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工 实训 教案

钢筋工 实训 教案

钢筋工 实训 教案
钢筋工 实训 教案

福建省惠安开成职业中专学校

簿

2012年204、205、206、207班实训科一册科任教师张静涛

编写时间2012 年2月6日

至2012 年月日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

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

45°60°

0.5d 0.85d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

(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

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

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

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

(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9-25

弯起角度α=30°α=45°α=60°

图9-49 箍筋量度方法

(a)量外包尺寸;(b)量内皮尺寸

箍筋调整值表9-26

箍筋直径(mm)

钢筋工程实习心得

钢筋工程实习心得 姓名:--

钢筋工程实习心得 从上海到福建,一路辗转,来到这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岛上。一路懵懵懂懂,感谢身边那么多人的照顾。一开始胆怯的我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说话,渐渐地我才发现原来大家都是那么和蔼,那么温和。感谢公司对我们的关心,项目部的气氛很和谐,很温馨,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借此机会把这几个月以来的学习(针对钢筋工程)总结一下: 1、开始去公司时,各个部门部长给我们培训,时长2个多礼拜,初步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史和企业文化,对各个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初步建立了概念。 2、进入项目部之后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到一些工地的安全常识,“三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五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井架口、预留洞口;一个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等。 3、最重要的还是现场,但是去现场之前必须先详细学习图纸总说明,了解工程的基本概况,看总平面图,知道每栋楼的大概位置,要带着问题去看,不能盲目的去现场。走马观花式的检查还不如坐在办公室。去现场一定要戴安全帽,主要核对钢筋,多注意钢筋节点的构造。钢筋连接位置及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认真看图纸,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图纸也会有很多错误,不要怕问错,就害怕不问。 4、从03G开始向11G转变,旧的图集已经摒弃不用,所以目前在学习新图集和规范,相比03G新图集做了一些改变,总结一下11G与

03G的区别: (1)、钢筋和混凝土的种类增多了; (2)、锚固长度要进行换算,比之前复杂了; (3)、对保护层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旧图集中保护层厚度是从纵向钢筋的外边缘开始算的,而新图集则是从最外侧钢筋的外边缘开始算起的; (4)有关柱的改变: ①、框架柱增加了下柱比上柱直径大的节点构造; ②、增加了地下室框架柱的构造; ③、框架柱边柱、角柱顶部纵筋构造中增加了3A10的角部附加钢筋;

国家职业标准农艺工

国家职业标准 农艺工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农艺工。 1.2 职业定义 从事粮、棉、油、糖等大田作物的农田耕整、土壤改良、作物栽种、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农业生产活动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空间感和实际操作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色觉、嗅觉、听觉正常。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24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0 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级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工、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二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理论培训场地应具有可容纳20名以上学员的标准教室,并配备投影仪、电视机及播放设备。实际操作培训场所应具有相关的场地、仪器设备及教学用具。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完整word版)钢筋工实训

《钢筋工》实训 实训目的: 本大纲是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建筑行业职业技能标准》中级钢筋工的理论知识(应知)、操作技能(应会)要求,按照《职业技能岗位鉴定规范》中级钢筋工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的岗位能力要求编写。 钢筋工实训是建筑工程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钢筋工专项实训,获得一定的钢筋工生产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巩固、加深、扩大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和以后工作就业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实训内容: 1、钢筋图的识读; 2 钢筋的除锈、调直、截断、弯制和绑扎; 3、钢筋的下料长度计算、钢筋的焊接; 4、钢筋网架的制作与安装。 一、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1、通过钢筋工实训,使学生具备中级钢筋的职业技能。了解钢筋工程材料 的性能、用途、分类;熟悉钢筋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钢筋工的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掌握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加工、 钢筋连接与安装;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精心操作和施工的敬业爱岗的良好品德; 4、为学习相关课程和今后工作就业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 四、项目名称及学时分配

五、实训质量标准 国家(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或技能鉴定相关标准 六、实训方式、方法与手段 具体方法是:现场参观、应知讲授、实作演练、应会测试、技能考核。 现场参观:现场直观教学,让学生了解钢筋的加工程序、加工方法等,并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要求学生遵章守纪、尊敬现场指导人员和生产人员,认真听、仔细看,作好笔记,为后续课程打基础。 应知讲授:讲授钢筋工应知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作好笔记,利用自习课时间复习巩固,为实作演练做准备。 实作演练:按照实训内容、中级钢筋工应会的技能标准,进行技能的训练,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专业技能,增强劳动观念。 应会测试:测验学生应会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成绩评定的组成部分。 技能考核:根据学生所做工件的质量,按照钢筋工程检验方法及评定标准,评定操作成绩,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苦练操作技能。 七、与其它教学环节的关系 与相关理论课程紧密联系起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完《工程材料》等相关理论课,紧接着开设《钢筋工》实践课,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八、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钢筋工实训成绩的评定是根据学生对钢筋工的应知、应会及实习表现,结合实习报告的质量,进行终合评定,分为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一)、主要考核学生的实作操作动手能力,实作操作技能占60%。 优:应做到: 1、网架尺寸符合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项目1 任务1教案

