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绘手绘三点透视图的基本画法
- 格式:ppt
- 大小:1.69 MB
- 文档页数:38
第5章 人体的透视
5.1 立方体透视规律在人体透视中的应用
为了更加明确角色的透视关系,我们把角色的头
部、胸部和臀部分解成三个盒子这种简明的关系来
学习。
平视,即角色处于
平视状态,所以代
表角色头、胸、臀
部的盒子要用平视
角度来概括。
俯视,就是从上往下看,所以俯视角度把
角色的头、胸和臀概
括成盒子时,可以看
到盒子的顶面。
267
第5章 人体的透视
趴姿,头部属于平视状态,胸
部是倾斜状态,臀部贴在趴面
上,是一个可以看到顶部的盒
子。
本图比上图的角色偏向侧
面,注意两者之间的差
别。
胸部被垫高,整个身
体的弧度有种微仰的感
觉。
268
侧躺,头部是3/4侧面,看到头、胸、臀侧面的面积较大。
仰视角度,角色身体有扭转,
所以胸部和臀部的盒子是不同
角度。
仰视可以看到盒子底部
的面。
269
第5章 人体的透视
仰视组合,绘制组合时为了使画面更生动,所以组合中的角色要有差异,同样是仰视,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和动态来表现两者的差异。
270。
三点透视的例子
三点透视的例子包括仰视和俯视的场景。
1.俯视:当你站在高处,向下看一片大平地上的小方块,这个视角会形成三点透视。
特别是当小方块与地面形成一定角度时,它与传统的两点透视有所不同。
在画面中,正面两边的线不是垂直水平线的,它们会相交;其他组平行线也不再平行,而是相交。
2.仰视:当仰视上方的物体时,第三个灭点位于上方。
生活中,只要稍微有一些俯视或仰视的角度,看到的景象往往都是三点透视,因为严格的一、两点透视在实际中并不常见。
三点透视法包括了两点透视法,也就是在有两个消失点的透视法加上它还有第三个透视点,也就是在竖直透视方向上的第三个消失点,就像是在地面抬头望一个高塔一样,观看者面对一个观察对象竖直的边角。
这种三点定位的方式,除了左右两个消失点,再加上上下高度的消失点,共同构成了三点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在三点透视中,因为站位的高低的区分,之前一直垂直的高度线的透视方向有了变化,且左右两条边线一定为斜线,在视觉中指向了第三个消失点。
透视的基本规律、画法、原理、二点、三点、圆形透视的基本规律喜欢别忘了点关注哦圆形透视和正方体的透视一样,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
圆的透视的图形为椭圆形,其形状随着透视状态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椭圆形状。
椭圆长轴和短轴的交点不是圆心,圆心在最长直径的正中,最长直径与最短直径在圆心处相交。
最长直径将椭圆分为远近两部分,近的部分略大,远的部分略小。
跟正方体的透视有一定的相似处,都遵循着近大远小,近长远断的规律。
喜欢别忘了点关注哦同样的,做圆的透视跟单独的画圆是一样的,画一个正上方看到的正圆是用正方体的四边切出来的,而如果要画一个带有透视的圆就需要用长方体的四边来切,首先要先做好要切圆的正方体的透视效果,才能切出正确的透视圆,同样,长方体的高度就直接影响圆的透视程度,方法比较简单,大家要勤加练习,以便更好,更快的随性所欲的画出自己想要的圆的透视效果!基础素描里圆的透视画法我们在素描作品中,不管是自己作画还是欣赏素描作品,最常见的技法亮点,就是透视,正方体的透视跟圆的透视。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圆的透视画法。
圆的外接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先画出正方形的透视图,再根据圆与外接正方形的几何关系,就能画出圆的透视图。
正圆与其外接正方形有四个切点,在四条边的中点上。
圆与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也有四个交点,这四个交点的连线把正方形边长的一半分割成3:7的关系。
这样圆周上的这八个点的几何位置就明确了,在正方形透视图上,按照比例关系找到这八个点,用光滑曲线连接出圆的透视图。
先画出视平线,定出主点、距点,作出一个水平面正方形的一点透视。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圆心,过圆心作水平线,再过圆心向主点连线,两线与正方形四条边相交得到四个中点。
将AB边的一半作3:7分割,因AB边是原线,分段比例不变。
从分割点向主点引线与对角线相交,得到四个交点。
将这八个点光滑连接,就得到圆的透视图。
素描的基本透视原理在学习素描中素描的透视原理是素描中最主要的技法之一,也是构成一个合理的完整的画面的必要因素,所以素描透视原理对于美术学习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手绘中的透视方法实用一份手绘中的透视方法 11、纵透视。
在平面上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
中国古代构图法中称高远法,即近低远高。
在人类早期的绘画艺术中经常可以看到,最典型的是埃及墓室壁画的构图,远景作为一条横带完全置于近景横带之上。
