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历史之玫瑰战争PPT演示
- 格式:ppt
- 大小:786.50 KB
- 文档页数:13
世界历史的权力争夺英国的玫瑰战争世界历史的权力争夺——英国的玫瑰战争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很多,其中一场备受瞩目的便是英国历史中的玫瑰战争。
这场战争从1455年一直持续到1487年,是英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之一。
玫瑰战争的起因复杂,涉及到王位的继承和贵族集团之间的权力斗争。
在这场为争夺王位而引发的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之间的斗争,使得整个英国陷入了混乱和动荡的时期。
玫瑰战争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英格兰。
当时,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维卜利家族和沃里克伯爵(也被称为金发伯爵)之间的矛盾开始升温。
维卜利家族代表了兰开斯特家族,而沃里克伯爵则是约克家族的重要人物。
爱德华三世在位期间,维卜利家族对国家事务掌握着巨大的影响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沃里克伯爵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支持者,成为了维卜利家族的威胁。
1455年,玫瑰战争正式爆发。
沃里克伯爵率领约克家族的军队与维卜利家族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
这场战争被命名为“玫瑰战争”的原因是因为维卜利家族的徽章上有一朵红玫瑰,而约克家族则是白玫瑰。
这两家族之间的斗争迅速扩大,很快波及到了整个英国,各地贵族纷纷选择站队。
在战争的早期阶段,约克家族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约克公爵理查德成为了维卜利家族的主要威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兰开斯特家族重获优势,并成功夺回了王位。
亨利六世重新登上王位,沃里克伯爵被迫流亡海外。
不过,玫瑰战争远未结束,约克家族并没有放弃争夺王位的愿望。
1471年,约克公爵的儿子爱德华四世发动了一场反攻,成功击败了亨利六世的军队,并重新登上王位。
然而,爱德华四世的统治也并不稳固,他在王位上的位置岌岌可危。
短短几年之后,亨利六世的儿子亨利七世发动了一场反抗,最终在1485年的博斯沃思战役中将约克家族击败。
亨利七世登上了英国的王位,结束了长达三十多年的战争。
玫瑰战争的结果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瓦解。
在玫瑰战争前,贵族们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战争使得很多贵族丧失了生命和权力。
玫瑰战争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又称为“蔷薇战争”或者“红白玫瑰战争”,当时英国的两大贵族家族约克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因为英格兰国王王位继承的问题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这分歧也激发了两大家族由来已久的矛盾,最终酿成多年的内战。
玫瑰战争不是当时所用的名字,它来源于约克家族与兰开斯特家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故后来这断断续续的内战被称为“红白玫瑰战争”。
两个家族之间的对立始于英王理查二世,理查二世被他堂弟,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鲁克(Henry Bolingbroke)在1399年推翻,兰开斯特公爵亨利·博林布鲁克即后来的亨利四世。
由于亨利四世是兰开斯特公爵,因此由他开创的这个王朝称为“兰开斯特王朝”。
1413年,亨利四世去世,其子继承其王位称为英格兰国王,即为亨利五世。
亨利五世军事才能卓越,是一个杰出的军人,在他短暂的九年统治期间,他取得了中世纪任何一位英格兰国王都未取得过的军事辉煌。
他在英法百年战争中的军事胜利为他赢得了大量的支持度,使得他得以强化兰开斯特的统治权。
1422年,亨利五世去世,其子继位,为亨利六世。
在百年战争后期,英格兰出现了实力强大的贵族集团相互纷争的情况。
年仅十个月的亨利六世继位,这使得亨利六世在政治上有非常强的依赖性及政治经验十分不足。
而与此同时,在百年战争中一些趁机扩充自身实力的贵族势力大增,拥有巨大的政治、军事实力。
这些得到既得利益的贵族集团,称为英国政局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
他们在亨利六世的幼主时期实力进一步提高,贵族与议会的权力大大增强,左右着英国的政局。
1453年,百年战争的最后一战,即卡斯永蒂战争以英国的惨败,而亨利六世也因此受到巨大的打击,身体与精神皆严重受创,甚至于精神病发作。
此后,在1454年至1456期间,亨利六世不能亲政,因此有两次摄政时期。
当国王亨利在1453年遭受第一轮精神病时,摄政理事会建立了,由强大的约克家族的首领约克公爵理查·金雀花(Richard Plantagenet,Duke of York)任摄政王。
玫瑰战争(the Wars of Rose)是指从1455年到1485年,以红玫瑰为象征的兰开斯特大家族(the House of Lancaster)和以白玫瑰为象征的约克家族(York)之间战争的普遍接受的名称。
玫瑰战争始于1455年的圣阿尔班战役(St. Albans)。
1461年约克家族大获全胜,玫瑰战争第一阶段随之告终。
第二阶段的战争也可看作是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四世巩固王权的时期。
1471年,爱德华四世取得巴尼特战役的胜利,自此得以安居王位,兰开斯特王朝的主要世系也至此断绝。
但1485年,兰开斯特家族的后代亨利都铎(Henry Tudor)取得了博斯沃恩战役(Bosworth Fireld)的胜利,建立了都铎王朝(the Tudors)。
玫瑰战争期间尽管两大家族王位之争延续了数十年,但真正开战的时间加起来不过一年多。
战争并没有使居民人口的大多数受到直接影响。
提问时间:
玫瑰战争反映了英格兰什么制度的变异?