课时授课计划 课次序号:1 一、任务:项目一任务1 结构的整体认识 二、课型:课堂讲授,现场观摩 三、目的要求: 掌握(1)结构的分类;(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特点 了解(1)结构的发展(2)本课程的学习要求 四、重点、难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 六、参考资料: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结构设计原理》

一、结构的组成及分类 结构是由若干个构件,按照一定的规则,通过正确的连接方式所组成的能够承受并传递荷载和其它间接作用的骨架。常见基本构件有板、梁、柱、墙、杆、拱、索基础等。 结构的基本构件按受力性能不同,可分为受弯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受扭构件及复杂受力构件(如压弯构件、拉弯构件、弯扭构件、拉弯扭构件)等。 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和发展 1、混凝土结构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称为混凝土结构。 (2)分类: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素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素混凝土结构——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称为素混凝土结构。 2、配筋的作用与要求 (1)试验介绍 图1-1 简支梁受力破坏示意图 图1-1 (a ),(b)分别表示素混凝土简支梁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破坏和受力情况。 a. 素混凝土简支梁

图1-1 (a)所示的素混凝土梁在外加集中力和梁的自身重力作用下,梁截面的上部受压,下部受拉。由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很差,只要梁的跨中附近截面的受拉边缘混凝土一开裂,梁就突然断裂,破坏前变形很小,没有预兆,属于脆性破坏类型。 b.钢筋混凝土简支梁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在截面受拉区域的外侧配置适量的钢筋构成钢筋混凝土梁,见图1-1 (b)。 钢筋主要承受梁中和轴以下受拉区的拉力,混凝土主要承受中和轴以上受压区的压力。由于钢筋的抗拉能力和混凝土的抗压能力都很大,即使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梁还能继续承受相当大的荷载,直到受拉钢筋达到屈服强度,此后荷载还可略有增加,当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梁才破坏。破坏前,变形较大,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类型。 可见,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并且钢筋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强度都能得到较充分的利用。 c. 钢筋混凝土受压柱 如图1-1 (C)所示,在轴心受压的柱子中通常也配置抗压强度较高的钢筋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以提高柱子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由于在浇注好的混凝土柱体中,钢筋的抗压强度比混凝土抗压强度高,所以柱子的截面尺寸可以小些。另外,配置了钢筋还能改善受压构件破坏时的脆性,并可以承受偶然因素产生的拉力。 (2)钢筋和混凝土协同工作的主要原因 a.粘结力 混凝土硬化后与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从而可靠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变形、共同受力。 b.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相近 钢筋: 1.2 ×10-5/℃ 混凝土: 1.0~1.5×10-5/℃ 当温度变化时,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不会产生由温度引起的较大的相对变形造成的粘结破坏。

初级农艺工(实操)分析

农艺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层次结构表

鉴定要素细目表

技能操作试题(初级工) 一、AAA001用矮壮素处理小麦种子 1、考试要求 1)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必备的工具用具准备齐全; 3)按照种子(种苗)处理的操作程序进行; 4)工具用具正确使用; 5)符合安全文明生产。 2、考试时限 1)准备时间:3min; 2)操作时间:30min; 3)从正式操作开始计时; 4)考试时,提前完成操作不加分,超过规定操作时间按规定标准评分。 3、考试准备 1)场地准备:空房一间 2)药液准备: (1)0.3%矮壮素药液一桶(10l) (2)0.5%矮壮素药液一桶(10l) (3)0.1%矮壮素药液一桶(10l) 3)材料、工具准备 4、操作程序规定及说明 1)操作程序说明: (1)选择小麦药剂浸种的时间 (2)选准适宜浓度的处理药液

(3)选准小麦药剂浸种的用具 (4)选择药液倒入的方法 (5)选择正确浸种方法 (6)浸种后的种子处理 (7)安全护理 2)考试规定说明 (1)如操作违章,将停止考试; (2)考试采用百分制,考试项目得分按组卷比例进行折算; (3)考试方式说明:模拟操作,以操作过程与操作标准进行评分; (4)配分与评分标准: 考评员签字:年月日二、AAA002用萘乙酸处理水稻种子