在儿童画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到,所有物体都放置在一个平面上,物体没有近大远小的区别,只是通过物体的高低位置来体现透视感。
现代很多画家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描绘出的世界往往带给我们特别的感受。
2、斜透视。
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样的表现手法。
这里不同于焦点透视中的斜透视。
3、重叠法,又叫遮挡法。
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利用前面的物体部分遮挡后面的物体来表现空间感。
在儿童画中,小朋友们往往采用混合式的绘画空间来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而主要的空间表现方式就是“左右上下关系"和"部分遮挡关系"。
同时遮挡法也让在有限的画面内表现更多内容成为可能。
4、近大远小法。
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
这也是现代线性透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5、近缩法。
在同一个物体上,为了防止由于近部正常透视太大,而遮挡远部的表现,为此有意缩小近部,以求得完整的画面效果。
在佛寺中常见把大佛塑造得往上逐渐膨大,实际上就是近缩法的运用,使人在其下仰视时避免过度的近大远__并得到完整的视觉印象。
6、空气透视法。
由于空气的阻隔,空气中稀薄的杂质造成物体距离越远,看上去形象越模糊,所谓"远人无目,远水无波",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同时存在着另外一种色彩现象,由于空气中孕含水气,在一定距离之外物体偏蓝,距离越远偏蓝的倾向越明显,这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祭坛画,常用这种方法造成画面的真实性。
7、色彩透视法。
因为空气阻隔,同样颜色的物体距离近则色彩鲜明,距离远则色彩灰淡。
8 、环形透视。
环形透视的特点是不固定视点,视点在围绕对象作环形运动,因而能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及背面作全方位的展示,这种环形透视在传统民间美术中是最为常见的。
手绘图的实践画法技巧(透视篇)60分钟画出专业手绘图1、找准一线一点画手绘图的最大窍门在于找准“一线一点”。
可以这样说,即使没有任何美术概念,只要学会了这一招,手绘图就不难拿下了。
“一线”指的是视平线,也就是画图时眼睛所处的水平处;“一点”指的则是视觉焦点,也就是眼睛聚集的一个点。
视平线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需要来决定高低。
一般情况下,视平线都画在上方,这样空间比较大,做图比较方便;但需要表现吊顶、灯具等上面的物体时,就要将视平线调低。
此外,要表现宏伟宽阔的场景,如五、六层楼高的大商场,也要选择将视平线放在下面。
此外,绘画时还要遵循一个原则:近大远小,近宽远窄。
2、画出地格经纬以下就该大显身手了?且慢,现在还不能直接绘出物体,在真正进入正题之前,你还需要耐住性子,给房间画出地格经纬。
第一步:首先画出一面主墙,就在绘图纸上画一个“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并将长和宽分成5段和4段,做好分段记号。
第二步:在“主墙”上根据所在表现的需要,确定一个视平线,并在这个视平线上确定一个pu点为中心,沿主墙的四个角画出四条线,作为墙角。
----------------------------------第三步:以pu点为焦点,在“地面”处,按照长宽所分的段,画出纵向线和横向线,正好是20个格子,每一格就代表1平方米面积,这就是地格。
----------------------------手绘基础之《如何掌握透视规律与对透视的感觉》通过练习来掌握透视规律与对透视的感觉○1临摹照片学习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照相机诞生以来,现实世界的东西可以在一瞬间再现,照片所再现的世界,基本上和线形透视规律是吻合的。
焦点透视再现的效果就象我们用一只眼睛看事物的结果,这是照相机模仿了眼睛的原因。
使用照片学习透视可以很容易找到透视的感觉,而且在以后的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会一直伴随着你,这就是训练的目的。
首先找一些容易得到的有建筑物的图片,幸好现在有这样图片的杂志刊物随手可得。
对于画场景的同学来说,透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不过说得容易做很难,在绘画初期的时候,有不少同学始终都会被透视所困扰着。
今天,我们就同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透视的问题吧。
一、透视的分类我们常把经典常用的透视图分为:一点透视、两点透视和三点透视,以及很少用到的多点透视和特殊透视,三点透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对象的3个主视方向与投影平面的平行个数。
1、一点透视:画面中只有一个方向的轮廓线垂直于画面,其灭点就是主点。
