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MIMS呼吸系统疾病指南-肺癌
- 格式:pdf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24
肺癌【范围】1.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肺癌(简称肺癌) 的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2.本指南适用于具备相应资质的市、县级常见肿瘤规范化诊疗试点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对肺癌的诊断和治疗。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一)肺癌(lung cancer)全称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腺体或肺泡上皮的肺部恶性肿瘤。
1.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一种特殊病理学类型的肺癌,有明显的远处转移倾向,预后较差,但多数病人对放化疗敏感。
2.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除小细胞肺癌以外其他病理学类型的肺癌,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
在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程方面具有一定差异。
(二)中心型肺癌(central lung cancer)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及以上的肺癌。
(三)周围型肺癌(peripheral lung cancer)生长在肺段支气管开口以远的肺癌。
(四)隐性肺癌(occult lung cancer)痰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未发现病变的肺癌。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指南。
1.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癌胚抗原。
2 .NSE:(neurone specific enolase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3.CYFRA21-1:(cytokeratin fragment )細胞角蛋白片段19。
【规范化诊治流程】图1 肺癌规范化诊治流程【诊断依据】(一)高危人群有吸烟史和/ 或肺癌高危职业接触史( 如石棉) ,年龄在45 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二)症状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1) 刺激性干咳。
(2) 痰中带血或血痰。
(3) 胸痛。
(4) 发热。
(5) 气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病死率较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我国对7个地区20 245名成年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
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项目(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估计,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3位。
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表明,至2020年,慢阻肺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
为了规范慢阻肺的诊治,保证医疗质量,提高临床工作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病痛,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199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曾组织我国有关专家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草案)”。
在此基础上,参照2001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initiative for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颁布的第l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global strategyforthediagnosis,management,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于2002年制定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并于2007年发布了该指南的修订版。
上述文件对提高我国慢阻肺的临床诊治水平以及促进与慢阻肺相关的临床研究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7年以来,我国与慢阻肺有关的临床科研工作获得了重大进展,同时,国际学术界对慢阻肺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GOLD在2011年对其技术文件进行了重要修订。
咳嗽14慢性非特异性咳嗽常见病因•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其他病因•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症• 支气管结核• 变应性咳嗽(AC )• 心因性咳嗽咳嗽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其病因有感染和非感染两大类。
• 特异性咳嗽:咳嗽伴有能提示特异性病因的其他临床表现,即咳嗽是对某些疾病具有诊断指导 意义的症状之一。
• 非特异性咳嗽: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X 线胸片未见异常的亚急性或慢性咳嗽。
无明确病变1 初诊患者主要因咳嗽,伴有或不伴咳痰、发热等症状求医。
2临床评估咳嗽已持续多长时间?5 咳嗽的治疗• 针对导致咳嗽的不同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病因不明者根据推测的可能病因给予经验性治疗A 非药物治疗• 患者宣教、改善生活方式• 避免和控制咳嗽诱发因素B 非特异性镇咳药物治疗• 外周性或中枢性止咳药物• 祛痰药物3 临床诊断• 病史、症状、体征,评估咳嗽的严重程度有明确病变4 慢性和亚急性咳嗽的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原学检查• 肺功能检查• 血液检查•过敏性疾病相关检查• 其他辅助检查慢性咳嗽常见病因• 肺炎• 肺结核• 支气管肺癌亚急性咳嗽感染后咳嗽• 如肺炎、百日咳、气管炎 非感染后咳嗽• 如UACS 、哮喘、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 )加重急性咳嗽• 肺炎、哮喘或慢阻肺(COPD )加重、肺栓塞、急性心衰及其他严重疾病引起的咳嗽。
• 呼吸道感染,原有呼吸道疾病加重引起的咳嗽,以及与环境和职业相关的咳嗽。
X 线胸片检查咳嗽时间<3周咳嗽时间3-8周咳嗽时间>8周咳嗽143 临床诊断病史• 了解是否有连续2年或以上的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史。
- 提示慢性支气管炎。
• 了解既往患病和用药情况,例如是否曾诊断为哮喘,是否因高血压正在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 了解吸烟史。
症状• 咳嗽:注意咳嗽性质、音色、节律和咳嗽时间、诱发或加重因素、体位影响,伴随症状,严重程度和是否影响睡眠。
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3年版)一、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显示,2005年,肺癌死亡率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1位。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肺癌诊疗水平,改善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技术与应用(一)高危因素。
有吸烟史并且吸烟指数大于400支/年、高危职业接触史(如接触石棉)以及肺癌家族史等,年龄在45岁以上者,是肺癌的高危人群。
(二)临床表现。
1.肺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
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常出现以下症状:(1)刺激性干咳。
(2)痰中带血或血痰。
(3)胸痛。
(4)发热。
(5)气促。
当呼吸道症状超过两周,经治疗不能缓解,尤其是痰中带血、刺激性干咳,或原有的呼吸道症状加重,要高度警惕肺癌存在的可能性。
2.当肺癌侵及周围组织或转移时,可出现如下症状:(1)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
(2)癌肿侵犯上腔静脉,出现面、颈部水肿等上腔静脉梗阻综合征表现。
(3)癌肿侵犯胸膜引起胸膜腔积液,往往为血性;大量积液可以引起气促。
(4)癌肿侵犯胸膜及胸壁,可以引起持续剧烈的胸痛。
(5)上叶尖部肺癌可侵入和压迫位于胸廓入口的器官组织,如第一肋骨、锁骨下动、静脉、臂丛神经、颈交感神经等,产生剧烈胸痛,上肢静脉怒张、水肿、臂痛和上肢运动障碍,同侧上眼脸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面部无汗等颈交感神经综合征表现。
(6)近期出现的头痛、恶心、眩晕或视物不清等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当考虑脑转移的可能。
(7)持续固定部位的骨痛、血浆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应当考虑骨转移的可能。
(8)右上腹痛、肝肿大、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应当考虑肝转移的可能。
(9)皮下转移时可在皮下触及结节。
(10)血行转移到其他器官可出现转移器官的相应症状。
(三)体格检查。
1.多数肺癌患者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2.患者出现原因不明,久治不愈的肺外征象,如杵状指(趾)、非游走性肺性关节疼痛、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共济失调、静脉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