1、考试要求 1)必须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2)必备的工具用具准备齐全; 3)按照种子(种苗)处理的操作程序进行; 4)工具用具正确使用; 5)符合安全文明生产。 2、考试时限 1)准备时间:3min; 2)操作时间:30min; 3)从正式操作开始计时; 4)考试时,提前完成操作不加分,超过规定操作时间按规定标准评分。 3、考试准备 1)场地准备:空房一间 2)药液准备: (1)5-10mg/l的萘乙酸药液; (2)1-4mg/l的萘乙酸药液; (3)11-15mg/l的萘乙酸药液; 3)材料、工具准备: 4、操作程序规定及说明 1)标准程序说明: (1)选择稻种药剂浸种的时间 (2)选准适宜浓度的处理药液 (3)选准稻种药剂浸种的用具 (4)选择药液倒入的方法 (5)选择正确浸种方法 (6)浸种后的种子处理

钢筋下料实习总结三篇

钢筋下料实习总结三篇 钢筋下料实习心得总结篇1 本次实训绑扎钢筋结构是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筋搭接采用现场绑扎搭接,梁配筋构造要求按7度三级抗震配置,混凝土等级为c25。 在箍筋制作的实训项目中,用到的工具:手摇板、断线钳、卷尺、滑石笔,实训要求箍筋的下料长度为1528mm,箍筋的内环长度为330mm。开始时要在箍筋制作台上定箍筋的内环长度标尺330mm时尤为重要,这决定制作出来的箍筋是否合乎要求,在弯箍筋的弯角90、135时操作手摇板所弯一的角度一定比90度、135度多1~2度。通过这次的箍筋制作掌握了下料长度计算、制作箍筋技术、检验箍筋等知识,使我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了提高为以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制作出的箍筋不合乎要求,可能是在定箍筋内环长度时与要求有偏差或者是在制作过程中碰移了定的箍筋内环长度标尺以至制作出来的箍筋或大或小,这种情况只要调整好定箍筋长度标尺即好。 绑扎柱的纵筋要保持纵筋竖直,箍筋的间距要按图纸的要求,在绑扎相同间距箍筋时要保持箍筋间距的相同,绑扎上柱的箍筋的四角要与柱四角的纵筋绑扎牢固,箍筋要水平放置,箍筋的135弯角在柱中要错开设置,在绑扎时使用顺扣绑或反扣绑务必要绑紧,使箍筋不能滑动。这次的绑扎柱的纵筋实训中使我对柱构造的要求有了深入的了解,对柱纵筋、箍筋的架设情况有了深层的认识,所学的理论内容在这次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我认识专业知识理解柱纵筋、柱箍筋的架设得到很大的帮助。在我们组在柱纵筋绑扎中进展得还顺利,分工合作做得不错以至缩短了工期完成。 容易些。在梁的绑扎中虽然是艰难了一点但对于我对梁的认知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在梁伸入柱的部份中使我有了直观的认识,消除了实训前对梁伸入柱部份的模糊概念。 板面筋的绑扎要认真算好板的每一边梁的负筋数量、间距,以至确定下料的长度,截取的段数。要按照图纸要求负筋伸出梁的长度来架设板面筋,板面筋要绑扎为钢筋网,在中部的板面筋要加架立钢筋,板面筋的90弯钩要竖直向下架设,每条伸出的板面筋的要对齐摆放,间距要均匀架设,中部加的架立筋要与架立筋同方向的板面筋对齐绑接,以至形成的负筋网整齐有序。本身对板这个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悉,在通过这次实训对板的知识中已经有了进一步了解,加强了板方面的知识理解。 虽然实训只有短短一周的时间,但这一周定为三年的学习生涯添加精彩的一笔,这一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我们专业知识得了巩固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很好的煅练。我们这一组的绑扎内容对于整体来说是少了一点,在前面几天的时候是轻松了不少,但最后的板面筋绑扎要等到其他组的同学绑扎完工才能开始绑扎,在最后一天绑扎板面筋的时候差点忙不过来,幸亏有其他组已完工的同学帮忙才能得已赶完工,在这个实训过程中一环紧扣一环要求每个组间的合作才能在完成,这也使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煅练,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钢筋工实训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钢筋工实训 系别:建筑工程技术系 专业:2010级建筑工程技术 课程:建筑(含高层)施工技术工种实训指导老师:万和香 所属教研室:建筑施工教研室 2011 年 12 月8日 课时:4