而另两个方向的轮廓线均平行于画面,没有灭点。
这时画出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
作者:Klegs東京幻想的作品,同样我们做出辅助线就能看出,整个画面只有一个灭点——在练习一点透视的时候,我们通常会有以下几点技巧:(1)画面的视觉中心,我们一般是安排在黄金分割线上,具体可参照大神图,与下面ABCD4个点,这样的布局会更加的可控,视觉中心更加明确,(当然,也有很多画师的(2)因为透视方式的多样性,加强或者适当的加强一点透视的表现,会大大增强画面的冲击力,以及强化视觉中心。
(3)灭点安排在画面之外的,相对于在画面之内来说,视觉中心会比较弱,对画面的把控能力上的难度就大大加强,基础基础偏弱的同学,建议先灭点在画面中的方法来练习。
)2、两点透视如果场景画面中,竖直的轮廓线是彼此平行的,而另两组水平的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于是在画面上就会得到两个灭点,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
这时画出的透视,称为两点透视——作者:Amir Zand再次做出辅助线,我们就能找到两个灭点——两点透视的的技巧:(1)利用两个灭点的远近、正侧,造成多种视觉的反差对比,使画面更加的耐看。
例如一个灭点近,一个灭点远。
一个灭点正面消失;另一个灭点向侧面消失,等等。
(2)两点透视的灭点是同在一个直线上的,3、三点透视:根据站点的高低,高度线或消失于天空中的天点(也就是仰视),或消失于地面中的地点(也就是俯视),另外两组线延长与视平线形成两个消失点。
即其中两点消失在地平线上,另一个消失点消失在天空或地面——作者:neyagi三点透视的技巧:(1)三点透视的表达上灵活自如,但都是建立在1点和2点透视的基础上的,绘画的时候,可以差分来进行画面分析调整画面是否出现透视错误。
透视画法原理
透视画法是一种表现物体空间深度关系的科学。
它以几何学为基础,以数学为依据,以科学的方法作研究,是绘画、建筑、摄影等科学与艺术的重要工具。
透视画法的基本原理是:两点间的透视变化规律是“三点成一线”。
透视画法的基本要求是:
1.必须用直线或平行线表示物体空间深度关系。
2.画出的透视图,应是水平或倾斜的。
3.对视平线上不同位置上的点,应按其透视变化规律进行描绘。
4.在同一平面内,同一距离上画出的两点间的透视变化规律相同。
5.要考虑画面整体效果,注意透视图中各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画面比例大小。
6.要注意各视点与视平线之间、视点与视平线与画面之间与物体之间,有几个视平线就有几个投影面,就有几个透视面。
7.画出的透视图,应能在二维平面内描绘三维立体形象。
8.画出的透视图要有空间感和立体感,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 1 —
透视画法的基本步骤:1.确定观察点和视点;2.确定画面构图;3.画出画面上各点(视图)的位置;4.确定各点之间的透视关系。
— 2 —。
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不会画透视怎么办?分步骤图解教你透视画法手绘建筑透视画法一点透视建筑物由于它与画面间相对位置的变化,它的长、宽、高三组主要方向的轮廓线与画面可能平行也可能不平行。
如果建筑物有两组主向轮廓线平行于画面,那么这两组轮廓线的透视就不会有灭点。
而第三组轮廓线就必然垂直于画面,其灭点就是心点S°。
这样画出的透视称为一点透视。
在此情况下建筑物就有一个方向的立面平行于画面,故又称为正面透视。
在建筑手绘实际运用当中,一点透视常常用在街景当中,中间是马路,两边是建筑,路的尽头有时是远山。
一点透视本身就存在着很强的空间感。
其视觉中心常常就在灭点S°的位置。
一点透视示意图一点透视在建筑草图中运用得其实并不多,因为其必须过多地交代一些与主体建筑造型无关的多余建筑和配景,从而使画面丢掉了设计重点。
建筑外观一点透视画面一点透视效果图(1)一点透视效果图(2)两点透视如果建筑物仅有铅垂轮廓线与画面平行,而另外两组水平的主向轮廓线均与画面斜交,那么画面上就形成了两个灭点,且这两个灭点都在视平线上,这样形成的透视图称为两点透视。
正因为在此情况下建筑物的两个立角均与画面成倾斜角度,故又称为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示意图建筑外观两点透视画面两点透视在建筑手绘当中是运用得最多的,相对一点透视来说两点透视能给人更直观更真实的感受,它塑造出来的画面也更灵活。
更自由。
通常在处理两点透视的画面时,将正面处理成受光面,侧面处理成背光面。
两点透视角度的选取灭点过于靠近透视体积而导致侧面太少,体积感不强。
灭点适中,正面透视与侧面透视比例协调,这时建筑的体积感最强。
左右两侧灭点接近对称,正、侧面透视基本相同,建筑被二分之一等分,体量失真。
灭点太靠近正面,侧面面积很大,正面面积却很小,不利于整体表达。
两点透视效果图(1)两点透视效果图(2)三点透视在手绘的实际应用当中,三点透视一般用来画超高层建筑俯瞰图或者仰视图。
三点透视又称倾斜透视,出现三点透视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物体太过于高大,平视角度的话人没办法看到建筑的全貌而不得不用仰视或者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