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
- 格式:doc
- 大小:74.50 KB
- 文档页数:15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报告单(18个)实验名称:1.2水沸腾了实验器材:温度计、水、烧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蜡 实验步骤:1、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清水石膏上2、点燃酒精灯,把酒精灯移的外焰燃烧石棉网3、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谷种现象。
4、沸水的烧杯上套袋子,观察袋子的变化实验记录: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变化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
沸水烧杯上套的袋子鼓涨起来。
实验结论:我认为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需要继续加热。
实验名称:1.3水结冰了实验器材:碎冰、试管、温度计、烧杯、记号笔、食盐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41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实验记录:1、管插入碎冰里,水温开始下降,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2、水结冰后变高了,说明体积变大了。
实验结论:水当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
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
实验名称:1.4水融化了实验器材:试管、烧杯、温度计、冰块、观察皿、吸管实验步骤:1、取冰块放在观察皿上,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
2、试管装水结冰,在冰面处做标记,把试管浸入烧杯的热水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等冰完全融化后,观察水面与记录的冰面距离。
实验记录:1、冰块在融化。
吹气的地方融化快。
2、试管里的冰慢慢在融化,完全融化后,水面比冰面低。
实验结论: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小。
实验名称:2.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实验器材:简易天平、皮球、打气筒、不漏气的大袋子、绿豆、乒乓球、小泡沫球回形针实验步骤:1、我们再把它放到上节课的天平里去称一下。
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单(教科版)6篇一、学生分析今年我任教三年级两个班科学的教学,小学生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三年级学生擅长于用感官观察、识别物体的基本特征。
根据物体的相同和不同点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符合这阶段学生的认识特点,因此,教学中将注重发展学生此项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他技能。
该年级男生居多,学生思维活跃,热爱科学,相信能迅速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氛围,并能促进全体学生在科学素养方面的发展。
学生从小对科学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些接触和了解。
如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科学学习是有基础的。
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内容很感兴趣,有学习的强烈愿望。
学生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较好,但动手能力较弱,需要培养提高。
二、实验分析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是《科学》课开始的第二个学期,因此本册教材浅显易懂,特别注重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安排教学内容,同时还考虑到为今后的学习提高打好基础。
在这个阶段一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展开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实验目的与要求1、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相信、注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四、实验措施1、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科学实验室,尽可能的去科学实验室上课,做到“精讲多练”,多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到收获。
2、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应只停留在课堂教学内,要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科学课的学习从课堂延伸扩展到活动课程,扩展到家庭和社会。
转眼间,我在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岗位上又平凡地走过了一年。
追忆往昔,展望未来,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教训使自我迅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无愧于这一称号,我现将本年度教学工作情景总结如下:一、师德方面:加强修养,塑造“师德”。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拉⼒与⼩推车运动的关系实验器材:计时器⼩车尺⼦垫圈棉线实验过程:1: ⽤⼀个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是:()2、⽤3个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
3、⽤5垫圈的拉⼒,测试⼩车⾛过50厘⽶的距离使⽤的时间是()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发现,拉⼒越(),⼩车运动的越()。
整理器材归位如初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磁铁的性质⼆、实验器材磁铁实验盒、钉⼦、剪⼑、曲别针、橡⽪、塑料尺、铜钥匙、条形磁铁、环形磁铁等三、实验过程1、⽤磁铁去吸引桌上的物品,发现是磁铁的朋友。
2、⽤磁铁的两极和磁铁的中间分别去吸引钉⼦或曲别针,发现吸的多,吸的少。
说明磁铁两极的磁性,中间的磁性。
3、⽤磁铁的同极相接触,发现它们互相,⽤磁铁的异极相接触,发现它们互相4、⽤⼀根线栓在磁铁的中间部分,把磁铁悬挂起来,发现磁铁标有N的⼀端⼀直指向⽅,标有S的⼀端⼀直指向⽅。
四、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磁铁有,越往两极磁性越,磁铁同极相,异极相,磁铁有指⽰的性质。
五、整理器材。
三年级科学试验报告单(三)⼀、实验名称:太阳与影⼦的关系⼆、实验器材:⼀⽀⼿电筒、⼀根铅笔三、实验步骤1、将铅笔竖直⽴在桌⾯上。
2、将⼿电筒平放在桌⼦上,距离铅笔⼤约⼀尺左右。
打开⼿电筒,让光束照⾝射在铅笔上。
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的影⼦,并⽤铅笔将影⼦描绘下来。
3、拿起⼿电筒,模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沿弧形轨迹在铅笔的南测⾃东向西移动,始终保持⼿电筒与铅笔⼤约⼀尺左右的距离。
⼿电筒每移动⼀点距离,注意停下来,观察光的亮度及铅笔影⼦的样⼦,并随时将影⼦描绘下来。
4、保持这样的观察⽅法,直⾄⼿电筒围绕铅笔正好转半圈。
5、将上⾯的实验重复做⼏次。
可以每次更换铅笔的⾼度与位置,其他实验⽅法保持不变。
⽤描绘的⽅法记录影⼦时可以更换不同顔⾊的彩笔,以免混淆。