项目一钢筋工技能实训 实训目的: 本训练项目是掌握钢筋工工种施工中钢筋工技能的重要训练。通过训练,可提高对施工工艺的实际动手能力,积累施工经验,对所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有关课程的理论转化为能力;学生会看懂图、能算下料、能配筋、能绑扎。 实训任务: 参加实训的学生分组集体完成梁钢筋的下料、配筋、绑扎的全过程。 实训地点与基本要求: 实训地点:天马实训场 基本要求:(1)由老师给出制定的结构图,让学生看图,计算下料长度、然后分组,每组5-6人,每组选出以为组长,然后让学生按一定比例配筋,绑扎钢筋。如图: (2)由任课老师负责实训指导与检查督促、验收。 实训内容: (一)钢筋的配料计算 根据图纸和施工手册要求进行钢筋配料,并做出下料表。

1、工艺流程 2、操作工艺 熟悉图纸钢筋翻样(做料表)下料制作挂标识牌分类堆放(1)钢筋配料 1)根据构件配筋图,绘制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简图并加以编号,标 出各种钢筋的数量。 2)根据简图,计算各种钢筋下料长度: ①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式中钢筋增加长 度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下表 ②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料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弯曲调整值参数表: 斜段长度取值表: 备注:h0为弯起高度 ③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箍筋调整值即为弯钩增加长度和弯曲调整值两项之差或和,根据量箍筋外包 尺寸或内皮尺寸而定,数据如下:

《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钢筋砼结构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305086231 开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高职) 总学时数:二周;学分:2学分 关联课程: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力学,建筑施工技术等 教学形式:实例讲解 + 查阅资料 + 设计指导 二、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建筑施工技术专业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为: (1)了解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主要过程; (2)锻炼和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计算、设计及构造处理、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3)培养同学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配合意识,包括工种与工种之间的协调及设计组人员之间的配合,加深对所学理论课程的理解和巩固; (4)初步培养正确、熟练的运用结构设计规范、手册、各种标准图集及参考书的能力; (5)通过实际工程训练,初步建立结构设计、施工、经济全面协调统一的思想; (6)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建立建筑工程师的责任意识。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 Ⅰ.钢筋混凝土肋形楼盖设计 (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内容包括: ①板、次梁和主梁的截面尺寸拟定; ②板、次梁和主梁的荷载计算、内力计算(板、次梁按塑性方法,主梁按弹性方法),主梁的弯矩包络图和剪力包络图; ③构件截面配筋计算。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两张2号图纸)。内容包括: ①粱板结构布置图;②板的模板图及配筋图; ③次梁模板图及配筋图;④主梁模板图、配筋图及材料图;⑤主梁钢筋表; ⑥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Ⅱ.单跨厂房钢筋混凝土排架(柱与基础)设计 (1)结构计算(交一份计算书) ①确定计算排架的尺寸和计算简图(横向排架尺寸,作用在排架上的恒荷载、屋面活荷载、雪荷载、风荷载、吊车荷载及其作用位置和方向); ②进行排架内力分析,计算控制截面的内力,绘出各类荷载下的排架内力图; ③对计算的排架柱进行内力组合; ④对柱及基础作截面设计及有关的构造设计; (2)绘施工图(交1#铅笔图2张)。 ①基础、基础梁结构布置图;②吊车梁,柱及柱间支撑结构布置图; ③屋盖结构布置图。④柱、基础模板及配筋图。 四、课程设计进度与时间安排 时间一周,在此期间应当完成计算书一份,结构施工图数张。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钢筋工实训报告

钢筋工实训报告The final revision was on November 23, 2020

一、实训的目的 施工综合实训是高职水利工程专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独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施工综合实训,使学生获得水利工程施工的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施工实际操作技能及相关技术与质量标准。使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 二、实训内容 (1)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筋进场验收、钢筋配料、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资料整理的相关知识。 (2)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3)钢筋加工与安装。按要求将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编号钢筋划线剪切、弯曲成型、绑扎。 (4)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质量的“三检”(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三、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 计算方法: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钢筋弯曲调整长度表

箍筋调整值表(mm) 五、钢筋加工工序 (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 (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 (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 (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不得用气焊烤弯。 (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 (6)I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 (7)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 (8)钢筋的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检查,确保尺寸准确。 (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

