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城市色彩营造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8
61日本的设计风格具有独特的民族魅力,欧洲的装饰艺术运动就是受日本江户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而盛行起来的。
日本盛行贵族文化和以禅宗为代表的武士道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 日本设计走的是双轨制道路,具有华丽夺目、简朴、单纯的两面性。
设计评论家厄尔(J・V・Earle)认为日本设计风格可以总结为两大类:一类是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的;另一类是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简朴的[1]。
日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使其在设计美学上具有独特之处。
日本是岛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其设计具有崇尚自然、简单朴素的特点。
一、追求自然本色的设计风格神道教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信仰,拥有众多的信徒,以祖先崇拜、天皇崇拜和自然崇拜等为主。
由于崇拜自然和祖先神灵,所以日本特别崇尚自然本色的设计风格。
日本设计师常常以自然材料作为主要的表现语言,利用各种材料体现设计的高品质,这样的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设计效果,并在设计中营造了一种自然的意境。
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使日本设计文化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反映了朴素美学的内敛性格。
日本设计强调材料的内在之美,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珍惜自然材质,这与日本自然资源相对稀缺有很大的关系。
日本现代著名设计师五十岚威畅把材质表面分为视觉的表面和可触的表面,他的观点表达了人的平衡性和材料的物性。
例如自然材质的麻、石材、纸、木材、藤等,这些具有温和特性的材质能够拉近与人的距离,使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日本设计中利用有自然纹理的纸张来包装日用品,体现出了其独有的自然、单纯、素朴的设计风格。
创始于日本的无印良品(MUJI),原来的意思是“没有商标与优质”。
它在我们国内很多一线城市都有专卖店,受到追求品位人士的喜欢。
无印良品淡化品牌意识,推崇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具有统一的设计理念,因此其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可谓独树一帜。
当购买无印良品成为一种时尚时,则证明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
在全球资源逐年减少的现实面前,人们十分关注环保再生材料,而无印良品也极力倡导环保,将包装简化到极致。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100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VOL.39 NO.6 JUN. 2021小城镇建设2021年 第39卷 第6期————————————————————————————————————————————————————————作者简介:刘隽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一所城市规划师,中级规划师。
柯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二所城市规划师,中级规划师。
龚志渊,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规划一所主任规划师,高级规划师。
日本乡村地区色彩管控体系和特点解析刘隽瑶 柯 珂 龚志渊 石 蓓摘要:色彩是城乡风貌的重要组成要素,对塑造空间视觉效果、表达城乡特色有重要作用。
我国乡村地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风貌景观受到很大冲击,基于传统营建理念的、与环境协调的色彩构成方式受到挑战。
日本自2004年实施《景观法》以来,在城乡景观计划中延续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步发展成熟的色彩规划理念与方法,形成了法制化、标准化、协调化的色彩规划管控体系,对于日本乡村地区的景观修复和美丽国土建设有重大意义。
本文试图解读《景观法》实施以来日本乡村地区色彩规划的管控特征和要点,以期对我国乡村地区色彩管控和风貌引导有所借鉴。
关键词:乡村风貌;色彩规划;色彩管控;日本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1.06.012 中图分类号:TU984.3/.7文章编号:1009-1483(2021)06-0100-08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f Color Control System and Characteristics in Rural Areas of Japan LIU Junyao, KE Ke, GONG Zhiyuan, SHI Bei[Abstract] Colo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hape the visual effect of space and expr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e landscape of rural areas is greatly impacted, and the color composition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construction concept and coordinated with the environment is challenged.