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紧急救护法
- 格式:pdf
- 大小:523.24 KB
- 文档页数:2
战地紧急救护技术一、战地救护六大技术(一)通气技术呼吸道发生了阻塞,在数分钟内伤员即会因窒息、缺氧而死亡,抢救时需争分夺秒去除各种阻塞原因,使气道通畅,称通气术。
1.气道阻塞的原因(1)直接原因颌面伤、咽喉伤、颈部伤、气管支气管伤等。
(2)间接原因中枢性昏迷、吸入性损伤、冲击伤等。
2.气道阻塞的判断(1)有受伤史,并可见头面颈部某处有创伤等。
(2)无呼吸式或有异常呼吸声。
不同的异常呼吸声,提示不同的阻塞部位:①鼾声,由舌后坠所致;②喘鸣声,由喉头、上呼吸道阻塞所致;③漱口声,由咽部分泌物、呕吐物或血液存留所致;④喝哧喝哧声,由上呼吸道下部或支气管阻塞所致。
(3)如自主呼吸仍存在,可见强烈的腹壁运动、肋间肌内陷、辅助呼吸肌的运用或气管牵引动作。
正换气时有明显的阻力。
(4)伤员面色及口唇紫绀,呈痛苦貌、烦躁不安,鼻翼扇动,出汗,吸气时出现三凹征,脉搏细弱,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呼吸困难,有痰鸣或呼吸道阻塞呼吸急促声。
(5)呼吸受阻时间较长、窒息者,若不及时救治,则先呼吸停止、后心跳停止搏动。
3.气道阻塞的处理(1)异物阻塞咽喉部:对于发生咽喉部异物阻塞的伤员,首先为清除阻塞的异物,用手指掏出或者用合适的管子迅速吸出堵塞物,清除伤员口鼻内积存的凝血块、分泌物、碎牙片、碎骨片、泥沙等。
同时,立即改变体位,采取侧卧位,以利于咽喉部的引流,以有效清除分泌物,通畅呼吸道,解除通气障碍。
对于有下颌骨骨折移位的必须将骨折复位固定,将舌向前拉,对昏迷的病人应将舌外拉并固定,以防止舌后坠阻塞气道。
(2)血肿、组织水肿压迫呼吸道:①鼻腔插入鼻咽通气导管通气。
②环甲膜粗针头穿刺通气:病情紧急的可用14~15号粗针头由环甲膜穿刺插入气管内,(环甲膜穿刺的部位通常宜选在甲状软骨下缘与环状软骨之间),仍觉通气不足时可同时插入多个粗针头,随后应立即行气管切开术。
③紧急环甲膜切开术:因通气障碍而濒死、深昏迷舌后坠的病人可行此术,即用尖刀迅速切开皮肤和环甲膜(环甲膜切开术,正确的切口方向为横切),达到通气目的。
紧急救护法紧急情况下,正确的救护方法可以挽救人们的生命。
以下是紧急情况下的几种救护方法: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是指在突然停止呼吸的情况下,通过输入空气或氧气来维持呼吸的方法。
应该在进行心肺复苏前进行人工呼吸,因为身体失去了自主呼吸。
以下是进行人工呼吸的步骤:1.将受害者放置在平坦坚硬的地面上,使其仰面朝上。
2.抬高受害者的下巴并向上推,这样就可以打开气道。
3.手指扩张口腔。
4.加强呼吸。
5.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它表示每分钟有 8 到 10 次呼吸。
6.继续进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在心跳和呼吸停止的情况下,进行胸外按压以提供血液循环。
以下是胸外按压的步骤:1.身体排列良好,双手交叉放在受害者的胸膛上,第一个手指压住胸骨。
第二只手握拳,放在第一只手上。
2.使胸膛下陷至少两英寸。
尽量减慢下沉速度。
3.放松压力,抬起双手并使胸膛回到原来的位置。
每分钟进行至少 100次胸外按压,在进行人工呼吸前进行。
AEDAED 是一个自动除颤器,用于试图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这些机器通常会在地铁站、机场、学校和公共场所等地方提供。
以下是 AED 的步骤:1.打开 AED 并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2.遵循该设备的语音指示并使用电极对受害者进行除颤。
3.必须遵循 AED 的语言提示。
就算除颤未生效, AED 仍然会建议进行胸外按压和口对口呼吸等救护方法。
窒息急救措施当受害者喉咙中有异物或食物时,可能发生窒息。
以下是窒息救护方法:1.询问受害者是否正在窒息。
2.立即握住受害者的下腹部并进行急剧向内的推压。
这将帮助排出异物。
3.如果窒息的情况仍然存在,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
在紧急情况下,救护措施可以挽救人们的生命。
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和 AED 是最常见的救护方法。
如果受害者窒息,可以进行推压和人工呼吸。
希望以上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
紧急救护的小常识一、创伤救护概述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轻者造成体表损伤,引起疼痛或出血;重者导致功能障碍、残疾,甚至死亡。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创伤现场救护技术遇到出血、骨折的伤病员,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伤病员,同时呼叫急救电话或场馆的急救人员。
1. 止血技术出血,尤其是大出血,属于外伤的危重急症,若抢救不及时,伤病人会有生命危险。
止血技术是外伤急救技术之首。