大连理工大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离线作业答案教学教材

大连理工大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离线作业答案

网络教育学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题目:XX单层厂房单向板设计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1 基本情况 XX 单层工业建筑的中间楼面详见图1-1“建筑平面图”。中间楼面使用的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现在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设计的内容: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全为240的承重砖墙, 主梁端墙处:370mm ×370mm 壁柱;设置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400mm ×400mm 。 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25/kN m γ=; 楼面活荷载,单位是0.52/kN m ; 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0.65/kN m ; 板底粉刷:20.40/kN m 。 混凝土:C20、C25或C30; 钢筋:次梁及主梁受力筋用HRB335或HRB400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300或HRB335级钢筋。 图1-1 建筑平面图

2 单向板结构设计 2.1 板的设计 2.1.1恒荷载标准值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8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2m 10mm 厚大理石地面 0.01×28=0.28kN/2 m 20mm 板底混合砂浆抹灰 0.02×17=0.34kN/2 m 合计 2.62kN/2 m 板的可变标准荷载值 3.5kN/2 m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或者1.35,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为3.5kN/2 m ,所 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4。于是板的荷载总计算值 ①q=G γk g +?Q γk q =1.35×2.62+0.7×1.4×3.5=6.967kN/2m ②q= G γk g +Q γk q =1.2×2.62+1.4×3.5=8.044kN/2m 由于②>①,所以取②q=8.044kN/2m ,近似取q=8kN/2m 图2-1 板的计算简图 2.1.2内力计算及配筋: 在表2-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αm 分别为:边跨中为1/11; 离端第二支座为-1/11;中跨中为1/16;中间支座为-1/14,则有 M1=-MB=1/11(g+q )l0 2=1/11×8.04×2.022=2.982KN ·m M2=M3=1/16(g+q )l0 2=1/16×8.04×2.002=2.01 KN ·m Mc=-1/14(g+q )l0 2=-1/14×8.04×2.002=-2.297KN ·m

钢筋实习报告

篇一:钢筋工实训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钢筋工实训报告 一、实训的目的 施工综合实训是高职水利工程专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独立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施工综合实训,使学生获得水利工程施工的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施工实际操作技能及相关技术与质量标准。使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 二、实训内容 (1)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筋进场验收、钢筋配料、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资 料整理的相关知识。 (2)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 (3)钢筋加工与安装。按要求将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编号钢筋划线剪切、弯曲成型、绑扎。(4)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质量的“三检”(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三、钢筋进场验收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验收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350mm)。(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冷拉钢筋:应进行分批验收,每批重量不大于20t的同等级、同直径的冷拉钢筋为一个检验批。取样数量:两个拉伸试件、两个弯曲试件。 四、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计算方法: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钢筋弯曲调整长度表箍筋调整值表(mm) 钢筋混凝土构件(梁)配筋图 下料长度计算过程: 1号钢筋:2350-25x2+6.25x10x2=2425(mm)○ 2号钢筋:2350-25x2+6.25x12x2=2450(mm)○ 3号钢筋:(300-25)x2+400√2x2+950+6.25x12x2-4x0.5x12=2757.37(mm) ○ 4号箍筋:○(350-25x2+450-25x2)x2+50=1450(mm) 下料长度计算过程: ○1号钢筋:2x3.14x550/4+100x2=1063.5(mm)○2号钢筋:2x3.14x580.14/4+100x2=1110.8(mm)○3号钢筋:2x3.14x662.5/4+100x2=1240.1(mm) ○4号钢筋:2x3.14x775/4+100x2

模板-钢筋工实训总结3篇

钢筋工实训总结3篇 篇一:钢筋工实训总结实训期间,让学生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在理论上对施工工艺(钢筋工)有了全新的认识,在实践能力上也得到了提高,真正地做到了学以致用,对学生来说受益非浅。 首先通过实训学到了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前好多学生 对扎钢筋不以为然,认为很简单,结果自己一动手就犯难了。学习和工作都需要严谨的态度,就像扎钢筋时弯折角度稍有偏差就会造成整体参差不齐,影响质量和美观。 其次学生感受比较深的就是规范的问题。虽然不可能 一开始就做的很规范,但是这方面一定要考虑,尽量把它做好!就像我们在弯折钢筋的时候就产生很大的问题,起点偏移量不同,弯钩、弯折长度不一样等等问题,这些似乎都可以通过规范来解决。当然学生也是初次做,没什么经验,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教训吧。 再次想说的是团队之间的交流,有些东西事先不交流,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做,到时候肯定会出问题。没有一个人的团队!所以要把项目做好,这些东西一定要注意。应该多注意团队之间的交流。 最后就的体会就是学生不懂的东西太多太多。需要好 好去学习!总之,学生都很很感谢这次实训,学到了很多东西,但这似乎只是个开始,更多的东西需要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体会。