战争削弱了哪个阶层的力量?
答案:
玫瑰战争反映了英格兰封建军事制度的变异。
战争削弱了贵族阶层的力量。
大英帝国的崛起(一)从玫瑰战争说起在所有国家里,英国无疑是博主最喜欢的一个,有小伙伴说那你为啥经常黑英国?黑也是爱啊,不爱怎么会去搜集那么多烂事,坚持长期黑得有素材不是。
这个国家冷酷、务实、不讲情面、见谁坑谁,一个破落小岛国,还分成好几块,互相打成一团,在这种条件下,居然可以克服各种先天不足、身残志坚、后来居上、雄踞世界头号强国三百年。
今天的故事我们要先从两个大佬的争论讲起,前年的时候,俩尚书房行走林毅夫和张维迎吵起来了,具体的内容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重点是老张作为我国经济学超级大佬,竟然说了一句“由于工业革命,英国从一个边陲岛国成为人类现代文明的引领者”,引起不小的轰动,这句话在普通人听来似乎没啥问题,但是如果了解英国历史,就知道老张实在是糊涂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770年前后开始的,大概是我国乾隆37年吧,那个时候英国在地球村里是什么位置呢?边陲小国?这不搞笑呢嘛,在这个年份的两百年前,也就是1588年,英国已经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工业革命的一百年前,也就是1652年,英国发动英荷战争,打趴下了当时世界头号强国海上马车夫荷兰;工业革命的10年前,也就是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已经结束,法国落败,北美归了英国,英国此时已经是欧陆头号强权,全球遍布殖民地,这哪是边陲小国干的事啊?所以吧,历史的真实情况和老张理解的不一致,英国并不是在工业革命的助力下登上世界头号强国的,工业革命以前它已经是欧陆头号强国。
也就是说,当时的头号强国英国国内爆发了工业革命,一举甩开全世界一百年,强化了这种霸权地位。
那问题来了,崛起的原因既然不是工业革命,那是啥呢?我们今天就来讨论这个话题。
我标题里说大英帝国是个“坑货”,肯定很多人不服了,怎么能这样说人家呢?相信博主,你了解了英国人,你就会发现说他们“坑”一点也没冤枉他们。
如果说英国在崛起前有什么特质能一眼看出这货将来会牛逼,那就是这货是个狠角色,而且明显的“底线欠费”,而且长期不充值。
玫瑰战争的前因后果讲点儿英国历史(五)--------------上回说到,英格兰忙着跟法国的亲戚们打来打去,苏格兰的一门法国贵族却在经营壮大...第二十篇:兰开斯特王朝逛了一趟苏格兰后,还记得英格兰的历史发展到哪里了吗?我们再简单回顾一下。
有断袖之癖的爱德华二世惨死于下台之后,继任者爱德华三世遭遇(挑起?)英法百年战争和由欧洲蔓延而至的黑死病,接过烂摊子的理查二世被迫面对由于生活实在困苦而爆发的农民起义。
看起来这时候的英格兰很需要被拯救,于是一个叫亨利·伯林布鲁克的人出现了。
算起来理查二世是这位亨利的堂兄,曾经他们也并肩作战,他还支持理查二世镇压了某贵族的叛乱。
然而胜利后由于某另一贵族的挑拨,理查二世对亨利心生戒备,没收其领地并驱逐出境。
亨利当然不会乖乖就范,遂起兵征讨理查,并真的在1399年凭借强壮的兵力将理查赶下台,自己坐上了王位。
他就是英国历史上又一个叫亨利的著名国王——亨利四世,他开启了一个新王朝叫兰开斯特王朝。
亨利四世为什么叫兰开斯特王朝呢?兰开斯特公爵的衔位曾在历史上被授予过三次,第二次的受封者便为亨利四世的父亲。
亨利在其父过世后继承了爵位,这也是王朝名称的来源。
后来亨利四世又册封了自己的长子为兰开斯特公爵,如今兰开斯特公爵的爵位已经不存在了,但是领土还在。
这片领土现在被称为兰开斯特公国,或者叫做兰开斯特公爵属地更为直白。
这个如今仍然做为女王收入来源的、联合国中仅有的两个公国之一的存在,其领土散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范围内,包括农场、历史建筑和现代商业建筑等约四万五英亩的面积。
