. 质子数B.中子数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和中子数5.下列互为同位素的是()A. H2 D2 B.14N 14C C.16O 17O D.金刚石石墨6.原子序数为3~10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A.电子层数 B.原子半径 C.电子数 D.化合价7.M 2+离子有2个电子层,则M在周期表的位置是()A.第二周期零族B.第二周期Ⅷ族C.第二周期ⅡA族D.第三周期ⅡA族8.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碱性:NaOH>Mg(OH)2B.热稳定性:NH3>PH3C.金属性:K>Na D.原子半径:Cl>S9.下列微粒中,还原性最强的是()A.F- B.Cl- C.Br-D.I-10.下列化合物中阳离子...半径与阴离子...半径之比最大的是()A. LiI B. NaBr C. KCl D. CsF1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叙述错误的是()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地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合价基本上重复着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4到-1的周期性变化D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12.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 2XO 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HXB .H 2XC .XH 3D .XH 413.同一周期X 、Y 、Z 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是: HXO 4 >H 2YO 4 >H 3ZO 4 ,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X > Y > Z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 H 2Y > ZH 3C .非金属性:X > Y > ZD .阴离子的还原性:Z 3- > Y 2- > X - 14.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下列推断中错误的是 ( ) A .砹是一种有色固体,它的气态氢化物很不稳定, B .F 2与水反应比Cl 2与水反应剧烈C .铷的硫酸盐易溶解于水,其氢氧化物一定是强碱D .溴化氢比氯化氢稳定,HClO 4酸性强于HBrO 415.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
福建省高一下学期化学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 (2016高一下·舒城月考) 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是()①0族②主族③副族④第Ⅷ族.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③D . ③④2. (2分) (2019高二下·黑龙江期中) 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 (CH3)3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B . 羟基的电子式:C . 甲烷的球棍模型:D .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3. (2分) (2016高一上·涞水期中) 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 .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 .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4. (2分) (2018高二上·滦县期中) 碘131是碘元素的一种放射性核素。
下列关于 I的说法正确的是A . 质量数为131B . 质子数为78C . 核外电子数为78D . 中子数为535. (2分)(2020·临朐模拟)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F均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是四元化合物,C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化合物,E是单质。
各物质之间存在如下图转化关系(部分产物未标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关系:c>d>eB . 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a>c>dC . 氢化物的沸点:c>dD . C和E反应生成F是工业制硝酸的重要反应之一6. (2分) (2015高二下·枣阳期中) 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 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B . 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 ,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③C . ①Na、K、Rb ②O、S、Se ③Na、P、Cl,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③D . 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738、1451、7733、10540、13630、17995、21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7. (2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下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A .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3B .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D .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8. (2分) (2016高一下·衡水月考)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 它是副族元素B .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C . 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D .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9. (2分) (2018高一上·上海期中)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 23He,每百吨 23He 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24He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