篇二:实训总结—钢筋绑扎星期五天气晴今天是实训的第一天,我们组是第一组,一共15个成员。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的工序是钢筋的绑扎,我们的指导老师是一个很年轻的老师,他把我们召集在一起之后就开始为我们讲授一些关于钢筋绑扎的基础知识。黑板上例举了一个实例,他跟我们简要讲述了钢筋的主要型号、柱和梁的加密区位置、钢筋重量的计算以及钢筋下料问题。今天我们最主要的还是要了解箍筋的制作、绑扎时箍筋间距的计算以及钢筋绑扎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老师告诉我们钢筋下料的计算方法。箍筋长度的计算方法为:边长?边数-0.288(差量值)?(6d)?3(直角个数)?102?2,根据这次数据得到需要制作箍筋的总长为1358.816mm。按照要求选好钢筋直径之后,就把符合要求的钢筋运到钢筋切割机处切成要求长度。随后老师把我们带到工具桌前教我们认识相关工具,另外老师向我们示范了一次制作箍筋的具体操作。其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拿到满足要求的钢筋之后要进行锤直,就是把弯曲的部分用锤子锤直,再用尺子测量这根钢筋的总长,找到中间位置之后做好标记,这样就把钢筋分为了两部分,以标记的位置为起始位置,在其中的一部分截取580mm做上标记,最后在580mm中间做上标记,保证标记左右长度均为290mm。标记完之后就是拉弯的过程了。把标记好的钢筋放到操作台上,放好之后用扳手使钢筋弯曲90度,而尾部则弯曲135度。同样,另一部也按照以上操作完成,唯一的区别是要先把尾部弯曲135度之后,在弯曲直角部分。制作箍筋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箍筋都不能平放,说明制作中角度出现问题,然后很多同学又把钢筋锤直之

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及答案教学内容

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 及答案

钢筋混凝土结构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 2、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3、弯起筋应同时满足、、,当设置弯起筋仅用于充当支座负弯矩时,弯起筋应同时满足、,当允许弯起的跨中纵筋不足以承担支座负弯矩时,应增设支座负直筋。 4、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为3个阶段,试选择填空:A、I;B、 I a;C、II;D、II a;E、III;F、III a。①抗裂度计算以阶段为依据;②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以阶段为依据;③承载能力计算以阶段为依据。 5、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需要根据等假定求出。 6、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中采用的最小刚度原则是指在 弯矩范围内,假定其刚度为常数,并按截面处的刚度进行计算。 7、结构构件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主要是指在各种作用下 和 不超过规定的限值。

8、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 ,受弯构件内配置足够的受力纵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配置足够的腹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 破坏。 9、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时,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直接按构造配置箍筋满足max min ,S S d d ≤≥;当梁上作用的剪力 满足:V ≤ 时,仍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除满足max min ,S S d d ≤≥以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当梁上作用的剪 力满足:V ≥ 时,则必须计算抗剪腹筋用量。 10、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 11、由于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百分率的不同,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破坏形态有 、 和 。 12、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破坏形态包括 、 和 13、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平均裂缝间距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 。用带肋变形钢筋时的平均裂缝间距比用光面钢筋时的平均裂缝间距_______(大、小)些。 14、为了保证箍筋在整个周长上都能充分发挥抗拉作用,必须将箍筋做成 形状,且箍筋的两个端头应 。 答案: 1、复合主拉应力;

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电子教案

教案 二级学院:工学院 课程名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任课教师: 授课班级:2 建筑工程技术 授课时间:2

教案编写说明 一、编写原则 1.教案编写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1)明确地制订教学目的,具体规定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2)合理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3)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2.教师应提前一周备课,并在每次授课时携带教案授课。 3.教案按每次授课单元填写,一般以2~4学时为宜。 二、编写说明 1.“授课时间”、“章节名称”必须填写。 2. “教学目的”:依照教学大纲要求,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熟悉、了解的要点。“教材版本”包括教材系列、教材名称、主编、出版社、版本及出版时间。 3.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4.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5.“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包括讲授法、现场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6.“课程资源准备”:包括教室条件说明、教具准备、多媒体或电子教案准备、教学参考资料等内容。 7.“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本次授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板书设计)、时间分配、教学模式(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等设计内容。

