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
- 格式:ppt
- 大小:6.84 MB
- 文档页数:39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学生能够认识到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3.学生能够掌握正确使用网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包括信息检索、网络交流、网络安全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网络改变世界的具体表现。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网络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自觉遵守网络规范,抵制不良信息。
3.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需要合理利用。
二、教学重点1.网络对现代社会各方面的深远影响。
2.正确使用网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网络的复杂性和双面性。
2.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使其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守网络规范。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展示一组关于网络发展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感受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认为网络技术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学习1.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教师讲解】介绍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功能等。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并记忆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对网络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网络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教师讲解】结合案例和资料,详细讲解网络对现代社会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
如网络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社交媒体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等给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网络问政、舆论监督等给政治民主带来的新渠道;网络文化、数字创意等给文化繁荣带来的新动力。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知识与技能】知道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的作用,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了解网络交往的优势,对网络陷阱具有分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和负面作用,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树立合理利用网络的意识。
【重点】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难点】正确认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自主学习】带着下面的问题,快速阅读教材正文,思考并在书中进行标记。
1.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2.网络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作用。
3.网络有哪些危害?【新课导入】阅读材料:世界互联网大会(World Internet Conference),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倡导并举办的世界性互联网盛会,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
2017年12月3日,为期3天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中国浙江省乌镇开幕。
师: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学习之旅。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1.网络对信息传递和交流的作用[活动设计](1)看图分析(2)阅读教材P11相关链接[问题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人们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答案提示:人们利用网络检索、传递和共享信息。
教师点拨: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对人际交往的作用[活动设计](1)阅读教材P11探究与分享(2)展示图片[问题思考]从古至今通讯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这说明网络有什么影响?教师点拨:从古代的烽火台、信件、发展到现代的电报、电话、网络通讯,说明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3.网络对生活的作用[活动设计]阅读教材P11探究与分享[问题思考](1)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拟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2)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答案提示:(1)答案开放。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一、知识目标1.知道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知道网络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奉献。
3.懂得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二、能力目标提升辨识、取舍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不回避网络生活中的问题,享受健康的网络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重点:网络对生活和社会的积极作用。
难点: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教师准备:提前做好有关网络利民便民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新课,了解网络的作用。
教师展示图片:思考问题:观察这两幅图片,看看人们在利用网络做什么?点拨提示:人们利用网络学习、购物等。
网络给我们带来了方便,有了网络可以说“足不出户,却可以神游天下〞。
教师总结: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
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绚丽多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课时内容——网络改变世界。
目标导学一: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一)网络的积极作用教学活动一:情景材料再现——网上求医41岁的肖萌头痛已经有3年了。
她看过神经内科、中医科、脑外科,诊断有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好几种病,治疗的效果也是时好时坏。
一个偶然的时机,她在网上看到鼻窦炎的病症和自己的情况接近,通过好大夫网站她联系到公安医院耳鼻喉科的张良主任。
经过三次网络咨询,张主任推测她的头痛可能是因为鼻窦炎引起的。
通过检查和治疗,肖萌进行了鼻窦炎手术,她的头痛也一年多没有犯过了。
思考问题:(1)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利用网络可以做什么?(2)你还知道人们利用网络做哪些事情?点拨提示: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答复即可。
教师总结: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开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座拥有海量信息、开放的移动图书馆,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给人们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网络改变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网络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认识网络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
3. 理解网络的两面性,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判断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网络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网络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
3. 网络的两面性及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三、教学难点:1. 网络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具体影响。
2. 如何在享受网络便捷的防范网络风险和负面影响。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利与弊。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网络影响、网络行为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情境模拟法:创设网络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的利与弊,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网络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网络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网络的利与弊。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网络影响、网络行为等问题,分享讨论成果。
5. 情境模拟:教师创设网络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网络的利与弊。
7. 课堂小结: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8.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网络改变世界的认识和运用情况。
评价方式包括: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和情境模拟等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网络案例时的观点、分析和结论,检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第1单元第2课第1课时《网络改变世界》一. 教材分析《网络改变世界》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从而正确使用网络。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网络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对网络的热爱。
同时,教材也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学会辨别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网络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度过。
但学生对网络的认识尚不全面,容易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学会自我保护。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网络的积极作用,认识到网络改变了世界。
2.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能力,学会辨别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3.提高学生对网络道德和法律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学会正确使用网络。
2.难点:培养学生对网络道德和法律的认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网络的魅力,引发学生对网络的思考。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网络案例,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实践任务,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网络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网络的认识。
通过引导,引出本课的主题《网络改变世界》。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系列网络改变的案例,如网络购物、网络医疗、网络教育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网络对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网络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我们如何在网络中找到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辨别信息,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中的经历,谈谈网络对自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