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ndscape Law' in 2004, Japan has continued the color plann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since the 1970s, and formed a legalized, standardized and coordinated color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landscape restoration and beautiful land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of Japa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and key points of color planning in rural areas of Japan since the 'Landscape Law',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or management and landscape guidance in rural areas in China.[Keywords] rural landscape; color planning; color management; Japan1 我国乡村地区的特色危机和色彩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与工业化和全球化同步推进的发展过程,使得我国在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发生了颠覆性的转变。
建筑文化的论文2021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和工作区域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建筑是集建筑经济、建筑艺术、建筑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建筑文化和建筑设计风格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建筑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文化的论文篇1浅谈建筑中的文化摘要:文章叙述了“建筑文化学”这一创新学科概念的提出与探索历程。
讨论了与建筑文化学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对建构“建筑文化学”理论的模式及其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等接纳入了不同的观点而进行了比较深入的阐发。
关键词:建筑;文化;探索历程曾听有人提到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建筑的材料是石头,而中国古代建筑材料是木头?”这使我联想到确实不同地区的建筑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莫说中西方,就是在中国,各地区的建筑也是形态各异,如云南大理丽江地区的白族建筑是砖墙瓦顶,墙面粉刷成灰白两色,山墙、檐口加彩色装饰;纳西族建筑的典型是木结构、悬山顶,山墙加上小小的腰檐;青海藏族住的“庄巢”,四面住房连接在一起,外面看方方四堵墙,单坡屋顶坡向院内,雨水全流入自家,既防风又安全。
再如北京的四合院,宁波的“台门”,江苏水乡的沿河民居,广东福建的客家“土楼”更是形态各异……每一种甚至每一个建筑背后好像都有一个秘密。
由于建筑学博大精深,本人水平更有限,所以在这里只能宏观地比较我眼里中西建筑的不同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首先从建筑材料上看,在西方建筑史上,不管是世纪前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腊的神庙,古罗马的斗兽场,还是以后哥特风格的宫殿教堂,乃至再后来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圣彼得大教堂和凡尔赛宫,他们的主要材料都是石材,因此有人称之为“石头的史书”。
而中国古代建筑则可称为“木头的史书”,因为从秦始皇的阿房宫直至明清的紫禁城都以木材作为房屋的主要架构,而从契丹族的应县木塔到蒙古族的元大都再至满族的沈阳故宫也都是由木材垒积起来的,可见对木材的钟爱不只是汉族的专利而是所有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民族的选择。
通往晴空塔的公共艺术之路:东京“GTS观光艺术项目”作者:乐丽君来源:《公共艺术》2019年第05期摘要:“GTS观光艺术项目”是东京都台东区和墨田区与东京艺术大学合作的实现地域共创共生的公共艺术项目,其目的是寻求文化艺术振兴的基本策略,激活地方特色和活力。
东京艺术大学利用大学教育资源与前瞻性研究成果,通过永久型环境公共艺术项目及命名为“隅田川艺术桥”(Art Bridge)的活动型项目,以东京晴空塔为视点设置永久的环境艺术作品,营造供人漫步游览的旅游环境,并从每年十月开始举办展览和各种活动项目。
今天,公共艺术和日本社会之间的关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密切,“GTS观光艺术项目。
正是以新的角度重新判断当代艺术在现实语境下的方位,重新界定公共艺术之于日常生活的作用。
关键词:GTS观光艺术项目;东京晴空塔;公共艺术;地域文化东京自“二战”之后就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复兴计划。