6、根据实验,分析影⼦随⼿电筒的光的变化的规律,民时分析⼿电筒位置的变化引起光线变化的情况。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4)观察比较小球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班级实验组别实验者观察到的现象:1.小球在平整桌面做直线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中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曲线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三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尝试目的: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体式格局。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尝试,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尝试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尝试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小坡度斜面不动滚动滚动大坡度斜面滑动滚动滚动尝试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三年级下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尝试者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尝试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尝试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实验二:观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透明的塑料盒。
(2)实验步骤: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的变化。
(3)实验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盒內部岀现细小的水珠,放置时间越长水珠越大,当水珠增长到一定大小时会流下或落到地面上。
(4)实验结论:地面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进人到空气中,进入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可以变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
实验三: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1)实验材料:烧杯、清水、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
(2)实验步骤:①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
②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
③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
④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
(3)实验现象:①加热过程中,烧杯壁开始变模糊并且水面冒热气,杯底开始产生小气泡,气泡上升;随着加热进行,小气泡越来越多,上升速度越来越快;烧杯口有水汽形成,加热一段时间后,液面开始沸腾。
②加热过程中,水的温度逐渐上升,温度升到100℃时,水出现沸腾现象;再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移走酒精灯后,温度开始缓慢下降。
③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来。
(4)实验结论: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会沸腾。
水加热后有气体产生。
实验四:观察并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1)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2)
年级班姓名
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的水,记号笔在水面好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2、烧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子里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
用温度计观察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5、观察水结冰后的高度。
科学实验报告单(3)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4)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5)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6)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7)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8)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9)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科学实验报告单(12)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年级班姓名。
小鸟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学生分组实验
报告单(全套)
实验目的
从实际的观察和探究中,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启发学生探究和发现科学问题的兴趣,促进学生跟随教材体验和感受科学的神奇和美妙,并提高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实验内容
实验一:小手模型
实验目的
通过模做小手模型来观察和了解人手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材料
彩纸4张、剪刀、胶水。
实验步骤
1. 取一张纸,在纸的上面画出自己的左手,并仔细观察手上每个部位的形状和位置。
2. 将手的轮廓剪下后,用胶水按部位粘贴在其他几张纸上,并加以编号和标记。
3. 将分别模制好的手指、手掌和手背用胶水拼装起来,形成一个仿真的小手模型。
实验二:观察树形植物
实验目的
观察大自然中树形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状况。
实验材料
手电筒或灯笼(可选)、树木标本(干叶、花果、树皮、树干)。
实验步骤
1. 前往附近公园、校园或林地等自然环境中,选择一株较为常见的树木标本,并观察其整体和局部的生长状况。
2. 通过观察其叶、花、果实等特征,尽可能多地了解树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并在实验表格上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小组实验,我对科学探究和实验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对自然界中一些常见的基本事物和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验操作和记录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20个3观察水生植物实验目的 水葫芦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实验器材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我的猜测:水葫芦和金鱼藻都能浮在水面上实 我的实验步骤:—1、把塑料袋中的水葫芦和金鱼藻要放入水槽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画出简图。
2、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看到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实验名称 实验 结论实验名称5观察蜗牛实验目的知道蜗牛的外形特征2-3只蜗牛,1个放大镜,一条树枝实验器材—我的猜测:蜗牛的身体是硬的,由头,腹,尾巴组成我的实验步骤:1、观察蜗牛是什么样的动物、观察蜗牛的运动、身体构造方面的特点3、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观察到的现象:蜗牛的身体柔软,身体的外面有贝壳。