现场止血方法常用的有四种,使用时根据创伤情况,可以使用一种,也可以将几种止血方法结合一起应用,以达到快速、有效、安全的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直接压迫止血:用清洁的敷料盖在出血部位上,直接压迫止血。
间接压迫止血:用手指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阻断动脉血运,能有效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敷料或其他洁净的毛巾、手绢、三角巾等覆盖伤口,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
填塞止血法用消毒纱布、敷料(如果没有,用干净的布料替代)填塞在伤口内,再用加压包扎法包扎。
重点提示:救护员和志愿者只能填塞四肢的伤口。
止血带止血法上止血带的部位在上臂上1/3处、大腿中上段,此法为止血的最后一种方法,操作时要注意使用的材料、止血带的松紧程度、标记时间等问题。
重要提示: 比赛场馆内的志愿者,如遇到有大出血的伤病人,一定要立即寻找防护用品,做好自我保护。
迅速用较软的棉质衣物等直接用力压住出血部位,然后,拨打急救电话或场馆急救网点的电话,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
2. 包扎技术快速、准确地将伤口用自粘贴、尼龙网套、纱布、绷带、三角巾或其他现场可以利用的布料等包扎,是外伤救护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起到快速止血、保护伤口、防止污染,减轻疼痛的作用,有利于转运和进一步治疗。
绷带包扎手部“8”字包扎它也同样适用于肩、肘、膝关节、踝关节的包扎。
螺旋包扎适用于四肢部位的包扎,对于前臂及小腿,由于肢体上下粗细不等,采用螺旋反折包扎,效果会更好。
14种家庭急救常识急救方法:RICE法R:休息(Rest):立即停止活动,保持休息状态;I:冰敷(Ice):用冰袋或冰毛巾敷在扭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C:加压(n):用绷带或弹性绷带包扎受伤部位,保持适当的压力;E:抬高(n):抬高受伤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绝对禁止:不要在扭伤部位按摩或搓揉,以免加重伤势。
亮红灯:如果扭伤后出现严重肿胀、疼痛或骨折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5.咬伤急救方法:用清水或碘酒清洗伤口,用消毒纱布包扎,及时就医。
绝对禁止:不要用嘴巴吹气或用口水涂抹伤口,以免感染加重。
亮红灯:如果被咬者伤口较深或伤口出血不止,或者咬伤者是野生动物或未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犬、猫等,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治疗。
6.骨折急救方法:先用绷带或毛巾等固定伤处,然后用冰袋冷敷,及时送医院治疗。
绝对禁止:不要在骨折部位按摩或搓揉,以免加重伤势。
亮红灯:如果骨折部位出现皮肤破损、血管、神经受损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治疗。
7.晕厥急救方法:将患者平放,松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医疗救援。
绝对禁止:不要让患者坐起或站立,以免加重症状。
亮红灯:如果晕厥持续时间较长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治疗。
8.心脏骤停急救方法: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绝对禁止:不要等待,必须立即进行急救。
亮红灯:心脏骤停是一种紧急情况,必须尽快进行急救和治疗,否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9.中暑急救方法:将患者移到阴凉处,松开紧身衣物,给予适量的清凉饮料,如糖盐水、橙汁等,及时送医院治疗。
绝对禁止:不要让患者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加重症状。
亮红灯:中暑是一种严重的热应激反应,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10.窒息急救方法:立即采取解除窒息的措施,如后背拍击、人工呼吸等,及时送医院治疗。
绝对禁止:不要让患者喝水或吞咽食物,以免加重窒息。
亮红灯:窒息是一种紧急情况,必须尽快进行急救和治疗,否则可能危及患者生命。
紧急救护的方法
紧急救护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心肺复苏: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可以有效地挽救患者的生命。
2. 外伤止血:对于因外伤导致出血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止血处理。
止血方法包括指压动脉止血、加压包扎止血、填塞止血、屈肢加垫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
3. 呼吸道异物清除:对于呼吸道异物的患者,应立即进行清除处理。
清除方法包括海姆立克急救法等。