2001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日本文化艺术振兴基本法》,目的是为了寻求文化艺术振兴的基本策略,激活地方特色和活力。
东京各区域紧锣密鼓地展开公共艺术项目,始于2010年的“GTS观光艺术项目”(GEIDAI TAITO SUMIDASightseeing Art Project),这是市政府与东京艺术大学合作的新项目之一。
项目建立在活化经济的前提下,围绕新建地标建筑东京晴空塔,旨在振兴地域文化特色,形成城市良性循环发展。
该项目的三个合作机构分别是东京艺术大学、东京都台东区、墨田区的区政府(GTS即这三个机构的日语首字母)。
项目内容包括创作环境艺术作品、开展艺术活动与工作坊等。
从2010年到2012年的三年里,项目一直有三个层次的目标:把这个地区变成从东京晴空塔到浅草寺的室外博物馆;把它改造成一个有益于本社区的艺术和环境中心;让它成为孵化新艺术的创新区域。
借鉴“GTS观光艺术项目”,不仅对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与设置有所启示,也为公共艺术的教学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城市综合体案例分析—东京六本木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日本东京六本木城市综合体考察报告杨宝民一项目简介东京六本木新城是东京着名的购物中心和旅游中心,该项目在2003年4月开业,目前已经成为了外地游客去东京必到的综合商业设施,坐地铁日比谷线六本木站下车就可到达。
日本东京的六本木新城是日本森建筑公司的一个马拉松项目。
在这个项目的初期,许多人都对这个项目持悲观态度,预测这个项目可能太大了,或者它对于日本传统来说,变化太大、太突然。
同时人们也怀疑建造这样一个项目的时机不对,因为那个时候日本正处于一个最长的衰退期。
长达17年的运作,是任何一家国内开发商都不可能做到的。
其敬业精神,为后代留下一点有价值东西的负责态度,是国内开发商所欠缺的。
森稔社长要整个团队坚持不懈地追求品质,树立世界一流品牌,这也是森大厦株式会社感到自豪的信念。
图1六本木新城在东京的地图位置发展商简介:森稔,森大厦株式会社社长。
日本森大厦株式会社出资兴建了上海森茂国际大厦,该公司一直在日本东京的中心地区从事城市开发事业,上海国际森茂大厦是其在海外进行正式投资的重要项目之一。
森大厦在上海投资的第二个项目是世界最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建设。
图2空中看东京六本木项目考察的启发不仅在项目技术层面,而且要深入思考我们对留下对后代有价值建筑及商业文化作品的负责态度与敬业精神,提醒我们在前期投入足够的精力和心血。
17年的坚韧精神,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总体规划设计特点城市设计与项目设计相互结合,充分利用地铁交通和城市公路交通,园林设计立体化,整体设计趣味化,具有丰富的设计内涵。
(一)总体布局—酒店与购物中心形成综合体图3项目总体布局示意图(二)建筑设计特点美国JERDE建筑事务所负责六本木购物中心及公共空间设计,JERDE在购物中心设计中非常注重将项目设计为旅游目的地,立面变化丰富,不断让顾客产生好奇心,延长顾客的停留时间,很多游客停留一天还没有单调的感觉,实践证明JERDE 的设计思想是成熟的。
国外城市色彩规划研究1800~1850年间,意大利都灵市政府在当地建筑师协会的建议下,委托该组织负责对全城色彩进行了全面规划与设计。
1845年,建筑师协会向公众发表了近50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城市色彩图谱,这些色彩都被编号,以此作为房主和建筑师协会成员进行房屋重新粉饰的参考,这项城市色彩计划被列入了正式的政府文件。
1978年,都灵理工大学的乔瓦尼.布里诺教授主持了该城市的色彩风貌修复工作,都灵城市色彩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20世纪70年代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Jean-Philippe Lenclos)第一个从色彩的角度向当今工业社会提出了保护色彩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问题。
朗克洛率先提出了“色彩地理学”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为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大相径庭,这既包括了自然地理条件的因素,也包括了不同种类文化所造成的影响,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的色彩。
朗克洛的色彩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对于世界各地的色彩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具有深远的影响。
1961年和1968年,法国巴黎规划部门完成了对大巴黎区规划的两次调整。
今日巴黎的米黄色基调就是形成于那个时期。
日本对城市色彩有着较早的管理和规划意识。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Color Planning Center)是日本乃至亚洲地区最主要的针对城市环境色彩的研究机构,该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为日本的城市管理部门研究制定“城市建筑色彩实施法令”。
日本色彩规划中心的工作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让.菲利普.朗克洛的方法,但在实地色彩采样中使用了电子彩色分光测量仪器,为该地区未来进行建筑色彩的规划和设计提供更加精确的现状数据库,也使设计成果能够得以准确的表现。
日本的每一座城市,政府都免费向建筑商提供《城市色彩规划指南》。
虽然这只是指导性而非强制性,但是这套色彩标准中包含城市传统的配色规律,以及城市未来色彩的发展方向。
