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决策方法与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890.50 KB
- 文档页数:33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决策理论与方法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综合性。
要求学生具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基本知识,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从系统科学的角度,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
同时,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现实中的具体决策问题,进而加深对相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
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要改变多年来贯穿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但是却是靠人们经验做出的经验决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日益飞速发展,迫切需要现今人们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
决策,就是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和方向,并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优化的达到目标的过程。
本门课程的开设将系统的论述科学决策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技术、程序(科学预测、方向探索、列举方案、方案论证、综合研究、对比择优、结果评价)等内容,让学生从经验决策的误区里走出,做到科学判断、科学决策。
- 1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认识公共部门决策的构成与结构、本质与功能,认识公共部门决策系统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关系,认识公共部门决策过程的诸阶段、诸环节、诸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决策结果的影响。
了解西方决策理论的产生、发展及现状,掌握公共部门决策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分析解决当前我国公共部门决策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学习要求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1)由于本课程的性质,要求学生具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基本知识,同时要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现实中的具体决策问题。
第7章模糊决策方法模糊决策方法是一种能够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的决策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决策问题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传统的决策方法往往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模糊决策方法通过引入模糊数学理论,将决策问题中的模糊性描述为模糊集合,从而更好地处理不确定性并作出决策。
模糊决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决策问题中的模糊性信息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模糊数学的运算和推理,得出决策的最优方案。
在模糊决策方法中,通常使用模糊规则和模糊推理等技术。
模糊规则是指一种将模糊条件映射为模糊结果的数学表达式,而模糊推理则是根据已知的模糊规则和已有的模糊信息,推导出新的模糊结果的过程。
在模糊决策方法中,常用的模糊决策方法包括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HP)、模糊关联分析法(Fuzzy Association Analysis)、模糊贝叶斯网络(Fuzzy Bayesian Network)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决策问题。
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例,它是一种通过构建模糊层次结构来评价和选择方案的方法。
模糊层次结构是一种将决策问题中的准则和方案按照层次结构进行划分的方法,其中每个层次都有相应的判据和权重。
通过对每个层次的判据和权重进行模糊数学运算,可以得出评估和选择方案的结果。
模糊层次分析法的步骤如下:首先,确定决策问题的目标和准则,将其按照层次结构进行划分。
然后,确定每个层次的判据和权重。
判据是指用于评估和选择方案的指标,权重是指每个判据在整个层次结构中的重要程度。
接下来,构建模糊判据矩阵和模糊权重向量。
模糊判据矩阵是指将每个判据的取值映射为模糊集合的矩阵,模糊权重向量是指将每个权重值映射为模糊数的向量。
然后,进行模糊数学运算,得到每个方案的模糊评价值。
模糊评价值是指根据已知的模糊判据矩阵和模糊权重向量,通过模糊推理,得到每个方案的评价结果。
最后,根据模糊评价值,选出最优方案。
总之,模糊决策方法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的有效手段。
离线作业3第七章决策一、判断题1.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一般决策。
(×)3.西蒙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就是依据最优的评价标准,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4.满意决策模型是在“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 √ )5.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销售收入总额大于成本总额的点。
( ×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下面的描述中,哪一种对决策的描述最为准确?(③)①决策是适应外部环境的一项工作②决策是SWOT分析③决策是组织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决策人自我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的过程④决策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战于千里之外”的工作2.企业经营方案决策最终所选出的方案一般为(②)。
①成本最低的方案②较为满意的方案③各个目标都最佳的方案④实现利润最大的方案3.决策条件或自然状态是明确的,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结果,这种决策称为(④)。
①预测型决策②风险型决策③非确定型决策④确定型决策4.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主要特点在于(②)。
①各方案所面临的自然状态未知②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未知③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未知④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已知三、多项选择题1.按决策问题的可控程度来划分决策方法有(①③④)。
①确定型决策②周密型决策③风险型决策④非确定型决策2.组织(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相比较优点是(①③④)。
①集思广益②决策速度慢快③有利于决策的执行④更能承担风险。
3.与规范决策理论相比较的行为决策理论包括(①②③)模型。
①有限理性②成功管理③社会④“满意”标准4.决策的过程一般包括(①②③④)。
①确定决策目标②拟订备选方案③评价备选方案④抉择方案和实施决策方案5.影响决策过程的因素有哪些因素。
(①②③④)①决策的重要性②决策者③其他有关人员④环境因素。
6.风险型决策的方法一般包括(②④)。
①盈亏平衡分析②决策树③悲观准则④损益表四、简答题1.决策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答:广义的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实现某种目标对未来一定时期活动方向,内容,方式的决断与选择,调整与执行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