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免疫学
- 格式:pptx
- 大小:7.55 MB
- 文档页数:42
第3章抗体(antibody, Ab)一.名词解释1.抗体(antibody, Ab)2. ADCC3.调理作用(opsonization)4.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二.单选题1.Ab分子中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A.CH1B.CLC.CH2D.CH3区E.VH与VL区2.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Ab是()A.IgMB.IgGC.IgAD.IgDE.IgE3.能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结合的Ab是()A.IgGB.IgMC.IgAD.IgDE.IgE4.3~6个月婴儿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为哪类Ab不足()A.IgG1B.IgG4C.IgAD.sIgAE.IgE5.可将IgG分解成F(ab’)2和pFC ’的酶是()A.木瓜蛋白酶B.胰酶C.胃蛋白酶D.激肽原酶E.脂氧化酶6.合成sIgA分泌片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NK细胞C.肥大细胞D.浆细胞E.粘膜上皮细胞7.IgG分子能与吞噬细胞表面FCγR结合的区域是()A.VLB. VHC. CH1D. CH2E.CH38.将人IgG给家兔免疫后可得到()A.抗γ链抗体B.抗κ链抗体C.抗λ链抗体D.抗Fc段抗体E.以上均可9.关于IgG的错误叙述是()A.可分为四个亚类B.可通过胎盘C.抗原结合价为二价D.CH2有补体C1q结合点E.经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可获得一个F(ab')2片段10.IgG能通过胎盘的原因是()A.抗原结合价为2B.由2个单体构成C.胎盘滋养层细胞有其FcRD.可与粘膜细胞FcR结合E.分子量大11.Ab类别转换原理是( )A. Ab的VH区改变,CH区不变B. Ab的VH区不变,CH区改变C. Ab的VH区改变,CH区改变D. Ab的VL区改变,CL区不变E. Ab的VL区不变,CL区改变12.关于IgG的特性,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CL区有4个功能区B.是胚胎晚期合成的主要抗体C.是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D.是天然的血型抗体E.是分子量最大的抗体13.合成IgA J链的细胞是()A.单核细胞B. 巨噬细胞C. 粘膜固有层浆细胞D.粘膜上皮细胞E.NK细胞14.人类IgD的主要分布细胞是()A.T细胞B.B细胞C.单核巨噬细胞D.DC细胞E.肥大细胞15.抗体()A.是IgB.由浆细胞产生C.均为蛋白质D.多是γ球蛋白E.以上均对16.单克隆抗体的产生是由B细胞与()杂交而成:A.T淋巴细胞B.小鼠脾细胞C.小鼠淋巴细胞D.小鼠骨髓瘤细胞E.小鼠乳腺瘤细胞17.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主要Ig是( )A.IgG和IgMB. IgD和SIgAC.sIgA和IgGD. IgM和IgEE. IgE和IgD18.IgG分子穿过胎盘借助的部位是( )A.VHB.CH1C.CH2D.CH3E.VL19.人类IgG的合成开始于()A.胚胎期15周B.胚胎期30周C.新生儿D.出生后3个月E.出生后6个月20.特异性Ab的V区具有高度多样性主要是因为()A.编码V区胚系基因数量巨大B.由数量不多的V区胚系基因片段拼接而成C.在抗原刺激下V区基因发生高频突变D.在抗原刺激下C区基因发生类别转换E.在抗原刺激下V区基因发生第2次重排三、多选题1.Ab中可与抗原决定簇特异性结合的是()A.CH2B. CDRC. HVRD. CH3E. VL和VH2.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可得到()A.1个F(ab’)2B.1个FcC.2个FabD. 1个FabE. Fc’3.编码人类Ig轻链基因分别位于()和()染色体上A.第1号B.第2号C. 第6号D.第14号E.第22号4.抗体()A.B细胞分泌B.有同种异型标记C.有独特型表位D.浆细胞分泌E.多亚基组成5.下列哪种物质是抗体()A.抗蛇毒血清B.丙种球蛋白C.淋巴细胞抗血清D.白喉抗毒素E.mIgD6.IgE对哪些细胞具有高亲嗜性()A.嗜酸性粒细胞B.嗜碱性粒细胞C.肥大细胞D.B细胞E.单核细胞7.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A.特异性强,极少或不发生交叉反应B.质地均一,有效成分含量高C.一种单克隆抗体,只结合一个特定抗原表位D.针对抗原分子上的多个抗原决定簇E.由B细胞杂交瘤产生8.IgM的特性包括()A.激活补体能力比IgG强B.是分子量最大的IgC.是最早合成的IgD.可做为早期诊断指标E.可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9.关于Ab的可变区,下列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A.位于L链N端的1/2及H链N端的1/5或1/4B.由高变区和骨架区组成C.不同特异性Ig的高变区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D.Ab分子独特型决定簇存在的主要部位E.高变区又称互补决定区10.Ab按抗体分类可分为()A.独特型B.异种型C.同种异型D.同种型E.异嗜型四.B型题A.IgMB.IgGC.IgED.IgAE.IgD1.分子量最大( )2.血清含量最高( )3.激活补体能力最强( )4.血清半衰期最长( )5.过敏反应时滴度明显升高( )A.VH、VLB.CH1、CLC.CH2D.CH3E.CH46.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部位是( )7.IgG与补体结合的部位是( )8.IgG与细胞表面FcR结合的部位是( )9.Ab同种异型决定簇存在于( )A.IgMB.IgGC.IgED.sIgAE.IgD10.介导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 )11.能通过胎盘的抗体是( )12.构成BCR的主要是( )13.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的抗体是( )14.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是( )A.V-D重排B.V-J重排C.D-J重排D.V-J与C基因链接E.V-D-J与C基因链接15.Ab轻链的基因重排第1步是()16.Ab重链的基因重排第1步是()17.Ab的H链基因转录加工后将()18.Ab轻链的基因转录加工后将()五.简答题1.如何利用可分解Ab的蛋白酶来改造马抗人抗体,以利于在人体中应用?2.简述Ab的生物学活性?3.简述单克隆抗体产生原理?六.案例分析题患儿段**,男,5岁,因“左膝关节肿痛半年”、近日加重入院;主诉由其母代述。
抗体在免疫学中的作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抗体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蛋白,也称为免疫球蛋白,它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抗体通过与抗原特异性结合,触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包括中和、沉淀、凝集、激活补体等作用,从而清除病原体并加强免疫防御能力。
除了在自然免疫应答中发挥作用外,抗体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临床上的免疫治疗和疫苗研发。
因此,深入了解抗体在免疫学中的作用对于促进医学研究和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以及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讨论。
"1.2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本文将首先介绍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抗体的生物学特性、不同类型的抗体以及抗体与抗原的相互作用等。
接下来,将重点探讨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包括在机体内的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和抗原清除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抗体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包括抗体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免疫疗法的发展和抗体在病毒和感染病治疗中的作用。
通过这些内容的阐述,我们将全面地展现抗体在免疫学中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抗体在免疫学中的作用,包括其基本结构和功能、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以及在疾病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
通过对抗体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介绍和分析,旨在使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抗体在免疫学中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抗体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免疫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发。
.3 结论": {}}}}请编写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抗体,也称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由免疫细胞分泌的大分子蛋白质,其主要功能是识别和中和外来的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或其他异物。
抗体的基本结构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形成了Y形的分子结构。
每个抗体分子都具有特异性,能够识别特定的抗原。
抗体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两条相互连接的重链和两条轻链,其中包含了抗原结合部位和效应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