日本城市色彩规划条例中的规划要点解析Analysis of Planning Points in Regulations for UrbanColor Planning of Japan庄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20摘要:日本将城市色彩作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因素之一,沿用色彩地理学的规划方式,将色彩与城市的特色与风貌紧密结合,对城市色彩进行相对较为完善的规划。
至今,日本将景观法作为重要指导,以国-县-市-区的模式,通过层次性的规划方式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并各自具备其完整的城市色彩导则。
本研究对已公布的日本城市色彩规划条例及城市色彩导则进行研究,分析与总结其城市色彩调控中所涉及到的规划要点以及对应的管控办法。
结合城市的“协调”与“特色”两大主题,浅析日本城市色彩规划要点给予国内城市色彩规划的启发。
Abstract:Japan regards urban color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show the urban style.And it follows the planning method of color geography,closely combines the colo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the city,and makes relatively perfect planning for urban color.As of today,Japan has taken the Landscape Law as an important guidanee to plan the urban color in a hierarchical way with the mode of "country-county-city-district",and there are different complete urban color guidelines respectively.This paper studies the published regulations for urban color planning and guidelines of urban color of Japan,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lanning points and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thods involved in the urban color bined with the two themes of urban coordin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oints of urban color planning in Japan and tries to provide illumination to domestic urban color plan ning.关键词:色彩规划;城市风貌;日本色彩;区域色彩Keywords:color planning;urban landscape;Japanese color;regional color引言:从文人所造的苏州园林开始,到故宫展示出的宫殿艺术之美,都以色彩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在建筑中展示了区域的文化底蕴及特色风貌。
日本京都和风文化的古城韵味日本京都,作为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承载着浓厚的和风文化氛围。
其古城韵味,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传统习俗中,更是日本文化的代表,成为了世界各地游客向往的目的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索日本京都和风文化的古城韵味。
一、建筑风格1. 传统日式建筑京都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中国和韩国文化的影响,同时又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在京都,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日式建筑,如寺庙、神社以及传统民居。
这些建筑通常采用木质结构,搭配传统的屋顶样式,如彩绘琉璃瓦和晴雨板,完美地展示了日本建筑的精致之美。
2. 庭院设计京都的建筑不仅注重内部结构和装饰,同样也非常注重庭院的设计。
庭院是仿造自然景观,以石、水、植物等元素构成,形成了与建筑相辅相成的美感。
在京都的庭院中,常见的设计手法包括枯山水、回廊、精心修剪的小树等,营造出一种恬静而雅致的氛围。
3. 建筑色彩京都建筑的色调往往以自然色为主,如红、黑、白、自然木色等。
这些颜色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为建筑增添了古朴典雅的氛围。
此外,京都建筑中的彩绘也是一大特色,如金阁寺和银阁寺等等,都拥有绚丽多彩的彩绘,为建筑增添了一抹美丽色彩。
二、传统习俗1. 茶道茶道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都得到了广泛发展。
在京都,可以参观到众多传统的茶室,了解茶道的精髓。
茶道强调的是内心体验和与自然的和谐,通过泡茶、品茗等活动,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放松。
2. 和服文化和服,作为日本的传统服饰,也是京都和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京都的一些特定场合,如祭典、婚礼等,人们仍然穿着和服。
和服的设计精巧、色彩丰富,体现了日本人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传统的尊重。
3. 花鸟文化京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受到许多艺术家的青睐。