记住这个公国的旗帜,如果你看到这样图案的徽章或标记的话,就是在告诉你那是女王的地盘亨利四世刚刚坐上宝座,威尔士就爆发了抵抗运动,一个叫格伦道尔的王室后裔试图动摇亨利四世的统治。
格伦道尔出生于威尔士和英格兰交界处的一个富裕贵族家庭,少年丧父,由一位优秀的律师教导长大,后来自己也前往伦敦的律师学院进行深造。
玫瑰战争——英国历史上的冰与火之歌(3)爱德华四世建立约克王朝之后,英格兰境内的混战并没有结束。
1469年爱德华四世同部下沃里克伯爵关系恶化,爱德华四世继位之后娶了来自平民阶层的伊丽莎白.伍德维尔为王后,并提携了伍德维尔家族一部分人的地位,想要逐步架空沃里克伯爵手中的权力。
沃里克伯爵是最早帮助爱德华四世及其父理查对抗兰开斯特家族的大贵族。
爱德华四世能够继位也离不开沃里克伯爵的支持,爱德华四世上位之后的头几年,沃里克伯爵一直掌握实权。
实际上沃里克伯爵想要一个听话的统治者,自己好做国王背后的操纵者。
爱德华四世想要逐步架空沃里克伯爵的想法,被沃里克伯爵看出,之后沃里克伯爵连同爱德华四世的弟弟克拉伦斯公爵联合兵变,他们组建的军队击败了爱德华四世的军队,爱德华四世被囚禁。
沃里克杀死了王后的父亲,但并没有废除爱德华四世,由于其他贵族支持爱德华四世,所以沃里克伯爵最终将爱德华四世释放,爱德华四世不得不与沃里克伯爵,克拉伦斯公爵和解。
1470年春天沃里克伯爵前往英格兰北部讨伐叛军,爱德华四世趁机召集亲信发动反攻,试图从沃里克伯爵手中夺回权力,沃里克伯爵随即逃亡法国,在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的调节下和兰开斯特的亨利六世和解,沃里克伯爵的军队与兰开斯特军队联合,1470年秋天,沃里克伯爵和兰开斯特家族重返英格兰,他们击退了爱德华四世,爱德华四世逃离英格兰,沃里克伯爵重新拥立兰开斯特的亨利六世为英格兰国王。
兰开斯特王朝有了短暂的复辟。
好景不长,出逃的爱德华四世向勃良第公爵查理借兵征讨亨利六世和沃里克伯爵,爱德华四世带着从勃良第公爵处借来的军队从法兰西打会英格兰,他和他的兄弟格罗斯特公爵理查与沃里克伯爵,以及兰开斯特家族的爱德华王子在伦敦北部的小镇巴内特交战,在这场战役中沃里克伯爵和兰开斯特家的爱德华王子均阵亡。
史称“巴内特战役”。
巴内特战役标志着兰开斯特家族夺回王位计划的彻底失败,兰开斯特的亨利六世被爱德华四世关进伦敦塔,为了彻底防止英格兰大贵族们继续以亨利六世的名义造反,爱德华四世最终下令杀死亨利六世。
奠定英国崛起之路的战争:红白玫瑰战争富有诗意的战争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内部各贵族蠢蠢欲动,企图独掌国家的最高统治权。
为争夺王位,在兰开斯特家族与约克家族这两个封建集团之间,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相互残杀。
兰开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而约克家族则以白玫瑰为族徽,因此历史上称这场战争为“红白玫瑰战争”。
红、白玫瑰内战之始约克家族蓄谋王位已久,现在机会来了:兰开斯特家族执政的英国,在百年战争中败给了法国,这正是他们争夺王位的好借口!1455年,国王亨利六世患病,约克家族的理查公爵被宣布为摄政王。
兰开斯特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除了摄政王,双方的长期混战也从此开始。
红白玫瑰战争同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莱斯特召开会议。
约克公爵以自己赴会安全无保障为理由,率领他的内侄、骁勇善战的沃里克伯爵及数千名军队随从前往。
亨利六世在王后玛格丽特和执掌朝廷大权的萨姆赛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领一小股武装赴会,5月22日,双方相遇。