实验蜗牛是软体动物,有壳、触角、腹、头、结论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我的猜测:铁片的弯曲程度最大我的实验步骤:1在相同厚度的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一端上分别标出刻度2、在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另一端挂上一个相同的重物3、把塑料条、铁片、卡纸条、木条的一端用重物压住,挂重物的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15厘米。
观察它们弯下去了多少4、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格观察到的现象:弯曲程度最大的是塑料条,弯曲程度最小的是木条不同材料的韧性不相同,有的材料韧性较好,有的材料韧性较差实验 结论、搅拌纸屑和水,调成稀浆状。
3、将纸浆倒在平铺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挤压吸水。
、观察我们造的一张纸和我们用的纸是否相同。
观察到的现象:我们造的纸和我们用的纸厚薄不同、疏密程度不同实验器材猜测:有些物体放进水中会沉下去,有些会浮起来我的实验步骤:1、将水倒入水槽中2、把木头、塑料、橡胶块、石头、泡沫块、铁块等物体放入水中,观察沉浮状况3、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填写记录表 观察到的现象:1、石头、铁块会下沉2、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浮在水面物体在水中游的沉(石头、铁块),有的浮(木头、塑料、橡胶块、泡沫)时间实验名称 14砖与陶瓷的性质实验目的 了解砖、瓦与瓷器、陶器的物理性质实验器材砖、瓦、陶器、瓷器、滴管、水槽、水、小刀实 验 结 论认识一纸是用细小纤维叠加压制而成的。
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上册苏教版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浮沉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了解物体密度与浮力的关系。
实验器材:小玻璃瓶、小石块、小木块、盆子、水实验步骤:1. 将盆子填满水;2. 将小玻璃瓶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3. 将小石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4. 将小木块放入水中,观察其浮沉情况。
实验结果:小玻璃瓶浮在水面上;小石块沉入水底;小木块浮在水面上。
实验结论: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是由物体的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会沉入水底,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二、实验名称:电流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和了解电流的产生和传递。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实验步骤:1. 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2. 将另一端的导线连接灯泡的两端;3. 观察灯泡是否发光。
实验结果:当电流顺利通过导线和灯泡时,灯泡会发光。
实验结论:电流的产生和传递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电流会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当电路中有灯泡时,灯泡会发光。
三、实验名称:生活中的感光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光线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器材:黑色纸、白色纸、阳光实验步骤:1. 在黑色纸上放置一些小物件;2. 将黑色纸和白色纸放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3. 观察黑色纸和白色纸上的小物件。
实验结果:在阳光下晒过后,黑色纸上的小物件颜色没有改变,而白色纸上的小物件变淡了。
实验结论:光线的照射会使物体的颜色发生变化。
黑色物体吸收光线,不会发生明显的颜色改变;而白色物体会反射光线,导致颜色变淡。
四、实验名称:声音传播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声音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速度。
实验器材:铃铛、长竹筒实验步骤:1. 将铃铛放在一端的竹筒内;2. 发出一声响亮的铃声;3. 在距离铃铛一定距离的另一端听声音。
实验结果:声音从竹筒中传出,可以听到亮响的声音。
实验结论:声音是通过物质的振动传播的。
竹筒充当了声音的传播介质,使声音得以传出。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新教科版小
学
实验名称:测量小球的下落时间
实验目的:
通过测量小球的下落时间,了解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材料:
- 一枚小球
- 一部手机或计时器
实验步骤:
1. 在一个平坦的地面上放置小球,并确保没有风或其它外力干扰。
2. 使用手机或计时器准备好计时功能。
3. 让小球自由下落,并同时开始计时。
4. 当小球触地时,立即停止计时。
5. 记录下小球的下落时间。
实验结果:
测量了5次小球的下落时间,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小球的下落时间大致在0.85秒至0.92秒之间。
重力对物体运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使物体加速下落。
实验总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了解到重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我们还学会了如何使用计时器测量物体的下落时间。
实验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实验过程简单易懂,没有涉及到法律复杂性的问题。
实验改进: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可以增加实验次数,取更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可以尝试使用不同大小或材质的小球进行实验,比较它们的下落时间是否有差异。
参考资料:
无。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6.11.3 成绩
实验名称:观察金鱼的呼吸
实验目的:了解金鱼的身体结构,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6.11.7 成绩实验名称:比较硬度
实验目的:比较常见材料的硬度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6.11.10 成绩实验名称:谁更柔韧
实验目的:认识不同材料的韧性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6.11.21 成绩实验名称:沉浮实验
实验目的:材料在水中的沉与浮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6.12.8 成绩实验名称: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实验目的:比较水与食用油的异同,了解液体的共同特点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6.12.12 成绩
实验名称:谁流得快一些
实验目的:不同液体的黏度不同,流动速度也就不同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6.12.19 成绩实验名称:空气有重量吗
实验目的:空气是否有重量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7.5.8 成绩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7.5.11 成绩实验名称:水珠从哪里来
实验目的:了解小水珠的形成和冰是否有关系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7.5.22成绩实验名称:水和水蒸汽
实验目的:探究水和水蒸汽的关系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7.6.5 成绩
实验名称:我们知道的磁铁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7.6.12 成绩实验名称: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实验目的:研究磁极的相互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余桥小学班级三姓名实验日期 2017.6.19 成绩实验名称:用指南针定方向
实验目的:利用指南针定方向。