花鸟画作为聚焦自然美的艺术形式,在京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京都的一些寺庙、公园都供应了绘画活动,人们可以在这里欣赏、学习花鸟画,并感受大自然的灵感。
三、文化底蕴1. 传统节日京都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如樱花节、时装秀等。
【日本轮廓①】东京的色彩康守永【作者按:2002年12月,受日本外务省之邀,随我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章启月团长参加中日新闻交流团访问日本,先后拜会外务省官员,访问丰田汽车公司,与日本的NHK、日本经济新闻社、日本新闻协会等单位的媒体同行进行交流,所到之处都很热情好客,令人感到一衣带水的邻邦友好之情,也体会到从两国根本利益出发充分沟通了解、寻求互补双赢合作的必要。
此为当时采访中的草草随记。
世易时移,只为登录此馆备存。
】北京到东京只有两个多小时。
因为东京大雪降临推迟了航班,当我们跨过太平洋,提着行李,走出机场时,已是深夜。
幽暗的马路灯光下,依稀可见远处地上的积雪。
市区密集的楼宇灯光凸现出都市的轮廓,但一切沉睡在夜色里。
我的第一天早上被赤板王子饭店12层户外透亮的阳光撩醒。
利用免费早餐券,我选择了40层的楼顶自助餐厅用餐,更大的愿望是透过那高大的玻璃窗满足我登高望远的好奇。
拿一杯果汁,端几片面包,在窗前坐定看楼外,楼脚下是沿河道有高架桥的黑色马路,车流不断,很安静秩序地从那些马路上流过;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向远处铺排开去,整合成非常有气势的都市风貌。
再远处像海——东京是在海边吗?低浅的云层和淡淡的雾气融合,也没能抵挡住通过良好的空气介质传来的东方阳光。
稠密的楼宇形成了一个初步印象:这是一个灰色或暗灰色格调的都市。
进一步证实这种感觉是在走进建筑物里之后。
在东京,访问日本外务省,参观日本经济新闻社,拜会日本新闻协会,总体印象,其内饰基调灰暗有余明丽不足。
忘了是哪一个地方,走进大楼时,居然是以黑色大理石作墙面的,墙体很高,而走廊很窄,仿佛走进地宫一般。
可惜随着大伙匆匆往里走,别无印象,只留下一闪念间对主人以黑色内饰装点空间的惊异。
有天下午,我们插空专程跑到皇宫外苑有名的二重桥前游览。
二重桥在外观看不出建筑上设计工艺造型色彩等等方面的特殊性来,但它将庭院和皇宫连接起来,便成为日本标志性建筑。
游客往往在此留影纪念。
城市色彩规划初探摘要:城市色彩不仅影响着人居环境质量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而且是影响,一个城市美观度的重要因素。
然而近些年来。
我国城市在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缺少对城市色彩的指导, 各城市彼此模仿,致使很多城市建设缺乏鲜明个性, 历史脉络丧失殆尽,视觉污染问题遍布每个角落, 给城市形象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城市色彩问题, 不断美化、优化城市人居环境质量。
城市色彩规划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本文探讨了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对城市色彩规划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色彩规化,色彩污染中图分类号:g32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城市色彩直接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脉和整体风貌, 是城市特色与品位的重要标志,是城市魅力的重要构成, 也是城市性格的一种符号。
所谓城市色彩即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的色彩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 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 其色彩无法被感知, 也不构成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由自然色和人工色(或称为文化色)两部分构成。
城市中裸露的土地( 包括土路)、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等, 所生成的都是自然色。
城市中所有地上建筑物、硬化的广场路面、交通工具、街头设施、行人服饰等等, 都是人工产物, 所生成的都是人工色。
1.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做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能够极大地提升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及魅力,并使其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
从本质意义上,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各层面上的、以城市层次为主导对象的空间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色彩可以展现出一个城市风貌和性格,是建立个性化城市的基本条件。
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充分说明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1.1 城市色彩规划影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色彩不仅是城市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城市色彩深刻的影响着居民的心理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