约克公爵发起进攻,亨利六世的军队招架不住,吃了败仗。
亨利六世也中箭负伤,藏在一个皮匠家中,战斗结束后被搜出抓获。
王权斗争“激烈化”1460年7月10日,双方发生第二次战斗。
战斗中又是沃里克伯爵率军打败了兰开斯特军队,随军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
王后玛格丽特闻讯大怒,急忙从苏格兰借了一支人马,集合了追随兰克斯特家族的军队,在约克公爵的领地制造骚乱。
约克公爵拼凑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前去征讨,由于轻敌冒进,被包围并在内外夹攻的状态下全军溃败。
一位兰开斯特家族的新勋爵俘虏了约克公爵并一剑砍下了他的头,把它挂在城墙上示众,还在上面套了一顶纸糊的王冠用以嘲讽。
但约克公爵19岁的长子爱德华于第二年进入伦敦,在沃里克伯爵和伦敦上层市民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爱德华四世。
他知道玛格丽特绝不会罢休,就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队,向北进发,攻打玛格丽特。
重大战役时间及地点1461年3月29日,双方在约克城附近展开决战。
玫瑰战争——英格兰的八王之乱玫瑰战争,听起来似乎是一个与优雅相关的争斗,但实际上是英格兰金雀花王朝两大旁支为争夺王位而引发的持续30年的血腥战争,几乎将金雀花王朝的男性后裔死亡殆尽,大批贵族也死于战乱,其混乱程度和后果堪比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
玫瑰战争两大王室家族血腥斗争30余年,最后却是几乎只沾点王室血脉一点边的私生子后代成为了大赢家。
英国王太后的儿子是国王,孙子也是国王,但是孙子跟儿子不是父子关系。
一个十三岁的少女生子,就为了这个儿子她改嫁2次,终于让他当上了国王。
以上这些都是玫瑰战争里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这场持续30年的家族血斗虽然是发生在1455年亨利六世到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但打开潘多拉魔盒的,却是亨利四世。
亨利四世——打开潘多拉魔盒玫瑰战争中所有王位争夺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就是进攻法国而发起英法百年战争的爱德华三世,他有五个未成年的儿子,长子黑太子爱德华;次子克拉伦斯公爵莱昂内尔,三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四子约克公爵艾德蒙,五子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
爱德华三世在位五十年,黑太子爱德华于1376年去世,爱德华三世让黑太子10岁的儿子理查继承了王位即理查二世,由三子兰开斯特公爵约翰做为摄政辅佐。
约翰尽心尽力地辅佐理查二世。
他的长子亨利因为犯罪被流放海外6年。
理查二世统治时期对外英国在百年战争中屡遭败绩丢失了爱德华三世攻占的大量法国领土,对内他在1397年逮捕了叔叔特罗斯特公爵托马斯,未经审判就处死了他,并剥夺爵位和领地,1399年约翰因病去世,大家原以为查理二世会赦免亨利让他回来继承约翰的爵位和领土,但理查二世却将亨利改为终身流放,没收了兰开斯特公爵的领地,如此的行为让其他贵族们深感不安。
当理查二世在1400年亲征爱尔兰时,身在法国的亨利率雇佣军渡海,在国内反对理查的贵族帮助下,击败并俘虏了理查二世。
亨利废黜了理查自己当上了英国国王,成为了亨利四世,也开启了王室内部不靠继承权而靠实力夺取王位的潘多拉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