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流通加工与配送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56
现代物流学第一章概述P4物流的概念: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是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P5物流的作用: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P7 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物流设施、设备、信息系统、人员及组织管理五个P10物流管理的定义: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P11 物流管理的原则1. 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在兼顾成本与服务的前提下,对物流系统中的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实现物流整体优化 2 宏观上,完善支掌要素建设之外,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 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4服务上,遵循7R原则,即适合的质量、数量、时间、地点、优良的印象、价格和商品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P21仓库管理原则五点:质量第一、预防为主、讲究科学、提高效率、确保安全P23 按照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四点:1经常库存2在途库存3安全库存4投机库存(重点):指为了满足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P26:库存管理与仓库管理的区别:仓管管理:主要是针对仓库/库房的布置、物料运输、装卸搬运及存储自动化等方面的管理。
库存管理:对像是库存项目,即企业组织中的所有物料如,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产品及辅助等。
库存管理的主要作用是在供与需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区,达到缓和用户需求与企业生产能力、企业内部的部门、生产厂家需求与原材料供应商等之间的矛盾第三章现代包装P32产品包装基本原则五点:适用、科学、经济、可靠、美观P33包装容器定义: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为了保护商品、方便储存、利于运输、促进销售、防止环境污染,以及预防安全事故,按照一定技术规范而选用的包装器具、材料和其他辅助物的总体名称第四章装卸搬运P49装卸搬运合理化:指以尽可能少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装卸搬运工作P51装卸搬运合理化的措施:1.提高物品装卸搬运的灵活性与可运性2利用重力作用、减少能源消耗 3.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书本错误)4合理选择装卸搬运方式 5.改进装卸搬运作业方法 6.创建复合终端第五章现代运输P54运输的定义:指的是运输主体人或物品通过运输工具或运输路径,由始发地移动到目的地,达到经济目的行为P60 运输管理原则四点:及时、准确、经济、安全P66 运输合理化途径: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推进共同运输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第六章流通加工与配送P74配送定义: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P78配送合理化定义:指对配送设备配置和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配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
附件9: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物流学课程(课程代码:07114)考试大纲目录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考试基本要求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第一章概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三章现代包装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四章装卸搬运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五章现代运输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六章流通加工与配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七章供应链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八章物流信息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九章物流成本管理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十章国际物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11章第三方物流与精益物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第12章新兴物流一、学习目的与要求二、考试内容三、考核知识点四、考核要求Ⅲ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及其在专业考试计中的地位二、本课程考试的总体要求三、关于自学教材四、自学方法指导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要求附录:题型举例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现代物流学》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的专业必考的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有关现代物流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
《现代物流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资料持续不断运动的规律性、物资流转的相关影响因素,涉及到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资料流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管理问题,以及相应的物流系统运行的技术、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它具有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系统性与指导性的特点,是进一步学习现代物流的基础性课程。
《现代物流学》重点第一章概述1.物流的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1)物流概念的孕育与萌芽: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2)分销物流学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3)现代物流学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直到现代;2.现代物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电子化 2)网络化 3)社会化 4)集约化 5)系统化 6)国际化3.物流的作用:1)物流贯穿商品生产流通全过程;2)物流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用户价值;3)提升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4)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物流系统的特点:1)目的性 2)整体性(特点中最重要的) 3)协调性 4)专业性 5)先进性与开放性5.物流管理的发展历程:1)物流功能个别管理阶段;2)物流功能的系统化管理阶段;3)物流管理领域扩大阶段;4)企业内物流一体化管理阶段;5)供应链物流管理阶段;6.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1)物流作业管理 2)物流战略管理 3)物流成本管理4)物流服务管理 5)物流人力资源管理 6)供应链管理7.物流管理的原则:1)总体上,坚持物流合理化原则,兼顾成本与服务,合理配置,实现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2)宏观上,完善支撑要素建设,配合政府和专业机构的规划和指导;3)微观上,不仅要实现供应链的整体优化,还应该实现服务的专业化与增值化;4)服务上,遵循7R原则,即适合的数量、质量、时间、地点、商品、价格、优良的印象)8.物流标准化的特点:1)复杂性 2)固有性 3)科学性 4)民主性 5)经济性(特点中的重点) 6)国际性9.物流标准化的意义:以前曾出过案例分析题物流标准化对于提高物流作业标准,加快商品流通速度,保证物流质量,减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管理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1)物流标准化能够实现物流各环节衔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2)物流标准化是实施物流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手段;3)物流标准化有助于降低物流成本;4)物流标准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平,推动物流技术的发展;5)物流标准化便于同外界系统的连接;6)物流标准化是加快物流系统建设的捷径;10.物流标准化的内容:物流系统标准化、物流作业标准化、管理组织工作标准化;第二章仓库与库存管理11.仓库的功能:1)储存与保管 2)调节供需平衡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 4)配送与流通加工12.仓库的分类:1)按用途分: a. 自用仓库; b.营业仓库; c.公用仓库;2)根据保管形态分: a. 普通仓库;b.保温仓库;c.特种仓库; d.水上仓库;3)根据建筑形态分: a. 按建筑构造分:平房仓库、多层仓库、高层仓库、地下仓库等b.根据建筑材料分:钢筋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板、木制建筑、钢骨架建筑仓库4)根据功能及其分: a. 储存仓库 b. 流通仓库;c. 配送中心; d. 保税仓库;13.仓库管理原则:1)质量第一; 2)预防为主; 3)讲究科学; 4)提高效率; 5)确保安全14.库存的分类:1)按其在生产加工与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分: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2)按经营过程的角度分类:a)经常库存;b)在途库存:是指处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上的库存,即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不能被使用,但是它仍然是库存的一部分;c)安全库存:指为了预防不确定性因素(短时间内的大批订单、交货期延长)而准备的库存;d)投机库存:是指为了满足正常需求之外的某种需求而准备的库存;e)季节性库存; f) 促销库存 g) 呆滞库存15.协同供应体系下的库存管理模式:1)及时供应(Just in time,JIT);2)寄售库;(consignment warehouse, CW)3)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oint managed inventory, JMI):是一种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方法,是为了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提高供应链的同步进化程度而提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