4. 烫伤急救:对于烫伤的患者,应立即进行冷却治疗,如用流水冲洗或用冷毛巾敷在患处,以减轻烫伤程度。
对于二度烫伤的患者,应避免弄破水泡,并迅速到医院就诊。
5. 毒蛇咬伤:对于毒蛇咬伤的患者,应立即用布条在伤口上方扎紧,以防止毒液扩散,同时应尽快送往医院就诊。
总之,紧急救护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减轻患者的痛苦。
危难时刻求救方法1.电话求救:遇到危难或需要帮助时,及时拨打110、119、120、122等紧急报警、求助电话。
2.声响求救:遇到危难时,除了喊叫求救外,还可以吹响哨子、击打脸盆或其他能发声的金属器皿,甚至打碎玻璃等物品向周围发出求救信号。
3.光线求救:遇到危难时,可以用手电筒、镜子反射阳光等办法求救。
每分钟闪照6次,停顿1分钟后,再重复进行。
4.抛物求救:在高楼遇到危难时。
可抛软物、如枕头、书本、空朔料瓶等,引起下面注意并指示方位。
5.烟火求救:在野外遇到危难时,白天可燃烧新鲜树枝、青草等等植物发出烟雾,晚上可点燃干柴,发出明亮耀眼的火力向周围求救。
6.摆字求救:用树枝、石块、帐篷、衣服等一切可利用的材料,在空地上堆摆出“SOS”或其他求救字样。
每字至少长6米,便于空中搜救人员识别。
7.摩尔斯电码求救:用摩尔斯电码发出“SOS”求救信号,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方式。
现场急救常识1.保护好现场,排除可能导致现场伤员再次受伤的危险因素。
2.尽快报警,并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请求急救中心实施急救。
3.在急救专业人员到来之前,可采取必要措施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但切忌随意搬运、拖拉伤员。
具体措施如下:(1)观察伤员神志、呼吸、脉搏。
如果意识丧失,应注意保持伤员呼吸道通畅。
一旦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防止误吸。
保持头部后仰位,注意保暖。
(2)如果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进行现场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
心肺复苏要方法正确,掌握要领,连续抢救不中断。
(3)检查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损伤,如头部、颈部、胸部、腹部有无开放性损伤、大出血和肢体瘫痪等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等措施。
(4)止血。
局部压迫止血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可用清洁的毛巾、衣物、围巾等覆盖伤口、包扎或用力压迫。
对局部压迫无法达到止血目的的伤者,可以采用动脉压迫止血的方法,即依靠绷带、绳索、毛巾、围巾、衣物等代替止血带,压迫出血部位近端的大动脉。
现代救护是立足于现场的抢救。
突发事故、危重疾病发生后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是救命的“黄金时刻”。
(指南3)现场救护时要注意现场评估:紧急情况下,要通过实地感受、眼睛观察、耳朵听声、鼻子闻味等对异常情况作出判断。
1.评估情况2.保障安全在进行现场救护时,造成意外的原因可能会对参与救护的人产生危险,所以应首先确保自身安全。
3.个人防护设备“第一目击者”在现场救护当中,应采用个人防护用品,阻止病原体进入身体。
第一环节——早期通路主要工作是呼救,大声呼叫寻求帮助,并拨打急救电话120,必要时还要拨打110.电话呼救的内容:(1)报告人姓名、电话号码以及伤病员的个人情况;(2)伤病员所在的确切地点;(3)伤病员目前最危急的情况;(4)伤害性质、严重程度、伤病员的人数;(5)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
现场救护的基本任务是:(1)检伤分类,对伤病员分出轻重缓急并进行分级处理(表1)。
(2)先救命、后治伤、保持气道通畅、保证循环。
(3)迅速安全地转运伤病员。
现场救护的主要原则:(1)保持整定,沉着大胆,细心负责,理智科学地判断。
(2)评估现场,确保自身与伤病员的安全。
(3)分清轻重缓急,先救命,后治伤,果断实施救护措施。
(4)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采取减轻伤病员痛苦的措施。
(5)充分利用可支配的人力、物力协助救护。
第二章心肺复苏大脑缺血、缺氧3秒钟人即感到头晕,10~20秒钟可发生昏迷,30~40秒钟瞳孔放大,1分钟呼吸停止,4~6分钟脑组织发生不可逆的损伤,10分钟脑细胞死亡。
因此必须在呼吸、心跳骤停后的4~6分钟内(最好在4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适用于抢救由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伤病员。
第三章创伤救护创伤是各种致伤因素造成的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一、检查伤病员伤情(1)头部:检查头部是否有出血、肿胀、骨折现象,看鼻孔、耳道内是否有血液或脑髓液流出。
常用急救方法常用的急救方法很多。