钢筋工实训报告

钢筋工实训报告

一、实训的目的 施工综合实训是高职水利工程专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课程的独立实践教学环节。经过施工综合实训,使学生获得水利工程施工的感性认识,掌握一定的施工实际操作技能及相关技术与质量标准。使学生对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劳动。 二、实训内容 (1)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筋进场验收、钢筋配料、钢筋加工与安装、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资料整理的相关知识。 (2)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 (3)钢筋加工与安装。按要求将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编号钢筋划线剪切、弯曲成型、绑扎。 (4)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质量的“三检”(自检、互检和交接检)。 三、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 计算方法: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25mm 钢筋弯曲调整长度表

箍筋调整值表(mm) 五、钢筋加工工序 (1)钢筋加工前,应先去除钢筋上的铁锈,油渍等杂物。 (2)钢筋加工要严格按料表进行,料表上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注明需加工钢筋的型号、形状、尺寸及使用部位和数量。 (3)根据钢筋使用部位、接头形式、接头比例合理配料,加工时,要本着“长料长用、短料短用、长短搭配”的原则,不得随意切断整根钢筋。 (4)弯曲钢筋时,要用机械冷弯,不得用气焊烤弯。 (5)I级圆盘钢筋加工前,应先调直去锈,调直时,要严格控制其冷拉率。(6)I级钢筋的末端需做180°的弯钩。 (7)箍筋加工时,弯曲部分需确保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箍筋双肢相互平行。 (8)钢筋的定位梯,定位卡具、马凳等需提前加工并检查,确保尺寸准确。(9)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要在现场指定范围内堆放,且挂牌标识,注明钢筋的型号、尺寸、使用部位及数量,防止使用时发生误用。 除设计有要求外,梁、柱等结构中钢筋骨架的箍筋应与主筋垂直围紧;箍筋与主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教学试验

简支梁正截面试验 一、试验目的 1、观察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破坏过程(裂缝出现及发展、挠度变 化及破坏特征)。 2、通过试验反算 f值。 cm 3、观察适筋梁纯弯段在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及裂缝间距。 4、验证平截面假定。 5、初步了解正截面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6、比较适筋梁与超筋梁的破坏形态及破坏荷载和挠度情况。 二、试件设计 为了确保梁正截面强度破坏,试件的剪弯区段箍筋已配得很强,纵筋端部锚固也足够可靠。 图1-1、图1-2、图1-3和表1-1给出了L-1(少筋梁)、L-2(适筋梁)、L-3(超筋梁)的配筋详图及截面参数。设计时,混凝土采用C20,纵向受力筋,Ⅰ级钢带弯钩,Ⅱ级钢不带弯钩。 表1-1

截面 面 图1-1 少筋梁配筋图 截面 图1-2 适筋梁配筋图

截面 图1-3 超筋梁配筋图 三、试件制作 试件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平板振捣器振捣,蒸汽养护或自然养护28天。制作试件同时预留混凝土立方体试块(150×150×150mm )和纵向受力钢筋试件以测得混凝土和钢筋的实际强度,所用钢筋不得冷拉。 表1-2 四、加载装置

采用两点加载,梁中部为纯弯区段,见图1-4。 1、反力梁 2、垫板 3、传感器 4、千斤顶 5、分配梁 6、支座 7、位移计 8、支墩 N 1-N 12电阻应变片 图1-4 加载位置和测点布置图 五、仪表安装(见图1-4) 1、百分表(1φ~3φ)用来测定梁的挠度,其中1φ、2φ用来测定支座沉降。 v (挠度)=2 2 13φφφ+- 2、百分表(4φ~7φ)用来测定纵向应变以验证平截面假定。 3、千斤顶、分配梁应与试件在同一平面内,并对中。 4、用荷载传感器和电子秤显示所加荷载。 六、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为了得到准确可靠的试验数据以及保证试验过程中人和仪表的安全,应做

钢筋工实训报告 ()