在火灾现场,使用较多的急救方法有:人工呼吸法、胸外心脏按压术、外伤止血法、创面包扎法、骨折固定法及搬运转送法等。
人工呼吸法火场上,因触电、中毒、窒息的伤员常会发生呼吸突然停止的现象。
呼吸骤停,时间稍久,就会发生死亡。
因此,当伤员发生呼吸骤停时,必须及时采取正确的人工呼吸进行抢救。
人工呼吸的方法有:一、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一)使伤员仰卧在平地或硬板上,解开腰带和衣扣,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如有分泌物、血块或泥沙堵塞,应立即清除。
如舌后坠时,可将舌拉出固定。
(二)救护者位于伤员一侧,用一只手把伤员下颌托起,使头后仰,呼吸道变直。
用托伤员下颌的手轻按环状软骨,以压迫食道,防止把气吹入胃内。
另一只手捏住鼻孔,不使漏气,并张开口腔,做好呼吸准备。
(三)救护者深吸一口气,迅速对准伤员口腔吹入,迅速抬头,并同时松开双手,使肺内气体排出,即为呼气。
吹气力量不易过大,以免肺泡破裂,也不可太小,使气体不易进入肺内,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16—20次(见图3)图3 口对口人工呼吸二、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如果碰到有的伤员牙关紧闭,张不开口,无法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可采取口对鼻呼吸法。
口对鼻呼吸法与口对口呼吸法,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把用手捏鼻改为捏嘴唇,对准鼻孔吹气,吹气力量稍大,时间应稍长。
三、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这是一种较普遍,应用最多的人工呼吸法。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不翻动病人或是翻动不大即可进行抢救。
操作方法:(一)使伤员仰卧,两臂放在身旁,松开衣领和腰带。
条件许可时,背部可加垫,使胸部略隆起。
头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救护者两腿分开,取骑跪式,两膝放在伤员的大腿外侧中部的位置,面向伤员头部。
两手呈扇状张开,放在伤员两乳头下方。
两臂伸直,依靠体重和臂力推压伤员胸廓,使胸腔缩小,迫使气体由肺内排出。
在此位置上停2秒钟。
(三)救护者双手松开,身体向后,略停3秒钟,使胸自行扩张,空气进入肺内,如此反复操作,每分钟16—18次。
应急救护常识一、怎样做胸外心脏按压术胸外心脏按压就好象“人工心跳”,暂时帮助心脏进行工作,将血液压出去,流回来,使血液仍能继续循环。
由于心脏按压的部位在胸部,此时又必须同时做人工呼吸,而俯卧压背、仰卧压胸、仰卧牵臂式人工呼吸法就不易实施,只能作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可以十分协调地进行,一人作心脏按压,另一人作口对口吹气。
为了使操作顺利,病人要躺卧在木板或平整的地面上,以便救护人按压时背面有硬物支撑。
具体方法是让病人仰卧,抢救者站或跪在一侧,用一手的掌根贴在病人胸骨上2/3与下1/3交界处,另一手叠在这只手背上,两臂肘关节伸直,靠上身重量作快速按压,使胸骨下陷约3-4厘米,心脏间接受到压迫,然后放松,有节奏地一压一松,每分钟约60-70次。
口对口吹气与胸外心脏按压常同时进行,一般每吹一口气,作4-5次心脏按压。
如果现场抢救时,只有一人操作,则可以先吹两口气,然后作10次心脏按压,按比例反复进行。
如病人出现面色转红,瞳孔缩小,可触及脉搏或测到血压,说明心跳已经恢复。
反之,身体冰冷、关节强硬、肌肉变硬、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则病人已真正死亡。
二、怎样做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方法很多,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但以口对口吹气式人工呼吸最为方便和有效。
1.口对口或(鼻)吹气法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而且气体的交换量大,接近或等于正常人呼吸的气体量。
对大人、小孩效果都很好。
操作方法:(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护人站在其头部的一侧,自己深吸一口气,对着伤病人的口(两嘴要对紧不要漏气)将气吹人,造成吸气。
为使空气不从鼻孔漏出,此时可用一手将其鼻孔捏住,然后救护人嘴离开,将捏住的鼻孔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以帮助呼气。
这样反复进行,每分钟进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严重外伤或牙关紧闭时,可对其鼻孔吹气(必须堵住口)即为口对鼻吹气。
救护人吹气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以吹进气后,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为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