钢筋工实训报告(一) 一、实训目的:了解钢筋在施工中作用。 二、实训地点:陕铁院新校区实训基地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绑扎钢筋结构是梁和楼板钢筋框架结构,钢筋搭接采用现场绑扎搭接。主要使用工具:钢筋钩子、卷尺、粉笔等。使用材料:钢筋原材、成型钢筋、铁丝、垫块等。 本学期来的第十三周我们迎来了这学期的实训,为期两周的实践操作,来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 第一天我们是钢筋工的实践操作。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 在钢筋工的实训过程中吗,我们根据老师的要求,然后再根据以前学过的绘图知识对我们所要完成的钢筋工程绘制图纸,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自己动手把以前绑好的钢筋拆了,体验一下钢筋的绑法,最后自己动手绑了一组钢筋,虽然我们有十几个人,可是依然忙的毫无头绪,最后堪堪绑完,但是发现我们的绑法是错误的,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正确的钢筋绑法,以及钢筋中的各个部件的作用。学习中,我明白了在实际操作中,与我们学习的理想状态下是有区别的。只有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把握理论与实践中的那个临界点才能做出好的工程。实训让我明白自己不一定理论好就实践好,我还要很好的实践能力,不然自己只有理论但实践

自己却没有实践操作的能力,自己知道怎么做,但就是做不出来。 钢筋工实训报告(二) 在昨天的实训过程中我们对钢筋有了新的认识,在昨天对钢筋的操作中有了很大的收获,在上一次的实践中我们明白了钢筋的绑法和各个部件的作用。 今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要完成的任务是制作各个钢筋的部件,加工钢筋的各个组成部分,然后在用我们自己制作的钢筋各个部件自己完成昨天做错了的钢筋绑法。 在今天的试训过程中,我深深的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集体的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中,我们胜利地完成了钢筋工的试训。更好的锻炼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让我们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更好的去适应我们这个专业,也能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与更好的表现有着深刻的影响。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报告

钢筋算量实训总结报告 :钢筋实训总结报告清单计价实训报告钢筋实绑扎钢筋实训报告字1000训总结 篇一:算量实训总结工程造价实训总结 把之前不知道的弄经过三个周的实训,我知道了一些计价规则,懂了,有很多的不足,很多都不知道,还需要努力,虚心的想同学或是老师学习,和同学们是以组为单位的!不知道该算什么算得对与不对,在老师组员的带领帮助下,我越来越得心应手,原来不明白的地方在大家互相帮助之下也都明白了。在这工程里面钢筋的算量是难得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算法!. 平整场地: 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方法)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清单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1 层建筑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首(2 层建筑面积、注意事项3 (1)、有的地区定额规则的平整场地面积:按外墙外皮线

外放2米计算。计算时按外墙外边线外放2米的图形分块计算,然后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或者按“外放2米的中心线×2=外放2米面积”与底层建筑面积合并计算。这样的话计算时会出现如下难点: (2)、清单环境下投标人报价时候可能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平整场地的工程量,每边外放的长度不一样。 大开挖土方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混凝土垫层外边线加工作面,如有排水沟者应算至排水沟外边线。排水沟的体积应纳入总土方量内。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方法 (1)、清单规则: ①、计算挖土方底面积: 分块计算垫层外边线的面积(同分块计算建筑面积)。 ②、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定额规则:)2(

钢筋混凝土实训总结

钢筋混凝土实训总结 建筑工程技术 1131班何西刚 结构施工图试图是建筑工程专业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一项综合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图纸的识读,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图纸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掌握绘制和识读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方法和步骤。最重要的是掌握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一、实训的目的 1、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柱、板的平法识图知识。 2、理解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掌握手工工具绘制结构施工图的方法、步骤和技巧。 3、掌握国家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4、熟悉绘制房屋工程图的有关规定,如:定位轴线、标高、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指北针等。 二、实训的要求练习的能力 1、练习具有熟练识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培养查阅技术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练习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梁、板、柱、楼梯的配筋构造,熟练识读平法图集。 3、应该认真执行国家建筑制图统一标准的能力,提高制图质量和绘图水平。 4、掌握结构施工图的分类及内容。 5、培养我们独立工作能力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 三、实训内容 周一:识读办公建筑施工图、分组绘制框架柱、梁配筋构造草图; 周二:识读办公建筑施工图、分组绘制框架柱、梁配筋构造图; 周三:识读5#教学楼施工图、分组绘制框架柱、梁配筋构造图; 周四:分组绘制框架柱、梁配筋构造图; 周五:汇报、答辩。 四、实训心得 1.梁部分 1.1梁上有次梁处(包括挑梁端部)应附加箍筋和吊筋,宜优先采用附加箍筋。附加筋一般要有,但不应绝对。规范说的清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承担。也就是说,位于梁上的集中力如梁上柱、梁上后做的梁如水箱下的垫梁不必加附加筋。位于梁下部的集中力应加附加筋。但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当主次梁截面相差不大,次梁荷载较大时,应加附加筋。当主梁高度很高,次梁截面很小、荷载很小时,如快接近板上附加暗梁,主梁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